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開設雙學位的高校有哪些
北京
招生高校
招收專業
聯系電話
通信地址
郵編
北京大學
國際文化交流、運動心理學、知識產權法
62754002
海淀區北京大學
100871
中國人民大學
新聞學、國民經濟計劃學、知識產權法、工業企業管理
62515340
海淀區人民大學
100872
清華大學
計算機技術、環境工程、核反應堆工程、機械工程、編輯學、企業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62770325
海淀區清華園1號
100084
北方交通大學
工業管理工程
63240153
西直門外上園村
10004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工業管理工程、工業外貿
62017379
海淀區學院路37號
100083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
68912286
海淀區白石橋路7號
100081
北京科技大學
工業管理工程、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62332484
海淀區學院路30號
100083
北京郵電大學
郵電管理工程
62282294
海淀區西土路10號
100876
北京中醫葯大學
中醫學
64286502
北京北三環東路11號
100029
北京師范大學
學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62208156
新街口外大街19號
100875
北京外國語大學
國際文化、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
68916264
北京西三環北路2號
100081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漢語言文學
62311091
海淀區學院路15號
100083
中國新聞學院
國內新聞、國際新聞
68843822
石景山區京源路8號
100043
註:北京區號為 010
江蘇
招生高校
招收專業
聯系電話
通信地址
郵編
南京大學
圖書館學、科技檔案、經濟學、國民經濟、計劃管理學、國際貿易、法學
025-3593251
江蘇省南京漢口路22號
210093
東南大學
工業管理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
025-3792486
江蘇省南京市四牌樓2號
210096
中國礦業大學
工業管理工程
0516-3885990
江蘇省徐州市中國礦業大學
221008
浙江
招生高校
招收專業
聯系電話
通信地址
郵編
浙江大學
高等教育管理、科技情報、思想政治教育
0571-7951349
杭州市天目山路34號
310027
浙江工業大學
工業管理工程
0571-8320226
浙江省杭州市潮輝六區
⑵ 工業機械有哪些
不知道你問的到底是什麼,要是製造業的機械,我認為可以分工作母機(製造機械的機械)和使用機械(如車、銑、刨、磨等)其中又分普通的和數控的,種類很多。
要是建築類的:分履帶式和輪式2種
按其用途主要分為:
①挖掘機械。如單斗挖掘機(又可分為履帶式挖掘機和輪胎式挖掘機)、多斗挖掘機(又可分為輪斗式挖掘機和鏈斗式挖掘機)、多斗挖溝機(又可分輪斗式挖溝機和鏈斗式挖溝機)、滾動挖掘機、銑切挖掘機、隧洞掘進機(包括盾溝機械)等。
②鏟土運輸機械。如推土機(又可分為輪胎式推土機和履帶式推土機)、鏟運機(又可分為履帶自行式鏟運機、輪胎自行式鏟運機和拖式鏟運機)、裝載機(又可分為輪胎式裝載機和履帶式裝載機、平地機(又可分為自行式平地機和拖式平地機)、運輸車(又可分為單軸運輸車和雙軸牽引運輸車)、平板車和自卸汽車等。
③起重機械。如塔式起重機、自行式起重機、桅桿起重機、抓鬥起重機等。
④壓實機械。如輪胎壓路機、光面輪壓路機、單足式壓路機、振動壓路機、夯實機、搗固機等。
⑤樁工機械。如鑽孔機、柴油打樁機、振動打樁機、壓樁機等。
⑥鋼筋混凝土機械。如混凝土攪拌機、混凝土攪拌站、混凝土攪拌樓、混凝土輸送泵、混凝土攪拌輸送車、混凝土噴射機、混凝土振動器、鋼筋加工機械等。
⑦路面機械。如平整機、道碴清篩機等。
⑧鑿岩機械。如鑿岩台車、風動鑿岩機、電動鑿岩機、內燃鑿岩機和潛孔鑿岩機等。
⑨其他工程機械。如架橋機、氣動工具(風動工具)等。
⑶ 機械類專業有哪些
機械類專業有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車輛工程、機械工程、機械電子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汽車服務工程等。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包含機械設計、製造、自動化三部分,所學知識比較龐雜,屬於多學科交叉的專業,它跟機械工程專業的區別在於機械工程行業背景更深、專業方向較廣,但二者沒有本質區別。
