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過程設備安全管理與檢驗
過程工業具有連續的生產過程,並具有易燃、易爆、高溫、高壓和工藝嚴格的特點,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生產裝置由靜設備、動設備、電氣設備、儀器儀表和工藝管道組成,布局緊湊,組成了一個功能完備的生產體系。如果這一體系中的某個單元或設備出了問題都將危及到企業的安全生產。而且隨著生產裝置日趨自動化、大型化,突發事故和非正常的停工都將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過程工業的硬體基礎是設備,而設備正常運行的基礎是安全,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因此,最根本的是加強安全管理,通過現代化的無損檢測手段,找出設備的薄弱環節,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提高整個生產裝置的系統安全可靠性。傳統的過程設備管理,主要是採用設備安全的日常管理和定期檢查,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法規,在過程設備設計過程中引入安全裝置等。毫無疑問這些安全管理手段對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非常重要,但是只靠這些方法已不能適應現代化過程生產對過程設備安全管理的新要求。現代過程設備的安全管理是以事故預防為工作中心,一方面加強分層次的全員安全管理理念,開展廣泛的風險預測、評價,分級確定各類危險源和制定事故的緊急預案;另一方面,採用現代的無損檢測/監測技術和評價方法,及時發現和修復設備中存在的危險性缺陷,確保過程設備的安全運行。
編著者在查閱國內外大量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結合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實踐編著了本書。書中系統地介紹了過程設備安全的重要性、過程工業安全管理的內容及現代過程工業安全管理的模式及管理體制,全面深入地介紹了過程設備的各種無損檢測技術的原理、適用范圍及檢測程序,並給出了應用實例。該書突出了過程設備安全管理與檢測的相關性、實用性和科學性,可作為高等院校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安全、化工及相關工程類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安全管理及檢測人員參考
2. 過程工業領域都涉及哪些基本過程
1) 流體動力過程
2) 熱量傳遞過程
3) 質量傳遞過程
4) 動量傳遞過程
5) 熱力過程
6) 化學反應過程
7) 生物過程
3. 過程工業的特點
工業中的過程式控制制是指以溫度、壓力、流量、液位和成分等工藝參數作為被控變數的自動控制。
1)程序是一種計劃。它規定了如何處理重大問題以及處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的例行辦法。也就是說,對處理過程包含哪些工作、涉及哪些部門和人員、行進的路線、各部門及有關人員的責任,以及所需的校核、審批、記錄、存貯、報告等等,進行分析、研究和計劃,從中找出最簡捷的、最有效的和最便於實行的准確方案,要求人們嚴格遵守。
(2)程序是一種控制標准。
它通過文字說明、格式說明和流程圖等方式,把一項業務的處理方法規定得一清二楚,從而,既便於執行者遵守,也便於主管人員進行檢查和控制。程序所隱含的基本假設是,管理中的種種問題都是因為沒有程序或沒有遵守程序而造成的。
(3)程序還是一種系統。
一個復雜的管理程序,例如新產品開發、成本核算等,往往涉及多個職能部門、多個工作崗位、不同的主管人員和專業人員、各種計劃、記錄、帳簿、報告,以及各種類型的管理活動,例如調研、計劃、設計、會審、校核、登帳、核算等等,因而應將其看作是一種系統,用系統觀點和系統分析方法來分析和設計程序。從系統的觀點來看,一個管理系統的程序化水平,是這個系統「有序」程度的一種標志。
4. 工業企業成本核算的案例分析舉例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
貸:製造費用-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製造費用是分攤生產成本後結轉的,生產成本是生產完工入庫時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是銷售時結轉的。
