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合肥工業大學可以保研到什麼學校
一般名校都有組織的夏令營活動,可以去想報的學校研招辦查看,合肥工業大學不錯,可以推免的學校不少,主要還是分專業,選報不同學校
B. 合肥工業大學推免生第一名被哪些大學接收
土木同濟東南
C. 合工大宣城校區機械工程系2020年哪些人被保送研究生了
合工大宣城校區機械工程系2020年,
據說並沒有被保送研究生的。
保送研究生,
正式叫法:
推薦免試,是碩士招生的一種形式。
由本科院校推薦本校優秀畢業畢業生,
不需要參加碩士招生初試。
推免時間是每年9月。
D. 合肥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有外校保研資格嗎
我是機汽學院的,我們院有保研到清華大學的,大部分保外校到上交,你所說的保研到外校是可以的,但必須是你本人帶著成績單到外校去交涉,如果外校的教務處覺得你能保研到他們學校,會發函給我們學校,我們學校收到外校的致函,就不會阻攔你保到外校
E. 合肥工業大學可以保研到什麼大學
只要成績好,合工大好歹也有211的光環,吉林大學,東南大學這個level的都是可以保送的,抓好機會申請就是了
F. 合工大保研中科大化學系大約在系排名多少
12.6%,56名。
2022屆推免名額1112人。
總體保研率13.6%。
前兩屆情況,合肥校區略高,宣傳校區略低,今年持平。
保研去向,要等各校研究生院保研名單出爐後,才能精確整理。但歷年推免去向高校、數量保持基本穩定。根據2021屆推免生去向、2020屆深造去向,可大致知道這1100餘名推免生保研去向。
2021屆(上屆)1021名推免生保研去向:
69名同學保研本校。其餘保外。
G. 合肥工業大學保研有什麼條件
推薦條件:
1.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愛國愛校。誠實守信,學風端正,品學優良,遵紀守法,關心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思想,未受到過記過及以上處分。
2.熱愛所學專業,勤於思考,勇於創新,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身心健康。
3.學術型免試研究生推薦條件為:四年制專業前六個學期(五年制專業前八個學期)的必修、限選課程及實踐性課程全部修完,每門課程成績均合格(60分及以上,無重修課程記錄);平均學分績點位於專業前10%;全國大學外語四級考試成績不低於60分(採用計分制考試其成績不低於426分),英語專業學生全國四級(TEM4)考試成績不低於70分或八級(TEM8)考試成績不低於60分。
專業學位免試研究生推薦條件為:四年制專業前六個學期(五年制專業前八個學期)的必修、限選課程及實踐性課程全部修完合格(60分及以上,無重修課程記錄);平均學分績點位於專業前40%。
「雙肩挑」免試研究生推薦條件為:四年制專業前六個學期(五年制專業前八個學期)的必修、限選課程及實踐性課程全部修完合格(60分及以上,無重修課程記錄);平均學分績點位於專業前20%(學術型),平均學分績點位於專業前40%(專業學位);學期間具有班級、團組織、學生會、學生社團及學生幹部的工作經歷,工作業績突出;中共黨員。
教改試驗班免試研究生推薦條件為:前六個學期的必修、限選課程及實踐性課程全部修完合格(60分及以上,無重修課程記錄);按平均學分績點排序,擇優推薦。
4.四年制專業前六個學期(五年制專業前八個學期)的必修、限選課程及實踐性課程全部修完合格(無不及格課程成績記錄);平均學分績點位於專業前15%;全國大學外語四級考試成績不低於60分(採用計分制考試其成績應不低於426分),英語專業學生全國四級(TEM4)考試成績不低於70分或八級(TEM8)考試成績不低於60分;且三次被評為校「三好學生」或三次獲校三等及以上獎學金。
5.在科研、教學實踐中有高水平科研成果、技術革新成果、發明創造並得到省級及以上主管部門承認者;獲得教育部大學生競賽資助項目全國二等獎(或省級一等獎)及以上者;獲得全國「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和創業計劃競賽二等獎(或省級一等獎)及以上者;獲得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者。
具備以上情況之一,且四年制專業前六個學期(五年制專業前八個學期)的必修、限選課程及實踐性課程全部修完合格(無不及格課程成績記錄),平均學分績點位於專業前20%。
6.對有特殊學術專長或具有突出培養潛質者(可比項目超過第5條),經三名以上本校本專業(或相近專業)教授聯名推薦,學生有關材料(如獲獎證書、論文等)和教授推薦信學院公示和學校推薦免試研究生遴選工作小組嚴格審查同意,可不受綜合排名限制,直接推薦。
H. 合工大招收的推免生一般都來自哪些院校
一般來自安徽師范大學、安徽財經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等省內省屬重點大學,這類學校推免名額很低,實際比例往往不超過3%,一般是各校院系前三名,這些學校一般推免到211院校,985基本上不接收這類學校的推免生;
I. 什麼學校有保研資格
具有保研資格的學校有:安徽財經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北京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甘肅農業大學、蘭州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州中醫葯大學、河北大學、燕山大學、河南農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等等。
