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業用地平均每畝稅收
畝均稅收是指入駐項目投產達效後,每個會計年度每畝地納稅標准。畝均稅收包含土地使用稅。
畝均稅收=實繳稅金/佔地面積
舉個例子,在一個10畝的土地上建廠生產商品,賣了1000萬,納稅100萬,平均一畝的納稅額就是10萬塊,也就是畝均稅收。
(一)實繳稅金:是指納稅人上一年度自1月1日至12月31日止在我市實際繳納入庫的、且與持續經營有關的增值稅(實際入庫數+免抵數-出口退庫以外的其他退庫數)、營業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指個人獨資合夥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資源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水利建設基金、殘疾人保障金、文化事業建設費和社會保險費(企業繳納部分)等稅費(其中:社會保險費按實繳數的50%計入「實繳稅金」)。不包括企業繳納的契稅、耕地佔用稅、車輛購置稅、車船稅、海關徵收的關稅和增值稅、稅務機關稽查查補稅費、各類稅收滯納金、罰款及代扣代繳的稅費、除企業增值稅出口退庫以外的其他各類退庫的稅費。
從工業企業中分離出來的服務業企業,凡使用原工業企業房地產的,合並計算畝均稅收。(由國、地稅部門提供、認定)
(二)佔地面積:指企業實際擁有土地的面積,分國土資源部門已登記和未登記的工業用地面積。已登記工業用地面積指企業經國土部門登記或批準的工業和倉儲兩類用地的土地面積;未登記工業用地面積指企業租用或其他方式取得的工業用地面積。企業超過土地出讓合同規定竣工期限半年以上的土地,計算全部用地面積;在合同規定竣工期限以內的土地,調查年度沒有產出的,新增土地面積不納入評價。(由國土資源部門提供、認定)
㈡ 蘇州工業用地一畝交多少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86號)明確,以出讓或轉讓方式有償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應由受讓方從合同約定交付土地時間的次月起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合同未約定交付土地時間的,由受讓方從合同簽訂的次月起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
㈢ 工業用地畝均稅收標准
法律分析:產業集聚區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土地的高效率利用。2019年8月,省政府提出要以「畝產論英雄」,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探索構建以「畝均效益」為核心的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體系。除了工業用地畝均稅收達到11萬元,《方案》還明確了一系列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佔全省工業比重達68%以上,縣(市)產業集聚區增加值占縣域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72%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4%以上,主營業務收入超300億元的產業集群達15個以上。「實現這一系列目標的抓手,主要是得益於實施功能布局優化行動等舉措。」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七條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為不征稅收入:
(一)財政撥款;
(二)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
(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第八條 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第九條 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准予結轉以後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㈣ 工業用地稅費
法律分析:1.大城市需要繳納工業土地使用稅稅率為1.5~30元;
2.中等城市需要繳納工業土地使用稅稅率為1.2~24元;
3.小城市需要繳納工業土地使用稅稅率為0.9~18元;
4.縣城、建制鎮、工礦區需要繳納工業土地使用稅稅率為0.6~12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㈤ 工業用地的土地使用稅標准
法律分析:城鎮工業土地使用稅採用定額稅率,即採用有幅度的差別稅額,按大、中、小城市和縣城、建制鎮、工礦區分別規定每平方米土地使用稅年應納稅額。具體標准如下:1、大城市1、5元至30元。2、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3、小城市0.9元至18元。4、縣城、建制鎮、工礦區0.6元至12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
第三條 土地使用稅以納稅人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稅額計算徵收。
前款土地佔用面積的組織測量工作,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第四條 土地使用稅每平方米年稅額如下:
(一)大城市1.5元至30元;
(二)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
(三)小城市0.9元至18元;
(四)縣城、建制鎮、工礦區0.6元至12元。
㈥ 江蘇工業用地畝均稅收標准
蘇州市《關於進一步深化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出讓的一批工業用地畝均稅收要求在50萬至100萬/畝之間,平均可達86萬/畝;畝均投資強度要求均在500萬/畝以上,平均可達1083萬/畝;計容建築面積折算容積率要求均在1.5以上。
㈦ 工業用地一年交多少土地使用稅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8
㈧ 50畝工業用地一年要交多少稅
50畝工業用地一年要交多少稅要看工地所在的地方決定。大概需要33萬左右。城鎮土地使用稅採用定額稅率,即採用有幅度的差別稅額,按大、中、小城市和縣城、建制鎮、工礦區分別規定每平方米土地使用稅年應納稅額。具體標准如下: ①大城市1.5元每平方米至30元每平方米;②中等城市1.2元每平方米至24元每平方米;③小城市0.9元每平方米至18元每平方米;④縣城、建制鎮、工礦區0.6元每平方米至12元每平方米。
拓展資料:
1、 土地使用稅
土地使用稅是對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按使用的土地面積定額徵收的稅。以開征范圍內的土地為課稅對象,以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向土地使用人課征,屬於以有償佔用為特點的行為稅類型。土地使用稅只在縣以上城市開征,非開征地區城鎮使用土地則不征稅。土地使用稅採用有幅度的差別稅額,列入大、中、小城市和縣城每平方米土地年稅額多少不同。為了防止長期征地而不使用和限制多佔土地,可在規定稅額的2—5倍范圍內加成征稅。
2、 由誰繳納土地使用稅
土地使用稅由擁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或個人繳納。擁有土地使用權的納稅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由代管人或實際使用人納稅;土地使用權未確定或權屬糾紛未解決的,由實際使用人納稅;土地使用權共有的,由共有各方分別納稅。
3、 土地使用稅是一次性稅收嗎
不是一次性稅收。是按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乘以單位稅額計算應納稅額,是按年徵收。 土地使用稅,是指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以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由土地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徵收的一種稅賦。由於土地使用稅只在縣城以上城市徵收,因此也稱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均採取按年徵收,分期交納的方法。
4、 納稅人
納稅人是「納稅義務人」的簡稱。亦稱「納稅主體」。指稅法規定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與個人。稅收制度的基本構成要素之一。每一種稅都規定有相應的納稅人。如產品稅以在中國境內從事生產、經營和進口應稅產品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又如國營企業所得稅以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國營企業為納稅人;聯營企業先分配所得的,以投資各方為納稅人等等。
㈨ 工業用地土地使用稅
法律分析:1.大城市需要繳納工業土地使用稅稅率為1.5~30元.中等城市需要繳納工業土地使用稅稅率為1.2~24元.小城市需要繳納工業土地使用稅稅率為0.9~18元.縣城、建制鎮、工礦區需要繳納工業土地使用稅稅率為0.6~12元。
法律依據:《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 第六條 下列土地免繳土地使用稅:(一)國家機關、人民團體、軍隊自用的土地二)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的單位自用的土地三)宗教寺廟、公園、名勝古跡自用的土地四)市政街道、廣場、綠化地帶等公共用地五)直接用於農、林、牧、漁業的生產用地六)經批准開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廢棄土地,從使用的月份起免繳土地使用稅五年至十年七)由財政部另行規定免稅的能源、交通、水利設施用地和其他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