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工業企業包括哪些企業
按其生產性質和產品用途,可以分為下列三類:
1、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包括石油開采、煤炭開采、金屬礦開采、非金屬礦開采和木材採伐等工業;
2、原材料工業,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包括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業;
3、加工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的工業。包括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金屬結構、水泥製品等工業,以及為農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葯等工業。
(1)糧食加工工業所包含的企業有哪些擴展閱讀
工業企業是指直接從事工業性生產經營活動 (或勞務)
的營利性經濟組織。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直接從事工業產品 (或工業性勞務) 的生產經營活動;
2、擁有從事工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必要的物質資源和場所;
3、在經濟上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4、在法律上取得法人資格。
工業企業,按社會性質可劃分為資本主義工業企業和社會主義工業企業;按技術水平可劃分為手工工業企業和現代工業企業;
按規模可劃分為大型工業企業、中型工業企業和小型工業企業;
按隸屬關系可劃分為中央企業、地方企業、街道企業和鄉鎮企業;
按生產過程的特點可劃分為採掘型、合成型、分解型、調制型、裝配型;按生產方式可劃分為單件生產類型、成批生產類型、大量生產類型;按組織形式可分為單廠企業和多廠企業,等等。
『貳』 糧食深加工行業有哪些知名企業
糧食深加工企業
『叄』 工業企業包括哪些行業
工業企業,包括采礦業、製造業和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
工業企業是指直接從事工業性生產經營活動(或勞務)的營利性經濟組織。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直接從事工業產品(或工業性勞務)的生產經營活動;
2、擁有從事工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必要的物質資源和場所;
3、在經濟上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4、在法律上取得法人資格。
特徵
工業企業應具有的主要特徵和基本屬性是:
1、工業企業是一種經濟組織。這一特徵表現了它的經濟性和組織性。
2、工業企業是從事工業商品生產經營活動的經濟組織。這一特徵表現了它的產品的商品性和工業性。
3、工業企業是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經濟組織。這一特徵表明了它在經濟上的自主性和盈利性。
4、工業企業是能夠享受經濟權利、承擔經濟義務的法人。這一特徵表明了它在法律上的獨立性和法人性。
『肆』 食品加工企業屬於什麼類別
屬於輕工業。
輕工業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如:食品、紡織、造紙、印刷、生活用品、辦公用品、文化用品、體育用品等工業部門。輕工業是城鄉居民生活消費品的主要來源,按其所使用原料的不同,可分為兩類: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和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
食品工業
包括糧食加工工業、油脂工業、製糖工業、卷煙工業、制茶工業、釀酒工業,這類工業是為我國大量提供利稅的工業行業。這一工業特點是,與重工業比較,工業規模不大,但分布較為分散。
其中名煙主要生產企業分布於上海、天津、昆明、青島;名茶主要生產企業分布於浙江、安徽、福建、江蘇、四川、等地;名酒主生產企業分布於四川、貴州、江蘇、安徽、山西等地。
(4)糧食加工工業所包含的企業有哪些擴展閱讀:
食品生產企業不得制定低於食品安全國家標准或者地方標准要求的企業標准;
食品生產企業制定食品安全指標嚴於食品安全國家標准或者地方標準的企業標準的,必須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食品生產企業制定企業標準的,應當公開,供公眾免費查閱。
食品添加劑不得制定企業標准,必須執行國家標准或者指定的食品添加劑標准組織生產。
對特殊食品的要求其實也是特別指出的「取得相應資質」的食品生產企業才可以進行企業標准備案,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准或地方標準的可以制定企業標准,但在執行過程中,一旦與國家標准或者地方標准有所沖突,該備案自行廢止,企業應修訂並重新備案。
『伍』 中國的四大糧食、農業企業是哪些
中國的四大糧食、農業企業是:1、中糧集團有限公司,2、中儲糧總公司,3、中國中紡集團公司,4、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公司。
1、中糧集團有限公司(COFCO)是世界500強企業,也是中國領先的農產品、食品領域多元化產品和服務供應商,致力於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建設全服務鏈的城市綜合體。利用不斷再生的自然資源為人類提供營養健康的食品、高品質的生活空間及生活服務,貢獻於民眾生活的富足和社會的繁榮穩定。中糧下屬品牌有農產品、食品及地產酒店等領域。大悅城是中糧集團商業地產板塊戰略部署精心打造的「國際化青年城市綜合體」。