產品成本計算表,沒有什麼固定的格式,尤其現在已經實現電算化了,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會計軟體,都有不同的成本計算表,現就一般的手工操作的成本計算表表述如下,供同仁參考:我們現在計算成本的方法是製造成本法,它區別於過去的完全成本法,現在的製造成本法只算到製造成本為止,其他諸如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鈞視為期間費用,不參加產品成本費用的分配,而是直接抵減當期損益。其二,直接發生的材料、外加工費等,不用分配,可以憑領料單和有關帳單直接進入各該品種。而製造費用需要採用一個標准通常是加工的工時,進行分配。表樣基本是這樣的,它基本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產品工藝單號碼、產品名稱、規格型號、數量、消耗的主要材料、輔助材料、製造費用等,按照有關材料和費用明細帳載數額,抄到計算表中,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該品種中去,各該品種的費用相加後,應該等於總的費用。之後,就可以進行總帳帳務處理了。首先,借記生產成本科目,貸記製造費用科目;其次,借記產成品科目,貸記生產成本科目。當然在計算原材料消耗時,還要計算期末在產品的成本,藉以保證當期成本的准確。
在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核算時,非應稅項目領用的原材料,也必須先按計劃成本進行結轉。然後於期末計算出材料成本差異率和差異額,並將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後才能確認應轉出的進項稅額,而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額又涉及到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問題。所以在採用計劃成本核算時,更應注意相關增值稅的計算。
舉例如下:
例:某工業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其生產過程中耗用的主要原材料為甲材料,該企業對甲材料按計劃成本進行核算,有關資料如下:
一、有關賬戶期初余額:甲材料月初結存10800公斤,每公斤計劃單價1元;甲材料成本差異月初借方余額590元。
二、本月發生經濟業務
(一)材料采購業務
1.本月采購甲材料100 000公斤,單價0.90元,共計價款90 000元,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款15300元,價稅合計為105300。其中:以銀行存款支付60 000元,開出商業匯票40 000元,餘款暫欠。另以銀行存款支付給某國有運輸企業運輸費用2903.23元,並取得運輸發票。另以現金支付裝卸費用550元,以現金支付貨物運輸保險費50元。
2.材料運達企業後,經整理挑選,整理出殘料200公斤,共作價50元入庫,殘料率在規定的標准以內,整理挑選中發生職工工資費用400元。
3.材料整理挑選後,實際驗收入庫99200公斤,發現短缺800公斤,其中200公斤屬於定額內損耗(即整理挑選出的殘料),尚缺600公斤原因待查。
4.經查明,短缺材料中,有200公斤系供貨方少發,供貨方核實後同意按實發數結算貨款,本企業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同意,開具了「進貨退出與索取折讓證明單」,並取得對方開給的「銷項負數」增值稅專用發票;有100公斤系運輸公司責任,該運輸公司同意按含稅購買價賠償;有300公斤系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由於對該批貨物加入了財產保險,保險公司核實後以銀行存款賠償了災害損失額的80%,其餘20%損失報經稅務機關批准後列入營業外支出。
(二)發出材料業務
本月發出甲材料89200公斤,其中:生產產品領用58,000公斤;基本生產車間一般消耗用400公斤;輔助生產車間一般消耗用200公斤;企業管理部門修理辦公用具領用400公斤;內設銷售部門修理低值易耗品領用200公斤;安裝設備領用800公斤;生活福利部門領用200公斤;委託外單位加工包裝箱發出1,000公斤;與其他企業聯營投資發出28,000公斤,雙方協議價按每公斤0.95元(不含增值稅),並給對方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
要求:根據以上資料,做出材料購進和發出的會計處理。
1.材料采購的會計處理
( 1)材料采購時,按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不含稅金額加上發生的各項采購費用記入「物資采購」科目,按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加上運輸費用中應計提的進項稅額記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
借:物資采購 93300.00(90 000+2903.23×93%+550+5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5503.23(15300+2903.23×7%)
貸:銀行存款 (60 000+2903.23)62903.23
應付票據 40 000.00
現金600.00(550+50)
應付賬款5300.00
(2)殘料作價入庫和發生的整理挑選費用
借:原材料——殘料 50.00
貸:物資采購 50.00
借:物資采購 400.00
貸:應付工資 400.00
