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寧德哪些鎮工業實力

寧德哪些鎮工業實力

發布時間:2022-05-25 15:20:03

A. 寧德有哪些經濟比較發達的鎮像長樂金峰一樣的百強鎮!

寧德的東僑,福安的賽岐鎮、穆陽鎮和福鼎的秦嶼鎮、白琳鎮以及龍安開發區都是比較發達的城鎮。其中福鼎的秦嶼鎮是福建省二十大中心城鎮之一,全鎮有兩個工業園區、一個核電站(寧德核電所在地)、一個世界地質公園太姥山景區以及海洋漁業,前景十分廣闊,有「萬古雄鎮」的美譽。

B. 寧德漳灣有幾個工業區分別是什麼

寧德漳灣
東僑開發區工業集中區
漳灣臨海工業區
飛鸞鎮工業園區

C. 福建寧德是怎樣的一個地方發展狀況怎麼樣_

寧德市位於東經118°32'~120°44'、北緯26°18'~27°4'之間,屬於福建省,南連福州,北接浙江,西鄰南平,東面與台灣省隔海相望,是福建離「長三角」和日本、韓國最近的中心城市。全市現轄蕉城區、福安、福鼎兩市和霞浦、柘榮、壽寧、古田、屏南、周寧六縣。土地面積1.34萬平方公里,直接相鄰的海域面積4.46萬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山地兼沿海小平原相結合為特點,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4℃~20.2℃, 年平均降雨量在1250~2350毫米,無霜期235~300天。
寧德市是一個新興濱海港口城市,全境包括蕉城區、福安市、福鼎市、壽寧縣(鰲陽鎮)、霞浦縣(松城鎮)、柘榮縣(雙城鎮)、屏南縣(古峰鎮)、古田縣(新城鎮)、周寧縣(獅城鎮) 。124個鄉、鎮、街道辦事處,2269個村(居)委員會。土地面積1.35萬平方公里,直接相鄰的海域面積4.46萬平方公里,全市2008年末常住總人口303萬人,城鎮化水平為39.9%。其中畲族人口17萬人,佔全省畲族人口的1/2、全國的1/4,是全國最大的畲族聚居區。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近30萬人。
電話區號:0593 郵政編碼:352100
初步核算,2008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42.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7.70億元,增長6.5%;第二產業增加值219.21億元,增長20.3%;第三產業增加值215.76億元,增長12.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7851元,比上年增長14.7%。
產業結構繼續優化。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有所下降,第二產業發展加快,所佔份額提高。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20.3∶38.0∶41.7調整為19.8∶40.4∶39.8。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4.1%,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6.5%,服務價格下降4.3%。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4.4%。
城鎮新增就業人員2.49萬人,超額完成預期目標4%。全年有1.04萬下崗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其中「4050」人員再就業295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77%,比上年末下降0.25個百分點,控制在預期目標4%以內。
財政總收入(不含基金收入)40.01億元,比上年增長19.7%,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24.22億元,增長20.0%;財政支出54.11億元,增長26.8%。全市國稅稅收收入20.06億元,增長16.9%;全市地稅系統組織各項收入22.68億元,增長24.8%,其中稅收收入17.86億元,增長24.5%。
全年糧食產量63.87萬噸,比上年增加2.27萬噸,增長3.7%;蔬菜產量103.42萬噸,增產2.9%;茶葉產量6.26萬噸,增產5.6%;食用菌產量11.57萬噸,增產6.5%;水果產量27.45萬噸,增產6.6%。
完成植樹造林總面積20.8萬畝,超額完成預期目標4%。肉蛋奶總產量9.11萬噸,比上年增長3.2%。水產品產量61.22萬噸,增長4.9%。
全市工業增加值181.04億元,比上年增長2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0.30億元,增長25.8%,增幅連續四年居全省各設區市首位。

D. 寧德市各縣經濟排行

福安市,福鼎市,寧德,霞浦縣,古田縣 屏南縣 周寧縣 柘榮 壽寧縣 而我就是壽寧的

E. 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各個鄉鎮的交通經濟概況

壽寧的經濟相對落後,我來壽寧工作了半年多,才覺得慢慢適應這里。
壽寧雙湖二級路沿線的鄉鎮還經濟、交通都還可以,如南陽、武曲、斜灘。
不過其實不管哪個縣市都有落後的鄉鎮,經濟水平相對高的都是交通條件相對便利的地方.