車輛工程專業是研究機械理論、設計製造等技術的學科,不同學校車輛工程專業研究方向差異較大,有的是有軌車輛、有的是農機車輛、有的是轎車、有的是軍用車輛,所以報考時要看清專業研究方向。
機械類專業行業現狀
我國大型工業逐漸在復甦,社會對於精通現代機械設計與管理人才的需求正逐漸增大,像北京交通大學機械與電子控制工程院的就業率近幾年一直保持在90%以上,畢業生一次就業的結構和地域都非常好。
今後一段時間內,機械類人才仍會有較大需求,具有開發能力的數控人才將成為各企業爭奪的目標,機械設計製造與加工機械專業人才供需比也很高。
⑷ 建設工程里的大型機械指哪些
①挖掘機械 如單斗挖掘機(又可分為履帶式挖掘機和輪胎式挖掘機)、多斗挖掘機(又可分為輪斗式挖掘機和鏈斗式挖掘機)、多斗挖溝機(又可分輪斗式挖溝機和鏈斗式挖溝機)、滾動挖掘機、銑切挖掘機、隧洞掘進機(包括盾溝機械)等。
②鏟土運輸機械 如推土機(又可分為輪胎式推土機和履帶式推土機)、鏟運機(又可分為履帶自行式鏟運機、輪胎自行式鏟運機和拖式鏟運機)、裝載機(又可分為輪胎式裝載機和履帶式裝載機、平地機(又可分為自行式平地機和拖式平地機)、運輸車(又可分為單軸運輸車和雙軸牽引運輸車)、平板車和自卸汽車等。
③起重機械 如塔式起重機、自行式起重機、桅桿起重機、抓鬥起重機等。
④壓實機械 如輪胎壓路機、光面輪壓路機、單足式壓路機、振動壓路機、夯實機、搗固機等。
⑤樁工機械 如鑽孔機、柴油打樁機、振動打樁機、壓樁機等。
⑥鋼筋混凝土機械 如混凝土攪拌機、混凝土攪拌站、混凝土攪拌樓、混凝土輸送泵、混凝土攪拌輸送車、混凝土噴射機、混凝土振動器、鋼筋加工機械等。
⑦路面機械 如平整機、道碴清篩機等。
⑧鑿岩機械 如鑿岩台車、風動鑿岩機、電動鑿岩機、內燃鑿岩機和潛孔鑿岩機等。
⑨其他工程機械 如架橋機、氣動工具(風動工具)等。
⑸ 石景山區成為重工業區的原因
現代製造業是現代科學技術與製造業相結合的產物,高度發達的現代製造業和先進的製造技術,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成為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獲勝的關鍵因素。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適應了經濟全球化趨勢,符合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戰略需要,符合首都經濟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及環境保護的內在需要,是石景山區的現實選擇。
一、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的優勢、劣勢與機遇、挑戰
1.優勢
一是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石景山區在資產總量、人才和土地級差上有一定優勢,有利於加快發展現代製造業,如:可借中科院研究生院和高能物理所等科研院所人才智力優勢,可借首鋼等製造業產業優勢。石景山區是首都的西部門戶,距天安門16公里。地鐵一線橫貫全區,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將本區與海淀區、豐台區等區域的科技園區和現代製造業基地相連。市政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二是石景山區政府和企業已經形成發展現代製造業的共識。石景山區確定了建設具有首都經濟特徵的現代工業區的目標,與企業形成共識,區內的協調、聯合、合作進一步發展。駐區大企業向現代製造業轉型的力度加大。
三是製造業基礎較完備,擁有發展現代製造業的較多資源。石景山區是北京製造業重要基地,能源、材料、加工基礎較完備,區內製造業大企業擁有製造業生產技術、配套能力。這些大企業是影響製造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性因素。
四是區域內高新技術產業具有一定規模。以高新技術為特徵的新的產業基礎正在形成。如首鋼高新技術產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包括晶元製造、IC設計、軟體、自動化技術等方面的產業布局基本形成。成立於1992年的八大處高科技園區以及北京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石景山孵化基地、首特科技孵化器等現在基本成型。
2.劣勢