具有保研資格的學校名單
所在省市 學校名稱
安徽省 安徽財經大學
安徽省 安徽大學
安徽省 安徽工業大學(2011年新增)
安徽省 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省 安徽農業大學
安徽省 安徽師范大學
安徽省 安徽醫科大學
安徽省 安徽中醫學院
安徽省 合肥工業大學
安徽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北京市 北方工業大學(2011年新增)
北京市 北京大學
北京市 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市 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市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市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市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市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市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市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市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市 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市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市 北京協和醫學院
北京市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2011年新增)
北京市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市 北京語言大學
北京市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市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市 國際關系學院
北京市 華北電力大學
北京市 清華大學
北京市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市 首都師范大學
北京市 首都醫科大學
北京市 外交學院
北京市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市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北京市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北京市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市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市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11年新增)
北京市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北京市 中國音樂學院
北京市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市 中央財經大學
北京市 中央美術學院
北京市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市 中央戲劇學院(2011年新增)
北京市 中央音樂學院
福建省 福建農林大學
福建省 福建師范大學
福建省 福建醫科大學
福建省 福建中醫學院
福建省 福州大學
福建省 華僑大學
福建省 廈門大學
甘肅省 甘肅農業大學
甘肅省 甘肅中醫學院(2011年新增)
甘肅省 蘭州大學
甘肅省 蘭州交通大學
甘肅省 蘭州理工大學
甘肅省 西北民族大學
甘肅省 西北師范大學
廣東省 廣東工業大學(2011年新增)
廣東省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東省 廣州大學(2011年新增)
廣東省 廣州醫學院(2011年新增)
廣東省 廣州中醫葯大學
廣東省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省 華南農業大學
廣東省 華南師范大學
廣東省 暨南大學
廣東省 南方醫科大學
廣東省 汕頭大學
廣東省 深圳大學(2011年新增)
廣東省 中山大學
廣西 廣西大學
廣西 廣西師范大學
廣西 廣西醫科大學
廣西 廣西藝術學院
廣西 桂林理工大學(2011年新增)
貴州省 貴陽醫學院
貴州省 貴州大學
貴州省 貴州師范大學
貴州省 遵義醫學院(2011年新增)
海南省 海南大學
河北省 河北大學
河北省 河北工程大學
河北省 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省 河北聯合大學
河北省 河北農業大學
河北省 河北師范大學
河北省 河北醫科大學
河北省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河北省 燕山大學
