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中國的工業實力能造多少坦克

中國的工業實力能造多少坦克

發布時間:2022-05-28 21:37:50

Ⅰ 中國現在各型坦克的擁有量,從59到99

我軍目前的主戰坦克總數量大概有7000多輛。其中,比較落後的仿蘇T-54A的59式主戰坦克仍然大量在役,數量多達4500多輛。

69式(59式改裝版, 100MM主炮)和79式(69式升級版, 105MM主炮)大約還有300輛左右, 但已經進入淘汰程序 其改進型79式500輛。

62式輕型(59式縮小版)坦克, 105MM主炮: 大概不足400輛, 目前只裝備預備役.

水陸坦克 63式(蘇聯PT-76翻版)105MM主炮,估計有將近700輛左右
63A式105MM主炮(63式升級版, 全新新炮塔/動力/火控),大約500輛。

國產第二代坦克88式B型大約500輛,其改進型96式(又稱88C)800輛左右,
國產第三代坦克98式200輛,其改進型即最新的99式200輛。

差不多這些吧,有不太準的請見諒

Ⅱ 中國坦克數量有多少

截止2021年,解放軍目前在作戰單位中至少擁有6900輛坦克。

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出版的一本非常有聲望的參考書,名為《 軍事平衡》其中引用的數字更為適中稱有5850輛坦克。

根據國際戰略研究所的說法,即使按照最保守的估計,中國在坦克數量上也仍然領先於其他發達國家。具體來說俄羅斯目前有2800輛「主力」坦克,目前已儲存了10000多輛。

裝置組成:

坦克通常由武器系統、推進系統、防護系統、通信系統、電氣設備、特種設備和裝置組成。武器系統包括武器和火控系統兩部分。坦克炮是坦克的主要武器,主要配備穿甲彈、破甲彈、殺傷爆破彈等彈種。

輔助武器多為7.62毫米並列機槍、12.7毫米高射機槍。火控系統由火控計算機、火炮雙向穩定器、激光測距儀、微光夜視儀和熱像儀等組成。

推進系統包括動力裝置、傳動裝置、行動裝置和操縱裝置。防護系統包括車體和炮塔、特種防護裝置和各種偽裝設備。通信系統主要包括無線電台、車內通話器、信號槍和信號彈。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坦克

Ⅲ 中國共造了多少輛99式坦克有多少在服役

據簡氏估計,當前中國已部署200輛98/99型系列坦克,同時全國所有部隊中共有約1500輛96型系列坦克。不過,這兩款最先進的主戰坦克在解放軍6700輛坦克中還占不到三分之一。其餘大部還是59及其改進型號。 99不能大量裝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還是陸軍對其性能不盡滿意,裝甲防護力和火力確實不差(T72的火力也不差。。。)但機動性和德國豹2比起來就是一個地上一個天上,最簡單的幾個數據,豹2速度從0到40公里只需6秒,99大概要40秒(而且是在水泥地)豹2倒檔倒車最快可到30公里,99應該是在10上下,豹2可以原地不動360度轉向,這點老美的M1A2都做不到。。。德國人是造坦克的天才! 再個原因就是樓上說的99改的重量基本已經達到50噸以上了,國內大部分道路和橋梁都無法承受,所以沒大量部署。 而且看看現在的美軍,陸軍基本上是在往輕型化發展,我們國家最近不也是在研製告訴的8論裝甲運兵車嗎 ,未來的陸軍要是一支快速機動,輕型化的高技術部隊,大量裝備99這中類似的主站坦克會拖累整隻部隊的突擊速度的,如果己方控制了戰場的制空權,完全可以用武裝直升機取代主戰坦克的地位,再第一次海灣戰爭中,大部分的T72還是被美國空軍搞掉的。。

Ⅳ 中國戰爭時可以建造多少坦克

大概能日產百輛左右

Ⅳ 中國軍事武器製造能力強嗎

中國有全世界最齊全的工業體系(意思是全世界的各種生產線,中國都有),中國製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產品。
輕武器不說了,兩彈一星、核潛艇、中華神盾、99坦克、巡航導彈、隱身戰機、北斗……能造的,中國那樣造不了?
中國不搞軍備競賽,不大量生產武器。但一旦爆發戰爭,中國強大的工業能力,立即轉換成戰鬥力。

