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業用地和商業用地補償標准
法律分析:工業用地拆遷補償標准:耕地徵收補償標准。旱地的平均補償是每畝5.3萬元。稻田的平均補償是每畝9萬元。菜地的平均補償是每畝15萬元。徵收基本農田補償標准。旱地的平均補償是每畝5.8萬元。稻田的平均補償是每畝9.9萬元。菜地的平均補償是每畝15.6萬元。徵用林地和其他農用地的平均補償費為每畝13.8萬元。徵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徵用庫車集、荒山、荒地、荒灘、荒灘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其他稅費。耕地佔用稅按每平方米2元計算。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十條 房屋徵收部門擬定徵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徵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並予以公布,徵求公眾意見。徵求意見期限不得少於30日。
第十一條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徵求意見情況和根據公眾意見修改的情況及時公布。
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徵收房屋,多數被徵收人認為徵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由被徵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並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第十二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房屋徵收決定涉及被徵收人數量較多的,應當經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徵收補償費用應當足額到位、專戶存儲、專款專用。
第十三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後應當及時公告。公告應當載明徵收補償方案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等事項。
市、縣級人民政府及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做好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宣傳、解釋工作。
房屋被依法徵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收回。
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⑵ 市中心工業用地作商業用途拆遷標准如何計算
參考資料:來源於東莞政府網。 http://www1.dg.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cndg/s605/200905/141769.htm
第十一條【對被征地人員補償方式】對被徵用土地的農(居)民的安置採取貨幣補償方式,由所在地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組織實施。
征地需要安置的人員,必須是徵收土地預公告發布之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籍的常住人口。
第十二條【對已批建設用地的補償方式、標准】徵收已批集體建設用地按相應土地用途補償。其中宅基地、商業用地的補償標准分別為:第一類區片3000元/㎡,第二類區片2000元/㎡;工業用地的補償標准分別為:第一類區片450元/㎡,第二類區片384元/㎡。其他土地按照相應土地用途的評估地價計算補償費。
第十三條【建築物補償原則】本規定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徵收集體土地上房屋及其附屬物的合法所有權人。
對被拆遷房屋,應按照被拆遷人提供的有效證明權屬文件確定的用途和面積補償。
違法建築和超過批准使用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
第十四條【建(構)築物補償方式】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需要拆遷集體土地上合法建(構)築物的,主要採用貨幣補償方式補償。
第十五條【已建房屋用地的補償標准】已建房屋用地的補償標准,應當納入徵收土地補償安置方案,其補償方式和標准參照本規定第十二條。
第十六條【住宅及綜合樓的補償】住宅及綜合樓(不含建築佔地)主體的補償標准為:第一類區片1500元/㎡,第二類區片1200元/㎡。
第十七條【首層商業鋪面的補償】首層商業鋪面主體補償標准為:第一類區片4500元/㎡,第二類區片3600元/㎡。
第十八條【廠房(含倉庫及廠區內辦公樓、宿舍)的補償】廠房補償價格為800元/㎡,其中高級鋼架結構補償價格為400元/㎡,附屬及簡易建築補償價格為200元/㎡。
第十九條【裝修補償】住宅及商業鋪面裝修補償價格為500元/㎡,廠房裝修補償價格為300元/㎡,附屬及簡易建築不作裝修補償。
第二十條【管線遷移費】管線遷改方案由建設單位審定,管線遷改由鎮街負責實施,但管線權屬為省級以上單位的,可由建設單位組織實施拆遷,鎮街協助。遷移費由專業咨詢公司審核,經市(或鎮)財政部門復核後,由徵用單位按規定支付。
第二十一條 【搬遷安置補助標准】拆遷私人房屋按每戶2萬元給予搬遷補助費(含臨時安置費等);拆遷依法取得營業執照的生產經營性用房造成停產停業實際損失的,可以根據房屋拆遷公告發布前6個月,按稅務部門核實的該企業稅後平均利潤(每月)80%的標准給予不超過六個月的補償。
第二十二條【不可預見費】除本規定以上的補償項目外,征地拆遷不可預見費按照包干費用總額(扣除按評估補償價賠償部分)的10%提取。
⑶ 工業用地轉商業用地補償標准
工業用地轉商業用地補償標准如下:按照土地原用途進行補償,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並安排被征地人群的社會保障費用;如徵收的土地是耕地,則補償費應當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征地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是對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失地的補償。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屬於集體資金,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屬於所有者所有,不應與財政資金混同管理和使用。
征地補償費要按照公正合理的原則進行分配。農村集體土地被徵收後,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調整承包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在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范圍內統一分配。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能調整承包地給被征地農民,也沒有對被征地農民進行安置的,必須將不少於75%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民。被征地農民如不需要統一安置,安置補助費全部發放給被征地農民。
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土地被全部徵收,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撤銷建制的,土地補償費應全部用於被征地農民的生產生活。「撤村建居」時,在集體資產處置前,被征地農民繼續享有原集體資產的分配權益。要嚴格規范征地和補償行為,不得降低國家和省規定的補償標准,不得貪污、截留、挪用、擠占應當支付給農民的各項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六條 建設單位使用國有土地的,應當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的約定或者土地使用權劃撥批准文件的規定使用土地;確需改變該幅土地建設用途的,應當經有關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同意,報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在城市規劃區內改變土地用途的,在報批前,應當先經有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⑷ 工業地產和商業地產等面積置換要補差價嗎
理論上是需要的。工業用地都比商用地便宜。
但如果你的立項內容,是國家重點扶植的內容,是可以商榷的。
⑸ 工業用地轉商業用地一畝需補交多少錢
銀行轉賬的方式:
在確定收款人提供的存摺帳號、戶名無誤的話,拿現金到銀行直接存入收款人帳號就可以了;
建議在銀行開一個帳戶,然後填一份電匯單,填寫清楚對方的收款帳號、戶名、開戶行名稱,從帳戶上匯款過去收款人。
如果嫌開戶麻煩的話,就可以直接用現金匯款,填一份電匯單進行匯款,不過一定要填寫清楚對方的收款帳號、戶名、開戶行名稱;
開通網上銀行,自己到網上激活,就可以網上支付、轉賬。
轉賬成功後,可以打電話確認一下,防止轉錯賬戶或者沒有到帳,可以及時和銀行聯系處理。
⑹ 廣東「三舊改造」土地出讓金問題:工業用地轉商業用地如何處理土地出讓金謝謝!
