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非洲農業工業有哪些

非洲農業工業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16 22:55:24

Ⅰ 各大洲的工農業特點!感謝

亞洲:
亞洲人民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科學發明創造,是造紙術、火葯、指南針、印刷術的發源地,對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16世紀以後,西方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相繼侵入,許多國家和地區先後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經濟遭到了嚴重摧殘,民族經濟發展緩慢。致使許多國家和地區長期處於貧困落後的狀態。目前,亞洲除日本外,大多數國家為發展中國家。農業在亞洲各國中占重要地位。稻穀、天然橡膠、金雞納霜、馬尼拉麻、柚木、胡椒、黃麻、椰干、茶葉等的產量分別佔世界總產量80%--90%以上,原油、魚、大豆 、棉花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30%--40%,錫精礦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60%左右,鎢精礦、花生、芝麻 、煙草、油菜籽的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的45%,木棉 、蠶絲、椰棗等的產量和牲畜總頭數也居世界前列。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薄弱,采礦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較先進,手工業正在發展。中國東半部、日本、韓國、爪哇島、斯里蘭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發達。 東南沿海海上運輸發達。廣大內陸地區和沙漠地區以畜力為主。
歐洲:
工業
歐洲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的一洲,工業生產水平和農業機械化程度均較高。生產總值在世界各洲中居首位,其中工業生產總值占的比重很大。大多數國家糧食自給不足。西歐工業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主要為德國、法國、英國,其次為比利時、荷蘭和瑞士等。德國、法國和英國的工業生產在世界工業生產中均居前列。
農業
歐洲農業為次要生產部門。農牧結合和集約化水平高為重要特點。主要種植麥類、玉米、馬鈴薯、蔬菜、瓜果、甜菜、向日葵、亞麻等,小麥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50%,大麥、燕麥約佔60%以上。園藝業發達,主產葡萄和蘋果。畜牧業以飼養豬、牛、綿羊為主。
大洋洲:
農業
大洋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顯著,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兩國經濟發達, 澳大利亞羊毛
其它島國多為農業國,經濟比較落後。 農業 農作物有小麥、椰子、甘蔗、菠蘿、天然橡膠等。小麥產量約佔世界小麥總產量的3%,當地居民主要糧食是薯類、玉米、大米等。畜牧業以養羊為主,綿羊頭數佔世界綿羊總頭數的20%左右。羊毛產量佔世界羊毛總產量的40%左右。
工業
大洋洲的工業,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其次是紐西蘭。主要有采礦、鋼鐵、有色金屬冶煉、機械製造、化學、建築材料、紡織等部門。大洋洲島國工業多分布在各自的首都或首府,一般比較落後,僅以采礦及農、林、畜產品加工為主,多為外資控制,產品多供出口。
非洲:
非洲經濟是由在非洲的貿易、工業和人力資源組成的。非洲的人口約有十億,約佔全球總人口的15%(2009年資料)。非洲是全球最貧窮的大洲,全非洲一年的貿易總額只佔全世界百分之一。根據聯合國在2009年發表的人類發展報告,人類發展指數排名最低的24個國家中,其中有22個都是非洲國家(第159位至第182位)。非洲貧窮的原因有部分是因為其動盪的歷史有關。非洲非殖民化的不穩定加劇了冷戰沖突。自20世紀中期,冷戰、貪污和專制統治也令非洲的經濟更加不景氣。
北美洲:
工業:
美國和加拿大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工業基礎雄厚、生產能力巨大、科學技術先進。農、林、牧、漁業也極為發達。北美洲其他國家除墨西哥有一些工業基礎外,多為單一經濟國家。北美洲采礦業規模較大,主要開採煤、原油、天然氣、鐵、銅、鉛、鋅、鎳、硫磺等,而錫、錳、鉻、鈷、鋁土礦、金剛石、硝石、銻、鉭、鈮以及天然橡膠等重要的戰略原料幾乎全部或大部靠進口。主要工業品產量在世界總產量中的比重為:生鐵、鋼、銅、鋅等均佔20%左右,鋁佔40%以上,汽車約佔37%。
農業:
北美洲農業生產專門化、商品化和機械化程度都很高。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之一,農作物以玉米、小麥、水稻、棉花、大豆、煙草為主,其大豆、玉米和小麥產量在世界農業中占重要地位。中美洲、西印度群島諸國和地區主要生產甘蔗、香蕉、咖啡、可可等熱帶作物。
南美洲:
工礦業
工業以采礦業和製造業最為重要。采礦業是南美各國的基礎部門,大部分礦產供出口,委內瑞拉、阿根廷、厄瓜多、秘魯等國的石油;巴西、委內瑞拉、智利的鐵;玻利維亞的錫、銻;智利、秘魯的銅;蓋亞那、蘇利南的鋁土;秘魯的鉛、鋅、銀、鉍;智利的硝石、鉬;巴西的鈮的產量或出口量在世界占據重要地位。輕工業為南美多數國家製造業的主體,肉類加工、製糖、飲料、皮革、紡織、服裝等部門較發達。鋼鐵、汽車、化工、橡膠、電器、機械等重工業集中在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智利、秘魯、哥倫比亞等國家。
農業
農業在南美各國經濟中具有重要意義。種植業中經濟作物占據絕對優勢。南美 南美洲
洲是可可、向日葵、菠蘿、馬鈴薯、木薯、巴西橡膠樹、煙草、金雞納樹、玉米、番茄、巴拉圭茶、辣椒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甘蔗、香蕉、咖啡分別佔世界總產量的20?5%,其中巴西的咖啡和香蕉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可可、柑橘均佔世界總產量的25%左右,其中巴西的可可產量居世界第三位;劍麻產量居各洲第二位,主要產在巴西;巴西木薯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南美洲向世界提供所需咖啡、香蕉、蔗糖的絕大部分及大量的棉花、可可、劍麻等。東南部阿根廷等國則大量出口肉類和糧食。牛、羊的總頭數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沿海盛產鯷魚、沙丁魚、鰻魚、鱸魚、金槍魚等,秘魯和智利為世界著名漁業國。南美洲大部分國家中多數人從事農業生產,但糧食生產仍不足自給,大多數國家需進口糧食。

