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屬於工業方面的行業有哪些
屬於工業方面的行業有重工業和輕工業,其中:
1、重工業按其生產性質和產品用途,可以分為下列三類:
(1)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包括石油開采、煤炭開采、金屬礦開采、非金屬礦開采和木材採伐等工業;
(2)原材料工業,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包括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業;
(3)加工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的工業。包括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金屬結構、水泥製品等工業,以及為農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葯等工業。
2、輕工業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為兩大類:
(1)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直接或間接以農產品為基本原料的輕工業。主要包括食品製造、飲料製造、煙草加工、紡織、縫紉、皮革和毛皮製作、造紙以及印刷等工業;
(2)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以工業品為原料的輕工業。主要包括文教體育用品、化學葯品製造、合成纖維製造、日用化學製品、日用玻璃製品、日用金屬製品、手工工具製造、醫療器械製造、文化和辦公用機械製造等工業。
(1)工業產品加工有哪些擴展閱讀:
相關報道:我國工業的急速增長
2018年9月5日報道,國家統計局4日發布的改革開放4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報告顯示: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我國工業從此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以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快速發展。40年來,我國建立了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躍升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2017年工業增加值接近28萬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1978年增長53倍,年均增長10.8%。
工業實力:從基礎薄弱到世界第一製造大國
改革開放前,我國工業基礎比較薄弱,1978年工業增加值僅有1622億元。改革開放後,工業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工業實力空前增強,產品競爭力顯著提升,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製造大國。
1990年,我國製造業佔全球的比重為2.7%,居世界第九位;2000年上升到6%,位居世界第四;2007年達到13.2%,居世界第二;2010年佔比進一步提高到19.8%,躍居世界第一。自此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
1992年,我國工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大關,2007年突破10萬億元大關。2017年,我國工業增加值接近28萬億元。
工業經濟實力的迅速壯大,為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為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作出了巨大貢獻。
工業產品:由短缺到豐富充裕
改革開放前,我國工業產品生產能力十分有限。經過40年的發展,主要產品的生產能力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實現了由短缺到豐富充裕的巨大轉變。
很多產品產量從小到大。原煤、發電量等能源產品產量2017年比1978年分別增長4.7倍和24.3倍;乙烯、粗鋼、水泥等原材料產品產量分別增長46.9倍、25.2倍和34.8倍;汽車產量已達2900多萬輛,連續9年蟬聯世界第一。
很多產品生產從無到有到蓬勃發展。空調、冰箱、彩電、洗衣機、微型計算機、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一大批家電通信產品產量均居世界首位。
1980年,我國工業製成品出口占出口總值不足一半,2000年以後上升到90%以上。技術密集型的機電產品逐漸超越勞動密集型的輕紡工業品成為出口主力。2017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額為8.95萬億元,占我國貨物出口總額的58.4%,高於同期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20.1%的比重。
轉型升級:加快向工業強國邁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相繼實施了優先發展輕紡工業、重點加強基礎產業、大力振興支柱產業、積極發展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政策,產業結構不斷得到調整優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斷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工業經濟發展由數量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速加快。據測算,2015年至2017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較上年分別增長10.0%、10.5%和11%,增速分別高於規模以上工業3.9、4.5和4.4個百分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大力支持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的同時,注重加強對傳統產業優化升級。2013—2015年,全國共計淘汰落後煉鐵產能4800萬噸、煉鋼產能5700萬噸等。在此基礎上,2016年、2017年兩年又化解鋼鐵產能1.2億噸、煤炭產能5億噸,全面取締1.4億噸「地條鋼」,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6500萬千瓦以上。
通過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大力提升傳統動能。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通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製造強國戰略,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步伐,工業向中高端水平持續邁進。
