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我國建國前有哪些工業中心

我國建國前有哪些工業中心

發布時間:2022-05-20 14:48:25

㈠ 建國前東北有哪些著名企業

您好,你的問題,我之前好像也遇到過,以下是我原來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幫助到你,若有錯誤,還望見諒!主營業務收入50強1。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 (大慶) 1459億0萬 2。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石化分公司 (大慶) 342億3271萬3。哈爾濱電氣集團 (哈爾濱) 302億8253萬4。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 271億4631萬5。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煉化分公司 (大慶) 270億2810萬6。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59億4086萬7。大慶石油管理局 (大慶) 257億1397萬8。黑龍江九三糧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163億4219萬9。哈葯集團有限公司 (哈爾濱) 155億5694萬10。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石化分公司(哈爾濱) 132億7223萬11。哈爾濱哈飛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哈爾濱) 93億3935萬12。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齊齊哈爾) 84億8352萬 13。西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52億0004萬14。哈爾濱東安汽車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 (哈爾濱) 51億0831萬15。黑龍江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50億3220萬16。黑龍江建龍鋼鐵有限公司 49億2286萬 17。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哈爾濱) 46億1550萬 18。齊齊哈爾市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 (齊齊哈爾) 44億7227萬 19。藍星石油有限公司大慶分公司 (大慶) 41億5033萬 20。黑龍江省北大荒米業有限公司 31億3483萬 21。東北特鋼集團北滿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 (齊齊哈爾) 30億9250萬 22。西林鋼鐵集團阿城鋼鐵有限公司 (哈爾濱) 28億1743萬 23。黑龍江省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 26億3047萬 24。大慶中藍石化有限公司 (大慶) 24億8288萬 25。中糧生化能源肇東分公司 24億1357萬 26。黑龍江省飛鶴乳業有限公司 (齊齊哈爾) 24億0001萬 27。齊重數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齊齊哈爾) 23億7967萬,非常感謝您的耐心觀看,如有幫助請採納,祝生活愉快!謝謝!

㈡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狀況國情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由於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和長期的戰爭社會經濟十分落後而且破壞嚴重。因此,從1949年到1952年,新中國的中心任務就是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迅速恢復國民經濟。

一、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狀況

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與歷史最高年份相比,工業總產值減少50%,其中重工業減少70%,輕工業減少30%,煤炭產量減少48%,鋼鐵產量減少80%以上。糧食產量減少近1/4,棉花產量減少48%。鐵路只有近萬公里線路通車,3200多座橋梁遭到嚴重破壞。

由於前期國民黨政府濫發貨幣,通貨惡性膨脹,市場物價猛漲。1949年城市中失業人數約有400萬人,農村災民約4000萬人,人民生活極端困難。

二、新中國成立之初採取的措施

1、平抑物價

當人們還沉浸在開國大典的歡樂中時,只隔了半個月,從10月15日開始,華北由糧食帶頭,上海由紗布帶頭,物價開始大幅上漲。紗布、糧食的價格在一個月內都上漲兩倍以上,有的商品上漲到五六倍。

抗戰後期以來,物價是民眾特別敏感的問題,人心開始浮動。這是關系人民政權能不能站住腳跟的大問題。政務院在陳雲同志統一調度下,採取有效舉措把物價基本平抑下來。

2、救濟失業

在城市,救濟失業者成為民眾極為關心的問題。舊中國留下了十分龐大的失業大軍。新中國成立初期,在經濟改組過程中一部分不適應社會需要的工廠倒閉,更增加了失業人數。上海1.3萬多家私營工廠中,開工戶數只佔1/4,失業者的生活極為困難。

政務會議兩次討論這個問題。毛澤東同志提出,在建立起人民政權、根本解決土地問題以後,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動員一切力量恢復和發展生產事業」,這是一切工作的重點所在。到1950年9月底,全國失業工人和失業知識分子得到救濟的已達半數以上。