Ⅵ 目前的中國軍事綜合實力能排第幾和北約各國比怎麼樣和美俄比那些不足有沒有優勢

根據世界各國的常規軍事力量和核武器力量綜合推測出世界軍事力量排名
第一名:美國
第二名:俄羅斯
第三名:中國
第四名:法國
第五名:英國
第六名:德國
第七名:印度
第八名:朝鮮
第九名:以色列
第十名:巴基斯坦
1.核彈力量
各國擁有的核彈頭數量
美國:6600枚;
俄羅斯:6300枚;
法國:500枚;
中國:450枚;
英國:380枚;
印度:70枚;
巴基斯坦:30枚。
除上述7國外,還有幾個國家可能也具備一定的核打擊能力。據估計,以色列可能擁有80~100枚核彈頭,伊朗約有25~30枚,朝鮮有15~20枚。
各國擁有的核彈頭數量:中國以450枚排行"第四",僅以50枚的差距落後於法國。

2.坦克
在各國裝備的坦克和裝甲車數量方面:中國以1.9萬輛坦克和3萬輛裝甲車排名"第三"。
各國裝備的坦克和裝甲車數量
美國:2.6萬輛和4.4萬輛;
俄羅斯:2.2萬輛和3.6萬輛;
中國:1.9萬輛和3萬輛;
印度:1.3萬輛和2.1萬輛;
朝鮮:9000輛和1.6萬輛。

3.空中力量
在各國裝備的戰斗機和直升機數量方面:中國以1750架戰斗機和1250架直升機排名"第三"。
各國裝備的戰斗機和直升機數量
美國:2800架和3500架;
俄羅斯:2500架和3000架;
中國:1750架和1250架;
印度:1080架和1115架:
朝鮮:553架和410架。

4.海軍
在各國裝備的大型水面艦艇和潛艇數量方面,中國以315艘大型水面艦艇和85艘潛艇排名"第三"。
各國裝備的大型水面艦艇和潛艇數量
美國:281艘和92艘;
俄羅斯:310艘和42艘;
中國:315艘和85艘;
印度:200艘和27艘;
朝鮮:93艘和19艘。
需要說明的是,美國海軍共裝備有12艘大型航空母艦,俄羅斯海軍擁有一艘中型航母。根據俄羅斯最新公布的海軍發展戰略,俄將在今後15年內再建造兩艘新型航母。

5.總兵力
在各國武裝力量人數對比方面,中國以230萬總兵力,其中陸軍160萬、海軍40萬、空軍25.5萬排名"第一"。
各國武裝力量人數對比(四組數字分別表示總兵力和陸、海、空軍人數)
中國:230萬、160萬、40萬、25.5萬;
美國:145萬、51萬、37.9萬、37.6萬;
印度:133萬、110萬、17萬、6.1萬;
俄羅斯:120萬、86萬、19萬、18.8萬;
朝鮮:111萬、95萬、11萬、4.7萬。美國《國際防務周刊》稱中國軍事力量總體實力排名世界第三。文章解釋理由說:

1、中國在戰爭動員機制上,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他可以在短時間內,募集到超過1000萬的具有良好素質的優秀兵員。因此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包含美國在內,都不可能想像在中國本土與這支軍隊作戰。

2、中國具有強勁規模的核武器2期製造生產能力。所謂2期能力是來自美國核能研究中心的理論。他是指,在國家處於被大規模侵略的時期,依舊保存有一定的核武器生產製造規模。中國核武基地,多在西南。西北的深處腹地。而這里又是很難被短時間攻陷的地區。因此,除非使用毀滅手段,否則很難達到目的。

3、中國是具有一定戰爭經驗的國家。而且他多次與「世界聯軍」交戰。1950年韓戰,1961-1965中印戰爭(當時印度受到來自美,蘇,英,法,北約等支持)。1969-1986年中越戰爭(越南受到來自前蘇聯,華約等多達12個國家支持)。這些給中國製造了很好的抵禦戰爭機制。

4、中國擁有十分龐大的規模的國防生產體系。中國的國防體系目前僅僅是開展了不足15%。(中國造船能力每年150萬噸級,造飛機能力每年1200架。坦克生產力度為7000-9000輛僅此美國)而這主要因為中國為了避免導致前蘇聯的惡果。