一是傳統重工業比重過大,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調整緩慢。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是以重工業的調整、轉移為必要條件,以全區經濟結構調整為大背景。石景山區是北京市傳統重工業區,有經濟總量巨大的傳統工業企業群。面對經濟全球化、國內外市場變化和發展首都經濟的挑戰以及北京承辦奧運會對環保提出的更高要求,首鋼鋼鐵主業壓產、轉型和向外地轉移已成定局,但首鋼結構調整和發展規劃至今未得到國家的批准,不少發展設想不能付諸實施。
二是石景山區經濟發展後勁不足。企業是區域競爭力的主要載體。從石景山區的實際情況看,作為傳統的重工業區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多年計劃經濟傳統的發展模式已使企業發展、產業結構調整以及科技創新等方面落後於其它一些城區,特別是近年來新增企業的數量、質量、科技含量、規模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的速度遠慢於東城、西城、朝陽、海淀等區,以至於在全市經濟持續增長的發展形勢下,石景山區經濟發展後勁不足的趨勢顯現。
三是中小型製造業企業缺乏有力支撐。石景山區有現代製造業企業53家,從總體上看,規模有限,缺「大」少「強」,在結構上呈現「小企業、小產業」的局面。
四是可供開發建設的土地資源少。石景山區土地資源少,可供開發建設的土地更是有限。全區可供開發利用的建設用地僅為950公頃左右,且很少有集中成片的地塊。
3.機遇
一是海外跨國公司和企業競相進入我國市場和產業領域,提供了利用更多資源發展現代製造業的機遇。自2001年底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海外跨國公司和企業加快了參與中國市場競爭和產業發展的步伐,並呈現出一些新特點:①由進入下游產業為主轉向進入中上游產業和研究與開發領域為主,並向研究與開發本地化的目標前進;②由主要在東南沿海地區布局發展轉向積極在北京、沈陽等北方工業重鎮推進;③由參與中國消費市場競爭為主轉向參與中國生產資料市場、金融市場等全方位市場競爭。由於這些新特點等因素的影響,北京市進入全方位、寬領域的投資跨越期,成為海外投資者競相投資的熱土,外商投資企業已成為拉動北京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並正處於上升趨勢。外商對北京市競相加大投資,必然將具有較好製造業基礎的石景山區域列入自己的選擇視野。
二是北京市舉辦2008年奧運會和展開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為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遇。開展奧運會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需要製造業提供大量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和設施。
三是北京市有關政策將改善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的大環境。2003年上半年,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先後出台了《關於振興北京現代製造業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的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圍繞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將加快振興現代製造業作為首都經濟的重要支撐點和突破口,確定了振興現代製造業的指導思想、基本思路、主要目標和重點領域,提出了有利於加快發展現代製造業的若干政策措施。最近,北京市又在研究制定新的城市規劃,其中京西區域大開發將成為重要內容。
四是大型製造業企業加快改革、發展步伐,有利於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首鋼、北京重型電機、北京鍋爐廠等駐本區的大型製造業企業正加快改革、調整步伐,向發展現代製造業的方向邁進。
4.挑戰
一是體制機制挑戰。由於石景山區是重工業區域,國有企業眾多,國有經濟比重很高。改革以來,石景山區也同北京市其它區縣一樣,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但由於多種因素制約,與先進地區比,改革步伐還比較慢,在體制機制上存在著較多計劃經濟的痕跡,區域內大企業、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受到不少非市場化因素的影響。