2、中儲糧,即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1] 簡稱中儲糧總公司)是經國務院批准組建的涉及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大型重要骨幹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機構的試點單位,享受國務院確定的國有大中型重點聯系企業的有關政策,在國家計劃、財政中實行單列。中儲糧總公司實行董事長負責制,董事長為總公司法定代表人。中儲糧總公司受國務院委託,具體負責中央儲備糧(含中央儲備油,下同)的經營管理,對中央儲備糧的總量、質量和儲存安全負總責,同時接受國家委託執行糧油購銷調存等調控任務。總公司在國家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下,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總公司主業范圍是:糧油倉儲、加工、貿易及物流,倉儲技術研究、服務。
3、中國中紡集團公司創建於1951年,集團注冊資本4.22億元,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大型企業集團,中國五百強企業之一。中紡集團專注於紡織和糧油兩大主業,紡織業務涵蓋棉花、羊毛貿易、棉紡生產、紡織品服裝的貿易和生產等;糧油業務包括大豆、玉米、油菜籽、豆油、棕櫚油等的貿易、加工、倉儲物流等。
4、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公司(簡稱華糧物流公司)是國務院出資組建的大型國有糧食物流企業。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會同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糧食局共同管理,糧食購銷業務接受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糧食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指導。在國家計劃中、財政中實行計劃單列。2006年8月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注冊登記,注冊資本為47.55億元。
『陸』 2010年糧油加工業半年報統計調查新增企業名單
2006年度山東省糧油工業統計分析報告
食品商務網 2007-09-04 16:43:00
2006年,在國家局和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的指導下,在省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嚴格按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山東省糧食流通統計制度》要求,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創新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統計工作任務。在上報程序、上報辦法上,有了新的突破;在數據質量、統計分析上有了很大提高;在工作考核、表彰獎勵上,有了明確規定;各市縣糧食局和基層企業,在認識程度和重視程度上有了明顯提高。各項經濟指標和生產指標較上年又有很大增長。其中多數指標名列全國前茅。具體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管理情況。2006年度糧油加工業統計報表匯總工作仍按照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制定的《2005年度糧油加工業統計報表填報匯總辦法》執行,省局將工作任務布置到市局,市局再層層布置到下級匯總單位和基層填報單位。所有納入統計范圍的企業都按照屬地原則,向所在縣、市糧油工業統計匯總單位報送本企業糧油加工能力和產量等數據,縣、市層層匯總,逐級上報。對年生產量10萬噸以上(含10萬噸)的大型糧油加工企業集團,在其成員企業按屬地原則單獨向所在縣、市糧油工業統計匯總單位報送統計報表的同時,集團另行匯總一套全集團的合並報表(按「國糧14表」格式),並連同各成員企業(包括母公司、全資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不包括未控股的參股企業和協作企業)的單獨報表,報送省局。中央企業(集團)的合並報表和各成員企業的單獨報表直接報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合並報表的數據與成員企業單獨報表匯總數完全相符。多數市縣局,對糧油工業統計工作非常重視,能夠嚴格按照省局規定進行管理、指導、監督、審核、匯總上報。特別是2005年度對各地統計工作進行表彰以來,各市縣局重視程度普遍提高。特別是報表質量、上報速度、分析水平等有了較大提高。2006年度全省各市全部採用微機匯總、電子郵件傳遞上報,提高了報表質量。部分市縣局新上或更換了微機,硬體設施大大改善。
(二)指標情況。根據2006年度全省糧油工業統計年報數字顯示,全省納入統計(以下簡稱入統)的糧油加工企業541家,比去年增加101家,其中:大米加工企業22家,比去年減少5家,年生產能力45.06萬噸;小麥粉加工企業451家,比去年增加110家,年生產能力1827.10萬噸;食用植物油加工企業68家,比去年減少4家,年生產能力868.95萬噸,精煉能力227.98萬噸。