Ⅱ 非洲有哪些國家工業在發展中,

經濟結構單一阻礙著非洲發展。長期以來,非洲經濟嚴重依賴生產和出口農、礦初級產品。這種單一經濟結構不僅使非洲國家難以實現真正的經濟獨立,更使非洲國家的工業發展極其緩慢。

目前,少數非洲國家剛開始工業化進程,而多數國家的工業水平則相當落後。如果以製造業來衡量,非洲國家工業落後的狀況很明顯。即使在幾個製造業相對發達的國家,如南非、辛巴威、奈及利亞、肯亞、埃及、摩洛哥、突尼西亞等,傳統的低附加值消費品生產在製造業中仍占重要地位。

非洲國家製造業的發展空間巨大,經過努力可以使製造業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導部門。目前而言,非洲擁有勞動力優勢,勞動密集型產業有可能成為非洲製造業發展的增長點。發展中小企業和鄉村工業,也可以幫助非洲國家逐步擺脫貧困。

在眾多非洲國家,采礦業仍是重要工業部門。非洲是礦產資源極為豐富的大陸,世界上最重要的50種礦產中非洲至少有17種蘊藏量居首,這是非洲采礦業的優厚基礎。在可預見的未來,非洲仍將繼續是國際市場礦產品的供應地,發達國家不可能擺脫對非洲礦產品的依賴,新興經濟體的迅速發展也擴大了對礦產品的需求。但是,如何改變經濟嚴重依賴采礦業的格局,已經成為非洲國家發展的課題。

