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的主要工業部門
中國主要的工業部門
工業一直被稱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中國的工業主要有基礎工業部門為主。包括能源工業,鋼鐵工業等。
能源工業
主要包括煤炭、石油與天然氣和電力三個部門。由於這三者的開發與生產條件、生產工藝和運輸條件均不同,故生產布局各具特點。煤炭資源的數量、質量、品種和開發條件、分布狀況,決定其開發規模和增長效益,制約著煤炭工業發展的可能性和在地區及全國的地位。一個煤田是否能開發或優先布局,除資派條件外,經濟地理位置也有重要影響。地理位置優越,如煤田靠近能源消費中心,擁有近期大規模建設的交通運輸條件,靠近能源產銷最佳區位和易於獲得必要的技術經濟支援,常得到優先開發。石油工業主要包括採油、采氣和油氣煉制。石油與天然氣的開發與布局取決於油氣資源蘊藏量與賦存條件,油田的地理位置,對油氣田的開發先後有重要影響。若油氣田交通位置好,又靠近經濟發達地區,其開發價值更大。相反,開發那些邊遠地區、交通不便的油氣田,困難很大。煉油工業布局既受資源條件影響,又受市場吸引。因石油產品品種復雜,對運輸條件要求較高,運成品油不如運原油經濟。隨著煉油工業日益發展成為石油化工聯合企業,煉油工業多趨向於在消費區設廠。電力工業主要包括火電、水電和核電。火電廠布局首先要考慮燃料來源和負荷位置,水源也是很重要的條件。水電站布局受水力資源制約,其建設與河流綜合開發利用密切相關。核電站使用的核燃料數量很少,其布局不受資源條件限制,但受水源條件影響較大。宜布局在靠近充足水源、又遠離稠密居民點的消費地。
中國是世界最大產煤國。煤炭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全國70%的工業燃料和動力、80%的民用商品能源、60%的化工原料是由煤炭提供的。原煤產量達1087.4Mt,其中統配煤礦佔44.2%,地方國營煤礦佔18.7%,鄉鎮和個體煤礦佔36.7%。年產10Mt以上的大型礦區有山西大同、西山、陽泉、晉城,河北開灤、峰峰 ,河南平頂山 、義馬,黑龍江鶴崗、雞西、雙鴨山,安徽淮北,江蘇徐州,遼寧阜新、鐵法,山東兗州。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石油的國家之一。它是燃料工業之一。從勘探、開採到加工石油一系列過程是由石油部門所完成。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各種燃料油,包括天然石油和油頁岩的勘探、開采、煉制、儲運等生產單位。中國的石油工業分布與石油資源的分布基本上一致。中國的石油工業主要分布於中國北方居多。如黑龍江大慶,山東勝利,新疆克拉瑪依,塔中塔北地區等。
電力工業是將煤炭、石油、天然氣、核燃料、水能、海洋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一次能源經發電設施轉換成電能,再通過輸電、變電與配電系統供給用戶作為能源的工業部門。是專門從事生產、輸送和分配電能的工業部門。包括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等環節。電能的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是同時進行的,既不能中斷,又不能儲存,需要統一調度和分配。電力工業為工業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提供基本動力,隨後在條件具備的地區建設了一批大、中型水電站,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先行部門。電力工業主要包括5個生產環節。①發電,包括火力發電、水力發電、核能和其他能源發電;例如中國火電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國北方產煤區,以利用煤炭為主。水電主要集中分布於南方水能豐富的河源區。核電目前分布還不是很典型。②輸電,包括交流輸電和直流輸電:例如,中國最大的輸電工程有西電東送工程等。③變電;④配電;⑤用電,包括用電設備的安裝、使用和用電負荷的控制,以及將這5個環節所存在的設備連接起來的電力系統,此外,還包括規劃、勘測設計和施工等電力基本建設,電力科學技術研究和電力機械設備製造。
鋼鐵工業
鋼鐵工業亦稱黑色冶金工業。鋼鐵工業是重要的基礎工業部門,是發展國民經濟與國防建設的物質基礎。冶金工業的水平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的標志。
鋼鐵工業是龐大的重工業部門。它的原料、燃料及輔助材料資源狀況,影響著鋼鐵工業規模、產品質量、經濟效益和布局方向。
鐵礦石是鋼鐵工業的主要原料。鐵礦主要集中在:內蒙古的包頭、白雲鄂博地區。白雲鄂博,原名白雲保格德,蒙古語意是富饒的聖山。白雲鄂博是一座巨大的多金屬共生礦床。鐵礦石、稀土和稀有金屬的儲量都極為豐富。鐵礦含鐵33%,同時伴生有稀土13%、釩0.2%、瑩石16.5%。其稀土礦的總儲量比世界上其它各國的總和還要多。
⑵ 美國和中國共同的工業部門是什麼
美國:
美國的主要工業部門包括:電子、信息、計算機、核能、汽車、石化、鋼鐵、航太、軍工(地面、航空航天、導彈、造船等)等。雖然美國工業門類數量相較中國大幅降低,但是其工業門類在高科技高附加值等領域擁有巨大優勢。2019年以來美國製造業產值佔GDP比重雖降到15%以下,但美國的製造業附加值仍高達 22494億美元。美國產業門類也非常齊全,完整度超過90%。主要是將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和人力密集型產業進行轉移。
中國: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已經多次進行了產業升級。目前中國目前已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也就是美國僅存的工業部門就是和中國共同擁有的工業部門。我們在高科技領域,例如航空發動機、精密儀器、材料、半導體等領域和美國尚有較大差距。但是隨著產業升級和國家集中力量公關,再有十年,中美工業能力差距也將逐步縮小。高技術領域我們也將逐步從跟隨美國到超越美國的跨越。