5、中國海外人力資源豐厚。一旦遭到攻擊這些深處在美國以及世界的多個層次的華人,都會勢必起來。造成世界性質的華人戰爭。

6、中國科技力量發展能力很好。他們擁有自身完善的科技武器研究機構。雖然部分顯得老化僵硬,但是他的機制依舊可以在外力措施下被激活。

根據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國際軍控及裁軍組織2009年度的世界軍事實力排名(每年都排,除了國家軍事實力排名還有十大坦克排名十大戰機什麼的)

中國的綜合戰爭實力排世界3位(美國、俄羅斯、中國)
綜合軍事力量排世界3位(美國、俄羅斯、中國)
常規軍事力量排世界7位(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德國、日本、中國)
核軍事力量排世界5位(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中國)
陸軍軍事力量排世界2位(俄羅斯、中國、美國、)
空軍軍事力量排世界6位(美國、俄羅斯、法國、德國、英國、中國)
海軍軍事力量排世界6位(美國、俄羅斯、英國,日本、法國、中國)

*注1 :國家的綜合戰爭實力包括很多方面(軍事力量、國防動員能力、戰爭潛力等等)。綜合戰爭實力及表示一個國家的戰爭能力。

*注2 :陸軍排名並不是只重視技術,數量也是影響排名的重要方面。
(數量是最普遍的優勢——[德]卡爾·菲利普·戈特弗里德·馮·克勞塞維茨《戰爭論》)

*注3 :中國是世界上少數能自行設計生產軍用飛機的國家。(殲10 和FC-1的設計和生產使中國成為了真正的空軍強國)

*注4 :海軍是中國最薄弱的環節。

最近看到許多來自美國對解放軍狀況的評價報告,基本上都認為解放軍實力遠遠落後於美軍,甚至不足以對抗台灣。其實,這些報告主要都是看解放軍擁有的先進武器少,大多數武器還非常落後,所以就斷定解放軍不行。或許這是應該感到高興的,如果這都是真的話,那五角大樓似乎還沒有看出中國的軍備發展計劃。現在解放軍的大量裝備的武器都主要是59式主戰坦克,殲-6戰斗機,旅大級驅逐艦等落後的武器,這些武器確實難以給人信心的。但中國也有像殲-10,殲-11,98式主戰坦克,旅洋級驅逐艦這樣的先進武器,它們都足以對抗美軍的現役裝備,然而它們的裝備量非常少,所以被認為不足以大量提高解放軍的戰鬥力。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覺,中國在改革開放後研製的武器基本上都只是少量裝備,像殲-8II只裝備了200架,旅滬級驅逐艦只裝備了兩艘,旅海級只裝備了一艘。但更新換代的速度卻驚人的快。168剛下水了不久,只多造了艘169,「中華神盾」170就服役了,170和171還沒服役,又有傳聞又要造新艦了。這說明什麼呢?中國領土面積遼闊,要守衛如此遼闊的領土,武器裝備數量一定要大,但大家可以試想一下,殲-10今天可以抗衡F-16,殲-11可以對付F-15,我們就造它各1000架,到全都服役了,美軍可能都用F-22和J艘F了;170能抗衡伯克的話,又能不能對付美軍未來的DD-21呢?98式坦克如果大量裝備的話,到裝備完成時,美軍可能已用上更先進的FC艘戰斗系統了。所以,還不如剩下資金來提高技術,待到能發展出可以抗衡上述美軍的先進武器再大量裝備也不遲。這也可以避免像蘇聯那樣被美國拖入軍備競賽而被拖垮。

那如果中國現在就要打仗呢?朱總理曾說過:「你們這些記者總喜歡數數中國和台灣有多少飛機,多少軍艦,然後得出結論說中國不敢打。按這樣計算,希特勒早就稱霸世界啦!」就拿德美在二戰爆發時的軍力來看,德軍已有3500輛坦克,美軍只有不足1000輛。但到了美國參戰後,美國光是1942年就生產了24997輛坦克,德國在高峰期的1944年才5966輛。同樣的是珍珠港事件後日本聯合艦隊實力已遠遠強於美國太平洋艦隊,但後來美國進入戰爭狀態後,船隻生產的速度比德國潛艇擊沉美國船隻的速度還要快,日本很快就招架不住。這就是:論一個國家的戰爭能力,不能光看當前的軍事實力,還要看以綜合國力為後台的戰爭潛力。(注意,這不是指GDP,發達國家的GDP很大部分都是第三產業的。台灣的GDP比俄羅斯高,但台灣試試打俄羅斯?)中國雖然沒有美國的工業基礎,但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戰時中國能毫不費力地動員超過1000萬的軍隊,而且能動員2億以上的人口參與到軍工生產中,屆時坦克,飛機,導彈都會源源不斷地送上前線。(而中國遼闊的領土又決定了敵人的空襲不能輕易摧毀中國的工業基礎。)這是台灣和日本可以抵受的嗎?為了維護祖國統一,中國人民會不惜付出一切代價,但華盛頓的政客又能動員美國多大的戰爭潛力呢?所以即使中國在平時不大量裝備先進武器,中國也有能力維護祖國的和平統一。

