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連雲港市有哪些工業園區
連雲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連雲港海州開發區,連雲港大浦工業區, 連雲港宋跳開發區,連雲港沿海工業區,新浦經濟技術開發區, 贛榆經濟開發區,柘汪臨港產業區,灌雲經濟開發區,灌南堆溝工業區,連雲港洪門工業園,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灌南縣經濟開發區 等等
B. 江蘇連雲港有哪些工業園
連雲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連雲港海洲開發區,連雲港大浦工業區, 連雲港宋跳開發區, 朝陽開發區,浦南開發區, 贛榆經濟開發區,贛榆的幾個鎮好象都有工業園,灌雲經濟開發區,灌雲堆溝工業區,連雲港洪門工業園區,連雲港板橋工業園區,東海的幾個鎮也有工業園,灌南縣經濟開發區 等等
C. 泉州有多少個工業區,能不能給個列表,急!
泉州市區及近郊:
1.泉州北峰工業區——位置在泉州豐澤區
2.泉州雲谷工業區——位置在泉州豐澤區
3.泉州成洲工業區——位置在泉州豐澤區
4.泉州清蒙工業區——位置在泉州鯉城區
5.泉州火炬工業區——位置在泉州鯉城區
6.泉州江南工業區——位置在泉州鯉城區
7.泉州萬安塘西工業區---位置在泉州洛江區
晉江:
1.晉江梅嶺工業區
2.晉江五里工業區
3.晉江山蘇工業區
石獅:
1.石獅錦尚工業區
2.石獅塘頭工業區
3.石獅鴻山工業園
4.石獅錦尚工業園
5.石獅祥芝工業園
6.石獅靈秀服裝工業園
南安:
1.南安柳成露江工業區
2.南安省新工業區
3.南安成功科技工業區
4.南安柳城帽山工業區
5.南安杏蓮工業區
惠安:
1.泉州惠安城南工業區
2.惠安惠東工業區
泉港:
1.泉港惠南工業區
D. 東海概況
東海
①通稱「東中國海」,簡稱東海。北起中國長江口北岸到韓國濟州島一線,南以廣東省南澳島到台灣省本島南端 (一作經澎湖到台灣東石港)一線同南海為界,東至日本琉球群島。面積77萬多平方公里。多為200米以下的大陸架。鹽度為31-32‰,東部為34‰。海水溫度平均9.2℃。冬季南部水溫在20℃以上。世界著名漁場之一,產大黃魚、小黃魚、刀魚、墨魚等。
②東海縣位於江蘇省東北部,地處北緯34°11′-34°44′,東經118°23′-119°10′,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熱同季,四季分明,全年無霜期達225天,年平均日照2394小時,年平均降水913毫米。全縣總面積2250平方公里,耕地193.82萬畝,地屬黃淮海平原東南邊緣的平原崗嶺地,地形東西長、南北短,東西最大距離70公里、南北最大距離54公里;地勢西高東低,中西部平原丘陵、起伏連綿,東部地勢平坦、湖盪連海。東海縣地處淮沭下游,境內河流均屬沂、沭河下游水系,主要擁有新沭河、淮沭新河、薔薇河、魯蘭河、石安河、龍梁河等16條干支河流。東海縣為「百庫之縣」,共興建大中小型水庫63座,總庫容為8.9億立方米,其中石樑河水庫和安峰山水庫分別為全省第一和第四大水庫。全縣轄1個省級開發區、1個旅遊度假區,14個建制鎮、8個鄉,共有366個行政村;全縣總人口115.1萬人,其中非農人口39.6萬人,是江蘇省面積較大、人口較多的縣之一。
春秋為魯之東境,郯子國地;秦至元為朐縣、朐山縣等,明清為海州地。民國元年撤州建縣,改海州直隸州為東海縣。1948年11月,東海全境解放。1950年5月,東海縣與新海連市合並為新海縣,12月又分置,隸屬山東臨沂專區。1953年1月由山東省劃歸江蘇省徐州地區。1957年搬縣城由海州至牛山。1983年,市管縣,東海縣隸屬連雲港市。境內有大賢庄舊石器文化遺址、房山的摩崖石刻、羽山的殛鯀泉、曲陽的漢代古城遺址、溫泉尹灣的漢代古墓群等,為東海史冊增添了光輝的一頁。傳說舜登羽山、孔夫子望海、秦始皇東巡,都曾駐足這里。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版畫家彥涵皆出生於此。東海地處蘇魯兩省交界,北控齊魯、南屏江淮,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東海人民都付出重大犧牲,作出重大貢獻,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首首壯麗的詩篇,劉少奇、陳毅、粟裕、谷牧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在東海大地上留下足跡。
東瀕黃海,南鄰宿遷,西通彭城,北界齊魯,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也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西行第一縣,位於國家「陸橋經濟帶」、「星火開發帶」、「徐連經濟帶」范圍之內,更是江蘇省開發的三大產業帶之一——沿東隴海線產業帶上的重要節點,連雲港和徐州兩大城市的重要連接點。東海縣水陸空交通兼備,鐵路、公路、航運、航空都十分便利。東隴海鐵路橫貫全縣,境內有5個火車站、4條鐵路專用線。國道、省道及普通公路構成立體交通網路,全縣道路總里程1769.4公里,連霍、同三高速,310、204國道,323、245、236省道等干支線公路38條,境內縣鄉村道路全面暢通。連雲港民航機場座落東海境內白塔埠鎮,已開通廣州、北京、上海等10多條航線。內河擁有等級航道2條、等外級航道3條、碼頭5個,航道總長130多公里,可抵長江、京杭大運河。中國八大海港之一的連雲港港口距縣城僅70公里,年吞吐能力4000萬噸以上,已與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千餘個港口建立了航運關系,集裝箱和雜貨輪可直達日本、韓國,通達東南亞及歐美國家。特殊的區位優勢和發達的交通網路,使東海已經具有較強的對外輻射能力。向西,可以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為依託,向內陸地區縱深輻射;向南,可覆蓋蘇北等廣闊地區;向北,可向魯南和膠東半島輻射。
