❶ 怎麼運輸魚
到你附近的魚店去問,你叫他們幫你包裝,給他些材料費,因為要用到袋子和一點氧氣。看你多大的魚,因為不同的體形要用到不同的袋子,給你一些參考:
一條10CM左右的魚要用2個袋子,防止魚刺刺破袋子漏氣,一個1塊錢,加上充氧可能共3塊錢左右。
所有的魚都打包好後就可以運輸6小時沒問題。
看你多大的魚,你這樣的可能15塊錢左右就能搞定,要多跟魚店的老闆還價。
❷ 怎樣運輸鰱魚,而不死
用小型尼龍袋充氧運輸魚苗具有體積小,裝運密度大,裝卸方便,成活率高等優點,一般不需中途換水。可作為貨物利用鐵路、航空托運或用汽車裝運。具體操作方法是:先往尼龍袋內加入清水,加水量占尼龍袋容量的1/4~1/3。然後裝魚。裝魚後立即排空袋內空氣充人純氧,使尼龍袋具有相當的彈性,如果是空運,則充氧量只能是陸運時充氧量的80%~90%。充氧後用塑料繩或橡皮筋扎緊袋口,裝入紙箱或直接放人墊有稻草的貨箱內起運。為了避免水質惡化,提高運輸成活率,可在裝魚的同時向每升水中加入2000~4000國際單位的青黴素。
簡易集裝箱運輸法
用水泵或其他方法向集裝箱內注水,注水量與運魚量相適應,魚、水總重量不能超過汽車的額定載重量。一般水、魚比為2:1至1:1,長途運輸時水、魚比應更大些。裝魚之前必須先充氧半小時,然後裝魚,封蓋。運輸途中必須連續充氧。一般一隻工業用氧氣瓶可充氧3~5小時,可調節供氣量來控制充氧時間,並根據運輸時間確定攜帶氧氣瓶的數量,宜多不宜少,以防途中意外延誤時間時能有充足的氧氣供應。
❸ 活魚怎樣長途運輸
活魚運輸
常用的淡水魚活魚運輸方法有:①增氧法。保活運輸過程中設增氧系統,以解決運輸過程中魚的氧氣不足;②麻醉法。採用麻醉劑抑制中樞神經,使魚失去反射功能,從而降低呼吸和代謝強度,提高存活率,該法僅限於親魚和魚苗;③低溫法。根據水產動物的生態特點,採用控溫方式,使其處於半休眠或完全休眠狀態,降低新陳代謝,減少機械損傷,延長存活時間。
❹ 長途運輸魚的方法是什麼
活魚在運輸的時候非常容易出現魚體受傷的情況,所以活魚的運輸也是非常有講究的,一個不注意可能就會損失慘重。小編就來為你詳細講述一下活魚運輸的過程及注意事項。
1.水箱加水
裝魚前先要往運魚的汽車水箱裝水,一般水箱加水40~50cm深。裝完魚後要求水箱內水面基本上接近箱頂,這樣可使汽車在運輸過程中減少水體的來回震盪,從而減少魚體損傷。
2.裝魚
裝魚操作時不要動作過大,以免魚體受傷。長途運輸時,一般要在運輸前1~2d就要對所運輸的魚停止投餌,使消化道排空,避免在運輸過程中污染水質。
3.開增氧設施
裝魚過程中,如果裝在水箱中的魚有浮頭情況,就要打開充氧開關。充氧量的大小,以保證水箱底部的塑料軟管氣孔都能均勻往外散發氣泡為好。如果裝魚多時,可根據情況適當增大充氧量。裝完魚後,要把頂蓋固定好。
4.運輸途中管理
運輸途中主要檢查充氧設施是否完好。現在大部分運輸車都把氧氣瓶的壓力表裝在駕駛室內,如果一個氧氣瓶沒有氧氣,就可及時發現,馬上轉換到另一個氧氣瓶上。經常進行長途運輸的,一般都把多個氧氣瓶連在一起,這樣可以避免氧氣管子在每個氧氣瓶間多次轉換。在進行長途運輸時最好每隔3h左右到車頂上檢查一下,以免出現其他意外情況。
❺ 短距離的翹嘴紅鮊活魚如何運輸