(3)發現短缺尚待查明的處理:共短缺800公斤,其中200公斤屬於符合規定的合理損耗,相應提高甲材料單價即可,不必通過待處理類科目核算;但短缺原因尚待查明的600公斤應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並計算轉出相應的進項稅額。由於本例是在入庫前發現的短缺,所以一般按購進價格計算轉出進項稅額即可。會計分錄為:
借:待處理財稅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631.80[(600×0.90)×(1+17%)]
貸:物資采購54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91.80
(4)原因查明後短缺材料的處理:由於供貨方少發的部分已開給了「銷項負數」專用發票,企業應據以沖減「進項稅額轉出」和「進項稅額」兩個明細科目,已達到賬簿記錄和增值稅納稅申報表相符之目的。其他短缺按會計制度規定處理即可。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0.60(200×0.90×17%)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30.60
借:應付賬款 210.60[200×0.90×(1+17%)]
其他應收款——運輸公司 105.30[100×0.90×(1+17%)]
銀行存款 252.72[300×0.90×(1+17%)×80%]
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63.18[300×0.90×(1+17%)×20%]
貸:待處理財產損失——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631.80
(5)月末,結轉入庫甲材料的計劃成本;並按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計算出甲材料的成本差異額,做出相關賬務處理:
借:原材料——甲材料 99200.00(99200×1.00)
貸:物資采購99200.00
材料成本差異額=(93300.00-50.00+400.00-540.00)-99200.00= -6090.00
借:物資采購 6090.00
貸:材料成本差異 6090.00
2.材料發出的會計處理
(1)在材料按計劃成本核算時,對發出材料應先按計劃成本進行結轉。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58 000.00
製造費用——基本生產製造費400.00
製造費用——輔助生產製造費200.00
管理費用——修理費400.00
營業費用 200.00
在建工程——某設備800.00
應付福利費 200.00
委託加工材料 1000.00
貸:原材料 61200.00
(2)以原材料對外投資,應按含稅協議價計算投資成本並計提銷項稅,但由於材料按計劃成本核算,則必須先按計劃成本貸記「原材料」科目,待月末計算出材料成本差異率和差異額時,再據以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科目。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它股權投資32522.00[28000×1.00+(28000×0.95×17%)]
貸:原材料 28 000.00
應繳稅金——應繳增值稅(銷項稅額)4522.00(28 000×0.95×17%)
(3)月末,計算甲材料的成本差異率:
甲材料成本差異率 =(590-6090)÷(10800+99200×100%)=-5%
(4)結轉發出材料的成本差異額: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2900.00
製造費用——基本生產製造費用 -20.00
製造費用——輔助生產製造費用 —10.00
管理費用——修理費 -20.00
營業費用 -10.00
在建工程—某設備 -40.00
應付福利費 -10.00
委託加工材料 -50.00
長期股權投資——其它股權投資 -1400.00
貸:材料成本差異——甲材料成本差異 -4460.00
(5)轉出非應稅項目領用甲材料的進項稅額:在計算轉出進項稅額時,應按所耗材料的計劃成本加上(或減去)相應的成本差異額後來確定須轉出的進項稅額,即按經過材料成本差異調整後的實際成本和增值稅稅率計算轉出進項稅額。本例為節約差,應從計劃成本中減去差異額進行計算。
借:在建工程 129.20[(800-40)×17%]
應付福利費 32.30[(200-10)×17%]
貸:應繳稅金——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61.50
企業在材料采購過程中有些費用計入采購費用而未計或少計進項稅額,如裝卸費、保險費、整理挑選費等就不允許抵扣進項稅額;再如運輸費用只允許按7%抵扣,廢舊物資憑票按10%抵扣,但貨物的基本稅率為17%,低稅率13%。這就存在未抵扣或少抵扣而多轉出進項稅額的現象。但按現行稅法規定,應計入材料采購成本而未抵扣或少抵扣進項稅額的費用在計算進項稅額轉出時不得剔除。
1、加權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
2、先進先出法;
3、移動加權平均法(每次單價變動計算平均單價);
4、個別計價法。
