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自主工業化哪個國家最好

自主工業化哪個國家最好

發布時間:2022-06-02 21:52:29

❶ 世界工業化水平最高的國家是哪個國家俄羅斯,美國,日本,德國的工業化水平排名阿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時期機器大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取得統治地位的發展過程。基本特點 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過程,是在資本家追逐利潤的過程中自發地實現的。資本主義工業化一般從發展輕工業開始。因為,輕工業資本周轉較快,可以用較少的投資,獲得較多的利潤。輕工業發展起來以後為資本主義積累了大量資金,並產生對新的生產設備、機器、動力、工具等的需要,促進了重工業的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開端是產業革命。經過產業革命,資本主義在生產技術上發生了根本變革,原來的工場手工業為機器大工業所代替,社會生產力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終戰勝了封建制生產方式。英國的工業化過程 在18世紀30年代,英國首先爆發了產業革命。當時,英國各主要工業部門先後出現了從手工業生產過渡到機器生產的趨勢。這一工業化過程首先從紡織工業部門開始。1733年,J.凱(1704~1764?)發明了飛梭,使織布效率提高了一倍,成為機械發明的創始。飛梭應用於生產,出現了紡落後於織的現象,引起了紗荒。1765年,J.哈格里夫斯(?~ 1778)發明了手搖紡車——「珍妮機」,大大提高了棉紗的產量,解決了紡與織之間的矛盾,使生產出現了飛躍。1769年,水力紡紗機問世,接著,第一座棉紗廠建成,此後,大規模的織布廠就隨之出現。與此同時,J.瓦特(1736~1819)發明了雙動式蒸汽機,並作為機器的動力,在1784年應用到棉紡織廠。蒸汽機的發明,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它雖然不創造大工業,但是,它給大工業提供了動力,促使以機器體系和僱傭勞動為標志的工廠制度迅速確立起來。在棉紡織業的帶動和刺激下,其他輕工業部門也從工場手工業逐步向機器大工業過渡。輕工業部門的機器發明和廣泛應用,推動了重工業的技術革新。18世紀末,蒸汽壓力鼓風機開始應用於冶鐵業,使英國的冶金工業迅速發展。進入19世紀,蒸汽抽水機在礦井中普遍得到應用,並陸續出現和採用了一些新技術,使英國的煤產量迅速上升。同時,各種鍛壓設備和金屬加工機床陸續發明出來,相繼製造出鏇床、銑床、鑽床,使機器製造業出現了驚人的發展。在冶金、採煤、機器製造等工業部門的強大推動下,交通運輸業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到19世紀30~40年代,英國的產業革命基本完成,它標志著機器大工業已居於統治地位。英國的資本主義工業化,是通過資本原始積累,掠奪和奴役本國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道路來實現的。美國的工業化過程 美國在18世紀70年代以前,是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地,在經濟上主要依賴於英國,近代工業沒有什麼發展。經過1812~1814年的英美戰爭,才走上獨立發展資本主義工業的道路。美國的工業化,也是首先從棉紡織業開始的。1790年,仿製出英國的水力紡紗機,建立起第一座棉紡廠;隨著棉紡織業的發展,毛紡織、制鐵、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主要工業部門也普遍建立起新式工廠。到19世紀中葉,機器工業得到迅速發展。在1828年,美國開始修建第一條鐵路,到1865年,鐵路線全長已達 35000英里。大規模的鐵路建築,不僅帶動了東部重工業(如冶金、採煤、機器製造)的發展,也促進了西部農業生產的增長。到南北戰爭(1861~1865)前,美國也基本上完成了產業革命,建立起近代工業體系。美國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廣泛地利用了英國工業的技術成就,以及歐洲的資金和國外移民所帶來的生產經驗。法國的工業化過程 法國資本主義工業化的發展,較英、美緩慢。法國資本原始積累始於16世紀,但封建行會制度(見西歐行會制度)和土地制度長期未被打破。1789~1794年的資產階級革命,掃除了封建障礙,才促使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起來。19世紀初,在波旁王朝和奧爾良王朝統治時期,法國開始了產業革命,也是從紡織工業部門採用機器開始而逐漸擴展到冶金、采礦和機器製造業的。法國在60年代末基本上完成了產業革命,資本主義工廠制度取得了統治地位。但是,由於長期以來小農經濟居於優勢,因此,工業化進程較慢,產業革命以後,其工業化程度還落後於英國和美國。德國的工業化過程 德國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遲於英國約半個多世紀。由於封建割據和農奴制(見普魯士農奴制改革)的長期統治,直到19世紀30~40年代,德國還是一個農業國,產業工人僅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98%。1848年資產階級革命後,機器大工業才逐步地確立起來。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以後,依靠對國內廉價勞動力的剝削和對國外的軍事侵略及戰爭賠款,實現了大工業的迅速發展,經過很短的時間,在70年代末,就基本上完成了產業革命,工業化程度達到了足以與英、法匹敵的地位。日本的工業化過程 日本工業化進程起步最晚。在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以前,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封建國家,統治階級收入的85%來自農業,15%來自商業和手工業。經過明治維新,日本的工業才逐漸發展起來,但與世界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比,工業化水平很低。1880年,輸入了新式紡織機後,紡織工業才得以迅速發展。同時,在國家的推動、引導和扶植下,出現了開辦企業的高潮,到1885年,產業革命已迅速展開。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是日本近代產業發展的轉折點,依靠在中國開設工廠、企業及其他商業的特權和戰爭賠款,使其工業、交通運輸、銀行、貿易等出現了驚人的發展,大大加速了工業化進程。到20世紀初,日本近代工業的主要部門都已建立起來。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實現,使社會生產力產生了巨大的飛躍,在各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許多工業中心和大城市。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過程,決不僅僅是生產技術方面的變革,而且也是社會經濟制度方面的變革。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實現,為資本主義制度建立了強大的物質技術基礎。與此同時,資本家加強了對本國工人和農民的殘酷剝削和掠奪,資本主義列強也加強了對經濟落後國家特別是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經濟剝削和掠奪,從而加劇了資本主義各種矛盾的發展。