二是人才競爭挑戰。本區的教育培訓體系不健全,人才市場不發達,為人才提供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有待進一步改進;且區域內和鄰近區域內的求職人員大多文化、技術水平較低,很難適應現代製造業的就業崗位,人才競爭挑戰的壓力很大。
三是區域競爭挑戰。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和政策條件差異及對黨政領導幹部政績要求的提高,北京市各區縣在一些方面形成競爭。如:在吸引資金、技術、智力資源、人才等方面形成競爭;在改善投資和發展環境上形成競爭;在提供文化、衛生、醫療、教育、交通等綜合服務設施和條件上形成競爭。以財政稅收政策為例:國家對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包括一區五園)內的企業有明確的優惠政策,而非中關村科技園區的企業就不能享受這樣的優惠政策;前不久,北京不少區縣出台了對企業雙稅(所得稅和流轉稅)返還的政策,就比只返還所得稅的區縣對企業吸引力大。許多納稅大戶很在意流轉稅方面的優惠政策,不少有實力有規模的高科技企業落戶到實行雙稅返還政策的區縣。
二、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戰略選擇
1.指導思想
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的指導思想:適應發展首都經濟的要求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需要,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爭取國家、北京市給予重要政策支持,發揮政府與企業各自優勢,突出石景山區產業重點,充分整合利用內外各種優勢資源,堅持全面持續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經過5-10年努力,使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躍上新台階,最終達到生態工業園區的發展目標。
全新的制度與經營理念是實現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的重要保證:要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產權制度;樹立國際化經營理念;營造產業文化;培育核心競爭力;走合作共贏道路;打造信息化基礎。
2.產業構架
以機電加工業、電子信息產業、鋼鐵產品深加工業和節能環保產業作為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的核心產業。通過不斷的科技投入和有效整合內外資源,做強做大核心產業。圍繞核心產業,結合汽車行業、現代建築業、家電業等行業需求,不斷延伸產業鏈,發展金屬製品、汽車零配件配套加工、光掩膜、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上下游相關產業,有效拓展現代製造業的產業規模。要將現代物流業、會展業作為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的重要補充,並通過發展「總部經濟」豐富全區產業構架。使現代製造業成為石景山區的支柱產業。
3.產業區域劃分
未來5到10年,石景山區將形成「二園三基地」的產業布局。
以八大處科技園區為核心地區建設石景山生態工業園。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形成以電子信息產業、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生物工程等高技術產業為主的現代製造業產業鏈,對進入園區的企業要求具備生態產業鏈的條件,八大處科技園區面積應隨著今後發展逐步擴大,並爭取在2005年前進入中關村科技園區。
以首鋼主廠區為核心建成首鋼科技工業園。重點發展機電加工業和鋼結構加工業,並在首鋼主流程生產中消納塑料廢棄物,為城市清潔環境做貢獻。同時,將首鋼特鋼公司廠區建成節能環保產業基地。
建立石景山現代機電製造基地。以北京重型電機廠、北京鍋爐廠、北京巴布科克?威爾科克斯有限公司等駐區大企業為基礎,建設現代機電製造基地。
在劉娘府地區建立石景山現代製造業研發基地。以生態工業理念開展研發工作。
建立石景山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對中小製造企業相對集中的地區進行統一規劃,形成若干中小企業創業基地。
三、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發展規劃設想
1、生態工業園建設
