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氣顆粒物按粒徑大小分為幾類有何區別
四類。超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懸浮顆粒物,細顆粒物。
區別:
1、性質不同:細顆粒物是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 2.5 微米的顆粒物。超細顆粒物是當量粒徑小於0.1μm的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是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懸浮顆粒物,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固體、液體顆粒狀物質(或稱氣溶膠)的總稱。
2、來源不同:懸浮顆粒物有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煤煙;工業生產、建築產生的工業粉塵、金屬塵、水泥塵等;汽車、飛機排氣等。可吸入顆粒物通常來自在未鋪的瀝青、水泥的路面上行駛的機動車、材料的破碎碾磨處理過程以及被風揚起的塵土。
3、成分不同:細顆粒物的化學成分主要包括有機碳(OC)、元素碳(EC)、硝酸鹽、硫酸鹽、銨鹽、鈉鹽(Na⁺)等。超細顆粒物則不是。
(1)水泥工業排放的大氣顆粒有哪些擴展閱讀:
懸浮物測定中的注意事項:
1、漂浮或沉沒的不均勻固體物質不屬於懸浮物,應從採集 的水樣中除去。
2、貯存水樣時不能加入任何保護劑,以防止破壞物質在 固、液相的分配平衡。
3、濾膜准備:用扁嘴無齒鑷子夾取濾膜放於事先恆重的稱 量瓶里,移入烘箱中取103-105°c烘乾0.5h後取出置於乾燥器內冷卻至室溫,稱其重量,反復烘乾,冷卻,稱量,直至兩次稱量的重量差≤0.2mg。
濾膜上截留過多的懸浮物可能夾帶過多的水分,除延長 乾燥時間外,還可能造成過濾困難,遇此情況,可酌情少取試樣。
B. 水泥工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標准是什麼
根據《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GB4915-2004,現有水泥窯(不管是新建的還是原來有的)外排污染物濃度標准如下:二氧化硫200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800毫克/立方米,顆粒50毫克/立方米。
水泥:粉狀水硬性無機膠凝材料。加水攪拌後成漿體,能在空氣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並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膠結在一起。cement一詞由拉丁文caementum發展而來,是碎石及片石的意思。早期石灰與火山灰的混合物與現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膠結碎石製成的混凝土,硬化後不但強度較高,而且還能抵抗淡水或含鹽水的侵蝕。長期以來,它作為一種重要的膠凝材料,廣泛應用於土木建築、水利、國防等工程。
C. 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有哪些
水泥煅燒分解碳酸鈣,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使用煤,會有NOx、SO2以及煙塵排放。此外,生料破碎與粉磨、水泥粉磨會產生粉塵,控制不好也會污染大氣。
D. 水泥廠對環境的污染主要有哪些以及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和數據
首先水泥廠的主要污染物有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氟化物。 粉塵的成分是:水泥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完全封閉好,所暴露在露天外的灰塵,這種灰塵與水泥的結構是一樣的。而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水泥的種類較多,其組成有所區別。普通水泥主要成分的名稱、化學式:硅酸三鈣 、硅酸二鈣 、鋁酸三鈣: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 。 二氧化硫的成分是:無色有刺激氣味的氣體。熔點 -72.7℃ ,沸點-10℃,密度2.927克/升。化學式SO2。液態二氧化硫是一種非水溶劑,能溶解很多無機和有機化合物。二氧化硫既有還原性 ,又有氧化性,還原性強於氧化性,它可以被氧化為三氧化硫。二氧化硫溶於水形成亞硫酸,因此它是亞硫酸酐。二氧化硫有毒,會引起氣管發炎和食慾衰退,它也是一種大氣污染物,來源於煤和石油的燃燒和有色金屬冶煉工廠。硫或硫化物在空氣中燃燒,可生成二氧化硫。它除了用於製造硫酸以外 ,還可用作漂白劑、防腐劑和消毒劑。 這些物質都是對人體有害的,特別是隨空氣進入肺裡面後會造成肺功能退化,特別是二氧化硫是無法再短時間被排除體外的,還有水泥粉塵也是會在肺裡面有積留的。
