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合成氨的反應是放熱反應,因此工業合成氨常採用低溫條件
前半句是對的,後半句是錯誤的。
合成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2(g)+3H2(g)⇌2NH3(g)△H=-92.2kJ/mol,ΔH小於0所以確實是放熱。
雖然合成氨反應是放熱,提高溫度不利於平衡正向移動,但是合成氨需要鐵觸媒做催化劑,而鐵觸媒的最佳催化溫度是500度左右,所以要高溫,提高反應速率。
㈡ 合成氨應採用的條件
【分析】 合成氨是一個放熱且體積減小的可逆反應,高壓、低溫有利於合成氨反應的進行,但溫度低時反應速率減小,且催化劑活性降低。所以合成氨一般採用適宜溫度(500℃)、高壓(20Mpa~50MPa)、催化劑(以鐵為主體的多成分催化劑——鐵觸媒),D正確。 【點評】 由於合成氨反應難以進行,又不能反應徹底,在工業化產生過程中又必須考慮如何提高產率、如何提高原料利用率、如何節約能源、對設備的要求又不能過高等諸多問題,所以選擇合成氨適宜的條件既要從理論上又要從實際生產的角度進行討論。
㈢ 工業合成氨的條件
一般來說,很難進行的反應,條件是高溫高壓的比較多,A溫度太低,B也一樣,C是對的,D的壓強太小了一點~
所以應該是選C.
㈣ 工業合成氨時使用催化劑條件為500攝氏度而不選擇其他溫度的原因是什麼
N2 + 3H2 =高溫高壓= 2NH3
合成氨反應是可逆放熱反應;
溫度的選擇受所使用的催化劑決定;
催化劑鐵觸媒在500攝氏度時的活性最大;
所以合成氨反應一般選擇在此溫度下進行。
負號表示放熱。升溫平衡向減弱這種趨勢的方向移動,即升溫向吸熱方向進行。也就是說,工業合成氨溫度過高反而氮氣氫氣轉化率降低,但為什麼要升溫至500℃呢?因為500℃才能達到反應的最低活化能標准。
(4)工業合成氨適合哪些條件擴展閱讀:
合成氨主要原料有天然氣、石腦油、重質油和煤等。1981年,世界以天然氣制氨的比例約佔71%,蘇聯為92.2%、美國為96%、荷蘭為100%;中國仍以煤、焦炭為主要原料制氨,天然氣制氨僅佔20%。70年代原油漲價後,一些採用石腦油為原料的合成氨老廠改用天然氣,新建廠絕大部分採用天然氣作原料。
生產合成氨的方法主要區別在原料氣的製造,其中最廣泛採用的為蒸汽轉化法和部分氧化法(見合成氨原料氣)。
㈤ 合成氨的適宜條件
合成氨需要的條件是高溫(500攝氏度,鐵觸媒的活性最大)、高壓(20MPa~50MPa),催化劑(鐵觸媒),至於壓強溫度的理由:在那個溫度和壓強下,能夠最大限度的發生反應,合成NH3。
㈥ 工業合成氨條件Mpa是多少大氣壓
摘要 N2+3H22NH3,正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放熱反應
㈦ 工業合成氨的反應條件。
http://wenku..com/link?url=_-43
㈧ 已知:N2+3H22NH3△H<0.工業合成氨應選擇的條件是()A.高溫、高壓B.低溫、低壓、催化劑C.適宜
A、在高壓條件下,對於設備的耐高壓承受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故A錯誤;
B、低溫條件下,化學反應速率較慢,催化劑的催化活性受到影響,故B錯誤;
C、適宜的溫度和壓強下,可以提高反應物的轉化率,使得催化劑的催化活性較高,讓化學反應有利於正向進行,同時加入催化劑可以加快反應速率,故C正確;
D、低溫條件下,化學反應速率較慢,催化劑的催化活性受到影響,故D錯誤.
故選C.
㈨ 工業合成氨的條件如下,請說明選擇的理由:(1)採用鐵觸媒作催化劑(2)溫度;500°C左右
1,加快反應速度。後面用勒夏定理解釋,反應為壓強減小的,加壓右移;且為放熱反應,加溫左移;使用500的溫度是綜合催化劑的最適溫度和平衡原理的,壓強的話是綜合平衡和機器設備的要求確定的,至於不斷收集氨氣是減小生成物的濃度,平衡右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