3、處理自然災害問題

新中國成立後自然災害十分嚴重,當時絕大多數是水災。1949年,全國被淹地區12156萬畝,受災民眾4000萬人。第二年,皖北連續7天大雨後淮河又大決口,津浦鐵路兩側一片汪洋,被淹耕地3100萬畝,受災民眾995萬人,許多人擠在一塊塊高地甚至爬到樹上求生。

毛澤東同志在看到受災民眾爬到樹上被毒蛇咬死的報告後,流下眼淚,並且寫下「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題詞。周恩來同志在政務會議上說:「水災是非治不可的,如果土地不澇就旱,那就是土改了也沒有用。」這在當時是牽動全局的大動作。治理淮河工作全面展開後,很快就取得成效。

4、恢復交通運輸業

在1949年和1950年初,首先把重點放在鐵路的修復上。在全體鐵路員工的努力下,1949年一年內就修復了8300多公里鐵路和2715座橋梁,到1950年,修復的鐵路達14000多公里,原有鐵路基本暢通,公路、水運和航空也得到了恢復,對整個經濟的迅速恢復起了重要作用。

5、保障農業生產

人民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最主要的是實行土地改革和發展農業生產互助合作。1950年6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到1952年8月,全國除少數民族地區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消滅了幾千年來的封建剝削制度,解放了農業生產力。在這個基礎上,又引導農民在自願互利的基礎上組織起來,走互助合作道路。

(2)我國建國前有哪些工業中心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成就

一、1950年《土地改革法》頒布,在廣大新解放區全面實行土地制度改革,徹底消滅已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全國3億無地少地的農民無償獲得約7億畝土地和大量的生產資料、生活資料。

二、改變了不良社會風俗。新中國頒布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婚姻法,規定「一夫一妻」「男女權利平等」,廢除包辦強迫婚姻,禁止納妾、童養媳、干涉寡婦婚姻自由等陋習。黨和政府還以極大力量盪滌舊社會遺留的污泥濁水:廢除娼妓制度;禁止吸食鴉片;消除地痞流氓和黑社會幫會等等。

三、經過全國人民的努力,在短短三年時間內,就完成了恢復國民經濟的任務。到1952年底,工農業總產值比1949年增長77.5%。其中工業總產值增長145%,農業總產值增長48.5%,主要產品產量大大超過了建國前的最高年產量。

四、社會經濟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帝國主義在華特權被取消,官僚資本被沒收,封建土地所有制被消滅。

到1952年底,各種經濟成份在國民收入生產中的比重是:社會主義國營經濟佔19.1%,集體所有制經濟佔1.5%,公私合營經濟佔0.7%,資本主義經濟佔6.9%,個體經濟(主要是小農經濟)佔71.8%,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領導地位已經確立。

㈢ 中國是先發展的重工業還是輕工業

中國是先發展的重工業。先發展了重工業才能使得國家長期穩定的發展,確定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主要基於中國工業的基礎極其薄弱。

發展重工業戰略與落後的農業之間的矛盾推動了農業生產的合作化進程。優先發展重工業需要直接或間接從農業方面積累,這就要求實行農產品的低價政策。

新中國成立後在經濟發展戰略上基本上是對蘇聯的全面模仿,而蘇聯實行的就是重工業優先的發展戰略。新中國受到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軍事上的嚴密封鎖和遏制,為了國防安全的需要有必要大力發展軍事工業、重工業。

(3)我國建國前有哪些工業中心擴展閱讀:

在過去的產業經濟學中,往往根據產品單位體積的相對重量將工業劃分為輕重工業。產品單位體積的重量大的工業部門就是重工業,重量輕的就屬輕工業。屬於重工業的工業部門有鋼鐵工業、有色冶金工業、金屬材料工業和機械工業等。

重工業的產品是實現社會擴大再生產的物質基礎。在技術不斷進步的條件下,就社會各物質生產部門之間的發展關系來說,重工業的增長速度一般地要快於輕工業和農業,這是生產資料生產優先增長的一般規律。

