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防工業的簡介
國防工業包括武器裝備、國防交通工具、偵察手段設備、軍事通訊聯絡和指揮系統設備、軍用紡織品等生產部門。一般特點是:耗資巨大,系統復雜,保密性強,技術上處於「高、精、尖」領先地位,對於國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國家工業體系中佔有特殊地位。它的發展取決於國家的安全需要,並依賴於國民經濟基礎,故國家經濟實力和基礎工業的現代化是國防工業現代化的前提。而國防工業的發展又在技術、基礎材料上帶動國家民用工業的發展。在非戰爭時期,國防工業轉向民用產品生產,會迅速提高工業生產能力、滿足工業產品消費市場的需求。
⑵ 什麼是國防科技工業體系
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即國防科技工業系統,是指由國家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軍工電子和配套等行業組合而成的工業體系。主管部門為工業與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國防科技工業已建構起覆蓋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軍工電子和配套等行業的現代化完整工業體系,成為國防現代化的重要物質技術基礎,成為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的骨幹力量,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和先進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
(2)國防工業的基礎有哪些擴展閱讀:
國防科技工業作為國家戰略性產業,是軍民融合發展的重點領域,是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對提升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水平、支撐國防軍隊建設、推動科學技術進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防科技工業作為國家戰略性高技術產業,涵蓋核、航天、航空、兵器、船舶、電子六大行業和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中國十一大軍工集團。
⑶ 國防工業是指什麼
防工業又稱軍事工業。相對於民用工業而言。指直接為國防建設服務,生產各類軍事武器裝備的工業部門。研製、生產軍事裝備的部門的總稱。它包括槍炮、彈葯、坦克、裝甲車輛、軍事工程機具、軍用飛機、軍用艦艇、軍用電子設備、火箭和導彈、核武器、軍用航天器以及其他軍事裝備等工業企業部門。國防工業是國防經濟的核心,是國防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防工業的發展有賴於整個國民經濟,特別是基礎工業的發展。它是根據戰爭的需要、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中國發展國防工業是為了反對擴張與侵略,保衛領土完整和獨立安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國防工業從小到大、從低級到高級、從仿製到自行研製,逐步建立了一個門類比較齊全,具有一定的教學、科研、試制和生產能力的國防工業體系。
包括武器裝備、國防交通工具、偵察手段設備、軍事通訊聯絡和指揮系統設備、軍用紡織品等生產部門。一般特點是:耗資巨大,系統復雜,保密性強,技術上處於「高、精、尖」領先地位,對於國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國家工業體系中佔有特殊地位。它的發展取決於國家的安全需要,並依賴於國民經濟基礎,故國家經濟實力和基礎工業的現代化是國防工業現代化的前提。而國防工業的發展又在技術、基礎材料上帶動國家民用工業的發展。在非戰爭時期,國防工業轉向民用產品生產,會迅速提高工業生產能力、滿足工業產品消費市場的需求。
⑷ 國防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邊防、海防、空防、天防、網防等。
按歷史時期,分為古代國防、近代國防和現代國防;按性質,分為擴張型國防、自衛型國防;按國防聯系程度,分為聯盟型國防、中立型國防、自主型國防;按國家所處的安全狀態,分為平時國防和戰時國防;按國家的地理環境,分為瀕海國家國防、內陸國家國防和島國國防等。
來源
任何國家自誕生之日起,就要固國強邊,防備和抵禦各種外來侵略,以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利益、推進國家發展。國防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安全保障,關系國家的安危、榮辱和興衰。國家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國家的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安全穩定和統一。
無論是確保國家的內政不被干涉、主權不被侵犯、領土不被分裂和佔領,還是維護國家的統一、促進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樂業,都不能沒有強大的國防。國防的性質取決於國家的社會制度。國防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也將隨著國家的消亡而消亡。國防主要包括國防建設和國防斗爭兩個方面的活動。
國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物質、精神兩個方面的建設。具體內容有:國防體制建設,武裝力量建設;戰場建設,國防動員建設;邊防、海防、空防、天防和網防建設;國防科技工業建設;國防教育、國防法制建設;國防交通、通信方面的建設等。以軍事斗爭為主,包括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等領域的非軍事斗爭
⑸ 國防工業的介紹
研製、生產軍事裝備的部門的總稱。亦稱軍事工業。它包括槍炮、彈葯、坦克、裝甲車輛、工程機具、軍用飛機、軍用艦艇、軍用電子設備、火箭和導彈、核武器、軍用航天器以及其他軍事裝備等工業企業部門。國防工業是國防經濟的核心,是國防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⑹ 國防工業主要分類
國防現代化以現代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武裝國家的防禦體系。中國的國防現代化包括武裝力量、人民防空、國防科研、國防工業等的現代化。其核心是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
