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沿海鐵路的重要作用
在《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東南沿海鐵路通道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青島—日照—連雲港—鹽城—南通—上海—杭州—寧波—台州—溫州—福州—廈門—深圳,青連鐵路,連鹽鐵路,滬通鐵路,滬杭客專、杭甬客專、甬台溫鐵路、溫福鐵路、福廈鐵路、廈深鐵路,若干年後,這條東起青島連雲港、西接廣深港客運專線的沿海鐵路通道全線貫通時,魯、蘇、滬、浙、閩、粵、港便成為這條通道上熠熠閃光的明珠。
Ⅱ 我國四大工業區分布在沿海地區有什麼好處連接四大工業基地的鐵路線有哪些
優越性:人力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科學技術發達,經濟實力雄厚,交通運輸便利,(有多條航空航海路線,眾多的國際港口便於遠洋運輸,成本低,運輸量大)國際交流廣泛,具有廣泛的發展潛力。
我國四大工業區分別是:滬寧杭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遼中南重工業基地,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連接他們的主要鐵路線是,京哈線,京滬線,京廣線,京九線,依次連接了:沈陽,北京,天津,杭州,上海,廣州,珠海,香港。
Ⅲ 有沒有必要建沿海鐵路
很難說!
首先,沿海地區的海運系統比較完善,而陸運則主要以公路為主,一般的地區則沒有必要建鐵路!
但是,有部分地區很特殊,比如像類似於波斯灣的地方,石油等產業比較發達,如果依靠公路,效率太低,而海運則影響速度,只有鐵路才能有較高的的速率,這樣建鐵路有必要促進經濟的發展!
不過依照我國的地形和經濟特點,沿海地區一般不適合建鐵路,除開遼寧等比較少的地區之外!
Ⅳ 江蘇沿海大開發的積蓄發展動能
2009年9月11日,江蘇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召開全省沿海地區發展工作會議,對貫徹實施國家批準的《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作出全面部署。加快沿海開發開放步伐,把江蘇沿海地區建成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正在成為舉省一致的共同目標、共同責任和共同行動!
江蘇沿海發展從哪裡落筆?大步的邁進從哪裡落腳?省長羅志軍說,當前要以連雲港深水大港為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新型工業化為核心,加快沿海產業帶建設;以科學規劃為引領,提升沿海城市化水平;以生態環境保護為抓手,促進沿海可持續發展。
省發改委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江蘇省正在研究出台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的實施方案,一些重大項目的啟動和推進也在醞釀之中。有關地區也在研究實施規劃的配套政策,各市都在抓緊研究編制本地區的沿海開發規劃和行動方案,省各有關部門在抓緊編制交通、水利、產業布局、城鎮建設、環境保護等12個實施方案。
規劃引領行動,江蘇沿海各地為實現3年打開沿海發展新局面的行動已經緊鑼密鼓地開篇了。
港口:建設現代化的海港,既是實施沿海開發戰略的突破口,也是尋找出海口、實現「開放」的落腳點。「舉全省之力建設連雲港!」江蘇省委、省政府果斷決策:建設30萬噸級航道!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批准立項,建設規劃分為兩階段,2012年建成25萬噸級規模,2013年達到30萬噸級。以連雲港港為核心,江蘇沿海港口群雄姿初展,南通沒有海港的困局已經改變,洋口港、呂四港迅速崛起,鹽城的大豐港、濱海港、射陽港、響水港的建設也加快推進。
與此同時,其他基礎設施建設也全面展開。沿海鐵路建設,沿海地區高速公路建設,連雲港、鹽城、南通機場建設,長江江蘇段12.5米深水航道建設,以通榆河為重點的供水工程體系建設都提上了議事日程,一條現代化、大容量的綜合交通走廊已走出規劃開始建設。
