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東北老工業基地具體是指東三省的哪些地方主要在哪些城市
遼寧省的阜新市屬於資源枯竭城市,曾經叫做煤電之城。
遼寧省鞍山市、丹東市、本溪市。這都屬於重工業基地。
B. 東北三省是我國最大的工業基地,其主要工業基地的名稱是什麼工業基地
東北三省是我國最大的工業基地,其主要工業基地的名稱是遼中南工業基地
遼中南工業基地,是我國最重要的經濟區和重工業基地之一,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也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是我國一個老工業基地。
遼中南工業基地位於渤海灣北環和黃海的西北岸,海岸線長2100公里。它包括了除朝陽市、阜新市區及阜新縣以外的遼寧省域,面積118501公里,人口約3500萬。
中文名:遼中南工業基地
歷史地位:老工業基地也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C. 位於我國東北的老工業基地是()A.遼中南B.京津唐C.滬寧杭D.珠江三角
我國的四大工業基地是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其中位於我國東北地區的老工業基地是遼中南工業基地.根據題意.
故選:A.
D. 東北老工業基地在哪
東北老工業基地,位於以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為主體的東北地區,主要包括沈陽—撫順—鞍山—本溪重工業區、旅大工業區、遼西走廊工業區、長春—吉林中部工業區、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工業區以及黑龍江西部工業區等。
E. 東北三省中的重型工業基地有哪些
一、遼中南工業基地(含沈陽、撫順、鞍山、本溪、大連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為主。
二、京津唐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頂點的三角地帶,唐山的「唐」,不是塘沽的「塘」),有鋼鐵、機械、化工、電子、紡織等工業,它是我國第二大綜合性工業基地;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F. 東北地區的老重工業基地有哪些
遼寧省:
1、沈陽市:沈陽第一機床廠、沈陽航空工業學院、沈陽風動工具廠
2、撫順市:撫順西露天礦、撫順鋁廠、撫順勝利礦
3、阜新市:阜新平安(五龍)立井、阜新海州露天煤礦、阜新電站
吉林省:
1、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
2、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3、吉林染料廠
黑龍江:
1、哈爾濱:哈爾濱電機廠、哈爾濱汽輪機廠、哈爾濱東安機械廠
2、其他:鶴崗東山1號立井、鶴崗興安台洗煤廠、雞西城子河洗煤廠
(6)東北三省老工業基地是哪些擴展閱讀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目標:
1、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經濟保持又好又快發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2002年翻一番。
2、經濟結構調整取得較大成效。服務業比重、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均有明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
3、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制,遼河、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取得顯著進展,海洋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4、社會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得到改善,教育、衛生、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貧困人口繼續減少。防災減災能力增強,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
5、改革開放取得突破性進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突破,國有企業改制基本完成。形成以沿海、沿邊和主要城市為重點的對外開放格局。進一步發展對外經濟合作,對外貿易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有較大提高。
G. 什麼是東北老工業基地 解釋一下
東北老工業基地包括長春汽車製造,大慶油田等等
有錢人都買國外車了,於是長春汽車製造
落後了,大慶油田採光了,於是東北老工業基地衰落了
H. 東北三省五大工業基地是什麼
是遼中南工業基地
四大工業基地
一、遼中南工業基地(含沈陽、撫順、鞍山、本溪、大連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為主。
二、京津唐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頂點的三角地帶,唐山的「唐」,不是塘沽的「塘」),有鋼鐵、機械、化工、電子、紡織等工業,它是我國第二大綜合性工業基地;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三、滬寧杭工業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為頂點的三角地帶,還包括蘇州、無錫、常州、熹興、寧波等城市,也稱長江三角洲),它是我國第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輕重工業都很發達;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位於亞熱帶地區;瀕臨長江、東海,地理位置優越。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雨熱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工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強;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素質高;市場廣闊;經濟腹地寬廣;工業聯系好;政策扶持;浦東開發提供新的發展機遇;豐富的農副產品等。