記得採納啊
E. 水泥生產排放的廢氣中主要有害氣體是什麼
水泥生產線過程中不僅產生大量煙塵、粉塵,還生成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氟化物、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等有害氣體而污染大氣。粉塵治理已有成熟的技術與裝備,本文只對主要有害氣體的危害及其防治進行淺述。
主要有害氣體與危害1.1二氧化硫(SO2)水泥工業廢氣中的SO2、主要來源於水泥原料或燃料中的含硫化合物,及在高溫氧化條件下生成的硫氧化物。對於新型干法生產來說,硫和鉀、鈉、氯一樣,是引起預熱器、分解爐結皮堵塞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一種對生產有害、需要加以限制的一種組分。由於在水泥回轉窯內存在充足的鈣和一定量的鉀鈉,所形成的硫酸鹽揮發性較差、有80%以上殘留在熟料中,因而在廢氣中排放的SO2、和其它工業窯爐(如電力鍋爐)相比,要少許多。而對於干法中空窯、立窯和濕法水泥生產工藝而言,所排放的SO2量、相對要比新型干法生產大得多。SO2是含硫大氣污染物中最重要的一種。SO2為無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有毒氣體,不可燃,易液化。SO2是造成全球大范圍酸雨的主要原因。1.2氮氧化物(NOX)在水泥生產過程中排放的NOx,主要來源於燃料高溫燃燒時、燃燒空氣中的N2在高溫狀態下與氧化合生成。其生成量取決於燃燒火焰溫度,火焰溫度越高、則N2被氧化生成的NOx量越多。在新型干法生產系統中,由於50%~60%的燃料是在溫度較低的分解爐中燃燒的,因此從新型干法生產系統中排放的NOx遠低於傳統生產方法。據估計,我國水泥工業每年排放的NOx約為100萬噸左右。
F. 工業廢氣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1)香料車間、化妝品車間、食品車間空氣廢氣凈化: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醯乙酸乙酯、醛類、氨、三甲胺、硫化氫、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等;
(2)石油化工廠空氣廢氣凈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苯並芘、非甲烷總烴、硫化氫、揮發酚、胺類、烴類、苯類、丙烯腈、環已烷、氨、乙烯、苯乙烯、丁二烯、丙烯、氯乙烯等;
(3)鋼鐵廠廢氣處理、煉鋼廠廢氣處理: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氟化氫、部分揮發性有機物、煙塵、粉塵;
(4)噴塗車間廢氣凈化、烘漆車間廢氣凈化、噴漆車間廢氣凈化:苯廢氣處理、甲苯廢氣處理、二甲苯廢氣處理、TVOC廢氣處理、漆霧顆粒等;
(5)印刷車間空氣廢氣凈化:苯廢氣處理、甲苯廢氣處理、二甲苯廢氣處理;醋酸丁酯,非甲烷總烴等;
(6)生物制葯廢氣凈化、化工廠廢氣凈化:胺類、硫化物、酸鹼廢氣、乙二醇、揮發性有機溶劑等;
(7)焊接車間廢氣凈化: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焊接煙塵、顆粒物、苯類有機物、氮氧化物、臭氧等;
(8)傢具廠廢氣凈化:苯廢氣處理、甲苯廢氣處理、二甲苯廢氣處理、甲醛等;
(9)水泥廠廢氣凈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氫氟酸、粉塵等;
(10)發電廠廢氣凈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未燃碳氫化合物、碳煙微粒、粉塵等;
(11)橡膠廠廢氣凈化:有機硫化物、苯廢氣處理、甲苯廢氣處理、二甲苯廢氣處理、包含磷,酚,酮等有毒有害成分的有機氣體、烷烴類、工業粉塵等;
G. 水泥粉塵是屬予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嗎
