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都什麼行業
現階段我國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是機械電子、石油化工、汽車製造和建築業。
根據《機械工業「十二五」發展總體規劃》,「十二五」期間,現代製造服務業的收入所佔比例將明顯提高,百強企業的現代製造服務業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25%左右。2010年,中國機械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4萬億元左右,其中百強企業收入佔比約為1/10。
2014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產業企業個數超過5萬家,其中電子信息製造業企業1.87萬家,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3.8萬家。全年完成銷售收入總規模達到14萬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電子信息製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3萬億元,同比增長9.8%;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軟體業務收入3.7萬億元,同比增長20.2%。
我國共生產手機、微型計算機和彩色電視機16.3億部、3.5億台和1.4億台,分別增長6.8%、-0.8%和10.9%,佔全球出貨量比重均達半數以上;生產集成電路1015.5億塊,增長12.4%,增速比上年提高7.1個百分點。
2011年,石油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總產值11.28萬億元,同比增長(下同)31.5%;利潤總額8070.1億元,增長18.83%;主營業務收入10.8萬億元,增長30.44%;資產總計7.74萬億元,增長18.73%;從業人員669.53萬人,增長8.59%。行業固定資產投資1.43萬億元,增長23.4%。
2015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50.33萬輛和2459.76萬輛,均創歷史新高,較上年分別增長3.3%和4.7%,連續七年蟬聯全球第一。2015年乘用車產銷首次超過2000萬輛,分別完成2107.94萬輛和2114.63萬輛,增長5.8%和7.3%,增速高於汽車行業總體增速。
2012年,我國建築安裝工程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6439.72億元,同比增長22.10%;建築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305.6億元,同比增長24.56%;建築業全年完成總產值13.53萬億元,較2011年增長16.2%;2012年4季度,建築業企業景氣指數、企業家信心指數分別為124.4和120.6,較3季度分別回升0.5和3.2個百分點。
(1)現代工業支柱有哪些擴展閱讀
重要作用
大國崛起的必由之路
前蘇聯和日本都是只用13年時間,就初步實現國家工業現代化,並躋身世界工業強國之列。前蘇聯和日本之所以能夠迅速實現國家崛起,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都實施了支柱產業振興工程或振興計劃。
前蘇聯僅第一、第二兩個五年計劃,就實施了6000多項國家重大工業建設工程(主要是支柱產業的建設),並在13年時間內(1928-1941),初步建成了獨立完整的現代化工業體系,躋身世界第二大工業強國。
二戰後,日本為了迅速實現經濟振興,不僅先後實施了一系列支柱產業振興計劃,而且先後制定了一系列支柱產業振興法律,並在13年時間內(1955-1968),初步實現國家工業現代化,躋身世界第三大工業強國(前蘇聯第二)。
Ⅱ 中國十大支柱產業是什麼
以下是中國十大支柱產業:1.有色金屬產業、2.汽車產業、3.鋼鐵產業、4.裝備製造業、5.公司電子信息產業、6.紡織業、7.船舶製造業、8.石油化工業、9.房地產業、10.輕工業。
為貫徹落實國家經濟增長「保八」目標,十大產業振興規劃臨危受命,相繼出爐。短期來看,這些規劃將有利於解決上述產業目前遇到的實際問題,緩沖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長遠來看,將對中國產業技術升級改造以及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產生深遠影響。
拓展:目前我國著重發展這十大產業,從短期來看,這將有助於解決上述行業面臨的實際問題,緩解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從長遠來看,這將對中國工業技術的升級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產生深遠的影響。看一看十大產業振興計劃,有許多要點:促進投資、退稅、金融支持等產業支持方案頻頻出現,而這些振興方式的選擇更有可能幫助工業企業改善自己的「造血」功能。減輕企業負擔、增加企業收入的效果也更值得期待。
Ⅲ 我國現在的支柱產業中有哪些
房地產絕對是支柱產業。
Ⅳ 現代高技術的三大支柱是什麼
現代信息技術的三大支柱是感測器技術、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 它們分別完成對被測量的信息提取、信息傳輸及信息處理。
Ⅳ 中國十大支柱產業有哪些
有色金屬產業
汽車產業
鋼鐵產業
裝備製造業
電子信息產業
紡織業
船舶製造業
石油化工業
房地產業
輕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