不足:能源、資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緊張;污染嚴重。
發展:高、精、尖方向發展;結構輕型化。
四、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含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佛山、中山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服裝、電子、玩具、食品等輕工業為主。
I. 現在要振興的東北老工業基地,都是指哪裡啊越詳細越好。
簡單理解,就是振興東北三省商品糧食生產基地、重要林業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機械工業和醫葯工業基地地位和功能。
給你個資料: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
改革開放以前,東北地區是我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和最發達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東北經濟發展也取得了不小成就。但相比經濟發展更快的地區,東北地區經濟發展還是慢了些。GDP和工業增加值由改革開放初的近15%和20%下降到現在的10%以下。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明確了實施振興戰略的指導思想、方針任務和政策措施。隨著振興戰略實施,東北地區加快了發展步伐。目前,《若干意見》確定的社會保障試點、增值稅轉型、豁免企業歷史欠稅、國有企業政策性破產、中央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廠辦大集體改革等各項政策已付諸實施。東北三省廣大幹部群眾著力轉變思想觀念,加大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開放步伐,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實施振興東北戰略任重道遠,需要不斷創新思維和行動。鞏固和提升全國最重要的商品糧食生產基地、重要林業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機械工業和醫葯工業基地地位和功能,是振興東北地區的關鍵基礎。 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以來,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改革開放以來被拉開的發展差距逐年縮小,趕上了全國平均增速。東北地區率先實行了免除農業稅等惠農政策,糧食生產連創歷史新高,作為全國商品量和肉食供應基地的地位日益突出。以國有企業改組改制為重點的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進展,絕大多數國有企業已扭虧為盈,擺脫了困境,利潤大幅度增長,對外開放水平明顯提高。企業技術進步成效顯著,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採煤沉陷區治理和棚戶區改造等「民心工程」進展順利,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穩步推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積極成效。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就業形勢明顯好轉,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 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東北三省經濟增速開始加快,逐步縮小了與全國的發展差距。2008年東北三省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升至8.62%,比2007年高出0.14個百分點,這是進入新世紀後東北三省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首次止跌回升(詳見圖1和表1)。 2008年,東北三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按地區統計後折算的增長率)為13.4%,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這一增長率在四大板塊中名列第一(詳見表2)。以「十一五」規劃實施以來的三年計算,東北三省經濟增速為13.7%,高於全國0.5個百分點,也分別高於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0.5個、0.5個和0.3個百分點,是改革開放以來增長最快的時期。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工作任重道遠。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實施三年多來,國家現有的政策、資金和項目支持已經基本到位,東北三省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取得了積極可喜的成績,人民群眾的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東北三省目前取得的成績只是階段性的,與全國特別是發達地區相比較還有較大差距,經濟總量仍呈下降趨勢、結構調整任務十分艱巨、深化國企改革戰略重組困難重重、裝備製造業持續發展面臨考驗、資源型城市持續發展缺少政策保障、就業民生和社會保障壓力大、諸多風險依然存在等,尤其是東北三省思想觀念轉變和體制機制創新,以及一些歷史上積累的影響長遠發展的結構性、體制性矛盾還沒有完全解決,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是一項長期、復雜和艱巨的工作,全面實現振興目標任重而道遠。
J. 東北地區是我國傳統的老工業基地,該基地有哪些重要的傳統工業部
煤炭,鋼鐵,汽車,
東北的老工業基地起步很早,在清朝末年就由日本的企業在此設廠,利用這里的煤、鐵、石油資源,主要發展軍工。日本在此一直經營到抗戰結束,所以這里的基礎工業設施比較完善,解放後,這里產出新中國第一桶石油,第一台機床,第一輛汽車等等。
現在形成了以大連,沈陽,哈爾濱,長春為軸線的東北工業基地。輻射有齊齊哈爾,大慶,吉林,鞍山,本溪等等工業城市。
遼寧主要以鋼鐵和機械重工業為支柱;吉林則是以汽車和新興的生物醫葯為主,而黑龍江重在石油和煤炭工業。
另外東北也是中國主要的軍工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