【水泥粉塵屬於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水泥粉塵屬於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中的懸浮顆粒物。水泥生產給環境帶來的主要是大氣污染,污染物以(煙)粉塵為主,水泥生產幾乎每道工序都伴隨著粉塵的產生及排放.根據統計資料,水泥粉塵排放量歷年都占工業粉塵排放總量的60一70%,居各T業部門粉塵排放量之首。而水泥粉塵對環境的影響是很大的。水泥粉塵污染對人、農作物和植物等都會產生很大的危害作用。
懸浮顆粒物TSP(如:粉塵、煙霧、PM10、PM2.5)主要危害:隨呼吸進入肺, 可沉積於肺,引起呼吸系統的疾病。顆粒物上容易附著多種有害物質,有些有致癌性,有些會誘發花粉過敏症;沉積在綠色植物葉面,干擾植物吸收陽光和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氣和水分的過程, 從而影響植物的健康和生長;厚重的顆粒物濃度會影響動物的呼吸系統;殺傷微生物,引起食物鏈改變,進而影響整個生態系統;遮擋陽光而可能改變氣候,這也會影響生態系統。
【大氣污染物】在干潔的大氣中,恆量氣體的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圍的大氣中,出現了原來沒有的微量物質,其數量和持續時間,都有可能對人、動物、植物及物品、材料產生不利影響和危害。當大氣中污染物質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叫做大氣污染。
H. 關於 大氣中的顆粒污染物 知識
大氣顆粒物是指那些懸浮在大氣中的微粒,在環境科學中,有時把細小顆粒物稱為氣溶膠。大氣氣溶膠按其來源及物理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天然氣溶膠和人為氣溶膠、煙霧、塵等。若按顆粒物形成機制,又可分為一次顆粒物和二次顆粒物。一次顆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人為污染源放到大氣中直接造成污染的顆粒物,例如土壤粒子、海鹽粒子、燃燒煙塵等等。二次顆粒物是由大氣中某些污染氣體組分(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之間,或這些組分與大氣中的正常組分(如氧氣)之間通過光化學氧化反應、催化氧化反應或其他化學反應轉化生成的顆粒物,例如二氧化硫轉化生成硫酸鹽。一次顆粒物和二次顆粒物就總量而言約各佔一半。
(1)顆粒物的天然來源
天然源可起因於地面揚塵(風吹灰塵),火山爆發的迸出物,森林火災的燃燒物,宇宙來源的隕星塵及生物界產生的顆粒物如花粉、孢子等。二次顆粒物的天然來源主要是森林中排出的碳氫化合物(主要是萜烯類),進人大氣後經光化學反應,產生的微小顆粒,與自然界硫、氮、碳循環有關的轉化產物如由硫化氫、二氧化硫經氧化生成的硫酸鹽,由氨氣、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氧化生成的硝酸等。
(2)顆粒物的人為來源
燃料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固體顆粒物,如煤煙、飛灰、森林火災和農業用火等,各種工業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固體微粒,汽車尾氣排出的四乙基鉛凝聚而成的顆粒物以及如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硫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硫酸鹽粒子等的二次顆粒物。
就城市揚塵污染而言,國內外許多大都市都對日益嚴重的揚塵污染現象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綜合整治,其中重要領域之一,就是開展對揚塵污染源的來源進行研究,認為,城市揚塵污染源的主要來源包括以下幾方面:
①道路交通機動車行駛造成的二次污染;
②城市在建工地和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揚塵;
③汽車尾氣排放的揚塵;
④工業鍋爐及其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煙塵、粉塵;
⑤土地開發導致的綠化帶破壞和裸露地表的土塵;
⑥碼頭、堆場、露天倉庫的揚塵;
⑦由於生態環境的變化而導致的污染物長距離輸送(如我國內蒙烏蘭察布盟)及沙塵暴導致的顆粒物長距離輸送和沉降等。
這些污染因子和污染過程由於復雜的城市風場作用及人類活動的熱力和動力過程,構成了城市大氣揚塵污染的主要來源。
顆粒物是指大氣中除氣體之外的的物質,包括各種固體、液體和氣溶膠。其中有固體的灰塵、煙塵和煙霧,以及液體的雲霧和霧滴,粒度范圍一般在0.01~100微米之間。按顆粒粒徑及形態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類。
