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甕安縣工業園區的園區簡介
甕安工業園區是貴州省甕安縣經濟開發區重要工業開發區之一,甕安經濟開發區搶抓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全省打造黔中經濟區的大好機遇,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的重大舉措,是促進全縣經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的有效捷徑。甕安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代表縣人民政府統一管理甕安工業園的建設、發展等相關事務。其中磷化工工業聚集區規劃面積約28.5平方公里,輕工業聚集區規劃面積約6.54平方公里。在工業園區規劃范圍內的入駐企業或項目享受國家和省、州、縣有關招商引資和促進工業經濟發展的一系列優惠政策。2012年甕安工業園區通過貴州省省政府批准,正式升級為貴州甕安經濟開發區。
Ⅱ 貴州工業園區有哪些具體一點越具體分給得越高
你好。
省級一類工業園區
1、貴陽市小孟裝備製造業生態工業園區 (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2、遵義市仁懷名酒工業園區(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3、福泉市工業園區 (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4、貴陽麥架沙文高新技術產業園(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5、息烽縣磷煤精細化工工業園(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6、清鎮鋁煤生態工業園區(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7、遵義市匯川機電製造工業園區(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8、遵義市湄潭綠色食品工業園區(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省級工業園區一類培育區
1、金石工業園區
2、白雲鋁及鋁加工基地
3、修文工業園區、
4、桐梓煤電化工業園區
5、遵義市和平工業園區
6、遵義市湘江工業園區
7、安順市民用航空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
8、夏雲科技工業園區
9、安龍工業園區
10、興義市清水河工業園區
11、黔東工業園區
12、畢節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13、貴州大龍經濟開發區
省級工業園區二類培育區
1、貴州安順西秀工業園區
2、畢節市黔西北產業園區
3、黔西縣循環經濟工業園區
4、畢節試驗區黔西承接產業轉移基地
5、凱里爐山工業園區
6、從江縣洛貫產業承接區
7、長順縣威遠工業園區
8、丹寨縣金鍾工業園區
9、威寧縣工業園區
Ⅲ 貴陽有哪些工業區
在貴陽的高校有: 本科: 貴州大學 貴州師范大學 貴陽醫學院 貴陽中醫學院 貴州民族學院 貴州財經學院 貴陽學院 專科: 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 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警官職業學院 貴州理工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科技工程職業學院 貴陽職業技術學院
Ⅳ 貴州有哪些經濟開發區啊
1.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 2.貴陽市開陽縣雙流磷礦工業園 3.貴州鍾山經濟開發區 4.貴州省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 5.貴州都勻經濟開發區 6.貴州大龍經濟開發區 7.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8.貴州頂效經濟開發區 9.貴州紅果經濟技術開發區 10.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1.貴州鍾山經濟開發區 12.貴州白雲經濟開發區 13.貴州凱里經濟開發區 14.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天科技園 15.貴陽聯華科技產業園 16.貴州龍里工業園區 17.貴州貴陽軟體園 18.貴州遵義湄潭綠色食品工業園區 19.貴州火炬軟體園 20.貴州安順西秀工業園區 21.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金陽科技產業園
Ⅳ 貴州大龍經濟開發區的歷史
大龍開發區大事件紀略