一般由農村或城郊接運往城市,路途不遠,可用汽車、拖拉機、馬車運輸。車上用鋼制或木製的撐架,帆布固定其上,有圓形、方形的兩種,容積一般0.5~0.8米3。若用4噸的解放牌汽車可裝簍6~8個,一般每簍能裝水250~400千克。也可以將大苫布四邊吊起裝運,或使用活魚運輸箱以及活魚運輸車。運魚的適宜水溫以6~15℃較好,可用井水或加冰降溫。注意溫差不能超過5℃,帆布簍可裝活魚50~75千克,若簍內套上大尼龍袋密封充氧,可多裝魚20~40千克,一般存活率能達90%以上。這種運法成本雖高些,但依目前大、小城市的活魚價完全可以補償。
❻ 長途那幾種運魚最好
一、帆布箱運輸法
依據帆布箱容積,決定運輸的數量。一般密度為每立方米水體載魚100公斤,3—5噸的載貨車箱內設置2—3隻帆布箱,共可載魚300—500公斤。採用此種運輸法,以在3—5小時內短距離運輸效果較佳,不宜作長途運輸。
為避免親魚在運輸中激烈運動和碰傷,可將每條親魚放入一條事先做好的紗布袋中,並將尾部袋端紮好。紗布袋寬度和長度,要超過親魚的寬、長度,使親魚裝入袋後能在帆布箱中活動自如。
二、充氧密封運輸法
(一)魚簍內裝塑料袋充氧密封運輸
在每隻魚簍中套放1隻特製的,規格較大的塑料袋,袋內魚水共占塑料袋的50%—75%。每隻魚簍可裝親魚40—45公斤,充氧密封即可。此方法中途可換水、加氧,操作方便,運輸時間可達20小時以上。
(二)塑料袋裝水充氧密封運輸
每袋裝親魚一尾,袋內水容量以超過魚的鰓蓋為度,魚水占袋內容積的1/2—2/3。充氧密封後的塑料袋要放入大小適宜的紙箱或木箱中。此法運輸成本較高,一般適於長途空運。
(三)膠囊袋充氧密封運輸 每隻膠囊袋(即目前運輸鮮活成魚的常用氧氣袋,市場有售)可載親魚15—20公斤,魚水比1:1,充氧密封即可運輸。
三、活水車箱運輸法
這種方法運輸的密度為每立方米水體載魚200—250公斤,運輸時間10—12小時。其主要缺點是,當增氧機械啟動後,親魚在水箱內跳躍頻繁(特別是白鰱),極易與水箱內壁及頂蓋撞碰,使魚體嚴重受傷,影響成活率和引種效果,因此,不宜作長途運輸。
❼ 活魚怎樣長途運輸
在活魚運輸的過程中,水中氧氣是否充足,是保證魚的成活率的第一要素。一般活魚運輸車都會配備氧氣泵。水溫的控制對提高活魚運輸的成活率也是很有幫助的,在春秋季節,一般保持水溫在5~6℃,夏季一般保持水溫在10~12℃,水質需要保持清新,一般以中性或者弱鹼性為佳,另外可加入一定量的天然沸石來吸附水中的氨氮等有害氣體。
❽ 大頭魚運輸過程需要加冰
養大頭魚水池不要加冰
大頭魚也叫花鰱魚
1、放養前的准備工作:魚種池的面積要求較大,一般為4-8畝,水要較深,一般1.5-2米。放養前應施有機肥料以培養,對於花鰱基肥應適量施用,控制車輪蟲高峰期下塘。
2、夏花放養:放養時間一般為5-6月份,放養方式有單養和混養兩種,一般採用混養,因為這個階段魚類的習性逐漸顯示不同,對外界的環境要求也不同,根據各種魚類的習性和對水質的適應性不同進行搭配混養,不但給予各種魚類適宜的生長環境,同時也充分地發揮了水體的利用率和對食料較經濟的利用。魚種池一般是2-3種混養,本實驗混養少許白鰱、鯉魚。
3、飼養管理:此時花鰱還是主要以浮游生物為主要食料,池水要求肥沃,浮游生物量要多,池塘除去放養前施基肥外,夏花放養後還要施綠肥及熟糞肥,結合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褐綠色。飼養時人工投飼注意「四定」原則,即定時、定位、定質、定量,以便提高餌料的利用率,降低餌料系數,此時投餌數量要少一些。