灘塗:江蘇擁有灘塗面積1031萬畝,佔全國1/4以上,而且每年繼續以3萬-5萬畝的速度淤漲。高效集約開發利用沿海灘塗,形成大規模的土地後備資源,既是國家《規劃》確定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也是拓展江蘇發展新空間的重要舉措。近期圍填270萬畝,遠期圍填700萬畝成為灘塗圍墾的目標。省委省政府要求,在不破壞生態環境、不改變輻射沙洲總體動力格局、不影響深水航道的前提下,合理確定功能定位和開發利用方向,並決定,首先在東台近海潮間帶啟動100萬畝灘塗圍墾綜合開發試驗區工程,為大規模開發探索經驗。
產業:當前,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已成為沿海三市的共識。立足資源稟賦和發展條件錯位發展、聚集發展、聯動發展的想法使三市產業發展呈現出「百舸爭流」的態勢。連雲港正組織實施「千億產業培育計劃」,力爭到2012年,高新技術產業、臨港基礎工業、現代服務業產值全部超1000億元。而在鹽城,「風(能)光(能)」產業風光無限,目前已有6家央企搶灘沿海風場,國家海上風電裝備研發中心正式落戶,10平方公里的風電裝備產業園建設全面啟動。南通提出了更加宏偉的目標,強勢打造富有南通沿海特色的產業帶,力爭到2010年,海洋工程和船舶及重裝備、新能源和能源及裝備等六大板塊產值均達1000億元。
城市與生態:江蘇沿海地區中心城市規模小,中心城市連雲港曾被人戲稱為「縣城」。「集中力量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加快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省委書記梁保華提出的發展要求讓沿海人看到了前景。
6月份以來,江蘇緊緊抓住沿海開發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這一重大契機,由省委、省政府領導親自率隊,先後在北京、上海、香港、東京、德國舉行一系列沿海開發推介活動,海內外客商蜂擁而至,境內外分別簽約重大合作項目68個和33個,總投資額分別為3485億元和26.15億美元。
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省里正在積極籌劃「百強企業江蘇沿海行」活動,讓更多的企業和客商了解沿海、投資沿海,盡快形成一批沿海優勢產業集群。
Ⅳ 新項目山東東部沿海鐵路通道工程的線路是什麼
我國鐵路網已基本形成,鐵路干線縱貫南北,橫穿東西。我國縱貫南北的鐵路主要有:
京廣線。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廣州,全長2313公里。這條鐵路穿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廣東5省,跨過海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五大水系,是我國中部南北運輸的大動脈。
京哈線。起於北京,經天津、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市,終點在東北北部最大城市哈爾濱,全長1388公里,是東北通往首都和全國各地的一條鐵路干線。
1.京滬線
京滬鐵路北起北京,經天津、德州、濟南、兗州、徐州、蚌埠、南京、無錫、蘇州,南達上海,縱慣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和上海七省市,跨越海河、黃河、淮河和長江四大水系,全長1462千米,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南北交通大動脈。
京滬線在天津交匯了京沈線,銜接天津港;在德州交匯了石德線,與京廣線相連通;在濟南交匯了膠濟線,可達青島港和煙台港;在兗州交匯了焦石線,接通石臼所港;在徐州交匯了隴海線;在南京交匯了寧蕪線,進而與皖贛線相連通;在上海交匯了滬杭線。
2.京廣線
京廣線北起北京,南止廣州,橫貫我國中部,經過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廣東等省,跨越海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五大流域,連接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州,全長2324千米。
京廣線是我國關內地區主要的南北向鐵路,為我國鐵路網的中軸。在北端北京交匯了京秦、京包、京原、京通、京承、京沈等鐵路線。在南端廣州交匯了京九線、廣茂線和廣梅汕線,可達香港、茂名和汕頭。
3.京九線
