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農業和工業哪個發展好

農業和工業哪個發展好

發布時間:2022-05-14 15:05:21

❶ 中國現代化應走工業之路還是農業之路

這個考慮因素太多了,總體來說發展經濟,要走符合中國國情的線路,我們現代中國真正的發展應該從78年以後開始說,雖然成績很好,綜合國力能排名到世界前列,但不要忽視我國還有7億農業人口,近半數剩餘勞動力,如果真正的現代化首先要把這些剩餘勞動力解放,要做到工業農業相輔相成,農業應為主導,將其提升真正的現代化。工業尖端化,往核心技術上發展

❷ 對於工業,農業,服務業哪種更適合中國的發展 為什麼

以上三種,工業更適合中國的發展國情。
工業種類分為輕工業與重工業兩大類。
輕工業主要指提供生活消費品的工業部門,包括:①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如棉、毛、麻、絲的紡織及縫紉,皮革及其製品,紙漿及造紙,食品製造等工業;②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如日用金屬、日用化工、日用玻璃、日用陶瓷、化學纖維及其織品、火柴、生活用木製品等工業。輕工業產品大部分是生產消費品,一部分作為原料和半成品用於生產,如化學纖維、工業用布、紙張、鹽等。
補:工業 指從事自然資源的開采,對採掘品和農產品進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質生產部門。具體包括:(1)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如采礦、曬鹽、森林採伐等(但不包括禽獸捕獵和水產捕撈);(2)對農副產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糧油加工、食品加工、軋花、繅絲、紡織、製革等;(3)對採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煉鐵、煉鋼、化工生產、石油加工、機器製造、木材加工等,以及電力、自來水、煤氣的生產和供應等;(4)對工業品的修理、翻新,如機器設備的修理、交通運輸工具(包括小卧車)的修理等。
輕工業: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費品和製作手工工具的工業。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為兩大類:(1)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直接或間接以農產品為基本原料的輕工業。主要包括食品製造、飲料製造、煙草加工、紡織、縫紉、皮革和毛皮製作、造紙以及印刷等工業;(2)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以工業品為原料的輕工業。主要包括文教體育用品、化學葯品製造、合成纖維製造、日用化學製品、日用玻璃製品、日用金屬製品、手工工具製造、醫療器械製造、文化和辦公用機械製造等工業。
重工業:是指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按其生產性質和產品用途,可以分為下列三類:(1)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包括石油開采、煤炭開采、金屬礦開采、非金屬礦開采和木材採伐等工業;(2)原材料工業,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包括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業;(3)加工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的工業。包括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金屬結構、水泥製品等工業,以及為農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葯等工業。
根據上述劃分原則,修理業中以重工業產品為修理作業對象的劃為重工業,反之劃為輕工業。
重工業是指以能源原材料工業為基礎、以高檔耐用消費品、裝備製造業、電子及電器機械工業、化學工業為主體的產業體系。輕工業:是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費品和製作手工工具的工業,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為兩大類:(1)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直接或間接以農產品為基本原料的輕工業。(2)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以工業品為原料的輕工業。
在過去的產業經濟學中,往往根據產品單位體積的相對重量將工業劃分為輕重工業。產品單位體積的重量大的工業部門就是重工業,重量輕的就屬輕工業。屬於重工業的工業部門有鋼鐵工業、有色冶金工業、金屬材料工業和機械工業等。由於在近代工業的發展中,化學工業居於十分突出的地位,因此,在工業結構的產業分類中,往往把化學工業獨立出來,同輕、重工業並列。這樣,工業結構就由輕工業、重工業和化學工業三大部分構成。常有人把重工業和化學工業放在一起,合稱重化工業,同輕工業相對。
另外一種劃分輕、重工業的標準是把提供生產資料的部門稱為重工業,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門稱為輕工業。以上這兩種劃分原則是有區別的。
國家統計局對輕重工業的劃分接近於後一種標准,《中國統計年鑒》中對重工業的定義是: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輕工業為:主要提供生活消費品和製作手工工具的工業。在研究中,如上文所述,常將重工業和化學工業合稱為重化工業。