所有制結構:從單一到多種經濟成分競相發展
改革開放前,我國工業所有制結構比較單一,主要為國有工業和集體工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央提出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方針,多種經濟成分在市場經濟中競相發展。
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體制機制發生了重大變革,與市場經濟融合更加緊密,國有企業素質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樑柱。2016年,國有控股工業企業擁有固定資產原價合計293839億元,較1978年的3193億元,增長91倍。
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測、高速鐵路、商用飛機、特高壓輸變電、移動通信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天眼」探空、「蛟龍」探海、神舟飛天、高鐵賓士、北斗組網、大飛機首飛等驚艷全球。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認識及相關政策的制定經歷了一個從探索到逐步完善的過程。民營企業不斷煥發生機活力,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17年,私營工業企業已發展到285.9萬家,佔全部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的78.4%。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諸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外商投資企業從無到有,成為改革開放以來崛起的一支重要力量。1980年,在中國大陸落戶的外資企業僅有3家,到2017年末,規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工業企業已發展到5萬家,吸納就業人數達2088.6萬人,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分別達12.9%和23.6%。
『貳』 工業品都有什麼產品
首先看一下什麼是工業品,工業品指那些為進一步用於行業生產而購買的產品。它和消費品的不同在於購買產品的目的不同。
工業品都有哪些?除了供家庭和個人的消費品(農業產品和日用品),其餘商品都是工業品,比如原材料,配件,設備,附屬設備,系統集成等。
工業(instry)是指採集原料,並把它們加工成產品的工作和過程。現代工業產品有數控設備, 絕緣材料, 機械設計加工. 儀器、儀表, 照明與燈具, 工業設備合作, 家電製造設備. 節能裝置, 工業設備庫存, 輕工設備, 通用零部件. 內燃機, 制葯設備, 五金工具, 量器量具. 包裝相關設備, 鍋爐動力設備, 作業保護, 造紙設備等等。
『叄』 輕工業加工有哪些
輕工業
有很多!簡單的說你在商店和
超市
看到的
商品
都是輕工業產品。家電,
服裝
,百貨,書刊,煙酒,糖,食品,等等!!
主要提供生活
消費品
和製作
手工工具
的工業。在研究中,常將
重工業
和化學工業合稱為
重化工業
。
指
生產消費
資料的工業。
主要是指生產消費資料的工業部門。如:食品、紡織、
皮革
、造紙、
日用化工
、文教藝術
體育用品
工業等。
『肆』 通過對原材料加工而成的工業品有哪些
剛才我問一個人不有錢
『伍』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的工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有哪些
工業有製糖、木材加工等,農副產品有柚子、茶葉等。
『陸』 工業品種類有22個,都有哪些
工業的分類
1按部門分:
將工業劃分為許多工業部門是工業最基本的分類方法,我國一般將工業劃分為12個部門,即:冶金工業、電力工業、煤炭和煉焦工業、石油工業、化學工業、機械工業、建築材料工業、森林工業、食品工業、紡織、縫紉、製革工業及其他工業。
注意:工業部分的劃分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生產發展和科技進步,可能出現新的部門。例如隨著核能的利用出現核工業,隨著空間科學的發展,出現了航天工業。
2按性質分:
按照產品的性質我國一般將工業劃分為輕工業和重工業。
輕工業:主要提供生活消費品和製作手工工具的工業。
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為兩大類:
(1) 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如食品製造、煙草加工、紡織、皮革製作、造紙等工業。
(2) 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如文教體育用品、手工工具製造、醫療器械製造等工業。
重工業: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
重工業按其生產性質和產品用途,可以分為下列三類:
(1)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如:石油開采、煤炭開采、礦產開采和木材採伐等工業。
(2)原材料工業,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如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業;
(3)加工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的工業。如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金屬結構、水泥製品、化肥和農葯等工業。
由於在近代工業的發展中,化學工業居於十分突出的地位,往往把化學工業獨立出來,把重工業和化學工業放在一起,合稱重化工業。
3.按主導因素分
(1)原料導向型工業:原料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較高,加工後體積與重量大大減少而價格又低廉的工業。例如製糖工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罐頭加工業等。
(2)市場導向型工業:指產品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較高,或加工後成品體積增大又不便運輸的工業。例如啤酒、傢具製造業等。
(3)動力導向型工業:工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企業為降低成本,把工廠建在能源供應量大的地方。例如電解鋁工業。
(4)勞動力導向型工業:需要勞動力的數量多,但技術要求不高的工業。例如服裝工業、電子裝配工業。
(5)技術導向型工業:對生產技術要求高,必須經過嚴格訓練,具有一定水平,並適合操作機器的工人才能上崗生產的企業。例如電子製造工業、衛星、飛機、精密儀表等工業。
『柒』 石油可以加工成哪些工業產品
石油經過加工提煉,可以得到的產品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一石油燃料
石油燃料是用量最大的油品.按其用途和使用范圍可以分為如下五種:
1、點燃式發動機燃料 有航空汽油,車用汽油等.
