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北最好的十個市
湖北,位於我國中部天元要樞,通南達北、控東而引西,兼有長江水利之便,交通基礎設施完善,為兵家必爭之地;再加上江漢平原沃野千里,千湖之省物阜民豐,因此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富庶之地,因此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譽。目前,湖北省常住人口5917萬,共設有1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今天我們來看看湖北1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又是如何的?
一、經濟實力
湖北1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截止19年GDP過萬億的只有省會武漢一個城市,而3000億至5000億級別的城市依舊只有襄陽和宜昌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19年孝感、荊門和十堰三市成功突破2000億大關,2000億級別的城市因此上升到5個,進步還是不小的。而隨著恩施州突破千億關口後,湖北地級城市就徹底告別千億以下了,目前湖北千億級別城市共有5個,其中黃石有望在兩年後進入兩千億級別中。
經濟總量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整體實力,而人均GDP則是衡量城市綜合實力的指標之一!湖北13地級城市按照人均GDP可以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是人均GDP超10萬的城市,目前只有武漢、宜昌和鄂州等3市;而人均GDP超過5萬元的則有5個,它們分別是襄陽、黃石、荊門、十堰和隨州。但人均GDP不到5萬億的城市仍然有4個之多,而且其中3個城市GDP超過了2000億,它們就是孝感、荊州、黃岡和恩施州。
湖北地級城市的經濟實力和長江中游城市群非常相似,雖然擁有GDP超過1.5萬億的頭部城市,但是5000億至10000億之間的頸部城市及腰部城市一個沒有,缺乏中堅力量的支撐,有點青黃不接的樣子,這也是湖北與東部經濟強省之間的差距所在。而2000億級別的城市,其中荊州、黃岡、孝感人均GDP不足5萬,是依靠人口基數支撐起來的。因此,湖北當務之急是盡快讓武漢進入2萬億梯隊,而襄陽、宜昌進入6000億以上的頸部城市;荊州、黃岡、孝感、荊門和十堰等5市則盡快進入到3000億以上梯隊中,這樣湖北才能真正進入我國經濟強省之林!
二、城市和居民收入
一個城市和一個家庭其實是一樣的,收入越多則城市可以擁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市民也會享受到更好的社會公共資源。所以這里我們就來看看湖北各市19年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即每個城市的財政收入。武漢作為全國十大城市之一,是湖北唯一財政收入超過1000億的城市,達到1564億,排名全國城市第十。二副襄陽和宜昌的財收分別是300億和240億,襄陽比宜昌多60億,但是均人均宜昌則高於襄陽。而荊州、黃岡、孝感、荊門、、十堰和黃石等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都在110億至140億之間,彼此相差不大。與黃石人口相當的咸寧,財收不足百億,明顯偏低;而隨州、恩施州和財收同樣不高,均不足百億。
上面是每個城市去年的可支配財力,接下來再看看居民可支配收入。湖北13市,武漢以46010萬的年收入高居第一,其次襄陽、宜昌、荊門、黃石等4市居民可支配收入都在2.80萬左右僅次於武漢。咸寧、隨州、荊州、十堰、黃岡和恩施州等市19年居民可支配不足2.50萬,處於湖北城市的下游水平,其中最低的恩施州更不足2萬元,不及武漢一半,可見湖北居民收入差異巨大!
居民存款收入可以反映出一個城市人民的收入水平,同時間接反映出消費習慣及水平,對於地方金融行業發展以及企業的融資具有重要的意義!截止19年底,武漢居民存款達到8992億,排名全省第一,是老二襄陽的3倍多;而襄陽、宜昌以及荊州居民都在2000多億,荊州市民雖然收入不高,但是存款意願卻是非常強的;十堰也是如此,雖然居民收入不如荊門,但是居民存款遠超荊門,恩施州也是如此!