重工業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包括工業本身)提供原材料、動力、技術裝備等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是實現社會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物質基礎。一個國家重工業的發展規模和技術水平,是體現其國力的重要標志。

㈣ 請問大家誰有這套卷子的答案 !急需~~

一、填空題(15分)

1.我國海洋運輸航線分___沿航線_______和____遠洋航線兩大部分______兩大部分。

2.___煤炭__是我國第一大能源,_石油____是我國第二大能源。目前我國能源_相對_____不足與__儲量充足___

並存,必須貫徹___合理利用____與節約並舉的方針。

3.經濟作物通常具有_____經濟價值____高、技術要求高、___商品性______強等特點。

4.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___水稻____、___粟____的國家;我國也是最早____飼養蠶桑______,古代

商人經「絲綢之路」將我國所產的絲綢運往西亞和歐洲;又是世界上最早栽培_茶葉_____

的國家,茶葉一直是我國重要的出口農產品。

5._工業_____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現在我國已初步形成__比較完善_______的工業體系。

二、單項選擇題(34分)

1.下列是農業活動的是..............................................................................................( C )

①在田地里種植莊稼 ②在牧場飼養牲畜 ③在海上撒網捕魚 ④在山上開山采礦

⑤在山野里植樹造林 ⑥把樹木加工成傢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⑥

2.我國四大牧區是......................................................................................................( A )

A.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B.新疆、寧夏、青海、西藏

C.陝西、寧夏、山西、西藏 D.青海、西藏、吉林、甘肅

3.下列屬於我國東風汽車標志圖案的是.................................................................( B )

A B C D

4.今後我國石油開發的重點將是.............................................................................( D )

A.東北石油基地 B.華北石油基地 C.南方石油基地 D.新疆石油基地

5.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農業生產和農村為工業生產提供了.............................( B )

A.工業生產所用的資金 B.原料和消費市場 C.技術和設備 D.能源和礦產

6.有關農耕區畜牧業和牧區畜牧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A )

A.牧區擁有廣闊的天然草場,適宜放牧牛、馬、羊等多種牲畜

B.農耕區畜牧業主要利用人工草場飼養牛、馬、羊等多種牲畜

C.目前農耕區畜牧業在我國畜產品中佔次要地位

D.牧區畜牧業是我國城鄉人民食用肉、奶、禽、蛋的主要來源

7.如果只考慮接近原料產地,下列城市適宜建毛紡織工業中心的是..................( D )

A.湖南長沙 B.江蘇南京 C.河南鄭州 D.青海西寧

8.目前,糧食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國家是..............................................................( D )

A.美國 B.加拿大 C.俄羅斯 D.中國

9.下列屬於出口農產品基地的是..............................................................................( C )

A.洞庭湖平原 B.成都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銀川平原

10.下列關於我國農業發展的敘述,錯誤的是........................................................( A )

A.人均農產品佔有量居世界首位 B.農業生產條件日益改善

C.農業生產的地區分布趨於合理 D.農業生產發展較快

11.根據公路編號規律,319國道屬於.....................................................................( C )

A. 按首都放射線 B.南北縱線 C.東西橫線 D.沿海線路

12.下列關於我國工業生產分布的說法,正確的是................................................( D )

A.工業生產分布由內地擴展到沿海 B.建國前,工業主要集中在遼中南地區

C.目前,輕紡工業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 D.工業生產分布由沿海擴展到內地

13.我國北方最大的國際航空港是............................................................................( A)

A.北京 B.上海 C.沈陽 D.烏魯木齊

14.下列高新技術開發區,緯度最高的是................................................................( A )

A.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 B.上海高新技術開發區

C.深圳高新技術開發區 D.西安—楊凌高新區

15.廣西壯族自治區最大的工業基地是....................................................................( A )

A.柳州 B.南寧 C.桂林 D.海口

16.既跨長江幹流又跨黃河幹流的鐵路線是............................................................( D )

①京滬線 ②寶成線 ③焦柳線 ④湘黔線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17.下列產品中,屬於高新技術產品的是................................................................( D )