京九線北起北京,經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廣東,南至香港九龍,跨越9省市,全長2364千米。京九線是我國鐵路建設史上規模最大、投資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鐵路干線。它的建設對完善我國鐵路布局,緩和南北運輸緊張狀況,帶動沿線地方資源開發,推動革命老區經濟發展,加快老區人民脫貧致富,促進港澳地區穩定繁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北同蒲—太焦—焦柳線
同蒲線橫貫山西的南北,從山西的大同到陝西的孟塬,北接京包線,南連隴海線。北同蒲線是指大同到太原這一段鐵路。太焦線從太原經長治到焦作。焦柳線自焦作經襄樊、枝城、懷化到柳州。
北同蒲—太焦—焦柳線北起大同,南到柳州,是一條與京廣線平行的南北向的交通大動脈,全長2395千米。
5.京秦—京包—包蘭—蘭青—青藏線
這是我國北部地區一條重要的東西向鐵路干線。東起秦皇島,經豐潤到北京的鐵路線為京秦線;從北京向西經張家口、大同、集寧、呼和浩特到達包頭的鐵路線為京包線;從包頭向西經銀川到蘭州的鐵路為包蘭線;自蘭州到西寧的鐵路線為蘭青線;從西寧經格爾木到拉薩的鐵路為青藏線。青藏線現正在建設中。
6.隴海—蘭新線
隴海線東起黃海之濱的連雲港,西止黃土高原的蘭州,全長1754千米,連通江蘇、安徽、河南、陝西、甘肅五省,沿線經過徐州、商丘、開封、鄭州、洛陽、孟塬、西安、咸陽、寶雞、天水等重要城市。
蘭新線起自蘭州,向西經張掖、酒泉、嘉峪關、吐魯番、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烏蘇、博樂至阿拉山口,全長2459千米。
隴海—蘭新線橫貫我國中部地帶,把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與西北邊疆地區連接起來,是一條具有重要經濟、政治、國防意義的鐵路干線。
7.滬杭線—浙贛線—湘黔線—貴昆線
滬杭線—浙贛線—湘黔線—貴昆線組成了一條橫貫我國江南地區的東西向交通大動脈。它東起東海之濱的上海,西到雲貴高原的昆明,全長2598.5千米,貫通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貴州和雲南五省一市。這條鐵路線對加強華東、中南和西南地區的經濟聯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津滬線。北起天津,過河北、山東、江蘇、安徽等省市,南達上海,是我國東部南北交通的大動脈,所經地區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人員和物資交流頻繁。
寶成線。起於陝西寶雞,穿秦嶺山地、達「天府之國」成都。是聯系關中與川內西北與西南的重要干線。
成昆線。北起成都,南至「春城」昆明,是我國西南的又一重要干線。
太焦—焦枝—枝柳線。北起有「煤海」之稱的山西省會太原,南至西南地區的對外聯系的「出海前哨」廣西柳州,成為與京廣線平行,穿越腹地的又一條「小京廣」。
除了上述縱貫南北的大鐵路外,我國還有一些重要的橫貫東西的鐵路干線,它們是:
京包線和包蘭線。從首都北京到「草原鋼都」包頭,再從包頭到西北工業中心的蘭州,這一干線加強了首都與西北地區的聯系。
隴海線和蘭新線。隴海線東起連雲港,西至蘭州;蘭新線從蘭州到烏魯木齊。這兩條鐵路是橫貫我國東西的大動脈,後與原蘇聯阿拉木圖接軌,成為「歐亞大路橋」,對開發我國西部工區與加強對歐洲的聯系具有重大意義,它與京廣線構成我國鐵路的主要骨架。
滬杭線、浙贛線、湘黔線和貴昆線。滬杭線從上海到杭州;浙贛線從杭州到株洲。湘黔線從株洲到貴陽;貴昆線從貴陽到昆明。這4條鐵路線構成我國南部橫貫東西的大動脈,它把我國經濟落後而資源較豐富的西南地區聯結起來,對密切這兩個地區的經濟聯系、發展經濟、鞏固國防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鐵路交匯之地形成了許多鐵路樞紐。我國主要的鐵路樞紐有:北京、沈陽、哈爾濱、石家莊、鄭州、徐州、株州、貴陽、柳州、重慶、成都、蘭州等
Ⅵ 廣西沿海鐵路
以上回答都不正確或者不完全正確,准確地說是廣西、鐵道部等多方投資興建的新線,是北部灣開發區將來重要的通道。
修成後預計還是交由路局管理,資產屬於合資公司!
Ⅶ 珠江三角洲發展條件 主要城市 工業部門 特徵
發展條件:濱海沿江,,亞熱帶季風氣候,水資源充足
農業發達,
人口多,勞動力充足,市場需求量大
鄰近港澳地區,僑鄉
發達的鐵路公路,空港較多,沿海,航運便利
工業基礎雄厚,集聚效應好
主要城市: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惠州、江門、肇慶
工業部門特徵:外向型(一出口作為最終目標引進外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