Ⅲ 非洲的農業類型

種植園農業。

Ⅳ 非洲的農業有什麼特點

非洲在農業上有以下一些特點:①面向 出口的某些經濟作物畸形發展,糧食不能自 給。非洲雖有發展農業生產的良好條件,但 在長期的殖民統治下,許多國家都是單一種 植,把物力、財力、人力集中在供出口的經 濟作物生產上,糧食生產落後,80%的國家 和地區糧食不能自給,每年進口大批糧食。②土地佔有制形式的多樣性。非洲土地佔有 制形式主要有三種:前資本主義的土地所有 制,包括盛行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部落所有 制和普遍存在於北非、東北非的地主佔有 制,在部分熱帶叢林及高山地帶,還存在著 原始公社所有制;歐洲殖民者入侵後,霸佔 了大片肥沃土地,僱用當地勞動力,經營種 植園或農場,形成了資本主義土地佔有制; 國家獨立後,有的實行土地國有化,有的進 行土地改革,並組織一些合作社,出現了一種新的土地佔有制形式——國家所有制和集 體所有制。③生產水平低。非洲許多國家還 盛行遷移農業,多數地區的耕作方式和技術 都非常落後,現代化水平極低,仰天靠地, 豐歉皆由天定,使農業生產水平低而不穩。

Ⅳ 非洲喀麥隆農業發展狀況

喀麥隆領土面積約475,650平方公里,全國可耕地面積約700萬公頃,約占其國土面積的15%,實際開墾土地面積約佔全國可耕地面積的20%。喀麥隆是中部非洲地區重要的農業生產國,根據聯合國發展署2006年調查數據,喀麥隆當年國內農業總產值約占其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20.1%,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約占其國內總人口的54%。根據世界銀行預測,盡管喀麥隆擁有巨大的農業發展潛力,但受耕地分布分散、農業技術發展滯後、基礎設施不足和單產低等因素影響,其2008-2011年的農業生產增長率將在4%左右徘徊。
喀麥隆的主要農產品包括大蕉、木薯、玉米、稻米、山芋、高粱、馬鈴薯、花生及各類蔬果。喀麥隆的糧食生產可以保障其80%人口的食品安全。除滿足本國居民的食品消費需求外,喀麥隆還向鄰國查德、中非、加彭和赤道幾內亞出口糧食和蔬果,其中喀麥隆自產稻米主要供出口鄰國,本國消費稻米則依賴進口,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喀麥隆國內消費稻米的80%為本國生產,而根據2007年的統計,其國內消費稻米已有超過90%來自進口,喀麥隆國產大米已基本被進口大米擠出了國內市場。喀麥隆主要農產品種植面積和產量見下表:
喀麥隆2006年主要農產品種植面積及產量
種植面積(公頃) 產量(噸)
菠蘿 3,509 49,925
花生 307,777 233,620
香蕉 84,505 855,974
大蕉 253,826 1,355,660
黃瓜 108,541 127,747
生薑 1,433 8,284
黃秋葵 51,555 36,636
豆角 232,478 206,663
棕櫚油 65,847 182,369
山葯 38,059 292,796
山芋 210,035 1,152,361
玉米 549,883 1,023,106
木薯 345,155 2,138,804
甜瓜 11,134 40,351
高粱 531,408 523,484
洋蔥 11,037 75,487
西瓜 2,137 32,206
甘薯 48,728 194,253
辣椒 7,426 9,436
馬鈴薯 51,665 145,540
稻米 40,615 52,905
芝麻 30,083 3,500
豌豆 11,635 6,979
番茄 50,576 417,857
(資料來源:喀麥隆農業部)