A.內燃機車 B.拖拉機 C.織布機 D.計算機

三、配對題(6分)

將下面的運輸任務與適宜的交通方式配對

A. 新疆的天然氣供應上海 ①空運

B. 北京的一箱急救葯品運往西藏 ②海運

C. 一批俄羅斯進口的木材由滿洲里發往天津 ③河運

D.從武漢到九江旅遊 ④公路

E. 秦皇島的煤炭運往廣州 ⑤鐵路

F. 一批鮮花從廣州運往澳門 ⑥管道

A6 B1 C5 D3 E2 F4
四、綜合題(45分)

1.讀「我國稻穀、小麥產量的變化圖」,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請你計算一下,我國稻穀從1978年到2000年,總產量增長了_____5097.8____萬噸,

增長了____37______%,小麥總產量增長了___4579.6_______萬噸,增長了__85______%。

(2)近十年來,我國糧食增長速度_______放慢__(加快或放慢),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人口增長快,農業生產落後,糧食產量低,糧食增長速度低於人口增長速度

2.讀「我國部分工業中心分布圖」,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能源工業中心名稱:①____大慶__,⑤____大同____。

(2)汽車工業中心名稱:②___長春_______,⑨___十堰__,⑩______上海__。

(3)鋼鐵工業中心名稱:③___鞍山____,④___唐山_,⑥___包頭____。

(4)紡織工業中心名稱:⑦_____青島_,⑧_____鄭州__。

3.讀「我國沿海港口分布圖」,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寫出下列港口的名稱。

①______大連___,③_____青島___,⑤_____上海___,⑥_____高雄____,⑦___廈門______。

(2)寫出與下列港口相連的鐵路線名稱。

④______京滬__線,⑧___京廣______線。

(3)寫出下列港口所在省區及瀕臨的海洋。

②______河北___省,________渤___海;⑨______廣西壯族自治區_____南____海。

4.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圖中所示鐵路的名稱是____京九線____,它的起止

點分別是__北京______、香港的__九龍____。

(2)圖中鐵路與橫向鐵路、長江交匯地分別是:

①______商丘___,②_____岳陽___,③____長沙_____。

(3)該鐵路從北到南依次經過了我國哪幾個溫度

帶和干濕地區?(4分)
3個溫度帶
2個干濕區

(4)該鐵路從北到南依次經過了我國哪幾個大地

形區?(4分)
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兩廣丘陵

㈤ 建國初期我國工業的發展情況

建國初期,我國工業由輕工為主轉為重工為主。建國前,中國經濟、科技落後,只能發展麵粉、紡織等初級的輕工業。建國後,國家建設需要工業支撐,於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路線和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出以重工業為主,我國工業得到蓬勃發展,比如鞍鋼、武鋼等鋼鐵企業。

㈥ 解放前的原有工業區分布在內陸嗎

解放前的原有工業區分布在內陸比如上海,其實民國時期上海工業的發展也是建基於內陸龐大的消費人口,因為當時上海的工業產基本為內銷產品(極少外銷),外商在上海設廠生產,能零關稅進入其它省市,當年稅收沒返還機制,中央徵收的徵收沒返還給消費地,

㈦ 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工的業狀況

.答案:(l)我國重工業基礎十分薄弱;許多重要工業產品的人均擁有量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也不如印度。 (2)封建勢力和官僚資本主義壓制民族工業的發展;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掠奪;長期戰爭的破壞。(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措施: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集中主要力量優先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結果:到1957 年,經濟建設指標大幅度超額完成,建立了一批新興工業基地,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後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解析:從比例、數字和毛澤東的分析看,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的工業狀況突出表現為重工業基礎薄弱。然後聯系建國前的歷史知識,概括對工業發展有影響的方面。結合所學知識,有條理地總結國民經濟恢復後我國有計劃地發展工業的措施。

㈧ 建國前資料

1950年 土地改革運動開始

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

10月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

1954年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頒布

1956年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我國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 中國共產黨進行整風,反右派斗爭開始