礦產品資源量大質優,迄今已發現和查明的礦種37種,其中非金屬礦29種。水晶、石英、蛇紋石、金紅石、白雲石等儲量較大,居全省或全國前列。水晶總儲量達30萬噸,石英儲量3億噸,儲量、質量均居全國之首,是聞名中外的「水晶之都」。現存國家地質博物館的「水晶大王」即出自東海縣,毛主席的水晶棺也主要是由東海水晶原料精製而成。另有玄武岩儲量10億噸,金紅石(鈦礦)為全國大型礦藏之一。
農副產品十分豐富。是全國農業綜合實力百強縣、首批五十個商品糧基地縣之一,是全國綠化模範縣、經濟林建設先進縣,是江蘇省花生生產基地、瘦肉型豬基地和果品基地。年產糧食90萬噸、油料10萬噸、瓜菜100萬噸、果品6萬噸,生豬100多萬頭,大牲畜25萬頭。
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具有「一石、一水、一湖、一井」四大特色。「一石」就是水晶石,中國水晶工藝禮品城是全國最大的水晶及其製品集散中心。成功舉辦七屆中國東海水晶節,在更大范圍內打響了東海水晶品牌。「一水」就是溫泉水,東海溫泉被譽為「華東第一溫泉」,溫泉旅遊度假區是遠近聞名的旅遊療養勝地。「一湖」就是海陵湖,為江蘇省第一大人工水庫自然景區。「一井」就是中國大陸科學鑽探井,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深井,是科普地質游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
③日本本州中南部伊勢灣岸城市。屬愛知縣,在知多半島西北隅。人口9.5萬(1986)。1969年設市。沿岸填海築成工業用地,以鋼鐵工業為中心,形成名古屋南部臨海工業地域,鋼鐵工業占市工業產值82%(1983),還有化學工業等。
E. 東海縣海港化工廠怎麼樣
東海縣海港化工廠是2004-03-20注冊成立的個人獨資企業,注冊地址位於東海縣黃川鎮工業園區。
東海縣海港化工廠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320722000024873,企業法人董金平,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東海縣海港化工廠的經營范圍是:許可經營項目:亞氨基二乙酸鈉生產及產品來料加工。 一般經營項目:無。
通過愛企查查看東海縣海港化工廠更多信息和資訊。
F. 四大工業基地
一、遼中南工業基地(含沈陽、撫順、鞍山、本溪、大連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為主。
二、京津唐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頂點的三角地帶,唐山的「唐」,不是塘沽的「塘」),有鋼鐵、機械、化工、電子、紡織等工業,它是我國第二大綜合性工業基地;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三、滬寧杭工業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為頂點的三角地帶,還包括蘇州、無錫、常州、熹興、寧波等城市,也稱長江三角洲),它是我國第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輕重工業都很發達;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位於亞熱帶地區;瀕臨長江、東海,地理位置優越。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雨熱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工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強;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素質高;市場廣闊;經濟腹地寬廣;工業聯系好;政策扶持;浦東開發提供新的發展機遇;豐富的農副產品等。
四、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含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佛山、中山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服裝、電子、玩具、食品等輕工業為主。
京津唐工業基地
1.工業中心:北京、天津、唐山。
2.地位:輕重工業都較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中國北方綜合性工業基地。
3.發展方向:今後重點可放在鋼鐵、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電子、高檔輕紡和精細化工方面。
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1.工業中心:沈陽和大連為中心,包括鞍山、本溪、撫順、遼陽等工業城市。