⑶ 中國有沒有工業部
中國沒有工業部,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是根據2008年3月11日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組建的國務院直屬部門。
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要職責為:擬訂實施行業規劃、產業政策和標准;監測工業行業日常運行;推動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管理通信業;指導推進信息化建設;協調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等。
作為行業管理部門,主要是管規劃、管政策、管標准,指導行業發展,但不幹預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在中國的重點大學中,工信部直屬高校共7所,工信部共建高校共5所。
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加速發展的重要階段。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推進高新技術與傳統工業改造結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組建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快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步伐。之前,工業行業管理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信息產業部分別負責,管理分散,不利於工業的協調發展。為加強整體規劃和統籌協調,有必要對相關職責進行整合,組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工業行業管理有關職責,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核電管理以外的職責,信息產業部和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的職責,整合劃入該部。
2008年6月29日10時,在原信息產業部所在地北京西長安街和萬壽路兩個辦公地點,歷經10年的信息產業部牌匾悄然撤下,同時更換為工業和信息化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包括職能、機構、編制在內的 「三定」方案已經獲批,司局級數量設置為24個。工業和信息化部機構上內設司局24個。其中,綜合司局10個,工業行業管理為主的專業司局5個,履行國防工業管理相關職能的司局1個即軍民結合推進司,信息產業行業管理、信息化推進司局8個。 在編制方面,按照「三定」方案,工業和信息化部機關職能部門編制599名,包括原信息產業部多數人員,國家發改委、國防科工局各自有百餘人並入。人員到位工作08年7月底前基本完成。加上離退休工作人員等,工業和信息化部機關總的行政編制為731名。
⑷ 中國南北方分別主要有哪些工業部門
北方主要工業部門有遼中南工業區、京津工業區;南方工業部門主要有長江三角洲工業區、珠江三角洲工業區。
⑸ 我國產業分為幾大類各產業主要部門包括哪些
中國有三大產業,分別是:農業(第一產業)、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
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
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不含開采輔助活動), 製造業(不含全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 熱力、 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建築業。
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 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第三產業包括: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 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 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國際組織,以及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采礦業中的開采輔助活動,製造業中的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部門包括:農業的農業部,工業有工業部,發改委,工信部,工商總局,國地稅。服務業有工商總局,國地稅。
拓展資料
產業部門指一切常駐的公營和私人企業的基層單位及類似的單位。它們為按正常地意在以收抵支、獲得盈利面生產貨物和提供服務,政府單位生產貨物和提供服務,雖然不是為了獲利,但產品和服務在性質上仍是商品。
政府附屬企業的活動以及自用住宅建築、自給自足的農業或公共建築工程,雖然不是為市場而生產,但其生產經營活動像產業部門一樣,使用類似的方法和資源,生產類似的貨物和服務,還有在市場上獲得金融資產和發生負債的常駐單位。
主要為企業服務並完全地或主要的受企業資助或控制的私人非營利性組織等等,在國民經濟核算中都屬於產業部門。與習慣上把物質生產部門 (一、二產業) 當作產業部門。
⑹ 中國工業部門分布圖。以及條件
以下均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謝謝……
中國三大工業帶是指:東部沿海工業帶,長江沿岸工業帶,攏海---蘭新沿線工業帶,四大工業基地是指:遼中南、京津唐、長三角、珠三角。
⑺ 我國最重要的工業部門有哪些
核工業部
⑻ 工業部門包括哪些