北京雖然大量增加軍費開支,但看來也只是想盡量縮小和美國的軍備差距。現在解放軍一方面要發展先進的武器,另一方面要設法提升落後武器的戰鬥力,這才是趕超美國的最好辦法。

而有一點我覺得顯然是美日在自慰,就是完全否定中國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老式

裝備。歷史上有過靠少量先進裝備就能把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敵人打敗的戰例嗎?按這樣計算,希特勒有先進ME-262噴氣式戰斗機不早就稱霸歐洲的上空?日軍有大和級戰列艦也早該贏了,德軍有虎王也足以讓他們戰無不勝。中國的殲-6雖然落後,但當它們成群的蜂擁向敵人時,也不見得就零戰鬥力。即使它們真是活靶,打靶也要耗力耗時啊!這樣殲-10和殲-11不就有機可乘了嗎?而且,中國空軍經常會進行老式飛機和新式飛機之間的對抗訓練,以尋找突破口。但美日空軍有這樣對抗成群結隊老式飛機的訓練嗎?它們有條件搞這樣的訓練嗎?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它們有存放大量老式米格機進行模擬訓練。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是孫子兵法中的說法。所以我們現在靠現有數據和資料去推測中國的軍力軍備,靠北京的動作來推算中國的軍事動向,不是很愚蠢嗎?中國人本來就不是愛張揚的民族,美國有電影可能光有個構思就公報了,但中國的電影往往不到拍成上演都不公報。美國的DD-21、FC艘都處於構想階段,都公諸於眾了,而中國的殲-10、168都未正式公開,這就是民族思想的不同。加上孫子兵法的教道,我們更有理由懷疑手頭上掌握的資料。而中國雖然在「韜光養晦」,但並不代表不能打仗,不敢打仗,只是北京會特別審慎什麼時候才該動兵罷了。

最後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人員素質,很多人都用解放軍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不幹凈的東西來分析說中國解放軍不行,認定解放軍已沒有毛主席時代的英勇獻身精神。但非典前有誰對醫務人員有好感呢?至少我看來他們都只會開貴葯,但非典時他們就能表現出自己英勇的一面。對於解放軍,雖然他們平時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但遇到戰爭等突發事件時就不一樣。1984年攻打老山時,改革開放已在進行,老毛也離去已久,但戰士們還是最可愛的人。抗洪搶險斗爭中,戰士們還是那麼英勇。中國軍人的英勇獻身精神,是美國的先進訓練方式練不回來的。當蘭德公司在說中國飛行員的訓練是「出了名的差」的時候,是否應該看看50年前中國剛摸飛機的飛行員和美國參加過二戰的飛行員有該有多大差距呢

Ⅶ 中國有多少坦克

中國陸軍裝備的由俄制T-54發展而成的59、69、79和80式主戰坦克的數量已由約8500輛減少至4500—5500輛。同時,在其裝備中出現了多款新型坦克,其中包括88C(目前約有500輛)、96式(2500—3000輛)和99式(約500輛)。96式和99式坦克的生產工作仍在持續。得益於這些新裝備,中國陸軍坦克集群的質量已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中國現在已成為裝備坦克數量最多的國家。與此同時,中國現在每年的坦克產量也居世界首位,約在每年100—500輛。中國陸軍現役最先進的99式還是世界上第一種配備激光武器的主戰坦克。除此之外,中國還在研製一種全新概念的坦克,其乘員數量下降至兩名,配備有無人炮塔。有專家認為,該坦克除了一門傳統的主炮外,還將裝備兩門可用於打擊各型目標(包括反坦克導彈)的6管速射炮和自動瞄準裝置。