❸ 我國工業化水平變高後,為什麼農業現代化卻沒有發展

我們農民都在電視或媒體上質疑農業有多重要,農民有多重要,要大力發展農業,改善農民生活。但是我們發現大多數人都在喊口號,我們沒有意識到農業有了很大的進步,農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農業和工業的比較優勢低。因為我們可以發展工業,建工廠,拿別人的技術來生產。也就是說,工業相對容易復制,工業生產效果比較快。

所以有時我們會說,工業其實由農民發展並不為過,農業發展緩慢,而且有很大的因素是由於利益的驅使。其實道理誰都知道,但有些人不願意接受現實。我們發展農業是為了不受其他國家的限制或威脅。有時候錢不是最重要的。可惜有些人始終不明白這個道理。

❹ 毛澤東提出的關於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順序

農業、重工業、輕工業。「快發展」首先就是要強調發展生產力。早在1945年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就指出:「中國一切政黨的政策及其實踐在中國人民中所表現的作用的好壞、大小,歸根到底,看它對於中國人民的生產力的發展是否有幫助及其幫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縛生產力的,還是解放生產力的」。
拓展資料:
1、毛澤東歷來深信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同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對於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一方面,他認為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歸根結底靠的是人民群眾,要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在他的帶領下,新中國成立以後人民群眾以主人翁的姿態熱情地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來,可以說,新中國所取得的每一個成績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貢獻。正像毛澤東所說,社會的財富是工人、農民和勞動知識分子自己創造的,只要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又有一條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路線,任何的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另一方面,他認為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的最終目標和歸宿,社會主義建設的目的是要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毛澤東強調對個人利益要予以重視,當時提出的「國家、集體、個人利益三兼顧」的經濟思想和「兩參一改三結合」的企業民主管理思想就是最直接的體現。
2、毛澤東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多快好省」地發展國民經濟。毛澤東最初設計的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應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要在中國建成社會主義社會,據此制定和實行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並舉取得了偉大成就;第二步是要在一定的時間內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現創造出一定的物質基礎,這一步大約需要10年到15年;第三步就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一步毛澤東最初估計需要50年到75年,後來又估計大約需要100年還多。應該說這三步走的戰略部署和時間表是清醒的和基本正確的,是符合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的。但是後來並沒有完全按照這個戰略部署去走,而是在實際上實行了速度與規模並舉的「趕超戰略」。即使這樣,建國後前30年中國的經濟發展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這應歸因於毛澤東探索時期確立的正確的經濟發展方針和工業化道路。

❺ 如何處理好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關系

(1)要以工業為主導,把重工業作為我國經濟建設的重點,同時必須充分注意發展農業和輕工業。
(2)要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以農輕重為序發展國民經濟。
(3)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即強調發展工業和發展農業,同時並舉重工業和輕工業,同時並舉中央工業和地方工業,同時並舉,等等。

❻ 農業的發展為工業的發展帶來了什麼積極影響

農業是工業發展的基礎,是穩民心、安天下的壓艙石,只有農業發展了,工業發展才能成為有源之水。

  1. 工業發展需要規模化的城市及城市人口作為人力資源要素,這些涵蓋工業系統的大量產業工人、家屬以及相應的服務系統的群體人員的生活、居住需要以巨大的優質的農產品供應量作為前提。落後的、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顯然無以擔當此重任。

  2. 工業生產,尤其是輕工業生產需要以穩定的、優質的農產品原材料供應為保障,才能按計劃完成生產任務和訂單,才能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否則工業企業的生產就會因原材料的供應量、質量的的波動而受到干擾。要保證農產品(工業原材料)的數量和質量的穩定供應,必須不斷加速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邁進的步伐,提高農業單位面積的產量和質量。

  3. 只有通過加速發展農業(現代化農業),才能為工業發展騰挪出所需要的大量的土地資源(廠房車間、道路)。在拓展工業規模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廠房、車間和道路,這樣必然要佔用大量的農田、耕地,這對於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沖擊和挑戰,解決這種矛盾和挑戰的根本途徑,只能通過工業反哺農業手段,加速農業的現代化,提高農業單位面積的產出效率,實現以盡可能少的土地產出盡可能多的農產品的目標,從而為工業的發展提供所需的土地資源。