河南省 河南大學
河南省 河南科技大學(2011年新增)
河南省 河南理工大學
河南省 河南農業大學
河南省 河南師范大學
河南省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河南省 鄭州大學
黑龍江省 東北林業大學
黑龍江省 東北農業大學
黑龍江省 東北石油大學
黑龍江省 哈爾濱工程大學
黑龍江省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省 哈爾濱理工大學
黑龍江省 哈爾濱商業大學(2011年新增)
黑龍江省 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新增)
黑龍江省 哈爾濱醫科大學
黑龍江省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1年新增)
黑龍江省 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省 黑龍江中醫葯大學
湖北省 湖北大學
湖北省 湖北中醫學院(2011年新增)
湖北省 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省 華中農業大學
湖北省 華中師范大學
湖北省 三峽大學
湖北省 武漢大學
湖北省 武漢科技大學
湖北省 武漢理工大學
湖北省 武漢體育學院(2011年新增)
湖北省 長江大學(2011年新增)
湖北省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湖北省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北省 中南民族大學
湖南省 湖南大學
湖南省 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省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省 湖南中醫葯大學(2011年新增)
湖南省 南華大學(2011年新增)
湖南省 湘潭大學
湖南省 長沙理工大學
湖南省 中南大學
湖南省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吉林省 東北電力大學(2011年新增)
吉林省 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省 吉林大學
吉林省 吉林農業大學
吉林省 延邊大學
吉林省 長春理工大學
吉林省 長春中醫葯大學(2011年新增)
江蘇省 東南大學
江蘇省 河海大學
江蘇省 江南大學
江蘇省 江蘇大學
江蘇省 江蘇科技大學
江蘇省 江蘇師范大學(2011年新增)
江蘇省 南京大學
江蘇省 南京工業大學
江蘇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江蘇省 南京理工大學
江蘇省 南京林業大學
江蘇省 南京農業大學
江蘇省 南京師范大學
江蘇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江蘇省 南京醫科大學
江蘇省 南京藝術學院
江蘇省 南京郵電大學
江蘇省 南京中醫葯大學
江蘇省 南通大學
江蘇省 蘇州大學
江蘇省 徐州醫學院(2011年新增)
江蘇省 揚州大學
江蘇省 中國礦業大學
江蘇省 中國葯科大學
江西省 華東交通大學(2011年新增)
江西省 江西財經大學
江西省 江西理工大學
江西省 江西農業大學
江西省 江西師范大學
江西省 南昌大學
江西省 南昌航空大學(2011年新增)
遼寧省 大連工業大學(2011年新增)
遼寧省 大連海事大學
遼寧省 大連交通大學(2011年新增)
遼寧省 大連理工大學
遼寧省 大連外國語學院(2011年新增)
遼寧省 大連醫科大學
遼寧省 東北財經大學
遼寧省 東北大學
遼寧省 遼寧大學
遼寧省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省 遼寧科技大學(2011年新增)
遼寧省 遼寧師范大學
遼寧省 遼寧中醫葯大學
遼寧省 沈陽工業大學
遼寧省 沈陽建築大學(2011年新增)
遼寧省 沈陽農業大學
遼寧省 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新增)
遼寧省 沈陽葯科大學
遼寧省 中國醫科大學
內蒙古 內蒙古大學
內蒙古 內蒙古工業大學
內蒙古 內蒙古農業大學
內蒙古 內蒙古師范大學
寧夏 寧夏大學
寧夏 寧夏醫科大學
青海省 青海大學
青海省 青海民族學院(2011年新增)
青海省 青海師范大學
山東省 濟南大學(2011年新增)
山東省 青島大學
山東省 青島科技大學
山東省 青島理工大學(2011年新增)
山東省 曲阜師范大學
山東省 山東大學
山東省 山東科技大學
山東省 山東農業大學
山東省 山東師范大學
山東省 山東藝術學院(2011年新增)
山東省 山東中醫葯大學
山東省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省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山西省 山西財經大學(2011年新增)
山西省 山西大學
山西省 山西農業大學(2011年新增)
山西省 山西師范大學
山西省 山西醫科大學
山西省 太原科技大學(2011年新增)
山西省 太原理工大學
山西省 中北大學
陝西省 陝西科技大學
陝西省 陝西師范大學
陝西省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