Ⅷ 中國有多少先進坦克,分別是什麼

這些坦克其實都沒發與我介紹的相比,他們都很垃圾。
遠不如前蘇聯的第四代坦克:

冷戰期間,蘇聯第四代主戰坦克的發展一直是外界關注的重點,西方曾不惜一切代價,想得到相關的情報資料,但均是無功而返,鎩羽而歸。隨著蘇聯的解體,蘇聯第四代主戰坦克漸漸被軍迷所遺忘,成為塵封的記憶。然而,20世紀90年代中期,俄國防部公開披露T-95主戰坦克,使人們又重新燃起關注蘇俄坦克發展的熱情。本文參考大量的文獻資料,力圖展現當年蘇聯和當今俄羅斯第四代主戰坦克的研製歷程和最新動態。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西方第三代主戰坦克開始裝備部隊,而且有情報顯示,西方已准備開始啟動3第四代主戰坦克的研究計劃。顯然,蘇聯要想繼續保持對西方的坦克優勢,就必須研製和開發全新一代的主戰坦克。
1982年,蘇聯陸軍坦克裝甲總局提出了新一代主戰坦克的戰術技術要求:戰斗全重不超過45噸,車載武器能夠擊毀西方現役和在研的主戰坦克;發動機功率不低於1400馬力;安裝新型裝甲和先進的主動防護系統等。當時,蘇聯的三大坦克設計局(莫洛佐夫、下塔吉爾和波波夫)積極響應,紛紛投入到新一代主戰坦克的研製中去。

449X「鐵錘」主戰坦克

莫洛佐夫設計局是最早開始研製蘇聯第四代主戰坦克的設計局。在T-64研製工作結束之後,設計局總負責人尼古拉•A•索明就挑選了一批技術精英開始第四代主戰坦克的預研工作。莫洛佐夫設計局把預研的第四代主戰坦克稱作「鐵錘」,工程代號為449X,而西方將其稱為PT-6。449X工程研製進度相當快,1986年,樣車就已開始進行試驗。由於在試驗中發現了許多技術上和設計上的問題,因此,設計局不得不中斷試驗而對樣車進行不斷的改進。按原定研製計劃,首批生產型坦克將在1995年裝備部隊,但蘇聯的解體令這一切都成為泡影。蘇聯解體後,莫洛佐夫設計局歸屬烏克蘭。因為獨立後的烏克蘭經濟困難,沒有能力研製和裝備第四代主戰坦克,於是449X工程被束之高閣,什麼時候重出江湖無人能知。

有關449X的詳情到現在還是個謎,現在只知道,449X坦克為無人炮塔坦克,全車由前至後分成駕駛室、戰斗室和動力艙。車體和炮塔為全焊接結構,無人炮塔位於車體中央。車內有2名乘員,駕駛員和車長。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中央;車長位於車體中部的車體內(即無人炮塔下部)。炮塔前部呈碟形扁平,既小又非常低矮。行動部分有5對小負重輪。無人炮塔上安裝l門135毫米滑膛坦克炮,最大射程4000米,配用全新彈種,包括採用貧鈾彈芯或鎢合金彈芯的超高速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尾翼穩定破甲彈和殺傷爆破榴彈。除此之外,135毫米火炮還能發射射程超過8000米的激光駕束反坦克炮射導彈。車載輔助武器為l挺7.62毫米並列機槍和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自動裝彈機安裝在炮塔尾艙內,由彈倉、輸彈機和推彈機構組成,彈葯基數45發。火控系統具有良好的夜戰性能和高速行進間射擊能力,能在靜止或行進間對付多種遠距離目標,比如1分鍾內可以捕捉5個目標。有消息稱,449X工程炮塔前部裝甲將厚達800毫米,車體正面主裝甲也有500毫米厚,這樣的厚度折成均質鋼裝甲的話,其炮塔裝甲抗彈能力將達到2米厚。加上主動和被動防禦系統,449X可以用堅不可摧來形容。449X最大速度高達8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700千米。由於嚴格保密,許多情況還不清楚。不過有最新資料表明,約旦「獵鷹」小截面炮塔坦克就是得到了莫洛佐夫設計局的大力支持才得以成功的,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449X工程將以另一種形式出現在戰場上。