❷ 全世界八大工業國有哪些國家

八大工業國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及俄羅斯,簡稱八國集團。

八國集團始創於1975年的六國集團(簡稱「G6」),始創國有6個,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義大利。其後,加拿大於1976年加入,成為七國集團(簡稱「G7」)。俄羅斯於1997年,被接納成為成員國,G7正式成為G8。成員國:

1、美國,美國工業高度發達,生產規模巨大,部門結構完整,生產技術先進。

2、英國,英國的工業在世界上高度發達,是歐洲最大的軍火、石油產品、電腦、電視和手機製造國。

3、德國,工業產品以做工精細而享譽世界,但成本較高。德國是世界第四大汽車生產國,是不少著名汽車製造商總部所在地,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工業製成品出口國和第三大進口國。

4、法國,法國是世界上工業發達的國家之一。電設備能力和石油工業技術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5、日本,日本為亞洲著名的工業大國,汽車產量高,工業高度發達。日本的汽車、鋼鐵、機械、電器產量非常大,且享譽世界。日本還是高速鐵路技術較為成熟的少數國家之一。

6、義大利,義大利工業較為發達,生產技術較為先進,且規模龐大,為西方七大工業國之一。享有「中小企業王國」的美譽。義大利的年原油加工能力達1億噸,有「歐洲煉油廠」之稱。鋼鐵產量居歐洲第二位。

7、加拿大,加拿大為西方七大工業國之一,工業十分發達。加拿大是礦產、紙張、木材最主要的生產國之一。其傢具、尖端葯物、軍火更是享譽世界。

8、俄羅斯,俄羅斯的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佔世界領先地位。

❸ 7大工業化國家有哪些

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加拿大和義大利

❹ 中國與日本的工業企業自主創新對比

學術型比較:
對中日兩國間的經濟實力進行比較非常復雜,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進行比較將會得出不同的結果。例如,目前我國沿海地區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城市建設、市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已經接近日本,我國在航天技術等領域以及外匯儲備方面甚至超過了日本,但我國在更多領域仍落後於日本。