1.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2006年,完成大米總產量13.23萬噸,其中:特等米4.48萬噸,標准一等米7.38萬噸;小麥粉總產量886.68萬噸,其中:特一粉389.23萬噸,佔43.9%,特二粉256.23萬噸,佔28.9%,標准粉88.72萬噸,佔10%,專用粉91.74萬噸,佔10.4%;食用植物油總產量224.50萬噸,從食用植物油的品種看,大豆油126.88萬噸,佔56.5%;花生油46.52萬噸,佔20.7%,其他51.1萬噸,佔22.8%。從食用油的等級結構看,一級油150.95萬噸,佔67.2%,二級油21.5萬噸,佔9.6%,其他52.05萬噸,佔23.2%。
2006年,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545.53億元,其中:大米加工業2.05億元,小麥粉加工業185.06億元,食用植物油加工業358.42億元;產品銷售收入542.91億元,其中:大米加工業2.05億元,小麥粉加工業180.69億元,食用植物油加工業360.16億元;利潤總額15.94億元,其中:小麥粉加工業2.66億元,食用植物油加工業13.20億元;出口交貨值12.82億元,其中:小麥粉加工業2.14億元,食用植物油加工業10.66億元。
2006年,糧油加工企業資產總計320.58億元,其中:大米加工業1.0億元,小麥粉加工業84.60億元,食用植物油加工業235.00億元;負債合計197.64億元,資產負債率61.7%,其中:大米加工業0.58億元,資產負債率58%;小麥粉加工業49.75億元,資產負債率58.8%;食用植物油加工業147.31元,資產負債率62.7%;年末從業人數57033人,其中:大米加工業728人,小麥粉加工業32983人,食用植物油加工業23322人。
2.指標分析
2006年,全省糧油工業總體發展平穩,呈上升趨勢。從糧油工業統計企業數量來看,同比增加101家。從行業來看,小麥粉增長較快,同比增加122.89萬噸;油脂加工比較平穩,沒有多大變化,其產量與去年基本持平。從收入、利潤效益指標看,均有增長,其中收入增長5.9%,利潤增長35.9%。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物價升高。同比,特一粉價格升高了0.28元/公斤,豆油價格升高了近1元/公斤。二是產品產量提高。從生產能力來看,產能過剩現象仍比較突出。小麥產能利用率48.5%,食用植物油產能利用率25.8%。從發展形勢來看, 2006年,受小麥漲價因素影響,部分小規模麵粉企業,受資金、工藝、規模限制,已處於強力支撐階段。預計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期間,麵粉企業在地域布局、規模建設、產品結構上,將會有一次大的整合。受國家政策、金融政策和市場影響,一批小企業將會被市場淘汰、關閉;部分強勢企業,將會進一步擴大規模,搶占市場,發展成為當地龍頭企業。大豆加工,受大豆市場和沿海企業發展影響,內陸企業將不再占據優勢。特別是低檔次產品加工企業,以及非深加工企業,在將來的1—2年內,極有可能出現滑坡。
2006年度山東省糧油工業統計分析報告
食品商務網 2007-09-04 16:43:00
3.主要特點
一是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品種不斷增加。各類糧油產品在質量、檔次、品種、功能以及包裝等方面基本上適應了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不同消費層次的需要。小麥粉產品從以標准粉為主,發展到以特製粉、專用粉為主,小麥粉總產量中,特等粉(含特一粉和特二粉)所佔比重達到72.8%。食用植物油總產量中,一級油、二級油所佔比重達到76.8%。二是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有日處理小麥1000噸以上的大型小麥粉加工企業9家;日處理油料1000噸以上的大型植物油加工企業16家,產業規模化程度進一步提高。三是糧油加工企業產權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企業活力和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對糧油工業,採取改組聯合、整體轉制、股份合作、分離重組、國有民營等多種形式,優化產權結構,形成了多種所有制形式共同發展的局面。特別是民營企業、港澳台商企業的快速發展,已成為糧油加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省541家糧油加工企業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民營企業數佔93.2%。四是「放心糧油」和名牌產品不斷增多。在糧油產品中,青島白櫻花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白櫻花牌小麥粉、德州巨嘴鳥工貿有限公司生產的巨嘴鳥牌小麥粉榮獲國家名牌稱號;山東魯花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魯花」牌花生油、青島嘉里植物油有限公司生產的「胡姬花」牌花生油榮獲國家名牌產品稱號。有36個糧油產品榮獲山東名牌,有26個糧油產品獲國家質量免檢。我省共有82家企業、131個品種獲國家「放心糧油」命名、9個單位獲國家「糧油(食品)銷售放心店」命名。有55家企業、97個品種獲省「放心糧油」命名、17個單位獲省「糧油(食品)銷售放心店」命名。
二、加快糧油工業發展的建議
1.大力推廣高新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步伐,推進糧油工業的科技進步。一是積極採用現代高新技術,開發生產優質糧油名牌產品、專用產品、高附加值產品。二是加速技術和設備更新改造。鼓勵引導企業走技術挖潛和內涵擴大再生產的路子,消化吸收,開發研製一批新的先進技術裝備,提高企業技術水平,限制低水平重復建設。三是加強產學研聯合協作。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要建立企業技術研究中心,加強與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的技術合作關系,充分利用現有科技成果,大力開發新技術、新產品,加速科技創新和產業化步伐。四是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把自主研究與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相結合。五是充分發揮行業學會、協會在學術交流和科技成果推廣中的作用,積極開展技術培訓、科技咨詢、科技成果推廣服務。