230X無人炮塔式主戰坦克

波波夫設計局當時出台了三種第四代主戰坦克的設計方案。第一種是「無人炮塔坦克」方案(230X工程);第二種是「電磁坦克」方案,也就是使用電磁裝甲和電磁炮的坦克(231X工程);第三種是230X工程的輕型化方案(232X工程)。在通過可行性論證後,231X工程率先進行研製,結果一進入技術研製階段就遇到數不清的技術難題,沒出2年就被擱置了。與此相反,230X工程進展相對順利得多。230X工程1987年就造出了8輛樣車。但令人遺憾的是,蘇聯解體後,雖然俄軍方竭力支撐這項研製工程,但進展十分緩慢。
1992年8月,在阿布扎比防務展覽會上,俄羅斯公開展示1輛無人炮塔坦克,雖然只有區區數行的簡單介紹(裝備135毫米主炮,採用無人炮塔......),但人們猜測,這就是當年的230X工程。
總體性能 230X工程有2名乘員,車體和炮塔為全焊接結構,炮塔位於車體中央。車長兼炮長乘坐在炮塔下面的車體內,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中央。全車由前至後分成駕駛室、戰斗室與動力艙。波波夫設計局最初是想將動力裝置前置的,以增強防護力,但最終還是放棄,回到傳統的布置形式上。底盤上安裝6對大負重輪和2對拖帶輪。與T系列坦克的圓型炮塔不同,230X工程採用了西方大傾角焊接結構炮塔。
武器與火控系統 230X工程採用的是「莫洛佐夫」設計局449X工程上的武器系統。為了進一步加強火力,在炮塔尾部兩側各安裝l門雙聯23毫米機關炮,由車長搖控射擊。這種23毫米機關炮可以攻擊3000米內的人員和輕型裝甲目標以及武裝直升機。火控系統由數字式彈道計算機、瞄準系統、感測器和隨動系統組成,具有在行進間打擊靜止和活動目標的能力。由於將裝備先進的熱成像系統,其夜戰能力相當強。此外,230X工程還將安裝先進的觀察系統,在車體和炮塔的四周安裝有10個電視/熱像探頭,從而可獲取晝/夜間戰場上的各種信息。乘員戴有頭盔綜合顯示器,可以「透過」厚實的裝甲,清晰地看到車外的情況。武器系統能完全隨動於乘員的頭盔顯示器,具有指那打那兒的能力。頭盔顯示器能顯示所有重要的戰斗警報、車輛狀態信息和情報數據信息。乘員在其個人顯示器上,能看到通話對象或其他相應的圖片資料。
綜合防護 230X工程在研製過程中特別注重綜合防護概念的運用,不但考慮外形設計,而且大量採用隱身材料,因此,大大降低了該車的熱、聲、磁和目視等信號特徵。與此同時,車上還安裝了主動防護系統、光電對抗裝置、核生化自動探測/報警/防護系統、探雷裝置和標准組件式主/被動高能/反應裝甲組件以及假目標發生器和被動引誘系統等。被動引誘系統能在距車輛一定的距離上投射和模擬車輛的目標特徵信號,使來襲精確制導彈葯改變航向;主動防禦系統能自動對抗並攔截巡航導彈、反坦克攻頂彈葯、炮兵發射的尋的彈葯和其他反坦克武器彈葯的威脅;主/被動探雷裝置可以使車輛避開地雷,還可以提前引爆地雷,既能在車輛停止時使用,也能在運動時使用。

投送與機動能力 由於230X工程是只有2名乘員的無人炮塔式坦克,因此,與T-80坦克相比,整個體積減少了約18%左右,重量也只有35噸左右。體積小,重量輕,可以大大提高其快速部署能力,1架「伊爾」76中型運輸機,一次可以運送1個加強連的230X。而且其越野速度、最大速度和靈活性都要優於以前的T系列坦克。設計人員還將在230X上安裝自主導航系統,該系統具有晝/夜規避障礙的能力,具有「自動駕駛」導航/巡航能力和自動編隊的能力。230X工程發動機功率1200馬力以上,並採用電驅動系統和計算機控制的肘內油氣彈簧懸掛系統,因此,它的行駛平順性很好,最大越野速度達到100千米/小時以上,最大速度超過160千米/小時。
肘內油氣彈簧懸掛系統的結構特點是,油氣彈性元件、阻尼閥、車姿調節閥、油缸閉鎖閥等車體與平衡肘之間的一切連接件,都裝於平衡肘空腔內。肘內油氣彈簧懸掛系統不但尺寸小,不佔車內空間,而且不易被彈片損壞。
發展 至蘇聯解體前,230X工程的各種試驗相對順利,但電驅動系統問題不斷。雖然電驅動系統具有很多優點,如無級變速、平均速度高、多輪驅動、有利於功率分配和控制、通過能力強、轉動慣性小、車輛加速性好、車內空間利用好和便於總體布置等,但大量試驗表明,在效率、冷卻、成本和重量上都不如機械式傳動裝置。最要命的是,製造工藝和設計不過關。因此,就算蘇聯不解體,該系統要達到使用階段,還要走相當長的路。當時波波夫設計局因此改用T-80U的改進型機械傳動裝置來代替該車的電驅動系統,但最後因蘇聯解體而中斷了研製。