5. 運用危險和可操作性研究進行分析的案例有哪些
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是過程工業中廣泛應用的識別危險與操作性問題的安全分析技術之一,尤其是在化工、石化等高危行業。概述了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將HAZOP產生以來的相關研究做出分類並進行了綜述,包括HAZOP特徵研究、擴展HAZOP分析領域、開發自動化HAZOP分析專家系統和動態模擬輔助的HAZOP分析。最後對HAZOP技術的研究前景做出了展望。
1 HAZOP分析基本原理HAZP的理論依據是:工藝流程的狀態參數(如溫度、壓力、流量等)一旦偏離規定的基準狀態,就會發生問題或出現危險。它需要由一個由多學科且經驗豐富的成員組成的分析團隊,首先依據過程流程圖和管道裝置圖將流程分為易處理的節點,以此確保對過程中的每一個裝置進行分析;然後針對節點內的每個設備、操作逐一進行檢驗匹配引導詞(none,less,more等)與工藝參數(flw, pressure,tm perature等)組成有意義的偏差及操作問題,並由偏差進行事故劇情的向前向後分析,最終辨識偏差原因並分析偏差後果。
HAZOP偏離及相關引導詞:
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研究
HAZOP分析過程中重要操作步驟如下:
1、劃分節點
根據節點的劃分原則,在劃分節點時應注意以下因素:
1)單元的目的與功能;
2)單元的物料(體積或質量);
3)合理的隔離/切斷點;
4)劃分方法的一致性。
2、解釋工藝指標或操作步驟
在選擇分析節點以後,分析組組長應確定該分析節點的關鍵參數,如設備的設計能力、溫度和壓力、結構規格等,並確保小組中的每一個成員都知道設計意圖。如果有可能較好由工藝專家做一次講解與解釋。
3、確定有意義的偏差
根據引導詞法、基於偏差庫的方法和基於知識的方法等三種偏差確定方法,結合具體的分析設備確定出有實際意義的偏差。
4、對偏差進行分析
分析組按確定的程序對每一個節點或操作步驟的偏差進行分析。分析得到一系列的結果:偏差原因、後果、建議措施等。
HAZOP分析的組織者把握分析會議上所提出問題的解決程度很重要,一般的原則是:
1)在一個偏差的分析及建議措施完成之後再進行下一偏差的分析;
2)在考慮採取某種措施以提高安全性之前應對與分析節點有關的所有危險進行分析。
對一個裝置可以按如下步驟進行分析:
1)為了便於分析,根據設計和操作規程將裝置分成若干「操作單元」(如反應器、分餾塔、熱交換器、儲槽等)。
2)每個「操作單元」又被劃為若干「輔助單元」(如熱交換器、接管、公用工程等)。
3)明確規定每一個操作單元以及輔助單元的設計參數及操作規程。
4)根據設計說明和操作規程的要求,仔細查找每一個操作單元和輔助單元可能出現的偏差,並用引導詞逐一分析。
5)將已分析到的操作單元和設備在流程圖上標出,然後對沒有分析到的單元逐步分析,直至裝置全部操作單元都被分析到。
6)將辨識出的危險列入表中,並根據風險的大小採取安全對策,以使風險降低到安全水平。
HAZOP分析涉及過程因素較多,包括工藝、設備、儀表、控制、環境等,考慮到分析人員的水平往往與實際有出入,因此,對某些具體問題可聽取專家的意見,必要時對某些部分的分析可延期進行,在獲得更多的資料後再進行分析。
在分析過程中,對偏差或危險應當主要考慮易於實現的解決方法,而不是花費大量時間去「設計解決方案」。若解決方法是明確和簡單的,應當作為意見或建議記錄下來,為以後研究形成企業標准提供推薦方法。反之若不能直接得到問題的解答,應參考會議外的信息。因為HAZOP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發現危險或問題,而不是解決危險或問題。
賽為擁有強大的安全專家團隊,具有豐富的安全管理咨詢實戰經驗,對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研究有自己的獨有的經驗方法,進行風險辨識、評估,進而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賽為安全致力於企業安全風險管理信息化、HSE安全培訓、HSE項目咨詢的機構,提供專業、經濟、有效的HSE服務,幫助客戶實現零事故作業。
6. 在工業生產中有哪些團隊合作的例子
團隊合作往往能激發出團體不可思議的潛力,集體協作干出的成果往往能超過成員個人業績的總和。正所謂「同心 山成玉,協力土變金。」紅軍長征勝利是中國革命史上,乃至世界軍事史上的一次奇跡。創造這個奇跡的紅軍戰士和整支紅軍隊伍就是有一個為天下所有貧苦人民打 天下的共同目標。而且他們都不畏艱險,相互幫助、共同合作充分發揮了團隊合作的力量。他們是一個優秀的團隊,在共同協作下不盡走出了困境還為革命的勝利打 下基礎。所以成功需要克難攻堅的精神,更需要團結協作的合力。一個團體,如果組織渙散,人心浮動,人人自行其是,甚至搞「窩里斗」,何來生機與活力?又何 談幹事創業?在一個缺乏凝聚力的環境里,個人再有雄心壯志,再有聰明才智,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發揮!只有懂得團結協作克服重重困難,甚至創造奇跡。