生態工業園是工業生態學的典型實踐形式。它謀求工業群落的優化配置,節約土地,互通物料,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謀求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效益的統一。生態工業園區通過成員間的副產品和廢物的交換、能量和水的逐級利用、基礎設施和其他設施的共享來實現整體在經濟環境上的良好表現。石景山區從規劃、政策、服務等方面促進:以首鋼高新技術企業和其它發展前景好的高新技術企業為基礎,進行資源優化整合,將八大處高科技園區著力打造成生態工業園,嚴格規定進入園區的企業必須具有可行的生態產業鏈。
2、首鋼科技工業園建設
首鋼科技工業園重點發展機電加工業、鋼結構加工業、新材料和環保產業。
首鋼機電業發展以汽車配套產品板塊為主的重型機械產品、施工工程機械、液壓電氣產品和電站設備四大板塊。
通過對鋼鐵產品進行深加工,發展鋼結構產業。鋼結構加工能力將在現有2�5萬噸生產能力的基礎上繼續增加,到2005年形成年產15萬噸輕重配套的鋼結構生產規模,用於現代場館、橋梁、廠房、住宅建設。
鎂合金製品是目前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強度優於鋁合金和鋼材,易加工且加工成本低,是國家和北京市當前工業重點發展的產業化技術。首鋼特鋼公司投資組建鎂合金製品有限公司,到2005年,成為具有年生產能力500萬件的國內最具影響力、生產規模最大的專業生產企業,打造國際一流的鎂合金產業化基地。
利用特鋼停產後的土地,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3、現代機電製造基地建設
北京重型電機廠、北京北重汽輪電機有限責任公司進一步擴大與國外先進企業的合作,引進、吸收、消化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並加以改進和創新,以實現大功率汽輪發電機組國產化為主帶動技術裝備升級。北京鍋爐廠、北京巴布科克?威爾科克斯有限公司的產品結構繼續向高節能和環保型調整,發展環保產業,保持生產技術水平在全國的領先地位。
4、現代製造業研發基地建設
掌握尖端核心技術是持續發展現代製造業的關鍵。不斷創造有利條件,建設好劉娘府地區研發基地,使石景山地區不僅成為製造中心,還要成為設計中心和創新中心,盡可能將有限的發展空間向研發機構傾斜,吸引眾多國內外著名研發機構入駐基地。
5、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建設
在政策導向上,石景山區中小製造業企業的發展關鍵在於找准產業定位,整體發展的定位應由分散式的自由發展向集中式的集聚發展、由配套式發展向裝配製造式發展邁進。通過著力打造中小企業群,逐步形成若干中小企業創業基地。
四、政策措施支持
國內工業園區的發展實踐表明,政府應在發展環境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環境建設包括軟環境和硬環境,軟環境指制度與政策,硬環境指基礎設施建設。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的環境建設同樣應在這兩方面加以完善。
1、積極推進創新,形成有利於發展現代製造業的體制機制
(1)區委、區政府積極向北京市建議,由一名副市級領導牽頭,組成京西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該小組主要負責組織制定京西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經國家批准後組織實施,並協調解決規劃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該領導小組由國務院和北京市有關部門代表、京西地方領導、駐區大企業領導及專家組成。
(2)北京市對京西地區政府進一步下放權利,將京西地區作為將傳統製造業改造為現代製造業的試點,並爭取國務院給予類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政策支持。
(3)區政府借鑒德國魯爾區的經驗,做好規劃指導、法制保障、招商引資優化等工作,還要強化為企業服務工作,加大鼓勵現代製造業發展的政策力度,如批准實行對現代製造企業雙稅(流轉稅和所得稅)返還政策。
(4)考慮發行京西開發債券(地方債券)。
(5)駐區大企業在本區域內的發展要與區域規劃發展相協調,駐區大企業在區域內發展規劃內容發生重大變化和調整,應及時告知京西開發領導小組和所在區政府。
2、石景山區將發展現代製造業作為重大戰略任務來抓