2.地位:是我國重要的古老工業基地之一,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3.發展方向:今後仍應發揮其作為重工業基地的優勢,要更新設備,提高產品質量,適當限制某些耗能大,當地又缺乏原料資源工業的發展。
珠江三角洲輕工業基地
1.工業中心:廣州、深圳、珠海為中心,包括珠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各城鎮。
2.地位: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工業基地。
3.發展方向:發展以出口為主的多種加工工業和製造業等。
滬寧杭工業基地
1.工業中心:上海、蘇錫常(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杭州等。
2.地位:輕重工業都非常發達,全國最強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3.發展方向:以輕工、紡織、機械、電子、冶金和化工為主體。
[編輯本段]各工業區的優缺點
珠江三角洲由於改革開放初期的優厚政策,大量電子電器加工組裝企業發展起來,由於交通上的便利,特別是據港澳台較近,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企業發展特別迅速,但是該地區的工業綜合實力不是很強。
滬寧杭即是長江三角洲地區,該地歷史上就是人口稠密,生產生活高度發展的地區,蘇南與浙北依託上海,這個中國的經濟首都,有著廣闊的市場與經濟腹地,交通也十分便利,較珠三角更接近北方地區,市場潛力很大。由於綜合實力較強,該地區的發展將使四地區中最快的。不足:能源、資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緊張;污染嚴重。
京津唐工業基地在很大程度上依託的是北京的眾多高校,這是在技術上的獨特優勢,而且礦產豐富,有利於經濟發展。但是環境問題,特別是沙塵暴和缺水問題一直制約著發展。而人民收入普遍較低,則更是大的阻礙。
遼中南重工業基地,重工業較全面,但結構老化,管理落後,大企業一般歷史長,負擔重,不適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該地區資源豐富,但天氣因素是巨大的制約因素。
G. 東海的資料
東中國海(East China Sea)簡稱「東海」,是中國海的一部分、中國三大邊緣海之一。它北起中國長江口北岸到韓國濟州島一線,與黃海毗鄰,東北面以濟州島、五島列島、長崎一線為界,南以廣東省南澳島到台灣省本島南端(一作經澎湖到台灣東石港)一線同南海為界,東至日本琉球群島。位於中國大陸和台灣島 、日本琉球群島和九州島之間。並經對馬海峽與日本海相連,瀕臨中國的滬、浙、閩、台4省市。面積77萬多平方公里。多為水深200米以內的大陸架。鹽度為31-32‰,東部為34‰。海水溫度平均9.2℃。冬季南部水溫在20℃以上。世界著名漁場之一,產大黃魚、小黃魚、刀魚、墨魚等。整個海區介於北緯23°00′~33°10′,東經117°11′~ 131°00′之間。
亞洲三大邊緣海之一。西接中國大陸,北與黃海相連,東北以濟州島經五島列島至長崎半島南端連線為界,東面與太平洋之間隔以日本的九州島、琉球群島和中國的台灣島,南面通過台灣海峽與南海相通,為一較開闊的大陸邊緣淺海。面積770,000平方公里(297,000平方哩),平均深度為370公尺,在五島列島到台灣島一線的西北基本上屬大陸棚,此線東南則為大陸坡和海槽,沖繩海槽的最大深度達2,719公尺,為東海最深處。東海的海灣以杭州灣最大,流入東海的河流有長江、錢塘江、閩江及濁水溪等。中國沿海島嶼約有60%分布在該區,主要有台灣島、舟山群島、澎湖群島、釣魚台等。東海東部邊緣上的琉球群島一帶島嶼更多。廣闊的東海大陸棚海底平坦,水質優良,又有多種水團交匯,為各種魚類提供良好的繁殖、索餌和越冬條件,是中國最主要的良好漁場,盛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墨魚等。舟山群島附近的漁場被稱為中國海洋魚類的寶庫。 [編輯本段]② 「東海」或「朝鮮東海」太平洋西北部的一個邊緣海,位於朝鮮半島、日本列島、俄羅斯遠東地區之間。歷史上先後有若干不同名稱。朝鮮民族自古以來稱其為東海(East Sea)。近代日本侵略擴張後被命名為「日本海」(Sea of Japan)。國際爭議中。
參見:Corea、朝鮮西海(黃海) [編輯本段]③ 東海@月球</B>東海(Mare Orientale,Eastern Sea)是月海之一。該月海具有西部最完整的同心圓結構。最外側的環名為Cordillera,四周是陡峭的峭壁和脊狀斷層。位於月海北側有火山口Maunder,而Maunder的東南部是Kopff火山口。Montes Rooks位於該月海東側。
亦稱東方海。一個由玄武岩物質構成的圓形陰暗平原,遍布在月球西部邊緣多層環狀結構的東海盆地內。面積約50,000平方公里(19,300平方哩)。東海盆地外圍最顯著的外環是科迪勒拉山(Montes Cordillera),直徑900公里(560哩)。盆地外圍其他廣大的圓形結構有外魯克山,直徑620公里(385哩);內魯克山,直徑480公里;東海的內環,直徑320公里。東海位於月球表面的邊緣,從地球上可以看到。過去我們對其所知不多,1960年代�6�570年代間,由於載人太空船和無人太空船所作的多方面月球探索,科學家才能對東海的外貌和環圍作詳細的觀察。 [編輯本段]④ 中國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東海縣位於江蘇省東北部,地處北緯34°11′-34°44′,東經118°23′-119°10′,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熱同季,四季分明,全年無霜期達225天,年平均日照2394小時,年平均降水913毫米。全縣總面積2250平方公里,耕地193.82萬畝,地屬黃淮海平原東南邊緣的平原崗嶺地,地形東西長、南北短,東西最大距離70公里、南北最大距離54公里;地勢西高東低,中西部平原丘陵、起伏連綿,東部地勢平坦、湖盪連海。東海縣地處淮沭下游,境內河流均屬沂、沭河下游水系,主要擁有新沭河、淮沭新河、薔薇河、魯蘭河、石安河、龍梁河等16條干支河流。東海縣為「百庫之縣」,共興建大中小型水庫63座,總庫容為8.9億立方米,其中石樑河水庫和安峰山水庫分別為全省第一和第四大水庫。全縣1個旅遊度假區,13個建制鎮、8個鄉,共有366個行政村;全縣總人口108.8萬人,其中非農人口39.6萬人,是江蘇省面積較大、人口較多的縣之一。