1958年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 「反右傾」斗爭

1964年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關系開始正常化

1976年 四五運動

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8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87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9月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9年12月20日 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快了我國的對外開放,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使之國際化。

2003年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安然著陸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並於2005年10發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

鐵路進藏:西藏鐵路已經全面開工建設,實現了世界屋脊一小段西藏歷史一大步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

解決了13億人口的溫飽問題,基本上實現了小康水平,

中國GDP:13年跨越10個萬億元台階,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

2008:成功舉辦奧運

㈨ 建國前三十年我國在重工業建設方面的成就

新中國建立後的前三十年,是建設成就輝煌還是發展緩慢(2010-06-15 11:59:22)轉載標簽: 雜談 分類: 他山之石
新中國建立後的前三十年,是建設成就輝煌還是發展緩慢停滯

1949年10月1日,在以毛澤東為領袖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領導全國人民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反動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而揭開了中華民族歷史上嶄新的一頁。

新中國建立後,至毛澤東1976年9月9日逝世,以毛澤東為領袖的中國共產黨繼續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大旗,領導全國人民,又經過27年幾乎同樣艱苦卓絕的奮斗,把一個貧窮落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建設成一個具有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擁有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欣欣向榮、繁榮昌盛的新中國,成為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嚮往的聖地,以不可戰勝的英雄主義氣概,自立世界民族之林。在毛澤東時代,億萬人民同聲高唱的《社會主義好》、《我們走在大路上》就是對於新中國翻天覆地巨大變化的真情描繪。
對於新中國的成就,不僅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感到由衷的贊揚和自豪,就是包括曾經進行過殊死較量的敵人在內的資產階級政治家們也不得不承認甚至於翹起大拇指。例如,美國、英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的總統、總理、首相、其他官員、學者一致評論:新中國的成就"改變了中國"、"改變了世界歷史"、"提高了工農的地位"、"是人類反對壓迫和剝削的斗爭的光輝象徵"。其中,美國學者莫里斯 . 邁斯納經過大量研究作出了這樣的結論: "曾經長期被輕
蔑為'亞洲病夫'的中國,20世紀50年代初期以小於比利時工業規模的工業開始,在毛澤東時代結束時,卻以世界上6個最大工業國之一的姿態出現了。""無論人們將毛澤東時代作何種評價,正是這個中國現代工業革命時期,為中國現代經濟發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礎,使中國從一個完全的農業國家變成了一個以工業為主的國家。1952年,工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0%,農業產值佔64%;而到1975年,這個比率顛倒過來了,工業占國家經濟生產的72%,農業則僅佔28%了。""毛澤東的那個時代……而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現代化時代之一。"難道這不是言之鑿鑿的鐵的事實嗎?
然而,也有完全相反的另一種觀點。那些被推翻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勢力以及它們的代表,出於沒落階級的本能,對於人民翻身當家作主,對於新中國不管多麼巨大的成就,它們都會橫看豎看不順眼,狠得咬牙切齒,加以百般污衊,寢食不安地盼望著恢復它們失去的天堂。本來,這是很一般的政治常識,不必大驚小怪的。