喀麥隆用於在國際市場換匯的主要出口經濟作物包括棉花、可可、咖啡、棕櫚油、橡膠、香蕉等,其主要出口市場是歐盟市場。
喀麥隆的棉花生產受國際市場價格下跌,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近幾年產量持續下降。2004-2005年的產量約為125,000噸,而2005-2006年的產量則下降至113,000噸。喀麥隆的棉紡加工業十分薄弱,主要棉紡企業有Sodécoton、Cicam等。
喀麥隆的可可生產在2000-2005年間經歷了快速發展時期,年產量由120,000噸躍升至190,000噸,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可可生產國之一。喀麥隆的可可本地加工業主要被外國企業控制,加工企業有Cargill、Barry Callebaut 和 ADM三家。近幾年來,喀麥隆的可可受到可可樹老化、種植者年齡層老化、生產技術落後、基礎設施薄弱和國際市場需求下降等因素影響,出現了產量下滑和可可豆質量下降等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喀麥隆政府在廣泛開展與巴西等可可種植加工大國在可可生產,貯藏和本地化加工等方面合作的同時,不斷加大財政投入以重振國內可可生產。
喀麥隆的咖啡生產在上世紀70年代曾一度達到年產3.2萬噸阿拉畢加咖啡(Arabica)和9.5萬噸羅比斯達咖啡(Robusta)的黃金時期,此後受多種因素影響產量持續下滑。至2006年,喀麥隆的咖啡年產量僅為6,000噸阿拉畢加咖啡和41,000噸羅比斯達咖啡。
喀麥隆的棕櫚油生產主要由外國企業控制的現代化種植園和當地的傳統種植園組成,其中從事現代化棕櫚油生產的企業主要有法國Bolloré集團控股的Socapalm公司、喀麥隆國有企業CDC公司和瑞士的Ferm Suisse公司,其總種植面積約60萬公頃,產量約14萬噸。傳統種植園總種植面積約4.3萬公頃,產量約3萬噸。
喀麥隆的橡膠年產量約為6萬噸,主要的三家天然橡膠生產企業為Hévécam公司(中化公司控股的新加坡GMG集團子公司),喀麥隆CDC公司和Safacam公司(法國Bolloré集團控股)。
喀麥隆的香蕉生產企業主要有法國Compagnie fruitière de Marseille公司、喀麥隆CDC公司和SPM集團三家,三家企業香蕉產量分別占喀麥隆香蕉總產量的46%、41%和13%。喀麥隆香蕉總種植面積約1萬公頃,出產的香蕉主要供出口歐盟市場,年出口能力約2.5萬噸,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06年統計數據,喀麥隆是世界第8大香蕉出口國。

Ⅵ 南非的重要產業

經濟:南非基礎設施良好,資源豐富,是世界五大礦產國之一,經濟開放程度較高。礦業、製造業和農業是經濟三大支柱,深礦開采技術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國民經濟各部門發展水平、地區分布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均。南非以豐富的礦物資源馳名世界,有60多種,黃金、鉑族金屬、錳、釩、鉻、鈦、硅鋁酸鹽的儲量居世界第一位,鑽石、石棉、銅、釩、鈾以及煤、鐵、鈦、雲母、鉛等的蘊藏量也極為豐富,黃金、鑽石、釩、錳、鉻、銻、鈾、石棉等的產量均居世界前列。豐富的資源、廉價的勞動力、加上先進的管理,使南非成為當今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礦業、製造業、建築業和能源業是南非工業四大部門,礦產品出口約占出口收入的50%,全國約有12%的勞動力從事礦業。製造業門類齊全,技術先進。主要產品有鋼鐵、金屬製品、化工、運輸設備、機器製造、食品加工、紡織、服裝等。鋼鐵工業是南非製造業的支柱,擁有六大鋼鐵聯合公司、130多家鋼鐵企業。南非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和出口國。電力工業較發達,發電量佔全非洲的60%。南非的農業也較發達,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小麥、甘蔗、大麥等。蔗糖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南非是世界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和出口國,2001年黃金出口佔南非出口總額的11%。但近年來因國際市場黃金價格下跌,鉑族金屬已逐漸取代黃金成為最主要的出口礦產品。南非還是世界主要鑽石生產國,產量約佔世界的8. 7%。南非德比爾斯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生產和銷售公司,總資產200億美元,其營業額一度佔世界鑽石供應市場90%的份額,目前仍控制著世界毛坯鑽石貿易的60%。2001年5月該公司被英美公司兼並。農林漁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在國民經濟中作用不斷減小。農業較發達。農業生產總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 1%,並提供13%的正式就業機會。非黃金出口收入中的30%來自農產品或農產品加工。正常年份糧食除自給外還可出口。可耕地約占土地面積的13%,但肥沃土地僅占可耕地的22%。主要農作物是玉米。各類罐頭食品、煙、酒、咖啡和飲料質量符合國際標准,葡萄酒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林木覆蓋面積佔全部土地的6%。畜牧業較發達。水產養殖業產量佔全非洲5%和世界的0. 03%。南非商業捕撈船隊有各種船隻500多艘,全國有近3萬人從事海洋捕撈業,主要捕撈種類為淡菜、鱒魚、牡蠣和開普無須鱈。旅遊業資源豐富,設施完善,是南非第三大外匯收入和就業部門,旅遊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旅遊點主要集中於東北部和東、南沿海地區。生態旅遊與民俗旅遊是南非旅遊業兩大增長點。出口產品有:黃金,金屬及金屬製品,鑽石,食品、飲料及煙草,機械及交通運輸設備等製成品。主要進口機械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化工產品,石油等。