F. 寧德哪個縣的經濟最發達

福安市、福鼎市、蕉城區、寧德這三座轄區縣工業最發達 其中福安排名第一!

G. 寧德有哪些鎮

幾百個,你慢慢網路吧,
如果是說蕉城。10鎮、4鄉、2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經濟開發區。 蕉南街道辦事處、蕉北街道辦事處、城南鎮、漳灣鎮、七都鎮、八都鎮、九都鎮、飛鸞鎮、三都鎮、赤溪鎮、霍童鎮、洋中鎮、金涵鄉、洪口鄉、石後鄉、虎貝鄉

H. 閩東地區十大經濟強鎮是哪個

1、福安市賽岐(福建著名港口,閩東主要港口,重工業強鎮,閩東電機製造中心,是閩東城市面積最大的商貿鎮,該鎮擁有省級開發區-----福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2、福鼎市秦嶼鎮(旅遊興鎮,工業立鎮,該鎮擁有省級開發區-----福鼎溫州工業園(文渡、水井頭項目區))
3、福鼎市龍安開發區(以港興鎮、工業立鎮,該鎮擁有萬畝開發區,規劃百億皮革城,中國皮革之都)
4、福鼎市白琳鎮(該鎮擁有省級開發區-----金山開發區)
5、福安市甘棠鎮(以港興鎮,船舶立鎮,海峽大茶都所在地,該鎮規劃建成50億閩東船舶修造產業集群基地)
6、霞浦縣三沙鎮(以港興鎮,工業立鎮,是閩東對台貿易的港口,霞浦第一鎮,該鎮規劃建成20億閩東三車配件產業集群基地)
7、古田縣鶴唐鎮(工業興鎮,該鎮規劃建成20億中國古田紅石材產業集群基地)
8、壽寧縣武曲鎮(邊界興鎮,工業立鎮,該鎮擁有省級開發區-----閩浙邊界壽寧工業區)
9、周寧縣龍潭鎮(工業立鎮,該鎮擁有省級開發區區-----周寧工業園)
10、蕉城區漳灣鎮(以港興鎮,該鎮規劃建成10億鋼鐵城-----漳灣臨海工業重地)

I. 寧德霞浦最富有的鄉鎮是哪個

三沙鎮!三沙是個港口,基本上很多東西都從那邊過來的。所以,三沙最富有...