區政府將振興石景山地區現代製造業工作當作重大戰略任務來抓,建立發展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研究全區部署現代製造業發展的重大決策和重大項目,統一協調、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發展現代製造業所遇到的立項、資金、市場、信息等問題。要完善發展現代製造業的信息服務,在區政府網站中設立專題欄目。要利用首鋼等大企業進行結構調整的機會,做好有關項目配合工作,爭取國家、北京市的資金支持,以形成科學合理的產業布局,早日將石景山區發展成為極具現代製造業特色的新型工業區。
3、結合石景山地區產業優勢打造產業鏈
由於歷史的原因,石景山區工業始終以鋼鐵業為主導產業,鋼鐵業對全區經濟起著首要的支撐作用,是名副其實的鋼城。因而也致使區內製造業資源豐富。首鋼發展非鋼產業幾十年,至今大部分非鋼產業仍然依賴鋼鐵業生存。因此,要從鋼鐵生產上游、過程中和鋼鐵產品深加工等方面尋找契機,近期應重點結合奧運場館建設、汽車產業騰飛等首都經濟新特點,在鋼結構、汽車零配件加工等領域拓展產業規模。
根據石景山區鋼城的特點,改變區內鋼鐵產品有物流無交易的現狀,創建鋼鐵產品交易市場。在鋼鐵產品交易的基礎上,逐步將石景山區發展成製造業交易中心,形成鋼鐵產品、汽車、醫療器械、金屬製品等多種交易平台,如可設立鋼材物流港、汽車物流港等,由物流交易促進產業發展,放大產業效應。
4、從制度和政策上鼓勵擴大開放,吸引更多的海內外資本和資金
區人大、政府完善對內對外開放的制度、政策措施,使內外開放建立在全面、系統的制度保障之上,形成穩定、透明和可預見發展的擴大開放的體制機制。政府要大力推進法律法規和政策規章的統一實施。進一步提高投資、生產、貿易、研發等活動的市場化自由度和便利程度,加強服務功能,減少行政干預。要按照擴大開放的指導思想,考察、借鑒北京其它區縣的先進經驗,研究整理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徵求區類各類企業、研發機構的意見,找出不足,確定新的突破口,出台新的政策措施。要從打造現代製造業產業鏈的視角,改進現行招商引資工作,形成全方位吸引海內外資本和資金的服務體系。近期引資的重點應是大外資企業和大民營企業(特別是世界500強企業和國內民營100強企業)。
5、促進民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要鼓勵民營企業大力發展製造業,發揮民營經濟機制靈活、決策快捷等特點,形成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石景山區中小製造企業應是民營經濟的主力軍。
6、進一步明確鼓勵現代製造業發展的產業、財政政策
北京市政府將適當增加工業發展資金規模,專項用於扶持重點行業、重點產品,推進重點產業基地建設。石景山區首先要用好用足國家和北京市發展現代製造業的相關政策。加強有關產業和人才政策的研究和宣傳,對企業進行有針對性的政策和信息服務。爭取區內有更多的項目列入國家和北京市支持的投資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其次是盡快出台石景山區的支持政策。主要包括:每年拿出財政增量的一部分用於發展現代製造業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拿出財政增量的一部分對進入科技園區的企業進行場地租金減免和獎勵;拿出財政增量的一部分對處於創業期的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改造、貸款貼息、貸款擔保支持;拿出財政增量的一部分作為政府跟進資金,支持前景好的現代製造業項目。
7、增強石景山區製造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石景山區著力將劉娘府地區的現代製造業研發中心建設好,吸引著名跨國公司在本地區建立研發基地,鼓勵支持大型企業和民營企業集團將研發中心建在區內,為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創造優厚條件,為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積蓄後勁。
8、加大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力度
積極採用信息技術、網路技術、數控技術和其他先進適用技術,重點改造、提升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核心產業的工藝製造水平,使傳統製造業增添科技含量,更具競爭力。
9、實施廣聚人才戰略
解放思想,學習先進經驗,建立人才競爭和激勵機制,從現代製造業的需要出發,廣聚人才。針對石景山區人才年齡偏大、學歷偏低、缺乏學術帶頭人和人才隊伍不穩定、市場配置人才資源力度不夠等問題,要解放思想,學習先進經驗,建立人才競爭和激勵機制,從現代製造業的需要出發,廣聚人才。
10、努力為現代製造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經營、政策服務環境