今日之大龍,是企業家投資的沃土,是夢想者謀求發展的新天地,她搶抓機遇,破繭成蝶,有席捲黔東大地之氣勢;她爭搶拼快、勇攀高峰,她正在以一股強勁的爆發力和充足的後勁,加速崛起!60年來,開發區從荒涼的小鎮到邁進高鐵時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資源帶動發展20世紀50年代以前,大龍和其他鄉鎮一樣,只是一條人們交換日常用品的小街。那時候的大龍人大部分都是靠傳統的耕作養家糊口。1960年6月,大屯村火燒坡,到處雜草叢生,一眼望去,幾乎看不到人家。在貴州汞礦(萬山)的帶動下,貴州汞礦大龍發電廠在火燒坡開工建設,周邊村民加入到電廠的建設中。從此,大龍這塊土地被喚醒,與之配套的工人住房、食堂、開水房、供水供電設施、技校、內部子弟學校等設施相繼建設,一段輝煌的歷史就這樣開啟。1962年12月1日,貴州汞礦大龍發電廠開始發電,大部分用電供給萬山汞礦,同時大龍及周邊農村的用電也得到保障。「最多的時候電廠有2000多人,一直持續到90年代末,我是負責燒火送飯的人之一,每天凌晨3點鍾左右就起床,去做早餐。」79歲的鄧武益回憶起當年的景象,至今還記憶猶新。1970年9月,湘黔鐵路動工,大龍段建設進入高潮,湘黔鐵路的建設打通了貴州通往東部地區的橋梁。1972年10月,湘黔鐵路正式通車,大龍進入了鐵路時代。自此,打通了東部沿海地區與大龍的聯系,縮短了大龍到中南、華南、華東地區部分省市的時間和空間距離。20世紀80年代,大龍利用處在玉屏、新晃、銅仁的中心優勢,抓住湘黔鐵路、320國道和201省道的交通便利,建成了集成物資、煤等物流運輸的八大貨運站。該貨運站不僅是黔東、湘西主要的區域物流運輸集散中心,也是貴州三大物流貨運站之一。20世紀80年代後期,「一礦兩廠」(即貴州汞礦,貴州汞礦氯鹼鎂廠、貴州汞礦大龍汽修廠)中的汽修廠,發展成為周圍最大的維修中心,是周圍汽車部件的集中點,在鼎盛時期能組裝汽車。1991年,大龍鎮被列為貴州省六個周邊集鎮建設試點鎮之一。1992年,被確定為銅仁地區的經濟開發區,大龍鎮被列為全國重點小城鎮建設試點鎮,評選為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20世紀90年代後期,經過多年的開采,貴州汞礦資源耗盡,「一礦兩廠」由鼎盛走向衰落,貴州汞礦大龍發電廠由於容量小,能耗高逐漸被淘汰,貴州汞礦汽修廠和氯鹼鎂廠相繼衰落。1997年,大龍鎮老街改造二期工程全面啟動,一條長650米,寬16米的商業大街初步形成,加快了鄉鎮企業一條街建設,整條大街已初具規模,全鎮有學校20所。1998年5月,株六鐵路復線開工建設,拉開了西部大開發全國鐵路建設「決戰大西南」的序幕。搭建發展平台1999年,貴州省大龍經濟開發區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1999年7月,開發區管委會升格為正縣級建制,開發區設有黨政辦公室、經濟發展局、國土資源分局、建設局、財政局、國稅局、地稅局等服務部門。2001年,在西部大開發的浪潮下,大龍開發區啟動第一批招商引資。大龍錳業是第一家招商引資進來的企業,緊接著紅星錳業競購了貴州汞礦系統大龍氯鹼鎂廠,吸納了「一礦兩廠」下崗職工,成為來大龍開發區的第一家上市國有企業。同年,在大龍荒涼的崇灘土地上,貴州大龍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建起了大龍首台6300千瓦錳硅冶煉爐。隨後,大龍錳業、中偉集團相繼落戶,提供了近2萬個工作崗位。大龍經濟開發區打開了工業化的號角。2001年,株六復線貴州、湖南兩段開通投運,使沿線豐富的資源快速運到大龍,為大龍工業園區各企業原料加工打下基礎。隨後,道路一條一條地硬化,街道越來越寬,人流開始增大。「比起以前一片荒涼,現在好多了,交通、住宿都得到了極大地改善。」52歲的張玲說。2003年,在貴州汞礦大龍發電廠原址上啟動華電集團大龍發電有限公司,將以前的2.4萬千瓦機組擴建成2.30萬千瓦的機組,保障了開發區工業園區的用電需求。2003年,開發區主幹道「飛龍大道」開工建設,打通了大龍鎮與工業園區的通道,為園區物流運輸提供快捷通道,從此工業園區與大龍鎮連為一體。2004年,大龍供水公司在舞陽河畔興建了大龍水廠,從此自來水走進了大龍鎮的家家戶戶,結束了「肩挑背馱」的用水時代。2005年,大龍經濟開發區被貴州省發改委列為省級循環經濟工業試點區,大龍開始探索循環經濟新模式。2006年,國家發改委清理全國經濟開發區,大龍開發區申報的省級經濟開發區於第四批審核通過,堅定了大龍開發區勇往直前的信心。2007年,大龍開發區實現生產總值9.94億元,是2000年的5.3倍;完成財政總收入1.92億元,是2000年的20.4倍;完成全部工業總產值21.92億元,是2000年的23.5倍;完成地方規模以上工業產值9.6億元,是2000年的96倍;完成出口創匯1574萬美元,是2000年的14.3倍。一連串的數據傳遞著開發區的發展與進步,為開發區指明了方向。2008年,受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鐵合金系列多個企業經過合並、重組、抱團成長,形成開發區最穩定的產業模式。2009年12月29日,銅仁至大龍高速公路在銅仁市城郊茅溪村破土動工,再一次打開了開發區的視野。2010年1月1日凌晨5點,G60滬昆高速公路主線正式通車,讓大龍進入高速時代。依託產業加速發展2011年,銅仁市正式接管大龍開發區,開發區規劃面積106平方千米。2011年,新一屆領導班子帶領隊伍積極轉變工作作風,苦幹實干、奮力拚搏,上京津、走湘贛、赴閩浙、奔粵桂,啟動第二輪招商引資,引來了開發區90%的企業。同年,華電大龍發電二期工程開始規劃,帶動了周邊大型企業循環經濟的發展。