J. 寧德的經濟

在長期的封建社會里,閩東處於封閉、半封閉式的自然經濟狀態,以原始農業為主,沒有農業機械,缺乏水利設施,糧食產量低,經濟效益差,人民群眾生活較為貧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通過剿匪反霸、土地改革、社會主義「三大改造」運動,促使自然經濟逐步向商品經濟轉變。1978年,工農業總產值比1949年增長4.7倍,年均遞增6.2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寧德走「立體式農業、填補型工業、多渠道引進」的道路,致力發展對外貿易,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至1992年,寧德市工農業總產值達54.61億元(按1990年不變價),比1978年增加2.9倍,年均遞增10.24%。其中,工業產值28.87億元,農業產值25.74億元,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產值。
2012年全年,寧德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7.73億元,人均生產總值38015元。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8.7%,47.8%,和33.5%。 寧德是中國最大的大黃魚人工養殖基地、茶葉種植基地、銀耳主產區(年產量佔全國的60%以上)和太子參主產區。2011年,茶葉、水產、食用菌、水果、花卉、蔬菜、畜牧等產業已基本形成基地化、規模化生產經營格局。
1949年,寧德市年產糧食25.36萬噸,人均年佔有糧食203公斤。經過土地改革、生產合作化,變革生產關系,提高生產力,生產條件發生顯著變化,生產水平逐步提高。寧德市農作物播種面積由1949年的302.5萬畝增至1992年的443.7萬畝。農業機械、化肥和電力從無到有,至1992年,農業機械總動力已達540441千瓦,農用拖拉機8334台,農用排灌動力機械11209千瓦,有效灌溉面積124萬畝;化肥年施用量23萬噸,耕地畝均施用量106.30公斤;水電總裝機容量4.85萬千瓦。寧德市已建成引水工程43321處,蓄水工程284處,提水工程370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寧德市推行各種形式的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進一步發揮。通過擴大優良品種的種植面積,改革耕作制度,改造中低產田,優化施肥,實行科學種田,糧食產量不斷提高。1992年,寧德市耕地面積比1949年減少34.37萬畝,但糧食產量仍達到92.3萬噸,為1949年的3.64倍。食用菌、茶葉、對蝦、水果、畜牧、三菜(海帶、紫菜、榨菜)六大商品生產基地基本建立。食用菌、茶葉、水果、對蝦生產成為閩東農民經濟收入的大宗產品。
截至2012年,全年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347.5億元,比上年增長5.7%。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99.51萬畝,比上年減少6.12萬畝,其中稻穀面積130.24萬畝,減少4.6萬畝;油料種植面積3.95萬畝,增加0.13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13.18萬畝,增加3.51萬畝。全年糧食產量65.56萬噸,比上年減少2.57萬噸,下降3.8%,其中稻穀50.66萬噸,減少2.27萬噸,下降4.3%。
全年肉蛋奶總產量11.03萬噸,比上年增長11.9%。肉類總產量9.11萬噸,比上年增長13.9%。其中,豬肉產量8.0萬噸,增長15.7%;牛肉產量0.07萬噸,增長6.9%;羊肉產量0.13萬噸,增長1.7%。生豬年末存欄74.10萬頭,增長9.7%;生豬出欄106.64萬頭,增長17.8%。奶產量0.25萬噸,減產15.3%;禽蛋產量1.68萬噸,增長7.0%。全年水產品產量73.21萬噸,增長5.4%。其中,淡水產品產量3.88萬噸,增長11.4%;海洋捕撈19.06萬噸,增長0.2%;海水養殖50.26萬噸,增長7.0%。全市木材產量99.36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9.6%。2012年年末有效灌溉面積168.09萬畝,節水灌溉面積89.82萬畝。全市有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5家,市級234家。35家省級龍頭企業實現總產值94.52億元,增長28.4%;銷售收入90.94億元,增長29.8%;出口創匯3.41億美元,增長35.2%;帶動農戶29.71萬戶。 2012年全年,寧德市全部工業增加值422.22億元,比上年增長18.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9.8%,增幅連續八年居全省各設區市首位。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0.8%,集體企業增長12.8%,股份制企業增長20.0%,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25.1%;輕工業增長23.4%,重工業增長18.5%。全市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014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400家,比上年增加79家。2012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05.25億元,比上年增長88.2%。其中,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94.73億元,增長82.8 %;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7.23億元,增長230.9%;非公有制企業100.79億元,增長80.2%。 個體私營