春秋為魯之東境,郯子國地;秦至元為朐縣、朐山縣等,明清為海州地。民國元年撤州建縣,改海州直隸州為東海縣。1948年11月,東海全境解放。1950年5月,東海縣與新海連市合並為新海縣,12月又分置,隸屬山東臨沂專區。1953年1月由山東省劃歸江蘇省徐州地區。1957年搬縣城由海州至牛山。1983年,市管縣,東海縣隸屬連雲港市。境內有大賢庄舊石器文化遺址、房山的摩崖石刻、將軍崖石刻、羽山的殛鯀泉、曲陽的漢代古城遺址、溫泉尹灣的漢代古墓群等,為東海史冊增添了光輝的一頁。傳說舜登羽山、孔夫子望海、秦始皇東巡,都曾駐足這里。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版畫家彥涵皆出生於此。東海地處蘇魯兩省交界,北控齊魯、南屏江淮,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東海人民都付出重大犧牲,作出重大貢獻,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首首壯麗的詩篇,惠浴宇等在海州白虎山成立了東海縣黨支部,領導和指揮了人民群眾取得了斗爭的勝利。劉少奇、陳毅、粟裕、谷牧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在東海大地上留下足跡。
東瀕黃海,南鄰宿遷,西通彭城,北界齊魯,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也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西行第一縣,位於國家「陸橋經濟帶」、「星火開發帶」、「徐連經濟帶」范圍之內,更是江蘇省開發的三大產業帶之一——沿東隴海線產業帶上的重要節點,連雲港和徐州兩大城市的重要連接點。東海縣水陸空交通兼備,鐵路、公路、航運、航空都十分便利。東隴海鐵路橫貫全縣,境內有5個火車站、4條鐵路專用線。國道、省道及普通公路構成立體交通網路,全縣道路總里程1769.4公里,連霍、同三高速,310、204國道,323、245、236省道等干支線公路38條,境內縣鄉村道路全面暢通。連雲港民航機場坐落東海境內白塔埠鎮,已開通廣州、北京、上海等10多條航線。內河擁有等級航道2條、等外級航道3條、碼頭5個,航道總長130多公里,可抵長江、京杭大運河。中國八大海港之一的連雲港港口距縣城僅70公里,年吞吐能力4000萬噸以上,已與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千餘個港口建立了航運關系,集裝箱和雜貨輪可直達日本、韓國,通達東南亞及歐美國家。特殊的區位優勢和發達的交通網路,使東海已經具有較強的對外輻射能力。向西,可以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為依託,向內陸地區縱深輻射;向南,可覆蓋蘇北等廣闊地區;向北,可向魯南和膠東半島輻射。
礦產品資源量大質優,迄今已發現和查明的礦種37種,其中非金屬礦29種。水晶、石英、蛇紋石、金紅石、白雲石等儲量較大,居全省或全國前列。水晶總儲量達30萬噸,石英儲量3億噸,儲量、質量均居全國之首,是聞名中外的「水晶之都」。2007年建成的東海國際珠寶城坐落在奔牛廣場東邊,影響甚大。現存國家地質博物館的「水晶大王」即出自東海縣,毛主席的水晶棺也主要是由東海水晶原料精製而成。另有玄武岩儲量10億噸,金紅石(鈦礦)為全國大型礦藏之一。
農副產品十分豐富。是全國農業綜合實力百強縣、首批五十個商品糧基地縣之一,是全國綠化模範縣、經濟林建設先進縣,是江蘇省花生生產基地、瘦肉型豬基地和果品基地。年產糧食90萬噸、油料10萬噸、瓜菜100萬噸、果品6萬噸,生豬100多萬頭,大牲畜25萬頭。
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東海有三寶:水晶、花生、溫泉澡。具有「一石、一水、一湖、一井」四大特色。「一石」就是水晶石,中國水晶工藝禮品城是全國最大的水晶及其製品集散中心。成功舉辦九屆中國東海水晶節,在更大范圍內打響了東海水晶品牌。「一水」就是溫泉水,東海溫泉被譽為「華東第一溫泉」,溫泉旅遊度假區是遠近聞名的旅遊療養勝地。「一湖」就是海陵湖,為江蘇省第一大人工水庫自然景區。「一井」就是中國大陸科學鑽探井,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深井,是科普地質游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 [編輯本段]⑤ 日本愛知縣東海市參見:愛知縣、愛知縣東海市、東海市
日本本州中南部伊勢灣岸城市。屬愛知縣,在知多半島西北隅。人口9.5萬(1986年)。1969年設市。沿岸填海築成工業用地,以鋼鐵工業為中心,形成名古屋南部臨海工業地域,鋼鐵工業占市工業產值82%(1983年),還有化學工業等。 [編輯本段]⑥ 韓國江原道東海市參見:江原道、江原道東海市、東海市
H. 東海工業區,在哪裡』
江蘇連雲港東海縣。。你是要石英製品?