我知道:
工業用地已支付了土地出讓金,在辦理土地使用性質轉變過程中,需要按目前市場商業土地價格補交土地出讓金差價。
補交了工業轉商業土地出讓金差價後,方可辦理新的土地使用證。
⑺ 工業用地轉商業用地費用標准
法律分析:工業用地轉成商業用地,需要補繳土地出讓金,涉及到印花稅、契稅;土地使用稅按原規定執行若原工業企業有優惠,則性質發生變更後可能優惠將取消。工業用地轉商業用地費用具體如下:若是位於新規劃的商業區內,則經規劃批准,取得新的城市用地規劃許可證後向國土部門申請並重新繳納商業土地性質的出讓金即可。若是轉讓,則必須掛牌招標,並且應繳納該土地差價的所得稅。改變用途需由有資質的土地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到當地政府進行價格確認,才可以知道應交土地出讓金的具體數額。
法律依據:《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范》 第十六條 以協議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需要將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改變為商業、旅遊、娛樂和商品住宅等經營性用途的,應當取得出讓方和市、縣人民政府城市規劃部門的同意,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變更協議或者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按變更後的土地用途,以變更時的土地市場價格補交相應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依法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
⑻ 工業用地改成商業用地如何處理
工業用地改成商業用地,應當經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報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設項目施工和地質勘查需要臨時使用國有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批准。其中,在城市規劃區內的臨時用地,在報批前,應當先經有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土地使用者應當根據土地權屬,與有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簽訂臨時使用土地合同,並按照合同的約定支付臨時使用土地補償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五十六條
建設單位使用國有土地的,應當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的約定或者土地使用權劃撥批准文件的規定使用土地;確需改變該幅土地建設用途的,應當經有關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同意,報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在城市規劃區內改變土地用途的,在報批前,應當先經有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⑼ 工業用地轉商業用地如何繳納土地出讓金
按商業用地的市場價格與工業用地的差價補交出讓金,同時還要考慮政策因素、規劃因素等諸多條件,原則上由政府收回再公開處置。
⑽ 工業轉商業補地價一般多少錢
法律分析:工業用地轉成商業用地,需要補繳土地出讓金,涉及到印花稅、契稅;土地使用稅按原規定執行若原工業企業有優惠,則性質發生變更後可能優惠將取消。工業用地轉商業用地費用具體如下:
1、若是位於新規劃的商業區內,則經規劃批准,取得新的城市用地規劃許可證後向國土部門申請並重新繳納商業土地性質的出讓金即可。
2、若是轉讓,則必須掛牌招標,並且應繳納該土地差價的所得稅。
3、改變用途需由有資質的土地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到當地政府進行價格確認,才可以知道應交土地出讓金的具體數額。
4、寫個變更用途的申請,然後報送到土地局,逐級上報到主管土地規劃的副市長簽字,然後拿著批復到規劃部門辦理規劃變更。
5、但是現在變更土地用途沒有特別充分的理由,一般是不會批下來的,因為國家現在對於城市規劃管理的非常嚴,如果不合規定變性了,到時候規劃審查的時候所以簽字的人都得受牽連,所以他們一般不會冒這個風險。
6、所以很可能的結局就是,如果要變性就是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重新公開出讓。
7、和土地局重新簽定土地出讓合同或者變更土地合同,然後補交土地出讓金。這些企業通常製造,加工或以其他方式產生商業企業銷售的產品後工業用地的定義包括工廠和倉儲設施,以及一些采礦和運輸業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第二十七條 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設計、施工,必須符合國家的有關標准和規范。房地產開發項目竣工,經驗收合格後,方可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