2、噴氣式發動機燃料(噴氣燃料) 有航空煤油.
3、壓燃式發動機燃料(柴油機燃料) 有高速、中速、低速柴油.
4、液化石油氣燃料 即液態烴.
5、鍋爐燃料 有爐用燃料油和船舶用燃料油.
二 潤滑油和潤滑脂
潤滑油和潤滑脂被用來減少機件之間的摩擦,保護機件以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並節省動力.它們的數量只佔全部石油產品的5%左右,但其品種繁多.
三 蠟、瀝青和石油焦
它們是從生產燃料和潤滑油時進一步加工得來的,其產量約為所加工原油的百分之幾.
四 溶劑和石油化工產品
後者是有機合成工業的重要基本原料和中間體.
『捌』 玉米加工工業原料產品有哪些
玉米澱粉應用最多的是酒精生產。酒精是一種優質燃料,還是一種優質的化工原料,它可以制乙酸、乙胺、乙醛等化學制劑,它本身還是優質的有機溶劑,可以做浸出劑、洗滌劑和防凍劑等。麥芽糖可作為醫葯業的注射液,山梨醇是合成維生素的起始原料。麥芽糊精具有黏性,在農葯中可增加黏稠度,在造紙工業中做黏合劑,在醫葯中做可溶性包衣,在化妝品中也有應用。直鏈澱粉可以應用於製造高性能吸水紙、降解塑料、一次性紙巾等,支鏈澱粉在造紙工業中做膠黏劑,使紙漿均勻平整。變性澱粉可應用於造紙、紡織等行業。
『玖』 哪些是工業產品,比如說
一)乳製品、肉製品、飲料、米、面、食用油、酒類等直接關系人體健康的加工食品; (二)電熱毯、壓力鍋、燃氣熱水器等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 (三)稅控收款機、防偽驗鈔儀、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備、無線廣播電視發射設備等關系金融安全和通信質量安全的產品; (四)安全網、安全帽、建築扣件等保障勞動安全的產品; (五)電力鐵塔、橋梁支座、鐵路工業產品、水工金屬結構、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物、容器等影響生產安全、公共安全的產品;
如:
人造板
鋼筋混凝土用變形鋼筋
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鋼絞線
冶煉用耐火材料
圓股鋼絲繩
軸承鋼材
泵
空氣壓縮機
蓄電池
機動脫粒機
防爆電
砂輪
內燃機
電線電纜
電焊條
電力整流器
輕小型起重運輸設備
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備
集成電路(IC)卡及讀寫機
化肥
農葯
橡膠製品
液壓防噴器
鑽井懸吊工具
電熱毯
助力車
香料香精
眼鏡
預應力混凝土軌枕
鐵路橋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
港口裝卸機械
公路橋梁支座
機動車制動液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
建築鋼管腳手架扣件
建築外窗
建築卷揚機
摩托車頭盔
水泥
混凝土輸水管
摩擦材料及密封製品
建築防水卷材
銅管材
鋁、鈦合金加工產品
廣播鐵塔
電力線路金具
輸電線路鐵塔
電力調度通訊設備
水工金屬結構
水文儀器
岩土工程儀器
製冷設備
救生設備
抽油設備
燃氣器具
飼料粉碎機械
人民幣偽鈔鑒別儀
危險化學品
無線廣播電視發射設備
稅控收款機
加工食品
直接接觸食品的材料等相關產品
化妝品等
『拾』 現代工業產品有哪些
現代工業產品有數控設備, 絕緣材料, 機械設計加工. 儀器、儀表, 照明與燈具, 工業設備合作, 家電製造設備. 節能裝置, 工業設備庫存, 輕工設備, 通用零部件. 內燃機, 制葯設備, 五金工具, 量器量具. 包裝相關設備, 鍋爐動力設備, 作業保護, 造紙設備等等。
工業(instry)是指採集原料,並把它們加工成產品的工作和過程。工業是社會分工發展的產物,經過手工業、機器大工業、現代工業幾個發展階段。工業是第二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分為輕工業和重工業兩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