I. 江蘇東海 立足資源優勢 打造水晶工藝品特色產業基地
東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新林
一、東海縣的基本概況
東海縣位於江蘇省東北部,是新亞歐大陸橋頭堡西行第一縣,舉世聞名的「亞洲第一井」和「華東第一溫泉」就坐落在本縣境內。全縣總面積2248平方千米,耕地190萬畝,人口113萬。東海縣地層以變質岩為主,由於特殊的地質作用,使東海縣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經地質部門初步測定,東海縣境內蘊藏著37種地下礦藏,其中水晶、石英、金紅石、蛇紋石、藍晶石、紅寶石、蛭石等29種非金屬礦藏具有工業開采價值,尤以蛇紋石、金紅石、花崗石等非金屬的蘊藏量和開采量較大,在全國位居前列。全縣有二分之一的地域儲有水晶和石英,總儲量達3億噸,其中水晶的儲量約30萬噸,水晶二氧化硅含量達99.99%以上。現陳列於中國地質博物館的重達3.45噸的「水晶大王」和1.99噸的「水晶二王」均出自東海,毛澤東主席的水晶棺也是用東海水晶為原料精製而成的。近年來,東海縣大力實施「工業立縣」戰略,牢固確立工業主體經濟地位,已形成硅資源工業、食品、木材加工、服裝等完善的工業體系。其中,硅資源加工被列為國家級區域支柱產業,規模總量占整個工業經濟的30%以上,有力地推動了全縣的工業化進程。
東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新林
二、東海縣水晶工藝品行業的發展情況
(一)東海縣水晶行業的歷史發展
東海縣開發和加工水晶有著悠久的歷史,清朝康熙年間編撰的《康熙海州志》記載:「 牛山,去(海)州西七十里,產水晶石。」可見,東海人民開采和利用水晶至少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對東海縣的水晶資源及其開采和利用工作非常重視,從1953年起就委託供銷社為國家代收購水晶。後來,先後成立了「地方國營東海水晶礦」、「采礦公司」、「105礦」等管理、經營機構,專門從事水晶的開采、收購、管理等工作。據統計,東海105礦的水晶年收購量在20世紀50年代為100噸左右,70年代達到300噸以上,年收購量最高達到652噸,佔全國的三分之一。80年代以來,東海水晶開采量維持在600~1000噸之間。
改革開放以後,東海人民充分利用水晶及硅資源優勢,積極發展水晶及硅系列產品加工業,逐步成為東海工業經濟的支柱。特別是90年代初,國營、集體、家庭、個人包括外資紛紛興辦水晶飾品廠,呈現出一派蒸蒸日上的生產、經營水晶產品的熱潮。
(二)東海縣水晶行業的發展現狀
目前,東海縣從事水晶和硅資源加工的大小企業、作坊達2962家,其中具有一定規模的水晶及硅資源加工企業就有500多家,固定資產過千萬元的企業50餘家。現已形成年產2000多萬件水晶首飾、500萬件水晶工藝品、4萬噸硅微粉、1.5萬噸水晶砂、1萬噸石英拉管和1.5億只石英玻璃燈具的生產規模。據統計,全縣硅產業2006年實現產值達60多億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
東海水晶產品品種齊全、門類繁多,主要產品具體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水晶原石類:天然水晶單晶體、晶洞、晶簇、水晶菊花石、合成水晶單晶體等;
水晶飾品類:項鏈、手鏈、手鐲、胸花、紐扣、戒指、耳釘、耳墜、掛墜等;
水晶收藏品類:各種奇石、異石、孤品、絕品等;
水晶工藝品類:水晶雕件、水晶畫、屏風、水晶觀賞球、水晶鼻煙壺、水晶招財樹等;
水晶日用品類:眼鏡(包括近視鏡、老花鏡、墨鏡等)、酒具、茶具、印章、枕皮、枕墊、枕席、象棋、圍棋等;
水晶法器類:佛像、觀音、佛球、念珠、生肖等;
仿水晶工藝品類:各種禮品、辦公用品、燈具等;
工業原輔材料:石英拉管、硅微粉、玻璃石英原料、壓電石英晶體及元器件等。
三、東海縣發展水晶產業獨特的地方優勢
(一)水晶工藝品生產的特點
各種天然水晶首飾、雕件、球、景石等由於原料的唯一性,所生產的水晶製品也具有唯一性,即使是批量生產項鏈、手鏈、球、景石等產品也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特點。水晶加工的工藝簡單,所用的機械設備較少,就是一個人也可以進行水晶加工,所以東海水晶加工以家庭作坊式為主,遍及城鄉各地。以1993年為例,當時東海縣有10萬多人從事水晶加工,各鄉鎮、村組都可以聽到八角磨盤的磨項鏈聲。水晶加工業的發展吸納了大量的農村富餘人員就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水晶首飾及工藝品的主要市場在國內各大城市。高檔水晶雕件、景石、球等主要是面向東南亞、日本、港澳台、韓國等地市場,銷路比較看好。受國際市場影響小也是水晶工藝生產的一個顯著特點。在20世紀的金融風暴中,對水晶工藝品的需求影響不大。在水晶工藝品的加工中,技術兼容性較強。近年來東海逐步引進先進的加工技術,有力地促進了加工業的發展。如激光內雕技術、水晶加色等技術。與此同時,傳統的工藝亦在發揚光大,如傳統的雕刻工藝、拋光工藝暫時用高科技手段還無法代替。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發展之路