下面我們再看一個例子。狼是群動之族,攻擊目標既定,群狼起而攻之。頭狼號令之前,群狼各就其位,各施其職,嚎聲起伏而互為呼應,默契 配合,有序而不亂。頭狼昂首一呼,則主攻者奮勇向前,佯攻者避實就虛而後動,後備者厲聲而嚎以壯其威……。獨狼並不強大,但當狼以集體力量出現在攻擊目標 之前,卻表現強大的攻擊力。在狼成功捕獵過程的眾多因素中,嚴密有序的集體組織和高效的團隊協作是其中最明顯和最重要的因素。由此可見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 性。
其實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在於個人、團體力量的體現,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百川納海才能激發驚濤駭浪,個人與團隊關系就如小溪與大 海。每個人都要將自已融入集體,才能充分發揮個人的作用。團隊精神的核心就是協同合作。總之,團隊精神對任何一個組織來講都是不可缺少精髓。否則就如同一 盤散沙;一根筷子容易彎,十根筷子折不斷……這就是團隊精神重要性力量直觀表現,這也是我理解的團隊精神,也是團隊精神重要之所在。
7. 工業革命中的實例有哪些呢
1733年,有個叫凱伊的織布工人,他很聰明,不但能織布,還能修檢織機。後來,他造出了新式織布梭子,由機器傳動,比用手穿快兩倍,取名為「飛梭」。這種「飛梭」立刻得到世人的認可,很快就供不應求了。
31年後,又有一個叫哈格里沃斯的人發明出了手搖紡紗機。1769年,鍾表匠凱伊在紡紗機的紡錠上安裝了滑輪,轉動靈活,還可用水流把機器帶動運轉,稱為水力紡紗機。
一個叫阿克萊特的理發師竊取了專利權,於1771年建起了一座水力紡紗廠。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座使用機器的工廠。四年後,他又得到梳紗機的專利權,高價販賣採用水利紡紗機的許可證,從而暴富起來。
1779年,紡紗工人克倫普頓造出了一台名叫「騾機」的走錠精紡機,具有紡制各種紗線的效果。於是,紡紗超過了織布。
接著,一位鄉村牧師卡特萊特鑽研紡織術,造出一架織布機,織布工廠建起來了。開始時,紡織業對機器生產很厭惡,把它視為怪物。機器運轉時常出現故障,後來不斷改進,才逐步佔了上風。
8. 工業企業成本核算實例
1 你要清楚所生產產品的工藝流程。如生產衣服,(1)本月領用的直接材料 ,輔料(2)生產工人的工資 (3)製造費用 即所有與生產有關但不含在(1),(2)中的費用。看看你的產線有哪些費用從原始憑證到平時記賬就是在歸集了, 2 你的存貨帳上月月結完會有平均單價即是本月(1)領用的單價,就可知金額了。3本月入成品庫的數量你一定知道,以上匯總了金額。單件的成本就計算好了。
9. 分布控制與分布處理的應用實例
分布控制應用:流程工業CIMS
流程工業CIMS是一個復雜的綜合自動化系統,處理的對象是整個企業的全部生產活動,DCS作為一種有效的工具和實現手段,在流程工業CIMS中完成重要的基礎控制和實時生產數據採集、動態監控等功能。與管理類計算機相比,DCS能夠提供更加可靠的生產過程數據,使CIMS系統所作出的優化決策也更加可靠。
從功能上看,流程工業CIMS中的生產自動化系統、動態監控系統和在線質量控制都可以由DCS實現。從流程工業CIMS的層次結構看,DCS主要擔負過程式控制制和過程優化任務,有些生產調度和生產管理工作也可在DCS上完成。
分布處理應用:RPC
網路上的高層協議,允許網路上的應用通過特定網路上的過程調用來實現,從而隱蔽了下層網路的細節。RPC實現的是一個客戶方和伺服器方之間通信的邏輯系統,用於支持網路上的應用開發。
利用RPC,客戶方可以發送過程調用的請求給伺服器方,伺服器方在接收到這些請求後,調用本地常式執行客戶方請求的操作,並將執行結果返回給客戶方。RPC模型類似於本地過程調用,調用方(客戶方)發送一個調用消息給被調用方(伺服器方),之後調用方阻塞,等待被調用方的回答。
調用消息包括調用過程的參數等信息;被調用方的回答包括調用過程的結果等信息。一旦接收到被調用方的回答,調用方取出返回結果,結束阻塞,繼續運行。
(9)過程工業有哪些實例擴展閱讀
分布處理系統有許多優點,主要有:
1、具有較好的系統性能和較高的可靠性。因為在多個處理機互相合作,利用某種規程互相檢驗而不依賴於單個中央處理單元的這類系統,具備了硬體、軟體和數據冗餘的一切優點,可以使故障軟化,即個別的故障不會使系統失效。
2、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和擴展性。分布處理系統採用模塊式的結構,易於設計、架設和維護,可以對功能資源加以更換或增減,以適應環境和使用要求的改變,比較簡單的軟體可以分散地多處使用。
3、由於大部分的作業可以在現場處理,所以響應速度快。
4、可以實現資源共享。
5、適合許多管理系統的組織形式。有效的組織形式往往包括若千層次而分散各地,要求分散存取和處理信息。
10. 工業項目中的主要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和附屬生產系統,主要是指什麼請舉個工業項目例子說明。
已沿海火力發電企業為例,其主要生產系統一般為及電力生產主要構成及汽機鍋爐發電機等,但為保證發電流程的正常運行仍需輔控系統提供水、氫氣等輔助產品的保證而這些部分以輔控網形式出現,至於制水過程中採用海水淡化技術而附屬產鹽系統則為附屬生產系統,其和發電本身是沒有關系的,僅是考慮經濟效益而引入的一種附屬產品生產系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