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第四次工業革命主要發明成果是什麼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慧、石墨烯、基因、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基於網路物理系統的出現。網路物理系統將通信的數字技術與軟體、感測器和納米技術相結合。與此同時,生物、物理和數字技術的融合將改變我們今天所知的世界。[1]
中文名
第四次工業革命
外文名
The fourth r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時間
21世紀—22世紀中葉
發起國家或組織
中國、美國、歐盟、日本、英國等
分類
人工智慧、虛擬現實、量子通信、新材料、分子工程、基因工程、核聚變等
快速
導航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促進從生態赤字轉向生態盈餘
無紙辦公並未實現
各界觀點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要到來
2013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4月7日至11日舉行。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家廠商參展。中國以近600家參展商規模成為東道主德國以外的最大參展國。在為期五天的展會中,「工業4.0」概念受到關注。輿論認為,作為工業領域的全球領先展會,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推動了「第四次工業革命」。參展商和觀眾們對本屆展會都給予高度的評價。
德國聯邦科研部專家伯伊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加強德國作為技術經濟強國的核心競爭力,早在2006年的,聯邦政府就已經通過了《高技術戰略2020》,該戰略文件重點為《未來項目—「工業4.0」》。聯邦政府從2010年到2013年為高技術戰略大約投入270億歐元,對未來項目的專項投資達83億歐元。為了進一步落實「工業4.0」的計劃,最近德國三大工業協會—德國信息技術、通訊、新媒體協會,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以及德國電氣和電子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三大協會」)決定,三大協會共同建立一個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平台」的辦事處,該平台已正式啟動,旨在推動實施聯邦政府制定的高科技戰略。
漢諾威工博會負責人柯克勒認為,「工業4.0」在本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已成為核心題目,在未來10年至15年,製造業的綜合整合將對全球產業產生巨大影響。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悄然到來。
18世紀中葉以來,人類歷史上先後發生了三次工業革命,發源於西方國家及衍生國家,並由他們所創新所主導。第一次工業革命所開創的「蒸汽時代」(1760—1840年),標志著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了「電氣時代」(1860-1950年),使得電力、鋼鐵、鐵路、化工、汽車等重工業興起,石油成為新能源,並促使交通的迅速發展,世界各國的交流更為頻繁,並逐漸形成一個全球化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兩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更是開創了「信息時代」(1950—),全球信息和資源交流變得更為迅速,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被捲入到全球化進程之中,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進一步確立,人類文明的發達程度也達到空前的高度。第三次信息革命方興未艾,還在全球擴散和傳播。
前三次工業革命使得人類發展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代,與此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資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生態成本,急劇地擴大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進入21世紀,人類面臨空前的全球能源與資源危機、全球生態與環境危機、全球氣候變化危機的多重挑戰,由此引發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綠色工業革命,一系列生產函數發生從自然要素投入為特徵,到以綠色要素投入為特徵的躍遷,並普及至整個社會。
21世紀發動和創新第四次綠色工業革命,中國第一次與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在過去200多年世界工業化、現代化的歷史上,我們曾先後失去過三次工業革命的機會。在前兩次工業革命過程中,中國都是邊緣化者、落伍者,急劇地衰落,由於錯失工業革命機會,中國GDP佔世界總量比重,由1820年的1/3下降至1950年不足1/20,落後就要挨打,這也是近代中國飽受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之後中國在極低發展水平起點下,發動國家工業化,同時進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即使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信息革命中,我們也僅僅是僥幸上了末班車,還是個「後來者」,因為對外開放才成為「追趕者」。但是中國實現了成功追趕,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ICT(信息通信技術)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正在成為領先者。進入21世紀,中國第一次與美國、法國、德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② 什麼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所謂第四次工業革命,大致可以劃分第一次是蒸汽技術革命,第二次是電力技術革命,第三次是信息技術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用現在的詞叫做「物理信息融合」,其實就是「物聯網+」,主要是以互聯網產業化,工業智能化,工業一體化為代表,以人工智慧,清潔能源,無人控制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