2.延長產業鏈,實施糧油加工產業化經營。一是向上游的種植業延伸,優化糧油品種,建立糧食標准化生產示範區和無公害生產示範基地,形成基地化、規模化、良種化、專用化。二是與廣大農民聯合起來,推廣公司加農戶、訂單農業等多種方法,實行貿工農一體化經營,培育一批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提高糧食生產經營的市場化和組織化程度。三是向糧油精深加工領域延伸,提高產品附加值。四是向運銷領域延伸,開展產業化經營,形成從田間到餐桌的完整的產業鏈。
3.優化企業組織結構,提高糧油生產加工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程度。鼓勵和引導糧油加工企業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原則,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進行企業的改造和重組,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培育有競爭優勢的產品、產業和企業。支持骨幹糧油加工企業實行優質糧油基地建設、科研開發、生產加工、營銷服務一體化經營。重點培育一批資本結構多元化、各項經濟指標名列前茅、產品科技含量高、具有名牌產品和已形成技術創新體系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實現規模效益。
4.實施名牌戰略,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糧油加工業要以中國名牌產品評價為契機,在全行業大力推進名牌戰略,實施「糧油名牌工程」。一是做好名牌培育的基礎工作,制定名牌培育計劃,選擇一批規模較大、產品質量較好、市場佔有率較高、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和產品作為重點培育對象,加大服務力度和宣傳力度;二是幫助企業搞好產品開發和市場開發,使之逐步發展成為國家級名牌或省級名牌,從而帶動全行業整體水平的提高。
5.建立和完善質量標准體系和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確保糧油製品質量和安全。一是抓緊建立和完善糧油質量標准體系。積極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研究和借鑒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安全監管的模式和措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從生產加工源頭上確保糧油食品質量安全。二是嚴格執行《產品質量法》、《食品衛生法》等法律法規,從生產加工各個環節上嚴格質量把關,嚴禁不合格產品出廠銷售。三是進一步加強監督檢查,整頓和規范糧油生產加工經營秩序,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的違法犯罪行為。
6.積極落實有關政策,促進糧油加工業發展。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制定的關於農產品加工業的稅收、金融、財政、出口、土地、培訓教育等方面的政策。積極爭取各級財政支農資金重點投向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基地建設、科研開發、技術服務、質量標准和信息網路體系建設;積極爭取商業銀行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的貸款支持;積極爭取國家各級政府對糧食科技的投入;積極落實稅收支持政策,農產品加工企業引進技術和進口農產品加工設備,符合國家有關稅收政策規定的,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繼續加強對各市糧油工業統計工作的管理和考核,調動統計人員的積極性,樹立爭先創優意識,狠抓數據全面性,准確性,真實性,時效性,為各級領導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爭取使2007年的全省糧油工業統計工作再上新台階,繼續保持全國領先位置。
2.狠抓吸收社會糧油加工企業納入全省統計范圍工作,使全省糧油加工業不斷壯大,不斷增加全省糧油工業的經濟總量,以保持全省各項指標在全國的領先位置。
3.積極引導企業向產權多元化、產品系列化、企業規模化、加工精深化發展,以增強企業抗市場風險,抗資金風險,抗結構風險,抗規模風險的能力,努力保持全省糧油加工業發展的穩定性。
『柒』 ADM、邦吉、嘉吉和路易達孚在國內直接控股的工廠和貿易公司以及其參股的國內著名糧油加工企業有哪些
一個廣為流傳但未被證實的說法,去年十一前,中儲糧拋售20萬噸食用油儲備調節價格,調查發現70%讓跨國糧商買走了,這就讓國家的調控在一定程度上失靈。
這無疑讓人聯想到簡稱為「ABCD」的跨國糧商: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這四大家族目前壟斷了全球80%的糧食交易量。正是這四大家族奪走了中國大豆的話語權。如今,ABCD在國內跑馬圈地的消息不斷,並已基本完成上下游產業鏈的搭建,顯然這四大家族對中國「寄予厚望」。 (相關報道詳見C02版)
ABCD在華低調布局
ABCD對中國糧食產業的滲透到底達到什麼程度?