(二)水晶工藝品行業的市場優勢
1.現實市場需求巨大。據統計,2006年僅東海水晶城的年成交額就達到20個億,如果算上不在水晶城交易和直接在廠家、在外地成交的水晶製品,其交易額應該還要增加,估計至少要增加一倍以上。而目前僅憑東海和其他地方的生產能力,整個水晶市場還沒有達到飽和。
2.潛在的市場需求前景廣闊。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晶的潛在市場需求十分巨大;從技術和工藝品的開發入手,不斷提高水晶工藝品的檔次和實用價值,可進一步刺激市場消費;還可以大力開發旅遊產品,讓水晶工藝品成為各大旅遊景點的一道亮麗的風景,並以此來發展國內市場;就國際市場來說,在鞏固原有亞洲市場的同時,可加大對歐美市場的開發力度。
東海縣副縣長王新林向國外來賓介紹水晶產品
(三)東海縣發展水晶工藝品行業獨特的地方優勢
1.網路體系健全。東海水晶工藝行業,經過多年的培育、成長,目前已形成了健全的網路體系。可以這樣講,在全國,有水晶市場的城鎮,就有東海人在經營水晶。經營者通過自營、合夥、代銷等方式形成遍布全國的營銷網路。在一些展銷會,如廣交會、上海旅遊節,水晶展台是對銷售網路的有力補充。也正是通過這些網路,使全國各地和國外的水晶原料不斷地湧向東海,經過東海加工後,又源源不斷地流向各地的市場。每年東海縣從世界各地進口的水晶原料近萬噸,東海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水晶集散地。
2.具有成熟的水晶專業交易市場。東海水晶城位於東海縣城繁華地段,1992年由東海縣供銷合作總社出資組建,其後歷經三次擴建,現有注冊資本1018萬元,固定資產10000萬元,佔地面積3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5000平方米,包括水晶城、假日廣場及集貿市場。現有商鋪2000多家,從業人數5000多人,主要經營天然水晶、水晶工藝品、水晶加工機械、水晶工藝品加工過程中的各種原輔材料、其他礦產品及珠寶玉石產品等,2006年,入駐經營戶實現交易額20.1億元,利潤5034.5萬元,稅金443萬元,現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水晶專業市場和世界水晶的重要集散中轉地。在東海水晶城的影響和帶動下,東海縣從事水晶開采、加工、貿易及相關產業的人數達20萬人以上,東海水晶城已成為東海縣水晶加工產業鏈的原料供應中心、產品銷售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新技術、新產品研發與推廣中心、人才培養中心。隨著水晶城知名度和美譽度的不斷增加,其影響力和輻射力越來越大,每年到水晶城購物的國內外客商日益增多,僅2006年就接待客商40萬人次以上。買水晶到東海水晶城,正成為客商和遊客們的首選和習慣。
客商雲集的東海水晶城
東海水晶城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肯定,多次獲得「江蘇省文明市場」、「江蘇省樣板市場」、「江蘇省供銷社系統十大市場」及「全國文明市場」、「全國供銷系統先進集體」、「中國水晶工藝禮品城」等榮譽稱號。
3.水晶工藝人才濟濟。在東海,水晶工藝行業「遍地開花」,在城鎮,在農村,到處都有從事水晶加工的行家裡手,一支龐大的技術熟練的工人隊伍已經形成。同時,水晶工業的發展,也培養了一大批管理專家和技術骨幹,被費孝通稱為「水晶大姐」的吳兆娥、「 水晶山莊」總經理李先進等管理專家已名揚海內外。在美術工藝方面更具人才優勢。東海縣擁有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2名、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5人、高級工藝美術師1 1人,蘇州工藝美術學院每年在東海招收兩個工藝美術大專班,南京藝術學院、東南大學等高校還將陸續在東海縣定向招收工藝美術本科班。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發展之路
4.科技實力雄厚。積極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在推動水晶及硅產業發展進程中,東海縣堅持走技術創新之路,積極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強與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間的全方位聯合,促進科技與經濟的全面對接。目前,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山東大學、北京石英玻璃研究所、中科院化學所等1 2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與東海縣企業建立了產學研聯合體。中科院院士王大衍、趙鵬大等40多名國內硅加工方面知名專家學者,被聘為東海水晶及硅支柱產業發展的特約科技顧問,成為東海水晶及硅加工產業發展的強大的技術後盾。近年來,東海縣圍繞建設水晶及硅支柱產業,開發出「大口徑透明石英玻璃管」、「激光石英管」等重點新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53個,其中多個產品填補國內空白;實施各類科技計劃1 27項,其中江蘇省省級以上項目51項,6家企業被認定為連雲港市市級高新技術企業。另外,在水晶首飾及工藝品專利方面,東海縣已獲專利26項,正在受理的有4項,還有多項正在積極組織申報。