  4. 發展了的現代農業,能有效提高農業勞力的生產效率,降低農業生產所需的勞動力密度,從而將農村多餘的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工業發展中去,為城市工業發展注入所需的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

  5. 農業發展了,城市化進程就會得到刺激和加速這樣對於工業發展也會起到促進的作用。

    總之,農業,現代化農業是一個現代化工業化強國的國民經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礎系統,只有保證這個系統持續、穩定、協調地與現代工業協調發展,才能實現工業化強國的預期目標。

❼ 時至今日,為什麼說發展農業的最好方法就是發展工業

沒有工業的支持,無法建立農業強國。 如果農業想做大做強,那就離不開工業的支持。 同時,如果工業不發達,沒有先進工業的支持,農業就不可能做大做強。 這是一條鐵定律,因此農業和工業的發展在彼此共同進步之前是相輔相成的。

現在我國的工業相當強大,現在是工業回饋農業,促進農業發展的時候了。在過去的幾年中,該國還大力促進了農業發展。 在過去的幾年中,在我們的家鄉,我們已經開始土地平整並使用大型機械進行耕種。 原來的水庫大壩也得到了加固。 過去使用的通道已更改為水管,以將水從水庫引導到田間。並在田野上建立了一個水庫,然後通過毛細管將水引到每片土地。據估計,在未來幾年中,我家鄉的種植基本上是大型機器。 肥料和水可以通過水池側面的閥門直接打開。水和肥料將流到每種作物的根部。 既然我們能做我們父親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那一切都取決於我們國家目前的工業發展,擁有合適的機械設備和合適的技術人才。 我相信,在工業的支持下,不久的將來,我國的農業可以像工業一樣成為農業強國。

❽ 工業與農業的比較

農業生產與工業生產
農業生產是指在人類活動的要求下,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獲得產品物質的生產過程.它不同於一般的野生動植物的自發生長繁殖過程,通常要依靠土地才能進行.與其它物質生產部門相比,農業生產受自然條件(如氣溫、降水、光照、土壤等)的影響比較大,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季節性和周期性.工業生產是指在人類活動的干預下,利用原材料的物理、化學和生物變化獲得產品物質的生產過程.一般只要具備資金、技術、設備、原料、能源、勞力等就可以投入生產.與農業生產相比,工業生產受自然條件(如氣溫、降水、光照、土壤等)限制比較小,具有明顯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協作性.

❾ 發展工業與發展農業到底誰重要的問題!

不是以犧牲農業為代價,反而會促進農業的發展;
農產品深加工,使農村社會的產業結構更加合理化;
工業發展改善農民生活,農業的發展才更有保障和動力

❿ 農業和工業相比誰更重要

兩者是是相輔相成的,沒有誰更重要之分,農業是立國的基礎,工業是發展的基礎。

閱讀全文

與農業和工業哪個發展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新款q3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520
平頂山到蘇州坐汽車要多久 瀏覽:925
汽車人聲多少赫茲 瀏覽:159
汽車長期不開電瓶能堅持多久 瀏覽:868
寶馬哈曼卡頓聽輕音樂怎麼調 瀏覽:555
河北工業氯化銨要多少錢 瀏覽:99
哪裡的工業廢水處理設備 瀏覽:177
汽車吊折價如何算 瀏覽:639
寶馬之悅怎麼樣值得購買嗎 瀏覽:194
文縣汽車站到全國哪裡發車 瀏覽:368
新型工業園區能享受什麼政策 瀏覽:979
吉利的汽車怎麼樣質量怎麼樣 瀏覽:618
張之洞主張什麼工業 瀏覽:525
寶馬528過戶多少錢 瀏覽:720
寶馬啟停電瓶電壓是多少 瀏覽:777
奧迪q7mini如何注冊 瀏覽:565
寶馬7什麼顏色最好看 瀏覽:618
日本德國汽車哪個好 瀏覽:453
歷下區董家鎮工業園都有哪些企業 瀏覽:478
下雨天汽車內飾如何清洗 瀏覽: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