③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是什麼
第四次工業革命,應該是生物技術的革命吧.好像沒想像的那麼快。
第四次工業革命會以什麼為核心,這個問題需要根據現實的情況做出解答。筆者在這里試大膽做一猜想。所謂核心,必然是屬於廣泛的基礎性的領域,必然是新的領域,必然是能帶來生產力巨大進步的領域。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解決了很多問題,比如用機器代替人的體力,延伸人的耳、目、手、足等等,但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例如機器還不能具有人的智能,,還不能真正的做到聽說讀寫,理解自然語言,即還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機器還不具有小型化,即納米水平的機器人;還不具有特定的功能,人類到現在還不能製造出類似昆蟲的能飛行的機器人,因為無法製造出達到高速振動翅膀性能的裝置;人類還不能快速有效的改造自我的某些方面,如記憶力,如性格。如體力,而只能依照外界環境對人進行鍛煉,這種效果是很緩慢的;人類還不能隨意製造出身上的某個零件;人類還不能直接聆聽他人內心的想法;人類還不能很快的學完一些課程,例如五年的課程半年學完……
其中有些問題是屬於整個社會的問題,體現了全體社會的基本需求。而這些需求是在前幾次工業革命的基礎上產生的。例如蒸汽機的出現對煤礦運輸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運輸業的發展對通訊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訊業的發展對製造業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製造業的發展對精密儀器儀表、自動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的工業革命也必然是因為上次工業革命對它們提出的更高要求。
那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發生在什麼行業上呢?先看化學工程類的行業。現代化學對新材料、新的高功能分子都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在節省能源上,各國的政策也是一樣的。再看機電工程業、通訊業、計算機業,它們對自動控制、人工智慧、信息處理上都提出了自己很高的要求。例如現代社會不是信息不足,而是信息污染,信息過剩,如何面對巨大的信息和有限的信息處理能力就是一個很突出的矛盾。再看環境領域。現在盡管各國對環境問題都比較重視,但該問題依然非常突出。農葯的污染、汽車尾氣的污染、工業生產帶來的廢水、廢氣、廢物依然不容忽視。還有一些行業,筆者就不例舉了。
④ 四次工業革命的主要內容和時間
四次工業革命的主要內容和時間:
1、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中期,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它在生產領域和社會關繫上引起了根本性變化。
2、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進入電氣時代。並在信息革命、資訊革命中達到頂峰。電力的廣泛應用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顯著特點。
3、20世紀後半期,進入科技時代。生物克隆技術和航天科技的出現,即生物科技與產業革命。
4、21世紀,又一次科技革命。以互聯網產業化、工業智能化、工業一體化為代表。
⑤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什麼
第四次工業革命一般是指工業4.0。工業4.0則是利用信息化技術促進產業變革的時代,也就是智能化時代。就是通過數據流動自動化技術,從規模經濟轉向范圍經濟,以同質化規模化的成本,構建出異質化定製化的產業。對於產業結構改革,這是至關重要的作用。核心特徵是互聯 [ 。互聯網技術降低了產銷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加速兩者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反饋,工業4.0代表了「互聯網+製造業」的智能生產。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中期掀起的通過水力和蒸汽機實現的工廠機械化;第二次工業革命是19世紀後半期至20世紀初的電力廣泛應用;第三次工業革命是20世紀後半期出現的、基於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的生產工藝自動化。
⑥ 四次新技術革命可以分為哪三個時代
第一次工業革命所開創的「蒸汽時代」(1760-1840年),標志著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
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了「電氣時代」(1840-1950年),使得電力、鋼鐵、鐵路、化工、汽車等重工業興起,石油成為新能源,並促使交通的迅速發展,世界各國的交流更為頻繁,並逐漸形成一個全球化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
第三次工業革命,開創了「信息時代」(1950-),全球信息和資源交流變得更為迅速,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被捲入到全球化進程之中,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進一步確立,人類文明的發達程度也達到空前的高度。
就在第三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之際,我們悄然迎來了第四次工業革命——以人工智慧、物聯網、機器人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等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包括但不限於工業4.0側重的製造業革新。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是網路化、信息化與智能化的深度融合。它在提高生產力水平、豐富物質供給的同時,也會重塑人力與機器力結合的勞動形式和要求,在教育及產業政策方面增添新內容和新方法。