三、消費能力
消費和投資是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兩架馬車之一,也是城市潛力的重要體現,消費能力越強,則城市的韌性和抗壓能力也會更強!湖北13個城市,武漢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49億,是第二襄陽的4倍多;襄陽、宜昌、十堰消費能力處於第二梯隊,十堰雖然收入水平並不高,但是消費能力卻並不差。荊州、黃岡、孝感、荊門的消費能力與它們的經濟體量明顯不符,消費能力偏弱;咸寧、隨州和恩施州收入和消費都位於湖北城市的下游水平。
四、旅遊收入
如果說工業可以強市,那旅遊服務業則可以活市,能讓一個城市的經濟更活躍,可塑性更高!武漢19年接待遊客3億多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高達3570億,是湖北第一大旅遊城市。宜昌19年接待遊客89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985億,是湖北第二大旅遊城市;十堰和恩施州去年接待的遊客人數都在7000多萬,是湖北的第三大和第四大旅遊城市。而襄陽、咸寧和荊州,旅遊業實力排名湖北第五、第六和第七;位於大別山地區的黃岡,僅排名第八,和它的豐富的旅遊資源不匹配。
五、綜合實力與發展潛力
湖北13個地級以上城市,綜合以上多方面因素,武漢的綜合實力無疑是最高的,襄陽雖然總量超過宜昌,但是綜合實力卻不低宜昌,只能屈居第三;另外,荊門這個地級市雖然體量不大,但是無明顯短板,各方面實力比較均衡,綜合實力位於一主二副之後;恩施州、黃岡、隨州和咸寧的綜合實力則是全省最差的。若全國城市發展潛力,武漢、襄陽和宜昌無疑是名列前三甲;其次荊州、孝感和黃岡三市擁有著區位優越和人口優勢,未來發展潛力同樣不可忽視!荊門、黃石、十堰和咸寧則有望建成小而美的宜居城市。
2. 5年內GDP突破7000億元,沖刺10000億元,襄陽底氣從何而來
襄陽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2800年的建制歷史,是楚漢文化的發源地。地理位置優越,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那麼它的經濟想必也是穩步上升之中的。
給你襄樊的所有郵局的地址,你一個一個看吧~實在不行了 你網路地圖裡面搜索 襄樊郵局 好了 很清楚地
解放路郵局郵政儲蓄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襄樊市中心部
中國郵政(春光招待所東北)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市轄區
中國郵政(清溪路)
地址:襄樊市保康縣清溪路附近
中國郵政(宜城市公安局王集派出所南)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宜城市
中國郵政(222省道)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谷城縣
襄陽區郵政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襄樊市中心部
襄樊市郵政局縣府路支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襄樊市郵政局襄城營業廳
地址:襄樊市東街16號
中國郵政(發展小區)
地址:宜城市襄沙大道118號
襄樊市樊陽區郵政局田山郵政支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市轄區
襄樊市樊陽區郵政局朱坡郵政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市轄區
棗陽市郵電局工會郵電局通訊設備技術維修服務部
地址:棗陽市北城街道辦事處大西街1號
電話:0710-6222031
人民路郵政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襄陽郵政局城關郵政營業室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肖灣郵政支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六零九郵政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太平店郵政支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卧龍郵政支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雲集郵政營業廳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七里河郵政營業廳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襄樊市中心部
解放路郵政所
地址:襄樊市解放路附近
黃渠河郵政支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中國郵政樊東分理處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襄樊市中心部
建華路郵政營業廳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火車站郵政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三元路郵政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長虹中路郵政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大慶西路郵政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襄樊市中心部
中國郵政襄城營業廳
地址:襄樊市東街附近
襄陽區田山郵政支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長虹南路郵政營業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二汽郵政營業廳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襄陽天潤郵政支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新華路郵政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長虹南路郵政營業廳
地址:襄樊市財苑路附近
雙溝郵政支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襄新路郵政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王河郵政支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泥咀郵政支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襄樊市中心部
張灣郵政局
地址:湖北省襄樊市
4. 襄陽高新區屬於樊城區還是襄州區
襄陽高新區是湖北省襄陽市下轄開發區,不屬於哪個區。
襄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所屬地區,湖北襄陽,位於襄陽市東北部。
園區簡介:
襄陽高新區,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下轄高新技術產業園、汽車工業園、深圳工業園,常駐人口20萬人,行政面積20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80平方公里,是襄陽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的中心區域,也是我國汽車工業、軍工企業的聚集地。
