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次工業革命分別是指什麼
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蒸汽機時代代替手工大生產。
第二次工業革命,德國,鋼鐵時代的來臨,機器化大生產。
第三次工業革命,美國,電氣化的時代。
第四次工業革命,日本,微電子和微材料時代
第五次工業革命,主導技術——納米技術
2. 幾次科技革命的代表作品是什麼
第一次科技革命作品:珍妮機、蒸汽機、水力紡機
第二次科技革命作品: 電力、電報接收機、電燈泡、內燃機、發電機
第三次科技革命作品:以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的應用為代表,還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高新技術。
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又稱工業革命,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 海外貿易、奴隸貿易和殖民掠奪積累了大量資本圈地運動的進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僱傭勞動力工場手工業的發展積累了一定的生產技術 18世紀中葉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本主義殖民國家,國外市場急劇擴大。
開始標志:18世紀60年代,珍妮機的發明和使用。
開始部門:棉紡織業。
完成標志:1840年前後,大機器生產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方式。
歷史意義:1840年前後,大機器生產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方式。工業革命創造的巨大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
第二次科技革命,發生於19世紀中葉,它以電機的發明為起點,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標志,不僅推動了生產技術由一般的機械化到電氣化、自動化轉變,更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第二次科技革命 對世界:1、促使生產力迅速發展;2、生產關系進一步調整:壟斷與壟斷組織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3、列強加緊瓜分世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殖民侵略進入以資本輸出為主的時期;東西方差距進一步擴大4、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加劇,世界力量對格局發生改變;列強爭奪與沖突加劇5、無產階級壯大,工運逐漸走向高潮。
對中國:1、列強繼續發動一系列侵華戰爭,並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3、 中國人民救亡圖存運動高漲(如:維新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
1、 第三次科技革命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而且也影響了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在發生了重大的變革。
2、 第三次科技革命它加劇了資本主義各國發展的不平衡,使資本主義各國的國際地位發生了新變化;使社會主義國家在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抗衡的斗爭中,貧富差距逐漸拉大,促進了世界范圍內社會生產關系的變化。
3. 在現在為止,工業革命共有幾次每次的代表是什麼
將蒸汽機的發明定位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是完全正確的。
在第一次工業化革命之前,製造業依靠的動力主要來源於大型動物,奴隸,底層勞動力。
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的誕生,人類的動力來源由當初的動物或者人變成了蒸汽機和煤炭。蒸汽機改變了方方面面,火車因為有蒸汽機而誕生,輪船因為有蒸汽機而可以在無風基至逆風的時候航行,紗廠的紡織因為有了蒸汽機而不再需要人力搖。人類因為有了蒸汽機,動力成本大大降低。
蒸汽機雖然能夠解決人類缺乏動力的問題,但是這個動力只能是當下使用,你不能將你自己的動力輸送到千里之外。當電力的出現,尤其是交流電的出現,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電力的出現讓動力變得可控制,我們可以控制電動機的功率大小,我們可以將本地發的電輸送到千里之外,點完千里之外的燈泡,讓千里之外的電動機運轉起來。
蒸汽機雖然能夠給人類帶來動力,但是蒸汽機的弊端是動力不夠強勁,體積太大,噪音太大。內燃機的出現解決了蒸汽機的各種弊端,進而讓這個世界進入電氣化時代。具體表現在——照明由煤油燈全部變成了燈泡。汽車,也由於內燃機的出現而誕生,進而進入尋常百姓家裡。無線電的誕生,讓電視,收音機成為了可能。
第三次工業革命在於將信息數據化,電腦自動化運行,人們把需要做的事情編寫好對應的程序,然後讓程序開始運行,代替人們做那些人類重復做的,易出錯的事情。
而通訊的發展讓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可以遠距離的通訊,協作。新的通訊方式改解決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有線通訊弊端和無線通訊弊端,電影,電視節目,書籍,文檔等等信息載體全部可以被數字化。信息存儲的密度大大增強。一塊小小的硬碟1個T,可以裝進海量書籍。
第四次工業化革命有人預測是電腦的深度學習……這個還需時間證明。
4. 工業革命到現在為止共有幾次每次的代表是什麼
三次。
1、第一次工業革命
【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
【興起地】英國
【代表】英國瓦特發明蒸汽機。
2、第二次工業革命
【時間】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
【興起地】德國
【代表】內燃機的發明
3、第三次工業革命
【時間】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
【興起地】美國
【代表】電子計算機的發明
(4)第5次工業革命以哪些為代表擴展閱讀:
工業革命對社會思想的影響
1、工業革命使人感覺「人定勝天」,各種物質對人思想的沖擊很大。
2、工業革命的大工業物質化,社會矛盾對立,導致了馬克思主義的產生。
3、物質的大量富餘和人民的相對貧困,使社會矛盾加劇,革命思潮洶涌,英國等國通過改革實行「民主」,使近代國家體制真正產生。
4、確立了發財致富的社會價值觀。
5. 工業革命有幾次,以什麼為代表
有四次,第一次工業革命以蒸汽機為代表。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為代表。第三次工業革命以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第四次工業革命以高級智能機器人為代表。
6. 什麼是第5次工業革命啊
第五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慧之父」阿蘭·圖靈為起點,以自律機器人及其新腦技術為最終目的。也即是「智能化」是第五次工業革命的本質命名。
7. 工業革命有幾次,分別是什麼
工業革命有三次,分別是:
1、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
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