4、日常管理:每天早晨巡塘一次,觀察水色和魚的動態,經常消除池邊雜草和水中腐敗雜物,清掃食台和進行食台、食物消毒。以保護池塘衛生;拉網檢查不僅利於肥水,而且便於檢查魚的生長魚病等情況,從而合理確立投餌量和魚病防治方法,做好防逃、防盜和魚病、敵害防治工作。
5、並塘和越冬:秋末冬初,水溫下降至10度以下,魚已不攝食,這時須將魚撈出,集中蓄養在較深的魚池中越冬,主意在並塘前一周停止投飼,選天氣晴朗的日子拉網出塘,並塘時拉網和操作必須小心細致,以免魚體受傷和在越冬期間發生水霉病,蓄養池水深在2米以上,向陽背風,少污泥,並塘後應在結冰時防止缺氧,嚴防水鳥的危害。
❾ 怎樣托運金魚
托運金魚方法:
一、短途運輸技術
1.短途運輸通用流程
魚的短途運輸一般指把魚運到養殖場或暫養地以外,2小時~3小時之內到達目的地並且可以開始放養操作的運輸過程,養殖場內的搬運不在此例。
金魚短途運輸常用方法是塑料袋充氧運輸,有時無充氧條件的會採用敞口容器運輸。
金魚魚用塑料袋充氧法短途運輸基本不需要預處理,可即裝即走,一般步驟是:適當規格的塑料袋——加入1/4清潔無殘氯的水——裝入與水等量的魚——排除袋內空氣並充氧——扎口後碼裝或裝入泡沫箱中再碼裝——運走。
2.短途運輸需注意的問題
此運輸方式需要注意的問題是:①裝袋的水要與待運魚所處的水體水溫接近,並且在不危及魚體健康的情況下,盡可能低溫。②塑料袋要套雙層,以防意外破損。③包裝密度根據水溫、具體種類及規格的特點進行適當調整,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密度高些。④運輸途中,夏季需防曬,冬季需防風。
二、長途運輸技術
常用方法是塑料袋充氧運輸,其操作過程如下:
1.停食,吊水。
停食和吊水是保證運輸成活率、提高裝運密度、降低運輸消耗和成本的關鍵。包裝前48小時~72小時將金魚移入事先准備好的清水中,停止餵食,暫養的密度是養殖密度的3倍~5倍。開始暫養後24小時把水全部換掉,加入同樣水質的清水。吊水時注意防止缺氧,由於金魚愛頂水,但游泳能力差,吊水的水體內不能有太大的水流,因此適當的增氧辦法是用氣泵,多氣頭小氣量增氧。天氣炎熱時暫養過程中還要避免陽光直射,並逐漸降低水溫,降溫幅度不可太大,24小時內降溫不可超過5℃,1小時內水溫變化不得超過2℃。
2.運輸用水的准備。
包裝運輸所用的水必須清潔、低溫而且富含溶解氧。最常用的水源是自來水,有時一些金魚包裝起運地點沒有自來水,只能使用井水或地表水。
不論何種水源,在打包前都要經過預處理,使其符合包裝用水的要求。
自來水要在包裝使用前2~3天放入開放式容器(水池、魚缸或大型蓄水桶等),氣泵打氣以消除殘氯,並在打包前將水溫降低至比吊水水池低2℃~3℃,如果使用采購來的冰塊降溫,則需將冰塊用塑料袋裝好、封口嚴實後投入水中。
如果水源為井水,首先該井水的安全性是事先驗證過的,比如以前用同樣的井水養魚沒有出現過中毒現象;然後將井水裝入適當的容器中,置於陽光下暴曬2天,期間最好能用氣泵打氣,使水中溶解氧達到飽和。打包前同樣將水溫降低至比吊水水池低2℃~3℃。
如果水源為地表水(河水、湖泊水、池塘水等),處理方法更為復雜,首先要驗證有無污染,常用的辦法是直接放魚試養至少24小時,然後必須殺菌消毒,可潑灑漂白粉至1g/m3(=1×10-6)或強氯精至0.3g/m3(=0.3×10-6)濃度,靜置數小時後吸出沉澱物,然後用氣泵打氣2天~3天方可使用,需要降低水溫的話,可以用之前所述同樣的方法降溫。