5.龍頭企業初具規模。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市場洗禮,東海水晶行業一批龍頭企業已經脫穎而出。全縣固定資產超過千萬元的水晶及硅加工企業就達50餘家,水晶山莊、通寶公司、晶帥公司、海龍公司、彩虹公司、晶華水晶、恆利寶石廠、福東公司、太平洋公司、東海硅微粉公司等骨幹企業已成為國內一流企業,在國際上也佔有一席之地。眾多龍頭企業,已成為東海水晶工藝品行業的「發動機」,曲陽、安峰、溫泉、牛山等鄉鎮還涌現了多個水晶首飾加工專業村,強勢推動東海水晶行業的大發展。
6.各級政府重視。為了做足做大水晶文章,推動東海經濟快速發展,省市縣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東海水晶及硅資源的開發利用。東海縣的硅資源深加工業先後被列為國家級區域性支柱產業和省級星火技術密集區、江蘇省星火支柱產業重點培育示範區,同時江蘇省和連雲港市都制定了鼓勵和支持東海硅資源開發的優惠政策。東海縣政府更是牢牢抓住這一契機,把開發水晶資源、發展水晶加工業作為振興縣域經濟、實現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先後制定了東海縣水晶及硅資源開發「十一五」規劃、水晶及硅加工行業准入制度以及一系列鼓勵水晶及硅資源開發的優惠政策。投資7000多萬元建成中國東海水晶工藝禮品城,成為全國最大的水晶製品交易集散中心。
水晶二王。出自東海縣牛山鎮曹林村,深藏地下數十億年,於1995年1月15日出土。據鑒定,「晶王」重1.99噸,僅次於現存中國地質博物館的水晶大王。其品質和透明度堪稱水晶之最,是罕見的稀世珍寶
四、發展對策
(一)立足實際,加快構築經濟發展新優勢
我們既看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及差距,以增強加快發展的壓力與動力,更看到自身的優勢,以增強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我們的優勢有:一是得天獨厚的資源。「東海水晶甲天下」,只要我們管好用好手中的資源,合理地開發利用,就一定能夠在國內外同行中獨占鰲頭,長盛不衰。二是雄厚的民間資本。經過近20年的經營,在東海集聚了相當一部分民間資本,其中不少人有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的慾望,只要加以正確引導,就能夠將民間資本激活起來,為我縣的水晶產業注入新的活力。三是成熟的市場。水晶城每年接待國內外遊客40萬人次以上,他們都是沖著「東海水晶」這塊「金」字招牌來的,說明東海縣水晶製品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另外,東海的水晶工藝品已遍布全國各地。只要不斷創新,大力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競爭力,就能夠在 國內外市場上站穩腳跟,發展壯大。四是技術過硬的人才隊伍。東海縣有著加工水晶的傳統,多年來,培養造就了一大批水晶加工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五是初具規模的工業基礎。在工藝品加工方面,已經形成了天然水晶、合成水晶、仿製水晶等幾大系列產品,硅資源加工業已位列全國前茅,「東海水晶」在國內外市場上的地位和知名度正與日俱增。這些都是東海縣發展水晶產業的堅實基礎。只要充分利用好這些有利條件,就一定能有效地推動東海水晶工業再上新台階。
水晶作品——千手觀音
(二)科學規劃,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東海縣始終追求的目標,雖然東海縣水晶石英資源豐富,但任何自然資源都是有限的。近年來,東海縣大力倡導資源有限意識、資源保護意識、資源合理利用意識,反對急功近利,反對資源浪費。不論是制定發展規劃,還是制定行業規則,都充分體現這一點。通過制定水晶產業的發展規劃及行業規則,以明確發展的目標與方向,調整人們的投資及經營行為,制定優惠政策,加強保護與扶持,同時取締不正當競爭,切實保護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擴大招商引資,加快推進產業規模擴張
通過興辦水晶加工科技園區,把零散的加工優勢集中起來,同時多渠道引進資金,加大投入,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生產經營集約化,大力培植龍頭企業和優勢企業,強化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發力度,引導和推動水晶加工業不斷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充分展示東海水晶的加工能力,以應對東海水晶走上國際市場的需要。東海縣縣政府對水晶加工科技園區加大扶持力度,從場地、稅收、信貸、規費等各方面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堅持招商引資與激發民營資本雙軌並重,在抓好對外招商引資的同時,注重發揮本地民營資本的作用,鼓勵民營資本進園投資興業。凡是進園辦廠的企業,不論「外資」,還是「內資」,做到一視同仁,內外無別,外地客商能夠享受的優惠政策,本地投資者一樣能夠享受。