●從宏觀經濟層面看,日本現代經濟制度、金融制度、法律體系、現代企業制度等已經相當完善成熟,而且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形成覆蓋全社會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體系,盡管目前由於財政困難導致日本的養老金制度出現了一些問題,但其基礎並未動搖。而我國的現代經濟制度正在建設和完善之中,醫療與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還剛剛處於起步階段,要達到覆蓋全社會的程度尚需時日。

●從發展階段看,日本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進入後工業化階段,目前城市化率高達70%以上,城鄉之間和區域之間幾乎不存在差距,國內市場處於飽和狀態。我國當前仍處於工業化的初中期階段,城市化率僅為46%,而且城鄉之間和區域之間存在很大差距。我國的農民購買力太低,廣大的農村市場還沒有完成啟動。

●從產業結構上看,日本早已形成發達國家型的產業結構,不論是產值結構還是就業結構,第一產業已經下降至5%以下,第三產業接近60%。而我國現在農業就業人口仍佔50%左右,農村人口仍占總人口的60%左右。

●從增長模式看,目前我國增長模式還比較粗放,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設備投資和出口牽引。日本則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就已完成工業化目標,跨入了成熟階段的門檻,早已結束「大量生產和大量消費」的粗放模式。

●從企業層面看,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企業就已相當成熟,擁有豐田、日產、日立、東芝、松下、新日鐵等世界頂級企業,而且這些企業,當然也包括許多中小企業,掌握著眾多的核心技術,形成了許多世界級品牌。日本企業與歐美企業相比幾乎無差距可言,所生產的產品如機器人、半導體、家電、汽車等甚至要超過歐美。而從我國的現狀來看,世界頂級企業極少,世界頂級品牌甚至還沒有出現。特別是我國的企業嚴重缺乏自主核心技術,企業大而不強。

另外,日本企業在附加值高的研發領域和銷售領域佔有絕對優勢,而我國企業的優勢主要在附加值較低的生產和組裝領域。日本的出口產品從研發到生產、銷售均可由日本企業完成,幾乎可獲得其利潤的百分之百。而我國的出口產品60%左右是由外資企業生產的,出口產品的關鍵零部件大多依靠進口,而且越是高端產品,對進口關鍵零部件的依賴度就越高。我國企業所得到的利潤很低,相當一部分企業僅僅是人工費而已。

●從公害問題看,日本由於長期追求高速增長,結果導致環境的破壞和公害的泛濫,以至於在上世紀70年代初出現了震驚世界的「四大公害訴訟」事件。我國現在的環境狀況不容樂觀,甚至比日本當時的狀況還要糟。而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日本已不存在明顯的環境問題。
大眾化比較

國國土面積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
但是,從經濟總量GDP來說,小日本是大中國的2-3倍。

日本早在70年代就逐步進入了服務業為中心的「後工業化」時代,而中國甚至沒有完成向工業化社會的過渡。
中國目前是城鎮化水平是40%,相當於50年代的日本,而那時的日本剛經歷過二戰,在恢復階段。

從工業結構上來說,現在中國大約只相當於日本40年前的水平。
而且同樣的資源和能源,日本人竟創造出比中國高出15倍的產值來。

日本的研究和開發經費支出佔GDP比重為3.12%,而中國是1%,這意味著日本民族是一個富於遠見卓識的民族。

日本人中獲諾貝爾獎的人數已達到12人,中國仍是0。

日本的恩格爾系數是22.3%,而中國目前城市為37.1%,農村為45.6%。

中國的初級教育大約相當於日本1900年的水平,落後100年;中等教育大約相當於日本1910年的水平,落後90年;高等教育大約相當於日本1920年的水平,落後80年。
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的教育經費只相當於日本1920年左右的水平。