(1)總懸浮顆粒物(TSP)
指能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100微米的顆粒物。
除自然排放的因素以外,在人為排放方面主要來自建築工地、道路揚塵、燃煤鍋爐廢氣排放、水泥製造業粉塵排放等。其本身的毒性並不很大,但作為空氣中有害氣體的承載體,它對人體的危害作用不容忽視。如二氧化硫氣體與其它粉塵裹攜一起進入人體,可加重對呼吸道粘膜的損害。
(2)降塵
指粒徑大於10um,在重力作用下可降落的顆粒狀物質。一般來源於建築工地、道路揚塵、燃煤鍋爐廢氣排放、燃燒殘余物等,自然界刮風和沙塵暴等也產生降塵。沉降的速率與顆粒物的粒徑、密度、空氣運動粘滯系數等有關。下表列出密度為1g/cm3不同粒徑顆粒物的移動距離和最終沉降速率。
從濕沉降方面來講,雨除對半徑小於1微米的顆粒物效率較高,特別是具有吸濕性和可溶性的顆粒物更為明顯。沖刷則是雲下降雨時,雨滴對顆粒物的慣性碰撞或擴散、吸附,使其除去的過程。沖刷對半徑為4?5微米以上的顆粒物效率較高。
大氣中消除顆粒物的量一般濕沉降為80%?90%,干沉降只有10%?20%。但是,不論雨除或沖刷,對半徑為2微米左右顆粒都沒有明顯的去除作用,因而它們可隨氣流被輸送到幾百公里甚至幾千公里以外的地方去,造成廣域污染。
(3)飄塵(SPM)
環境科學上把那些長期飄浮在大氣中顆粒,其粒徑小於10微米懸浮物稱為飄塵。又有學者認為,飄塵粒徑應小於30微米,並將其分為細粒(DP<2.5微米)和粗粒(DP>2.5微米)兩種。飄塵由於粒徑較小,易於直接進入呼吸道和肺中,危害人體健康。又由於它能在大氣中長期飄浮,易將污染物帶到很遠的地方,導致污染范圍的擴大,同時在大氣中還可為化學反應提供反應床,因此是研究的主要對象。
(4)可吸入顆粒物(PMl0)
指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10微米的顆粒物。
越細小的顆粒物對人體危害越大,粒徑超過10微米的顆粒物可被鼻毛吸留,也可通過咳嗽排出人體,而粒徑小於10微米的可吸入顆粒物可隨人的呼吸沉積肺部,甚至可以進入肺泡、血液。在肺部沉積率最高的是粒徑為l微米左右的顆粒物。這些顆粒物在肺泡上沉積下來,損傷肺泡和粘膜,引起肺組織的慢性纖維化,導致肺心病,加重哮喘病,引起慢性鼻咽炎、慢性支氣管炎等一系列病變,嚴重的可危及生命。顆粒物對兒童和老年人的危害尤為明顯。
可吸入顆料物還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是多種污染物的「載體」和「催化劑」,有時能成為多種污染物的集合體,是導致各種疫病的罪魁禍首。
其中,粒徑小於2.5微米(PM2.5)的可吸入顆粒物粒小體輕,稱細顆粒物,能在大氣中長期飄浮,飄浮范圍從幾公里到幾十公里,在大氣中不斷蓄積,使污染程度逐漸加重。看不見藍天,也和PM2.5細粒子有關。研究已經表明PM2.5跟能見度是密切相關的。當PM2.5低的時候,能見度是好的,當PM2.5濃度高的時候,能見度肯定很差,研究數據證明PM2.5實際上對能見度起了最主要的作用。PM2.5的來源和PMlO有很大的不同,大部分是來源於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有機物等的二次污染物和道路揚塵等,是人為的。而PMlO的大部分,即PM2.5?10部分,來源於揚塵、海鹽、花粉、土壤等,大部分為天然物質。
(5)霧
是液態分散型氣溶膠和液態凝集型氣溶膠的統稱。形成液態分散型氣溶膠的物質,在常溫下是液體。當它們因飛濺、噴射等原因被霧化後,即可形成微小的液滴分散在大氣中。液態凝集型氣溶膠則是由於加熱使液體變為蒸汽散發在大氣中,遇冷後凝集成微小的液滴懸浮在大氣中。霧的粒徑一般在10微米以下。
(6)煙
是指燃煤時所生成的煤煙和高溫熔煉時產生的煙氣,是固態凝集型氣溶膠。生成這種氣溶膠的物質,在通常情況下是固體,但在高溫下由於蒸發或升華作用變成氣體逸散於大氣中,遇冷後又凝集成微小的固體顆粒,懸浮在大氣中構成煙。煙的粒徑一般在0.01?1微米之間。
(7)煙霧
通常所謂煙霧,是固、液混合的氣溶膠,具有煙和霧的二重性,即當煙和霧同時形成時就構成煙霧。煙霧中又有硫酸煙霧和硝酸煙霧。硫酸煙霧主要是由燃煤時所產生的高濃度二氧化硫和煤煙所形成的。在特定的條件下,高濃度的二氧化硫被氧化為三氧化硫,後者與水蒸氣結合成硫酸霧並與煙混合在一起構成硫酸煙霧。由於這種煙霧首次出現在倫敦,所以又稱倫敦型煙霧。硝酸煙霧主要是汽車排氣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所形成的,這些物質在大氣中通過光化學反應與水蒸氣形成硝酸霧;又與煙混合在一起構成硝酸煙霧。因為這種煙霧首先發生在洛杉磯而稱洛杉磯型煙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