194頂置火炮坦克

下塔吉爾的車輛設計局當時有2個設計方案,一個是195工程,即後來的T-95坦克,這也是一個無人炮塔方案;另一個是194工程,這是個頂置火炮方案。195工程與449X工程的設計思想大同小異,但195工程似乎更簡單些。194工程則是一種全新樣式的主戰坦克,和以前人們想像的不同,技術上非常超前,採用頂置火炮方案。
總體特徵 說穿了,194方案就是在坦克底盤上架裝1門火炮而已,當然這門火炮在其炮架上加裝了先進的裝甲,並且後部安裝有自動裝彈機。從總體布置上看,與傳統的坦克總體布置沒什麼兩樣,依然是駕駛室位於車體前部,戰斗室位於車體中央,動力傳動裝置後置。炮架加裝裝甲後,顯得相當狹長,如同一塊長方形積木。炮架前部加裝傾角極大的復合裝甲,後部兩側各安裝有12具煙幕發射器。

火力與火控系統 與上述兩種車輛不同,l94工程一開始就採用了145毫米滑膛炮,可發射有史以來威力最強的專用反坦克炮彈和炮射導彈,採用自動裝彈機,炮彈存放在車體內。按照蘇聯人的觀念,炮彈存放在車體內是最安全的,因為在現代戰爭中,如果主裝甲都被擊毀的話,那麼車內的乘員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所以防止彈葯引爆傷害乘員的考慮已沒有什麼意義。194工程除擁有145毫米主炮外,炮塔上還裝有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用來攻擊敵人步兵和輕型裝甲目標。火控系統性能不詳,據說具有「獵-殲」作戰方式。火炮雙向穩定,行進間可對付運動目標。按照車輛設計局的設計要求,火炮的標准射速為10發/分,最高射速為14發/分。在最初的12秒內可發射4發。
防護力 194工程的防護採用了主動與被動相結合、常規與非常規相結合的設計方針。車體正面和炮塔正面安裝先進的復合裝甲,抗打擊能力將達到或超過l500毫米厚的均質鋼裝甲。主動防禦也是194工程的必備防護手段,它能為194工程提供360度的防護,甚至包括主動攻擊來襲的攻頂武器。車體內安裝全自動的三防系統和先進的滅火抑爆設備。
機動能力 因為沒有了炮塔,坦克的重量大大減輕,所以194工程的機動性相當出色。據設計人員講,它安裝有一台大功率的柴油發動機,最大速度可達到90千米/小時,最大越野速度也能達到65千米/小時以上,最大行程達到800千米左右。

怎麽樣,跟他們比起來先進
出幾十年吧。

Ⅸ 以中國的實力,99式坦克量產一年可以造多少

國民經濟分為戰時經濟和和平經濟
二戰初期,美國准備不足,前期美日軍工產量對比美國處於明顯下風,當美國進入戰時經濟,高峰時每月下水一艘航母和數十條戰艦。
中國也一樣,戰時拖拉機廠等工廠可以全部改裝成坦克工廠。而和平經濟時期不會全力生產坦克。
所以,答案的彈性太大