中國的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
為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於2015年出台了「中國製造2025」戰略並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實現製造業信息化,在製造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方面取得明顯進展。
首先,第四次工業革命催生了數據分析、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興行業,軟體、機器人、互聯網等行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數字技術與傳統製造技術相結合後,創造出了許多新產品與新服務。行業之間相互滲透、融合,以製造為主的企業進入到服務領域,從而轉型為提供解決方案的服務商,而信息企業則利用大數據技術進入到製造領域,進而開發出新產品。
比如,華為成為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騰訊、網路投資開發電動汽車等。未來,這些行業勞動生產率相對更高,創造價值更多,收入增長相對更快,是推動製造業乃至整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數字技術也催生了數據分析工程師、機器人協調員、現場服務工程師等新職業,同時減少了傳統的機器操作工、物流運輸、設備維護等職業的需求。
⑦ 人類歷史上出現的4次工業革命分別指的是
1、第一次: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
工業革命不能僅僅歸因於一小群發明者的天才。雖然天才無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紀後期起作用的種種有利力量的結合。除了在強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發明者很少作出發明。作為種種新發明的基礎的許多原理在工業革命前數世紀已為人們所知道,但是,由於缺乏刺激,它們未被應用於工業。
2、第二次: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人類開始進入電氣時代,並在信息革命、資訊革命中達到頂峰)
18世紀後期開始的工業革命已穩步地、不懈地繼續到19世紀末期。因此,將其發展過程劃分為不同的時期,實質上是武斷的。然而,若把1870年看作一個過渡日期,還是可以作一劃分。正是在1870年前後,出現了兩個重要的發展——科學開始大大地影響工業,大量生產的技術得到了改善和應用。
3、第三次:20世紀後半期,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進入科技時代,生物克隆技術的出現,航天科技的出現,歐美有稱為21世紀系統與合成生物學將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即生物科技與產業革命)。
4、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慧、新材料技術、分子工程、石墨烯、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7)第四次工業革命涵蓋哪些領域擴展閱讀:
科技進步和新技術的出現帶來的變化毫無疑問將影響整個世界。雖然我可以在在世期間目睹中部歐洲這幾十年的變遷,但中部非洲的學生們卻不能在他們的國家裡看到同樣的轉變,或許下代人可以看到,至少這代人看不到。
就像盡管19世紀就發明了電,但這個世界很多地區的人們還沒有用上電;大規模電腦化已經推進了半個世紀,但絕大多數人類依然無法享受它帶來的福利;1879年英國的紐卡斯爾就點亮了世界第一盞街燈,而飽受內戰摧殘的索馬里摩加迪沙在2012年依然黑暗。任何改變都需要時間,科技進步也是一樣,盡管其帶來的改變將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加快。
⑧ 第四次工業革命會是什麼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得以發展,是建立在前三次工業革命基礎之上。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人們已經開始學會利用能源發明蒸汽機,從而促進生產機械化。這是一個簡單的開始,也為後面第二次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在電氣時代到臨之前,人們都在尋找提高生產力的方法,找到一種科技來徹底改變人們生活。最後當電能被人們掌握和利用,逐漸在人們生活中產生了大量科技。
市場之中。科技革命來臨以後,每個國家緊密相連,世界成為一個大市場,彼此間更為緊密,也更為敏感。在如今全球世界市場上,科技革命會改變一個國家生產形態以及全球資本流動方向。
⑨ 第四次工業革命指的是什麼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得以發展,是建立在前三次工業革命基礎之上。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人們已經開始學會利用能源發明蒸汽機,從而促進生產機械化。
這是一個簡單的開始,也為後面第二次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在電氣時代到臨之前,人們都在尋找提高生產力的方法,找到一種科技來徹底改變人們生活。最後當電能被人們掌握和利用,逐漸在人們生活中產生了大量科技。
第四次工業革命相關資料:
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德國,2013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其核心目的是為了提高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佔領先機。隨後由德國政府列入《德國2020高技術戰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來項目之一。
該項目由德國聯邦教育局及研究部和聯邦經濟技術部聯合資助,投資預計達2億歐元。旨在提升製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夥伴。其技術基礎是網路實體系統及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