為了充分發揮優勢,整合資源,提升競爭力,使開發區成為推動襄陽經濟社會發展和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增長極,2005年2月20日,經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襄陽市委、市政府決定,將原襄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襄陽汽車產業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並,組建新的襄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襄陽高新區從此開始步入加速發展的快車道。
(4)襄陽萬億工業強市在哪裡擴展閱讀
襄陽:
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6月,襄陽市下轄襄城、樊城、襄州3個區,棗陽、宜城、老河口3個縣級市,南漳、保康、谷城3個縣。設有國家級襄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襄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東津新區 ) 和省級魚梁洲經濟開發區。
位置境域:
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居漢水中游, 地跨東經110° 45′—113° 06′、北緯 31° 13′—32° 37′,北鄰河南省南陽市,南與荊門市相鄰,東接隨州市,西連十堰市。行政區域總面積1.97萬平方千米。
5. 為什麼說襄陽是湖北第二大城市
襄樊是湖北僅次於武漢的第二大經濟強市,全市已形成以汽車、紡織、醫化和高新技術等四大產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襄樊市區面積3564平方公里,人口218萬,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
襄陽的前景:
1、《福布斯》權威推薦——中國大陸最適宜開設工廠的城市
2、區位優勢——「得中獨厚」
3、交通便捷——立體交通網四通八達
4、工業體系完備——產業特色鮮明
5、農業資源豐富——全國重要的糧棉油生產基地
6、生產要素成本低廉——投資興業更有優勢
7、能源優勢明顯——為企業提供強力支撐
6. 襄陽如今發展的怎麼樣當地的城市建設的怎麼樣了
這是數千年的古老城堡,沉澱的歷史中不斷散發出其魅力,久彌新,他在那裡了,看到歷史的風雲變幻,現在正在迅速發展,但是美麗的三峽宜昌相比,誰更強呢?襄陽會超過宜昌嗎?讓小編來看看他的美吧。
7. 湖北最富的五個市是哪裡
武漢市、宜昌市、襄陽市、荊州市、黃岡市。
湖北省,簡稱「鄂」,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武漢。地處中國中部地區,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
介於北緯29°01′53″—33°6′47″、東經108°21′42″—116°07′50″之間,東西長約740千米,南北寬約470千米,總面積18.59萬平方千米,佔中國總面積的1.94%。最東端是黃梅縣,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來鳳縣,最北端是鄖西縣。
湖北省地勢大致為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間低平,略呈向南敞開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總面積中,山地佔56%,丘陵佔24%,平原湖區佔20%,屬長江水系。
湖北省地處亞熱帶,全省除高山地區屬高山氣候外,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2020年,湖北省共轄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共有26個縣級市 、35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常住人口5775萬人,地區生產總值(GDP)43443.4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31.9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7023.9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2287.65億元。
經濟
綜述
2019年,湖北省完成生產總值45828.31億元,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3809.09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9098.62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2920.60億元,增長7.8%。
三次產業結構由2018年的8.5:41.8:49.7調整為8.3:41.7:50.0。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其他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4%、5.3%、8.5%、7.1%、5.6%、9.2%。
固定資產投資
2019年,湖北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10.6%,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8.9%。按產業劃分,全省一、二、三次產業投資分別增長18.6%、6.2%、13.2%。全省316個省級在建重點建設項目全年完成投資2924.45億元。
財稅收支
2019年,湖北省完成財政總收入5786.86億元,增長1.8%。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88.39億元,增長2.5%。在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2530.64億元,增長2.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967.73億元,增長9.8%。
人民生活
2019年,湖北省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01元,增長9.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91元,增長9.4%。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1%,漲幅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3.0%,農村上漲3.2%。
分類別看,八大類商品價格七漲一降。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7.0%,衣著價格上漲1.6%,居住價格上漲1.9%,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4%,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0.7%,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2.5%,醫療保健價格上漲1.8%,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2.6%。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0.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0.7%。
以上內容參考:湖北
8. 你覺得襄陽市的未來經濟發展潛力是怎麼樣的呢
宜昌,與襄陽市相比較而言,宜昌市的知名度似乎是略勝一籌的。雖然宜昌市的歷史遺跡沒有襄陽市多。但是,宜昌市內有三峽啊!三峽的美、三峽的奇、三峽的險。一直都牢牢的抓住遊客的眼睛。而就城市基礎建設而言,宜昌市也是比較完善的。尤其是交通建設方面,還是比較有優越性的。在2018年的經濟總量排名當中,宜昌市的經濟總量為2931億元。與襄陽市的差距非常微小。這與宜昌市在近幾年為了保護環境,砍掉了一部分的化工企業還是有著一定的聯系的。相信未來的宜昌市的發展潛力一定是不會太差的。你覺得這兩座城市,誰才是最終能坐穩湖北省二把手的位置的那一座呢?