1949年,閩東只有40家手工作坊,生產或加工土煙、土紙、鑄鍋、傢具等產品。1955年寧德市有私營手工業企業4310家,從業人員16921人。次年開始對私營工業企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私營企業並入地方國營或集體企業,到1958年寧德市已無私營工業企業,只有極少數的個體手工業。80年代,寧德市各縣人民政府鼓勵城鄉居民投資辦工業,1985年寧德市私有工業3477家,從業人員5898人,年產值1923萬元,這些私營個體企業利用地方資源,進行加工生產。古田、屏南、壽寧、周寧和柘榮等縣以發展食用菌和茶葉加工以及手工業製品為主,其餘縣市則以發展電機、電器、造船及水產品冷凍加工行業以及興辦陶瓷業和花崗石板材開采業為主。1990年後,各縣市都運用靈活政策,發展個體工業經濟。1992年寧德市個體手工業和私營工業企業8036戶,從業人員22133人,自有資產6010萬元,總產值32721萬元,占寧德市工業總產值11.33%,上交稅金1298萬元。 合營工業 1958年「大躍進」開始後,寧德市公私合營企業陸續轉變為國營企業。公私合營的屏南縣酒廠率先轉為國營企業,實現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隨後,寧德、福安、福鼎、霞浦等縣也相繼對合營企業進行國有化改造。1966年,公私合營的古田縣紡織廠最後轉為地方國營工業,區內不再有公私合營的工業企業。80年代後相繼開辦合作經濟實體。1985年寧德市有農村聯營工業企業1244戶,從業7962人,營業額2663.8萬元,上交稅金103.1萬元。1990年後,城鄉合作經營工業發展較快,1992年寧德市有城鄉合作經營企業2301戶,從業人員22451人,自有資金7981萬元,實現工業總產值44125萬元,占寧德市工業總產值的15.28%,上交稅金1942萬元。 集體所有 1950—1957年寧德市累計集體工業總產值272萬元,年均34萬元。1958年,寧德市工業一哄而起,集體企業也隨之增加。其後重新調整工業布局,1962年集體企業增至446個,集體企業年產值達1184萬元。1976年集體工業全年產值達6053萬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寧德市集體工業企業實行經營承包責任制,1978年集體工業產值達9481萬元。鄉鎮集體工業也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工業生產從單一的農副產品加工發展到建材、造紙、食品、食用菌、茶葉等多種門類的工業體系。80年代,集體企業推行經濟責任制,重視工業老企業的技術更新與設備改造,抓新產品的開發和創優,引進先進技術,新辦膠鞋、注塑、彈簧等一批新廠,給集體企業增添了活力。80年代中後期,鄉鎮工業企業的發展進入新的階段,鄉鎮企業主要依託當地資源,發展食用菌、縫紉、食品、五金、竹木加工、電機電器等行業,發展較快。1990年,寧德市擁有集體工業企業812家。1990年後興辦適合閩東特點的電機、鐵合金冶煉、茶葉精製、食用菌加工、水力發電、水產品加工、石板材及船舶修造一系列開發項目。1992年,寧德地區擁有集體工業企業871家,工業產值84850萬元,佔全寧德市工業總產值的29.39%。 國有企業 1950年寧德縣在城關崇文街興辦國營第一碾米廠,同年,寧德市有國營加工廠5個,產值481萬元。1952年寧德市有國營工廠23個,總產值447萬元。1956年對私有工業企業進行改造,把大多數私營企業改為國營企業。1957年寧德市國營企業74家,產值1721萬元,占寧德市工業總產值5070萬元的33.94%。1958年大辦工業,一些公私合營和手工業合作社也改為國營工廠,同時還新辦一批工廠。1962年國營企業縮減為184家,產值5206萬元。70年代,隨一批小型骨幹電站的建成,區內國營工業投資增大,生產有所起色。1978年後寧德市國營工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當年國營工廠231家,產值22943萬元。1985年寧德市國營工廠246家,工業產值40105萬元。此後,通過技術改造,引進、擴建和新建一批企業。1992年寧德市國營企業達257個(其中中型企業7個),工業產值達89117萬元,占同年寧德市工業總產值的30.8%。實現利稅總額9976萬元,其中利潤總額5148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7347元。

閱讀全文

與寧德哪些鎮工業實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增壓機加油處在哪裡 瀏覽:606
賓士自行車標怎麼安裝 瀏覽:238
如何看懂工業地產 瀏覽:576
到靖西汽車一點出發要多久到 瀏覽:395
abs汽車編程什麼意思 瀏覽:116
倫教村級工業區有哪些 瀏覽:203
q5和寶馬5系哪個更安靜 瀏覽:434
汽車站車輛沒有自檢如何處理 瀏覽:25
東風汽車是在哪裡生產的 瀏覽:934
汽車如何清除膩子 瀏覽:779
寶馬一系前排座椅怎麼拆卸 瀏覽:567
奧迪如何升級換方向盤 瀏覽:749
賓士水杯多少錢 瀏覽:91
冬天汽車玻璃多久更換 瀏覽:288
奧迪q3第二次保養哪些項目 瀏覽:679
凱美瑞和奧迪a4哪個檔次高 瀏覽:662
航空工業收入怎麼樣 瀏覽:599
樂從工業空調維修電話多少 瀏覽:90
日本工業區主要由哪些分布 瀏覽:785
寶馬怎麼強制空擋 瀏覽: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