2011年,大龍投資4.5億元,高標准、大手筆啟動1號、2號和4號主幹道等基礎設施項目8個,投資1500萬建設標准化廠房,尤其創新「政企合作、共建共享、收益分成」模式,與香港眾彩集團共同注資5000萬元組建大龍眾彩開發公司,打造港台產業園,眾彩集團負責引進港台及泛珠地區企業,力爭3年引資50億元以上。社會資本的引入,破解了園區開發融資難的問題。2012年7月,「一礦兩廠」第一批廉租房按照公平、公正、公開形式分配,部分廉租房對象入駐新房。同年11月10日,大龍開發區決定在火燒坡原來的住宅上建設安居性保障房,原來的部分住房於2012年11月30日拆除完。舊貌換新顏,使「一礦兩廠」下崗職工住房有了保障。2012年8月,石阡縣人民政府與大龍開發區簽訂產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開發區境內規劃10平方公里土地組建「石阡產業園區」,率先進行「飛地經濟」模式的探索。隨著石阡產業園「飛地經濟」的成功建設,開發區有效推動黔東工業集聚區的發展壯大,並引進周邊縣市標志性工業園陸續入駐,實現區域經濟多贏發展。2012年8月,在「2012銅仁重慶招商引資推介會」上,大龍經濟開發區與重慶客商就大龍水輪發電機組項目、大龍鋼結構生產等項目,簽訂了建設重慶產業園的投資合同和框架協議,投資金額共計21.3億元。目前,該產業園引進的企業有重慶和達房產、重慶雲河控股集團、長沙果福農機有限公司等。2012年9月,貴州大龍匯源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和貴州中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貴州大龍中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打造「湖南產業園」項目。力爭在5年內做好在5.9個平方公里范圍內引入投資不低於100億元的企業群入駐。目前,該產業園引進企業有中偉玻璃製品廠、金順打火機廠、龍城超市、湖南東億電氣等,解決就業崗位達3000餘人。2012年10月,貴州重力科技環保有限公司5.6萬噸/年含汞廢物回收與處置項目開工建設,於2014年1月建成試生產,實現了工業廢水的零排放。2012年10月28日,歷時3年之久的銅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加強了玉屏、大龍、銅仁、大興等周邊區縣的聯系;形成了一小時內可到達銅仁鳳凰機場、懷化芷江機場,形成了東進西接、北上南下的大交通網。2013年6月,西南能礦錳業集團成立,項目總投資約80億元,達產後可年產電解金屬錳25萬噸、電解二氧化錳5萬噸、活化活性二氧化錳5萬噸、金屬錳深加工10萬噸、利用煙氣中二氧化硫生產30萬噸硫酸錳、經脫硫後的煙氣二氧化碳生產80萬噸輕質碳酸鈣,年產值約10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8000人,綜合稅收10億元。2013年10月,大龍開發區為民服務中心建成運行,設有服務窗口22個,將原來單一的行政服務職能擴大為行政審批、便民服務、國庫集中支付、公共資源交易、黨務政務公開為一體的政務服務,最終確定了審批事項52項、服務事項98項,窗口工作人員82人。2013年度,大龍鎮榮獲全省示範小城鎮考評第四名,1號主幹道一期和4號主幹道建成通車;3號主幹道正抓緊項目前期工作;全長2.6公里的5號主幹道路基開挖基本完成,正在進行路面施工;G320線過境大龍段改擴建正在進行征地、拆遷,設計方案已完成,開始進場施工。開發區內正在形成「五橫八縱」的道路交通網路格局。2014年,滬昆高鐵銅仁南站站前廣場及配套設施在一心村開工建設。2014年5月,大龍開發區被省政府列為國家級開發區首推申報單位,同年7月,榮獲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大龍鎮、大龍園區成為貴州省「5個100工程」樣板示範小城鎮、園區。同時,在火燒坡原址上建成6層的保障性住房12棟,共計408套;10層的電梯房2棟,共160套。2014年7月,成為貴州省唯一的國家級循環化改造試點示範園區。同年,成為全省首推國家級開發區申創單位;大龍鎮獲貴州省100個示範小城鎮建設工作績效考評第一名。2014年9月,西南最大鋰電產業園———貴州中偉集團鋰電新材料產業園落戶大龍開發區,主要生產鋰電新材料系列產品、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等產品,全部建成投產達產後,年銷售收入可達70億元,實現利稅10億元,解決就業崗位1300個。2014年12月17日,開發區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大龍敬老院民生綜合體廣場舉行動工儀式,改善居民和企業職工居住條件。2014年12月,開發區累計發展工業企業422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7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9家。2015年6月,滬昆高鐵將開通運營,大龍開發區將率先進入高鐵時代。
Ⅵ 貴陽有幾個工業區
截止2020年,貴陽的工業區有:
1、貴陽白雲經濟開發區:
貴陽白雲經濟開發區是我國務院確定的黔中產業帶和「南、貴、昆經濟帶」的核心區域,開發區已形成以鋁及鋁加工、新材料生產、信息產業、機械製造、食品醫葯等產業為骨乾的工業體系。