3.包裝方法及密度
包裝方法和要求與採用的運輸工具有關,目前觀賞魚運輸採用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車和飛機,汽車運輸有敞篷貨車、普通箱式貨車、冷藏貨車和客車托運4種主要方式,其中客車托運與航空托運類似。
包裝密度主要取決於水溫和時長,汽車運輸一般按正常行駛耗時的1.5倍再加3小時裝卸時間做預算,空運一般按飛行時間+6小時,或者國內一般按總耗時12小時計算。
❿ 活海鮮怎麼運輸的
活海鮮的運輸方法要因地制宜,以干法和濕法兩類為主,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將活魚放入7×10E-6~13×10E-6的巴比妥納液中運輸,魚腹部會朝上,水溫10℃時可麻醉10小時左右。活海鮮的運輸方法要因地制宜,以干法和濕法兩類為主,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
1.干運干運又稱無水運輸法,它是將水冷卻到使魚蝦暫停生命活動的溫度,然後脫水運輸,到達目的地後,再將魚蝦放入水中,它們會重新蘇醒過來。在脫水狀態下,其生命可維持24小時以上。這種運輸法不僅使魚蝦的鮮活度大大提高,而且可以節省運費,是一種較理想的運輸方法。如日本對蝦、梭子蟹、龍蝦等可用木悄紙箱或泡沫箱運輸,詳見「龍蝦的活體運輸」一節。
2.淋水運輸適用於貽貝、扇貝、文蛤、牡蠣、青蟹等,運輸途中要定時觀察並噴淋海水。
3.帆布桶運輸採用粗帆布縫製成帆布桶,其底部多數為正方形,少數為圓形,其長度與高度可據運輸數量與車船體積而定,一般是0.8~1.2m。製成後塗刷石蠟,用鐵架支撐,裝運的數量可根據魚蝦個體大小、水溫高低、運輸時間長短等條件而定,一般每噸水可裝成魚100kg左右。用火車、汽車、馬車或船隻運輸均可,途中採取換水的方法以補充氧氣,所換水的水質一定要事先處理好,以免發生意外。一般運程可達6天。如果經常給桶內充氣或充氧,運程則更長。此法安全,但設備等成本略高些。若成活率高,還是相當合算。
4.塑料袋包裝運輸先把活魚蝦消毒,在塑料袋中裝入配備好的水,再將魚蝦按不同規格和數量裝入,然後擠掉袋中的空氣,並灌入適量氧氣,用橡皮圈束緊袋口。然後將塑料袋裝入紙皮箱中,每箱可裝1~2袋,最好用泡沫箱裝,夏天氣溫高,可在箱內放一小袋冰塊降溫。此法目前在世界各地廣泛採用,安全系數大。
5.冷凍運輸採用專用冷凍運輸箱裝運活魚。一般運輸箱絕熱怪採用20cm厚的聚氨酯板,用不銹鋼製成骨架,注入大約100L海水和90L水,再將體積相當於800L的魚和90L的冰放入箱中。在封閉箱口前,再加入30L冰即可。
6.海鮮專用冷藏車運輸,是一種在常規冷藏車基礎上,加裝了運輸海鮮的水箱和充氧設備,同時保證了箱體的溫度,也解決了海鮮的生存環境,並且讓海鮮在運輸途中做到真正的100%鮮活,海鮮和人一樣一直處於緊張和不適宜的環境中這樣它本身的肉質也會變動,此款冷藏車的價格不貴,並且運輸成本非常的便宜,最重要的是效果立竿見影,讓您的海鮮運輸生意勝出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