中國要達到和日本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在許多方面可能還需要幾十年的努力,有些方面甚至可能需要上百年的努力

❺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是農產品出口大國,為何卻被列為發達工業化大國

農產品第一出口國是美國,第二是澳大利亞。
糧食是根本,再發達的國家都需要糧食作為食物保障,農產品出口量和工業化並不矛盾。
農產機械化提高效率,保障產量。

❻ 當今世界有多少個真正的工業化國家各國完成工業化所用的大致時間是多少

與國家的人口,管理方法都有關系,比如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5年就實現了工業化,基本各國都是都是10年左右。

真正的工業化國家是中日韓德國,英美雖然產業空心化了,但能力尚在。如果英美動員出舉國體制,到今天肯定還有救,所以英美還是算工業化國家,這些都是。

真正的工業化國家,評判的標准還是自主工業能力,注意,是自主!像越南孟加拉這樣只能代工,雖然能紡織,但縫紉機都沒法自主研發的國家,顯然不是工業化國家。

但紐西蘭這種放羊的,以及那些中東產油國,和一些賣資源的,礦山機械都要從外面進口,沒有一整套自主工業技術的,靠著資源,旅遊業或農業躺著吃飯的,人均gdp再高,也不是工業化國家。

工業化本質上並不難,唯一的問題是,你怎麼找到實現工業化的錢。

前幾年,我曾經參加過一個國內最先進某類型電機企業的收購談判,當時我跟著老闆去了他的廠房,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乃是一台台進口的極為昂貴生產設備。

我當時問老闆,這些設備國內可以不可以做?他說先進工業設備技術門檻很高,目前做不了,這類設備只能從少數幾個國家進口,不僅僅要掏培訓費,而且維護機器的費用也非常高。

更重要的是,西方出口的這些工業設備,乃是高利潤的商品,相比之下,中國做出的電機,則利潤相對有限——更壞的是,諸多中國廠商都購買了西方高價設備,相互惡性競爭,追逐稀薄的收益,以至於西方大賺特賺的同時,開工廠的中國老闆和工人們卻都活得非常非常辛苦。

這些親身經歷,讓我理解了很多東西。那就是工業化是非常非常昂貴的,而且先進工業化的發展離不開對英美西方的依賴,以及為什麼西方和中國企業roe差距這么大。

即:

後發國家的工業化,本質上都是大量購買西方工業設備,建立先進生產線,當然有的可能實現仿製,但產品無法與對手競爭——如蘇俄。

從滿清的洋務運動,到埃及阿里,再到明治維新,再到斯大林,以及當代中國,都是這樣實現工業化的。

而實現這種工業化最重要的基礎,就是離不開大量外匯的積累,只有能夠通過比較優勢賺取外匯,才能買入工業化時代更為剛需的西方工業設備和技術——而這就是西方貨幣為什麼更加硬通貨的另一個原因。