Ⅹ 中國99式主戰坦克有多少呢假如和美國的M1A2對抗又如何呢

99式主戰坦克是我軍最新型主戰坦克,具備優異的防彈外型,其炮塔和車體均採用復合裝甲,抗彈能力成倍提高,是我軍裝甲師和機步師的主要突擊力量被稱為中國的陸戰王牌。1主要武器:裝有一門125毫米高膛壓滑膛坦克炮,使用鎢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可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850毫米的均質裝甲,而使用特種合金穿甲彈時,同距離穿甲彈能力達960毫米以上,該炮還能發射我國仿製的俄125毫米口徑炮射導彈,該炮程5.2公里,最大破甲深度700毫米,輔助武器有12.7毫米高射機槍一挺,備彈500發,7.62毫米並列機槍一挺,備彈2500發,炮彈基數40發,火控系統採用國際上先進而流行的獵-殲式火控系統,其最顯著特點是車長可以對火控系統進行超越控制,包括設計、跟蹤目標和指示目標等;在坦克炮塔後部裝有激光目眩壓制干擾裝置。最大作用距離4000米,還裝有激光壓制觀瞄系統、熱成像儀,夜間或復雜氣息條件下對坦克目標的觀察距離達2000米,具備了在晝、夜間於運動狀態下對運動目標射擊能力;車內裝有高效自動滅火\仰爆裝置,可在10秒內熄滅火災,99式坦克目前採用了883千瓦(1200馬力)的渦輪增壓中冷式大功率柴油機,最大功路時速達70公里\小時,0-32公里加速時間為12秒,最大行程為600公里。2防護力:正面防護達700毫米,車體防護能力相當於500-600毫米厚的均質鋼裝甲,在炮塔和車體上加裝新型雙防反應裝甲後,抗裝甲和破甲彈的能力可達1000-1200毫米。3動能力與M1A2、豹2A6或者90式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總體上說:我國99式主戰坦克在火力、防護力方面是不遜色於目前任何軍事強國的主戰坦克的,在機動性能上相比西方還有一定的差距。總體上說也屬於較強的主戰坦克,我國的99式主戰坦克在大部分性能上超過美國的M1A2坦克,比如防護力、火力以及射程。如果是中美坦克對戰的話,我國是陸軍為主奉行大炮兵主義,美國陸軍基本是海空軍的輔助軍種,我國精銳坦克營約有30-50輛坦克,99式約佔三分之一(其餘型號也應是98式)美國坦克營有越50-60輛坦克,M1A2約佔一半,兩軍對戰,中國坦克具有射程遠的優勢所以能夠遠距離炮擊美軍坦克,近戰中由於美軍坦克在防護力等的差距,所以中國坦克優勢要明顯一些,但是由於美軍坦克機動性能要優於我軍坦克所以美軍能夠迅速撤出戰場,我軍坦克不一定追得上!但是現代戰爭不可能是陸地上的戰爭,肯定是空天一體,美軍海空軍遠超我軍,根據以往的戰列來看美軍特別依賴海空軍支援,在交戰中,一旦美軍發現自己處於劣勢勢必會呼叫海空軍支援,而自己依靠機動性能的優勢迅速脫離戰場美空軍對我陸軍坦克進行地毯式轟炸,現代戰爭光靠陸軍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在實際作戰中勝負難料。我軍裝備的99式主戰坦克只裝備一些精銳的裝甲師或坦克師,數量不多但是中國有龐大的國防工業在戰時能迅速的進行大批量生產,所以不用擔心。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工業實力能造多少坦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頭鎮到廈門是哪個汽車站 瀏覽:900
廣東工業村在哪裡 瀏覽:414
奧迪d3s燈泡的扣卡怎麼取下 瀏覽:449
ppr可以摻雜多少二次工業塑料 瀏覽:455
賓士ml350變速箱怎麼編程 瀏覽:138
為什麼要建816核工業基地 瀏覽:304
奧迪q3副駕駛座位怎麼調整 瀏覽:567
汽車門貼多少錢 瀏覽:569
如何查詢名下汽車是否被凍結 瀏覽:173
工業投資怎麼解決 瀏覽:346
汽車保險怎麼更名 瀏覽:148
准工業級是什麼 瀏覽:930
六里橋哪個口出去是長途汽車站 瀏覽:130
賓士五萬公里要換哪些 瀏覽:324
汽車能開多久大修 瀏覽:736
寶馬3系和冠道哪個更有面子 瀏覽:64
汽車借貸利息多少 瀏覽:872
傳統手工業品牌有哪些 瀏覽:160
廣安到華鎣汽車要多久 瀏覽:693
沃爾沃xc60和寶馬x3選哪個好 瀏覽: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