已吸引了娃哈哈、江蘇法爾勝、天津電纜廠等東部大企業及韓國可林普、新加坡德義鋅業、加拿大華加礦業公司等外商獨資企業來投資建廠。
2、小孟工業園區:
小孟工業園區是貴陽市重點建設的一類工業園區和貴州省重點打造的國家級新型工業化基地。園區規劃范圍北至西南環線及南明河,南至花溪區青岩鎮楊梅村,西至將軍山,東至鳳凰山,總面積約83平方公里。
3、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全國53個國家級高新區之一,也是貴州省內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建設用地面積為6.52平方公里,分為金陽科技產業園和新天科技工業園,分別位於貴陽市金陽新區和新天園區。
(6)貴州哪個工業園是國家級擴展閱讀:
面對西部大開發的機遇,貴陽白雲經濟開發區提出四三三四 即搶抓西部太開發、建設大貴陽、金陽建新區、第二輪經濟強縣建設四大機遇、打造鋁及鋁加工、新材料、電子信息三太支柱產業。
力爭實現經濟總量三年翻一番,把自雲建成經濟發達和杜會進步的城市中心。現代化的工業區,市優美的園林生態居住區、具有文化特色的休閑旅遊貿易區的發展思路和建設。
「競爭力白雲、實力白雲、魅力白雲、富裕白雲、平安白雲和生態白雲」的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白雲將在加強投資環境建設,突出產業聚集和產業配套等方面下功夫,為白雲跨越式發展打下基礎。
Ⅶ 請問貴州貴陽有什麼工廠嗎
貴州貴陽的工廠有礦山機械廠,貴州鋁廠,貴陽鋼廠,貴陽棉紡廠,貴陽卷煙廠(中煙貴州集團):
1. 貴陽礦山機器廠
貴陽礦山機器廠是一個老國有企業,前身為國民黨44兵工廠,1938年由武漢遷來貴陽。廠房面積約53500平方米,在崗正式職工300餘人,內退職工約880人,下崗待崗職工320餘人,離退休職工2630餘人;
主要產品有各種型號的破碎機、給料機、振動篩、篩煤機等砂石破碎系列產品和挖掘機配重及其他零部件,還可為用戶生產木材加工機械、隧道模板、物資轉運托架、木質包裝箱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貴陽礦山機器廠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貴州鋁廠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首鋼貴陽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
以上內容參考公司官網-貴州市貴陽棉紡廠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貴陽卷煙廠
Ⅷ 金陽新區和金陽高新區有什麼區別
金陽新區相當於是一個縣級單位,全區總面積198平方公里,總人口18餘萬,下轄金陽街道辦事處、金華鎮、朱昌鎮和陽關農場,共33個行政村、4個社區(居委會)。 金陽高新區就是貴陽國家高新區金陽科技產業園,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全國53個國家級高新區之一,也是貴州省內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建設用地面積為6.52平方公里,分為「金陽科技產業園」和「新天科技工業園」,分別位於貴陽市金陽新區和新天園區。區內建有知識經濟產業化基地、國家級中國(貴陽)片式元器件產業園、醫葯工業園、貴州火炬軟體園、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產業基地和企業孵化器。
Ⅸ 貴陽航天園是不是分軍工和民工之分
貴州航天園是分軍工和民工的。
貴州航天高新技術產業園是我國第一個具有區域軍民結合特色的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該產業園自2002年建設以來,充分發揮江南機電設計研究所和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兩大軍民品科研體系的主體作用,按照「一園多點」的發展格局,分別在貴陽和遵義建立了工業園。「十一五」以來,該基地加大了產業園內民用產業的研發度,向裝備製造、工業基礎件、特種車及汽車零部件三大產業板塊集聚。
Ⅹ 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黎陽大道1000號屬於貴陽哪個辦事處
摘要 你好,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全國53個國家級高新區之一,也是貴州省內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建設用地面積為6.52平方公里,分為「金陽科技產業園」和「新天科技工業園」,分別位於貴陽市金陽新區(現已更名為貴陽市觀山湖區)和新天園區。區內建有知識經濟產業化基地、國家級中國(貴陽)片式元器件產業園、醫葯工業園、貴州火炬軟體園、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產業基地和企業孵化器。區內設有海關,建有保稅倉儲區。是貴州目前高技術產業投資、高科技創業配套環境最完善,政策最優惠的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