成功的後發國家工業化,最重要的基礎就是外匯賺取能力。

❼ 美國工業強大還是德國

美國吧!在美國,小型企業對工業化發揮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美國獲得獨立以後的許多年裡,主要是個農業國家,工業水平遠遠落後於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美國才開始進入世界工業強國行列。當時,美國的企業絕大多數是中小型的。這些企業把自己的技術產品推廣到農村鄉鎮,使美國的農業現代化迅速趕上了歐洲、跟世界農業市場建立了直接聯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西方盟國的主要糧食供應基地。與此同時,許多小型企業承擔了軍事工業項目,一些小型企業(例如發動機)迅速發展為大型企業,它們的產品支持了盟國的戰爭需要。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美國成為世界工業強國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幾乎重復了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角色,不但是世界工業強國之一,而且成為西方世界最強大的工業國家。然而,美國內陸地區的工業化程度仍然很低,跟沿海地區的差距簡直是天地之別。1950年代和1960年代,美國政府一方面開始了發展內陸經濟的一系列國家措施,例如通過高速公路把內陸和沿海直接聯系起來,同時,採取了優惠措施,大力鼓勵內陸當地的小型企業發展,將許多國家科研和生產項目通過政府合同交給當地小型企業完成。到了1970年代,這些小型企業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使內陸地區的農村鄉鎮的現代化水平基本上跟沿海城市取齊,甚至在環境保護等方面比沿海地區做得還好。到了1970年代後期,美國全國完成了工業化,進入了所謂「後工業化」時代。
美國的今天的繁榮與強大,或者說擁有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完全是得益於它的制度。這種制度最大程度地減少和避免了因領導人的失誤對國家造成的損害,最大程度的保障和落實了每個公民充分享有的公民權利,使他們敢想敢言,使他們真正感到自己是國家的主人,使他們發自內心地對這個國家充滿感激之情,並認為這個國家值得他們去捍衛。
這種制度吸引了來自全世界各國的精英和傑出人才為其服務。比如,愛因斯坦本來是德國科學家,可是,因為他祖國的納粹政治迫害,被迫來到了美國,結果成了「美國科學家」。我們現在所用的電腦晶元的生產商,英特爾公司的創始人葛羅夫就是從匈牙利逃到美國的猶太人。類似的例子太多了,許多為美國作出傑出貢獻的人恰恰都不是美國人。有了龐大的人才,還怕成就不了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嗎?

❽ 世界的工業大國是那個國家

西方七大工業國美、英、法、德、意、加、日,指原料採集與產品加工製造的產業或工程。工業是社會分工發展的產物,經過手工業、機器大工業、現代工業幾個發展階段。

工業是第二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分為輕工業和重工業兩大類。2014年,中國工業生產總值達4萬億美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工業生產國。

(8)自主工業化哪個國家最好擴展閱讀

工業是唯一生產現代化勞動手段的部門,它決定著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速度、規模和水平,在當代世界各國國民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工業還為自身和國民經濟其他各個部門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動力,為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提供工業消費品;

它還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國家經濟自主、政治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除此以外,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工業的發展還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物質基礎,是逐步消除工農差別、城鄉差別、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差別,推動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前提條件。

❾ 蘇聯為什麼先發展重工業

重工業是發展輕工業和機械農業的基礎,像蘇聯這種受資本主義陣營排擠的國家,不可能把自己的經濟命脈交到它國手上。因此蘇聯就只能游離於全球工業體系之外,另搞一套專屬於自己的工業體系。而搞自主工業體系的基礎就是重工業,所以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在當時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但是,由於當時納粹德國崛起,國際形勢對蘇聯嚴重不利的因素,這就導致蘇聯在發展工業化的過程中,嚴重跑偏了——蘇聯的重工業水平並沒有因為優先扶持政策而發展的特別好,反倒是因為國防需要,它的軍工產業發展特別迅速。

閱讀全文

與自主工業化哪個國家最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潤滑脂汽車保養多久需要做 瀏覽:480
什麼車看不上奧迪 瀏覽:169
賓士s450交多少關稅 瀏覽:181
奧迪a6l正常情況下加多少雪種 瀏覽:951
哪裡有賣汽車床墊 瀏覽:273
工業現場的模擬信號有哪些 瀏覽:951
地球氣溫比工業革命前上升多少 瀏覽:727
賓士x5內飾怎麼樣 瀏覽:877
14款賓士唯雅諾怎麼樣 瀏覽:212
為什麼貴州省大宗工業用電不降價 瀏覽:297
奧迪a62006款多少錢 瀏覽:523
現款寶馬7系香氛使用德什麼形式 瀏覽:918
核工業研究設計院待遇如何 瀏覽:512
家裡有輛小汽車干什麼好 瀏覽:574
寶馬公路車有哪些系列 瀏覽:621
工業密封固化劑地坪多少錢一平 瀏覽:396
2006款寶馬x5怎麼樣 瀏覽:324
藍牙功放板如何連接汽車電源 瀏覽:438
寶馬530還需增加哪些配置 瀏覽:222
汽車上鎖後多久可以打開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