但是,有一種完全相反的強烈的觀點,卻是來自參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新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的、對舊中國的苦難雖然可能因為生活較為優越而體會不深的、對新中國的成就雖然由於官僚主義作風而不了如指掌但也應該基本了解的、曾經長時間擔任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的鄧小平。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中,就至少有七處記載了鄧小平關於在1978年底中國改革開放以前的二十多年裡社會經濟發展緩慢停滯的觀點。
他於1987年6月12日會見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聯盟中央主席團委員科羅舍茨時說:"中國社會實際上從一九五八年開始至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時間內長期處於停滯和徘徊的狀態,國家的經濟和人民的生活沒有得到多大的發展和提高。"在其他幾次講話中,他說:"從1957年起,我們生產力的發展非常緩慢。""不但生產力沒有順利發展,反而受到阻礙。"對於新中國的巨大而輝煌的成就,他也有時不得不承認一點,如他也說"當然,同舊中國相比,還是進步了。""也搞了一些東西,比如原子彈、氫彈,我們搞成功了,洲際導彈我們也搞成了",但"總的說來,很長時間處於停滯狀態。""中國耽誤了大約二十
年的建設時間。""總的說來沒有多大發展。""這種情況不改革行嗎?"
在這里,我們不要看輕這幾句話。這是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的理論和政策的總根據。鄧小平就是根據他的這幾句結論而設計並開始了佔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新時代"並給整個世界都帶來了極為巨大的影響和變化的"改革開放"!
反差是如此之大。一方面是美國學者的"毛澤東的那個時代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現代化時代之一",一方面是鄧小平的"發展非常緩慢"、"總的說來,很長時間處於停滯狀態"、"總的說來沒有多大發展。"然而鄧小平並沒有拿出任何事實和道理來說明他的結論。但是,就是由於他這幾句話,被中國人民推翻的"三座大山"的遺老遺少以及他們在國內外的同夥和繼承人,就象抓住了幾根救命稻草,開始了對新中國又一輪的攻擊、污衊和謾罵,什麼新中國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啊、"中華民族的浩劫"啊、"封建專制"啊、"法西斯"啊、"計劃經濟死路一條"啊,等等。毛澤東時代所發生的所有
缺點錯誤都被無限誇大後利用起來了,連舊社會遺留下來的罪惡也加到新中國頭上了。
那麼,真相到底如何呢?讓我們來看看具體事實罷。
在這里附帶說明一下:
1、鄧小平關於中國"發展緩慢停滯"的時間概念是不太清晰的,後限是改革開放的開始是肯定的,而前限有時說是1958年,有時說是1957年,有時說是土地改革以後,還有時說"'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應當肯定,總的是好的"。但根據改革開放的實踐看,實際上是把建國後毛澤東時代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路線是徹底否定了的。考慮到毛澤東逝世後的兩三年,中國基本上繼承延續了毛澤東時代的路線,鄧小平也說他的改革開放實際上是從1980年搞起來的,因此,本文把建國後三十年與改革開放後的二十二年分別作為對比論述。
2、由於資料搜集的困難,大部分資料是從建國後恢復到解放前最高水平的1952年開始的。為了對比的方便,也把1957年以及1965年、1976年的有關資料列出。
3、由於統計部門和宣傳工具把物價上漲了幾十倍因而擴張了的國民生產總值連上漲指數也不扣除就當成了"發展"政績做數字游戲,統計數字做假瞞報也很嚴重,國民生產總值已經完全不能反映國家社會經濟的變化,因此本文中盡量採用實物產量的統計。

㈩ 1949-1952我國有哪些成就

土地改革完成,西藏和平解放

閱讀全文

與我國建國前有哪些工業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敞篷4座有哪些 瀏覽:766
工業泄漏原因有哪些 瀏覽:325
賓士g550報價多少錢 瀏覽:942
海原汽車在哪裡坐 瀏覽:739
寶馬維修電路多少錢 瀏覽:201
哪個地方賣的有汽車貼膜 瀏覽:45
工業產品的市場前景從哪些方面寫 瀏覽:330
寶馬自動重鎖什麼意思 瀏覽:917
奧迪a3和比亞迪秦100哪個好 瀏覽:311
機械工業動畫公司有哪些 瀏覽:991
奧迪q5前臉三色條代表什麼 瀏覽:447
工業鍋爐水質處理方法有哪些 瀏覽:846
四川有什麼汽車 瀏覽:34
電動汽車怎麼注冊 瀏覽:763
汽車一年出三次險保費怎麼算 瀏覽:658
奧迪q8如何更改車內顏色 瀏覽:887
雪地賓士mod離線怎麼辦 瀏覽:318
上涌工業區如何聯系業務 瀏覽:545
自己如何配汽車發電機 瀏覽:512
南海區工業中央空調安裝多少錢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