(四)主攻科技創新,拓展水晶產業的發展新空間
天然水晶是東海的特色,東海縣將在挖掘內涵上下功夫。同時要加快與國際水晶產業界的合作與交流,注重信息與技術的引導作用,積極借鑒和吸收國內外水晶加工企業的先進技術與經驗,引進先進設備,大力調整產品結構,不斷提高東海水晶製品的科技含量和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豐富水晶文化,把水晶與現代科技、藝術以及中國的傳統文化緊密結合起來,賦予水晶新的靈魂,提高產品的品位和科技內涵。在合理利用天然水晶資源的同時加大合成水晶、水晶玻璃的開發力度,克服天然水晶工藝品在走向產業化方面存在的局限性,為東海水晶產業的長足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方面,東海縣的「海龍」、「華豐」、「彩虹」等企業都是成功的例子。這些企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其產品品種多樣,主要銷往各大禮品公司和東南亞、日本、韓國、歐美等國外市場,是我縣水晶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五)以水晶城為核心,打造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建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是快速發展東海水晶產業和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客觀要求。經過多年的發展,水晶城的經營規模和經營人數迅速擴張,有力地帶動了餐飲、住宿、交通、物流、休閑娛樂等行業的快速發展,一個以市場為中心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已初具雛形。在發展水晶產業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快以水晶城為核心、以信息化為基礎的服務企業集群聚區的建設,把它建成集產品研發、購物、旅遊、對外貿易、信息服務、電子商務、人才培訓、物流倉儲、休閑娛樂、金融服務、會務會展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目前,東海水晶城已建成水晶工藝品交易區、玻璃製品交易區及電子商務中心、水晶雕刻學校、質量檢測中心、物業管理中心等管理和服務結構,佔地面積達30000平方米,建築面50000平方米。下一步的投資重點是燈具交易區、拉管交易區、其他硅產品交易區和倉儲物流中心、會展中心等。
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費孝通視察東海水晶市場
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國防部原部長遲浩田視察東海水晶城
(六)加強領導,搞好服務,為水晶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軟環境
水晶產業事關全局,東海縣政府及各相關部門將全力以赴為水晶產業的發展創造優良的環境。今後,東海縣政府將更好地履行職責,努力做好下列管理和服務工作:研究制定水晶產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協調各部門為水晶產業發展提供扶持和服務;制定行業規則,檢查、監督規則的執行情況,並責成有關部門對各類違規行為進行查處;經常舉辦各種活動,研究探討具體的對策與建議,供政府決策參考;定期公布業主業績,對於稅利大戶進行表彰獎勵等;搞好水晶產業的招商引資和加工科技園區建設,促進水晶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要注重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盡快成立東海水晶產業協會,建章立制,規范運行,促進行業內部搞好自我調節、自我服務、自我管理,使各企業相互促進,密切配合,共同發展。
中國水晶工藝禮品城全景
J. 江蘇省東海縣有哪些大的石英砂、石英粉廠
東海縣雙友硅製品有限公司,專職生產石英砂石英粉,產品一般銷往黑龍江新疆日本等地,此外還有東海縣雙友碳化硅微粉廠 ,地址在東海縣橫溝鄉駐地,東海縣城西雙湖邊上,天一居小區對面也有一家石英廠。你可以咨詢下,此外平明應該也有的,具體廠名不太清楚的,不過東海縣城有硅產業協會,你可以到那裡去咨詢,地址在縣城利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