不妨就從金龍魚說起。金龍魚隸屬於益海嘉里集團,而這一集團是美國ADM和新加坡著名的豐益集團共同投資組建的,也是ADM在中國擴張的典型代表。目前該集團在國內直接控股的工廠和貿易公司已達38家,另外還參股魯花等多家國內著名糧油加工企業,工廠遍布全國,堪稱全國最大的糧油加工集團。
路易達孚則在上世紀60年代就與中國有飼料和穀物貿易,並相當重視農產品期貨買賣。從2006年開始,路易達孚(北京)有限公司從中國政府手中獲得玉米國內貿易的許可證後,積極拓展國內市場。公開信息顯示,路易達孚從中國出口玉米的業務持續增長,其在美國的棉花公司已經是中國最大的棉花供應商。2003年,在中國的銷售額就已經超過了16億美元。
嘉吉則在中國20個省市投資建立了34家獨資與合資企業,在華投資項目包括飼料蛋白、植物油、玉米加工、各種食品配料,動物飼料和化肥。
而邦吉2000年正式進入中國。邦吉在全球32個國家擁有450多個工廠,在四大糧商中,邦吉以注重從農場到終端的全過程聞名。邦吉已成為中國最主要的大豆和油子供應商。目前該集團在中國已運營三個大豆加工工廠,而在廣州正在興建另外一家工廠。
這四大家族行事低調,盡管在中國已進行多年投資布局,卻鮮有動作見諸報端。即使是堪稱全國最大的糧油加工集團益海嘉里也是如此。
跑馬圈地來勢洶洶
不過,悄然入華的ABCD圈地勢頭不可小覷。東方艾格食用油分析師陳麗娜告訴記者,金龍魚目前在國內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份額已經在40%左右,加上嘉里其他品牌,市場份額已經不下一半,牢牢掌握話事權。此外,該集團還全面進軍小麥、稻穀、棉籽、芝麻、大豆濃縮蛋白等糧油精深加工項目,同時又先後投資控股和參股鐵路物流、收儲基地、船務、船代等輔助公司。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投資與市場研究室主任曹建海告訴記者,跨國糧商近來的動作都指向糧食流通與糧食加工,特別是加工領域。而其中一些收購地方糧庫的行為足以彰顯跨國糧商卡位流通領域的野心,其可以通過控制收購節奏沖擊現有的糧食價格體系。如果從食品油拓展到麵粉與大米環節,影響將會很大。
記者咨詢多處研究機構與專家獲悉,目前跨國糧商具體的產業分布與市場份額還沒有準確的統計數字,但是從產業鏈的角度看,上下游都出現了他們的身影。曹建海告訴記者,上游的化肥農葯以及下游的糧食加工都是外資可以發力的環節,因為市場都是開放的,就是種子的生產流通也已市場化,糧食產業的經營主體逐漸多元化。
據嘉吉(美盛)內部人士透露,嘉吉在中國有四個化肥廠,其中秦皇島與煙台的廠都是獨資廠,「雖然我們的產品份額不高,但是這兩年行情看好,很多代理商都希望代理我們的產品。」
涉嫌操縱市場價格
那麼,是不是狼來了?有分析認為,去年植物油大幅漲價不排除有市場操縱因素。佐證之一是一個廣為流傳但未被證實的說法,去年十一前,中儲糧拋售20萬噸食用油儲備調節價格,調查發現70%讓跨國糧商買走了,之後囤了起來,不投放市場,這就讓國家的調控在一定程度上失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研究部副部長徐小青告訴記者,除了大豆比較明顯外,現在還沒有相關的統計數據可以說明跨國糧商帶來了哪些沖擊,「在糧食領域,現在還很難看出有什麼影響,對於他們哪些要控制哪些可以借鑒,都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查分析以把握格局。」
據記者了解,目前無論是國務院系統還是農業部系統,都鮮有對於四大糧商的統計分析,困難就在於調研數據難以獲得,網站信息也是語焉不詳。記者從一位專家處獲悉,巨頭們已經向他「喊冤」了,然而,即便面臨諸多非議四大家族仍未就此做出明確回應。
『捌』 遼寧省有哪些糧食加工企業 詳細地址 聯系方式 謝謝各位老大們
工商.稅務 .銀行
『玖』 糧食加工企業是工業企業嗎
工業企業是指為滿足社會需要並獲得盈利從事工業性生產經營活動或工業性勞務活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並且有法人資格的經濟組織。
根據上面的這個定義。糧食加工企業應該屬於工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