Ⅶ 非洲主要出產什麼東西

非洲盛產資源有三類:

1、礦產,如石油、稀有礦物質、金屬、鑽石等;

2、植物資源,如紅木、黑檀木、花梨木、柯巴樹、烏木、樟樹、栲樹、胡桃木、黃漆木、栓皮櫟等經濟林木。

3、動物資源,兩棲動物有約238種,爬行動物有58種,鳥類有589種,哺乳動物有1100種。


(7)非洲農業工業有哪些擴展閱讀:

非洲已探明的礦物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石油、天然氣蘊藏豐富;鐵、錳、鉻、鈷、鎳、釩、銅、鉛、鋅、錫、磷酸鹽等儲量很大;黃金、金剛石久負盛名;鈾礦脈的相繼被發現,引起世人矚目。許多礦物的儲量位居世界的前列。

蘊藏石油的部分國家有:阿爾及利亞、奈及利亞、利比亞、安哥拉,埃及,貝南、赤道幾內亞、剛果(布)、加彭、喀麥隆、象牙海岸、蘇丹、坦尚尼亞、突尼西亞等。

非洲是一個物產豐富和歷史悠久的大陸。然而,自15世紀西方殖民主義者侵入非洲後,400多年的殖民統治給非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從16世紀至19世紀,西方殖民者將2000多萬非洲黑人販運到美洲當奴隸。這些奴隸受到非人虐待,絕大部分活不到15年就死亡。

西方列強還用武力搶占非洲的土地和資源,進而完全瓜分非洲,建立起野蠻和殘酷的殖民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在3000多萬平方公里的非洲大地上,除衣索比亞和賴比瑞亞之外的所有國家均淪為西方殖民地。殖民主義者和帝國主義者對非洲人民的殺戮和對非洲財富的掠奪,可謂罄竹難書。

閱讀全文

與非洲農業工業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現汽車國vi到什麼時候施行 瀏覽:714
汽車大燈旁邊的那塊板叫什麼 瀏覽:118
吉林江北汽車廠在什麼地方 瀏覽:432
手工怎麼做小汽車 瀏覽:760
18年賓士a200l二手要多少錢 瀏覽:366
工業氣體和什麼有關 瀏覽:273
汽車總質量什麼意思 瀏覽:456
留學生賓士提車需要多久 瀏覽:430
汽車導航哪些品牌好 瀏覽:192
寶馬激活需要多久 瀏覽:952
米蘭理工研究生工業工程如何 瀏覽:489
二手賓士v260落地多少錢 瀏覽:157
探岳汽車底盤有哪些 瀏覽:409
寶馬汽車缺1l機油能跑多久 瀏覽:924
汽車要更換哪些證 瀏覽:706
汽車ac燈有什麼作用 瀏覽:321
保定廢舊汽車拆解設備多少錢 瀏覽:533
長春工業大學和全國哪些大學齊名 瀏覽:341
深圳利好工業園都有什麼廠 瀏覽:123
d級車賓士奧迪寶馬哪個好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