「國防現代化」是一個與世界各國相聯系、相比較的相對概念。它與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相聯系而存在,是對於特定的時間而言的歷史發展過程,因而它也是一個發展的概念,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由於各個國家的社會制度、戰略思想、經濟水平、科技發展、工業基礎以及地理條件等方面存在差異,實現國防現代化的方針、原則、途徑和目標、規模與重點也各不相同。同一個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國際環境下,國防現代化的具體涵義也都有所不同。但提出實現國防現代化的國家,在總體上都是以當代世界發達國家的先進水平作為自己發展的參照系,結合本國國情使國家的國防建設在總體上達到當代世界的先進水平,以適應在現代及未來戰爭條件下保衛國家安全、鞏固與發展國防的需要。
編輯本段國防現代化建設
國防現代化與經濟、科學技術 國家的經濟實力是國防現代化的基礎。國防現代化建設是國家綜合力量的體現。國家的防衛能力依賴於經濟力的發展。國防現代化建設必須以國家經濟建設為基礎,並與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相適應。加強現代化經濟建設,提高整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才能為國防現代化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和提供更雄厚的物質基礎。國防現代化對國家經濟建設除了具有依賴作用外,還具有促進與保證作用。即能在較大范圍的各個層次上,對國家經濟、政治、科技的發展產生巨大的直接或間接效益,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動力。國防現代化建設是人力 、財力、物力和技術高度集中的領域 ,體現了國家的最先進水平 。因而國防科技和國防工業向民用方面的溢流、擴散和轉移,以及人才、智力、先進管理和軍事設施等多種途徑的軍民兼容的綜合作用和綜合效益,將大大促進國民經濟的高度發展。 科學技術現代化是國防現代化的關鍵。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的特徵。在軍事上,科學技術成果的廣泛應用,不僅大大提高了武器裝備的性能和威力,同時也促進了軍人科學文化素質的大大提高。科學技術已經成為軍隊戰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國防現代化是現代科學技術成果的綜合體現,科學技術水平是衡量國防現代化程度的主要標志。國防現代化的需要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當代重大科技的研究開發,特別是高科技的研究開發,不僅投資多、周期長、風險大,而且需要知識、智力的高度密集。只有在這些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的國防實力,才最有條件承擔。國防現代化的需要,支持了最前沿科學的研究與發展,使最新的科學技術首先在軍事上取得突破與發展。如現代核能技術、信息技術、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等高技術成果,都是隨著國防現代化的需要而迅猛發展起來的。
⑺ 國防工業的工業基礎
國防工業的發展有賴於整於國民經濟,特別是基礎工業的發展。它是根據戰爭的需要、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在古代的一段很長時間內,武器都是靠手工生產的。到18世紀末,出現了生產槍炮、彈葯的工廠。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生產力的不斷增長,戰爭規模日益擴大,武器威力大大提高,彈葯消耗迅速增加,軍事工業開始作為一個工業門類出現於各工業國,並獲得了較快的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主要參戰國的軍事工業產值已佔其整個工業產值的15~25%。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主要參戰國軍事工業產值的比重則上升到35~60%以上。同時,由於軍事上的需要,他們都集中最優秀的科學技術人員,採用最先進的手段去研究新的武器裝備和解決戰爭中出現的難題,從而使軍事工業擁有最尖端的技術設備和雄厚的科研力量。很多新技術首先在軍事工業得到突破和應用。例如聲納、雷達、噴氣式飛機、導彈、原子彈,以及電子計算機、火箭、核能技術等。50年代出現了核工業和航天工業,電子技術逐步滲透到各個領域。軍事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整個科學技術的進步,引起了世界新的技術革命;也使軍事工業從結構到內容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發展成為幾乎包括所有尖端技術及其他高技術的一個知識最密集的工業門類。軍事工業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
各個國家軍事工業的發展是受其政治和經濟制度制約的。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發展軍事工業的目的與手段是不同的。超級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都力圖在軍事上取得優勢,展開了激烈的軍備競賽,軍事工業的規模有增無已,加劇了世界局勢的動盪不安。為了牟取暴利和轉嫁經濟危機,輸出軍火已經成為某些大國之間國際貿易競爭的重要方面。80年代初,世界軍火貿易額高達440億美元,其中美蘇兩國即佔70.7%。一些經濟發達國家也建立了自己的軍事工業體系,而且運用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術優勢,發展了各具特色的武器裝備,進入世界軍火市場。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沒有建立自己的軍事工業體系,武器裝備主要靠進口,有的則在發展軍事工業中受到超級大國的干涉或控制。
⑻ 國防的基本要素
1、一是主體要素,國防的主體是國家;
2、二是對象要素,國防的對象是入侵外敵與武裝顛覆;
3、三是目的要素,國防的目的是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
4、四是手段要素,國防的手段是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8)國防工業的基礎有哪些擴展閱讀:
國防的成就:
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背景下,軍事文化大潮奔涌,勁風鼓盪。各級黨委和基層帶兵人著眼全局,科學謀劃軍事文化建設,將發展先進軍事文化作為戰略工程、系統工程和基礎工程,納入部隊建設整體規劃藍圖中,使軍事文化建設與中心任務同頻、與打贏需要同步、與戰場需求同軌。
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作為主線貫穿軍事文化發展全過程、部隊建設各領域,不斷釋放出新的熱力:南京軍區組織百名旅團單位政委上井岡山尋根思源,探尋文化鑄魂育人的「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