9. 襄陽發展
【標准】
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一主兩副」發展戰略,逐步形成以「武漢大都市圈」為龍頭,「襄陽大都市區」和「宜昌大都市區」為兩翼的「金三角」。襄陽,由此有了「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說法。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定位,襄陽要成為省域副中心城市至少要具備四個條件:
——在全省應有相對明顯的經濟實力,經濟總量在全省要佔到相當的比重,至少要達到15%以上,是全省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在鄂西北地區乃至鄂豫陝渝毗鄰地區有絕對的經濟實力、發展優勢和帶動能力。
——對外開放水平要領先,經濟的開放性和外向度比較高,能夠有效吸納和配置各種生產要素。
——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要走在中部同類城市前列。
【成績】
改革開放以來,襄陽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工業立市、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旅遊活市,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地區生產總值、高新區工業產值、縣域工業產值、汽車工業產值相繼突破千億元大關,2010年全市GDP實現1538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835億元,全市上市企業超過8家,共有15家銀行在襄陽設立分支機構,中心城區面積擴大到116平方公里、人口120萬,交通路網、供排水管網、通訊網、商貿物流網等城市設施日益完善,零障礙、快節奏、低收費的行政服務體制全面建立。一座農業基礎堅實、工業體系完備、第三產業發達的現代化城市已屹然崛起。
【目標】
「十二五」期間,襄陽將按照省委、省政府跨越式發展、建設湖北核心增長極的要求,搶抓機遇,銳意進取,乘勢而上,力攀高峰!2015年全市GDP達到3500億元,力爭達到4000億元,全面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綜合實力,努力建設鄂豫陝渝毗鄰地區的中心城市,向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化大城市邁進。
【舉措】
做大做強優勢產業
做大做強汽車及零部件龍頭產業,形成年100萬輛整車、200萬根車橋、100萬台發動機的年產規模,汽車工業產值突破3000億元,新能源汽車產值突破500億元,成為全國重要的汽車及零部件基地、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和中國汽車名城,引領區域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發揮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孵化引領帶動作用,積極承接央企資本重組、資源整合和產業擴張,跨越式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3000億元,成為全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引領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突破性發展奧星糧油、梅園集團等一批產值過百億元、過5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全市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1500億元,成為全國重要的現代農業基地和優質農產品加工基地。
充分利用山、水、城、洲的自然稟賦和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蘊,全力打造以古隆中為龍頭的三國文化旅遊區,以襄陽古城為龍頭的訪古文化旅遊區,以九路寨為龍頭的大荊山生態旅遊區,以魚梁洲為龍頭的漢江觀光休閑和水陸空體育運動旅遊區,文化旅遊增加值突破350億元,成為區域性旅遊集散地和目的地。
突出抓好汽車產業物流,農產品物流,公路、鐵路口岸物流,航空物流等,發展四季青農資城、襄陽市農產品批發中心、華中光彩大市場、新華市場等一批年交易額過200億元、100億元和50億元的輻射帶動周邊商貿的區域性大型專業批發市場,商貿物流業增加值突破600億元,建成全國物流信息樞紐、中部地區物流節點城市、區域性現代物流基地和商貿中心。
提升城市發展水平
襄陽市中心城區面積將達到20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達到200萬,成為經濟繁榮、產業發達、功能完善、服務配套、環境優美、生活舒適、宜游宜居、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現代化特大城市。棗陽市快速發展,成為50萬人以上的城市;老河口市和谷城縣相向發展,組團發展成為50萬人以上的城市,成為襄陽的兩個副中心城市。建設聯接中心城區與宜城、南漳的快速通道,使其成為中心城區的工業新區、產業新城。支持保康發展現代農業和生態旅遊,建成特色鮮明的生態花園城市。加強與十堰、荊門、隨州、南陽等周邊地區的聯系互動。
強化發展要素支撐
為構築起與區域性中心城市相適應的支撐平台,將加快推進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組織建設,構建現代金融體系和多元化投資融資體系,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
加快推進項目興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立總投資規模超過2萬億元的項目庫,五年累計投資8500億元以上,形成跨越發展的強勁動力。加快漢江綜合開發、鄭渝鐵路、襄陽機場擴建等重大工程建設,著力構建鐵路大動脈、公路大網路、水運大通道、空中大走廊的立體型現代化綜合運輸體系。
加快推進創新型襄陽建設,加強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力爭使襄陽成為全省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的示範區。大力發展地方高等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努力把襄樊學院建成具有特色優勢的綜合性大學,把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建成一流的國家示範職業學院,加快建設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和襄樊理工學院,建設區域性職業教育培訓中心。
提高市民幸福指數
「十二五」期間,全市將著力控制城鎮失業率,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提高社會福利水平,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快公租房、廉租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完善城鄉文化體育設施,加快教育改革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等,使人民生活幸福指數得到進一步提高。
10. 被譽為湖北省「第一大城市」,GDP破萬億的是哪座城市
武漢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已經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同時,武漢還擁有超強的科教實力,是全世界在校大學校最多的城市,另外,武漢的地理位置也特別優越,自古就有“九省通衢”的美譽,相信大家應該不會陌生。
另外,武漢最近這些年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備受大家的矚目,GDP早已突破萬億,躋身“萬億俱樂部”成員,另外,在我國日益激烈的城市競爭中,武漢的表現也相當吸引眼球,很多人都看好作為“新一線城市”武漢的綜合實力與未來的發展前景。
甚至有人說,武漢很有可能成為我國繼“北上廣深”之後的下一個“一線城市”,畢竟上海在東部,北京在北部,廣深在南部,西部有重慶作為直轄市了,如果中部要崛起的話,那麼綜合實力最強的武漢應該也是最有希望趕超“北上廣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