工業部門包括冶金、電力、煤炭及煉焦、石油、化學、機械、建材、森林、食品、紡織縫紉及皮革、造紙及文教用品、其他工業等。工業部門是按一定標志歸類的同類工業企業的總和。工業部門的形成是社會分工發展的結果。第一批工業部門是從農業中分離出來的,如紡織、釀造工業等。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深化,一方面由於原有工業部門生產規模的日益擴大,工業生產進一步專業化,一些新的工業部門從原有的工業部門中分離出來;另一方面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的出現,並形成新的社會需要,從而又產生出新型的工業部門。
⑼ 中國的工業有哪些
中國工業主要分為輕工業和重工業兩大類。
輕工業如:食品、紡織、傢具、造紙、印刷、日用化工、文具、文化用品、體育用品工業等。
重工業包括鋼鐵工業、冶金工業、機械、能源(電力、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化學、材料等工業。
一、紡織業
紡織業在中國是一個勞動密集程度高和對外依存度較大的產業。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和出口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持續穩定增長對保證中國外匯儲備、國際收支平衡、人民幣匯率穩定、解決社會就業及紡織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二、食品業
食品工業是指以農副產品為原料通過物理加工或利用酵母發酵的方法製造食品的工業生產部門。其原料主要是農、林、牧、漁及副業部門生產的初級產品。
三、印刷業
印刷業是一個巨大的行業體系,同時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行業體系。從中國古代的印刷術發明以來,印刷技術就一步步深入生產、生活,並一步步壯大、發展,形成一整個大的工業。
四、冶金工業
冶金工業是指開采、精選、燒結金屬礦石並對其進行冶煉、加工成金屬材料的工業部門。分為:
(1) 黑色冶金工業,即生產鐵、鉻、錳及其合金的工業部門,它主要為現代工業、交通運輸、基本建設和軍事裝備提供原材料。
(2) 有色冶金工業,即生產非黑色金屬的金屬煉制工業部門,如煉銅工業、制鋁工業、鉛鋅工業、鎳鈷工業、煉錫工業、貴金屬工業、稀有金屬工業等部門。
五、化學業
化學工業是屬於知識和資金密集型的行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它由最初只生產純鹼、硫酸等少數幾種無機產品和主要從植物中提取茜素製成染料的有機產品。
逐步發展為一個多行業、多品種的生產部門,出現了一大批綜合利用資源和規模大型化的化工企業。包括基本化學工業和塑料、合成纖維、石油、橡膠、葯劑、染料工業等。
⑽ 工信部是干什麼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是根據2008年3月11日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組建的國務院組成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要職責為:擬訂實施行業規劃、產業政策和標准;監測工業行業日常運行;推動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管理通信業;指導推進信息化建設;協調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等。
(10)中國工業部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工業和信息化部,是在2008年中國「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新成立的中央部委。是根據十一屆人大政府機構改革方案而組建的。此外,國家煙草專賣局改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不再保留國防科工委、信息產業部和國務院信息辦。
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加速發展的重要階段。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推進高新技術與傳統工業改造結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組建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快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步伐。目前,工業行業管理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信息產業部分別負責,管理分散,不利於工業的協調發展。為加強整體規劃和統籌協調,有必要對相關職責進行整合,組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工業行業管理有關職責,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核電管理以外的職責,信息產業部和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的職責,整合劃入該部。
主要職責:
1、提出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和政策,協調解決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
2、制定並組織實施工業、通信業的行業規劃、計劃和產業政策。
3、監測分析工業、通信業運行態勢,統計並發布相關信息。
4、負責提出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中央財政性建設資金安排的意見,按國務院規定許可權審批、核准國家規劃內和年度計劃規模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