一是生產經營環境。要充分發揮石景山區交通便利的優勢,重點抓好物流環境。現代製造業已從設計、管理、加工生產等技術孤島發展為集成的CIMS,大量的原輔料、能源、零部件、產品和人員、資金等形成企業內部和外部兩個流,包括物的采購、儲存、搬運、運輸、分撥、集散、通關、檢驗、銷售、結算和服務等物流、信息流和價值流,現代製造業基地要有現代、可靠的供應鏈和現代物流為支持系統的環境保證。
二是政策服務環境。重點是加強政府服務職能。發展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區政府的主要職能是制定規劃、制度建設和環境建設。完善和規范「服務大廳」的服務,深化「一站式」、「首問制」、「代辦制」服務,進一步完善土地、人才、技術等要素市場的建設。
⑹ 工程機械都有哪些
汽車式、履帶式起重機;
土方工程機械,如推土機、鏟運機、裝載機、平地機、壓路機等;
挖掘機;
路面工程機械,如瀝青混凝土攤鋪機、水泥混凝土攤鋪機;
水泥攪拌車,輸送泵車等。
關於工程機械液壓系統的資料,可以網路「液壓資源網」
⑺ 石景山區和豐台的工業園區有哪些企業
昌平的就是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了(昌平區里,不過是機械加工企業比較多,電子的很少,有上百家企業吧)
⑻ 首鋼股份的下屬企業
誕生於1919年,已有85年歷史。該廠隸屬於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主流程的工序廠。下設10個科級機構,其中包括一高爐工段、三高爐工段、一燒結車間和二燒結車間四個生產單位及生產計劃科、技術科研科、設備科、廠長辦公室、黨群辦公室6個職能科室。年末在冊職工1352人、在崗職工1049人。在崗職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306人、高中學歷的316人、技校、中專學歷的266人,大專、大本學歷的155人,研究生6人,分別佔在崗職工的29.2%、30.1%、25.3%、14.8%和0.57% ;具有高級職稱的4人、中級職稱的53人、初級職稱的106人;崗位操作人員870人,其中:技師12人、高級工65人、中級工403人 ,高級工及技師占操作崗位職工的8.83%。
該廠擁有一號、三號兩座現代化大型高爐,容積各為2536立方米,合計5072立方米;7台機上冷卻燒結機、總面積585平方米。主要生產煉鋼生鐵及自用燒結礦。全廠佔地面積418077平方米,年末固定資產原值 38.17億元、凈值17.00億元。該廠堅持「優質、高效、低耗、長壽、清潔」的生產方針,不斷探索具有首鋼特點的操作規律,針對內外部條件的變化 ,深入研究了生產中遇到的渣系、布料、爐缸侵蝕和長壽等新問題,高爐生產長期順行、穩定、高產,消耗大幅度下降。全年共產生鐵402.42萬噸、高爐利用系數2.22 噸/立方米.日、入爐焦比424.8 千克/噸、綜合焦比498.8千克/噸、煤比70.1千克/噸、燃料比517.3千克/噸 、工序能耗462.1千克/噸。煉鐵從業人員勞動生產率17749噸/人.年,達到國內同類型高爐的先進水平。年產燒結礦669.66萬噸,創7台機生產的歷史新水平。
煉鐵廠傳承企業文化優良傳統,本著安全、穩定、優質、低耗、清潔的生產理念,用最低成本創造最高效益的效益理念,嚴格、科學、規范、有序的管理理念,精益求精、不失毫釐的質量理念,對環境負責就是對生存負責的環保理念,在崗一分鍾、敬業六十秒的責任理念,沒有舞台不見人才、不幹事業難出人才的人才理念,象鋼絲繩一樣擰成一股勁的團隊理念,企業不學習必落後、員工不學習必落伍的學習理念。固化的企業精神、優秀理念和已形成的職業道德規范,構成了新時期的企業文化體系。 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廠廠區面積32.23萬平方米,擁有五座大型現代化焦爐,設備總量900餘台(套),固定資產11.67億元。該廠年產焦炭190餘萬噸,焦爐煤氣日產量210萬立方米,與焦炭生產相配套的有備煤系統、煤氣回收凈化系統、化工產品精製系統和檢化驗系統。
2004年末在冊職工1135人,其中,管理崗位人員佔10%,初級工佔全廠在崗技術工人的27%,中級工佔44%,高級工佔17%,技師佔2%。
焦化廠技術力量雄厚、裝備水平精良、生產經營管理經驗豐富,一批技術經濟指標處於同行業領先水平,是華北地區大型煤炭綜合加工基地之一。近幾年,焦化廠緊緊圍繞環境、質量、效益、品種這一中心,堅持科技興廠取得新成果,其中,干法熄焦技術、出焦裝煤除塵技術、焦化外排水處理技術、煤氣回收技術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煉鋼廠(以下簡稱第二煉鋼廠)地處北京市石景山首鋼廠東門,佔地面積281137平方米,始建於1987年8月,1996年8月實現全連鑄,現有三座210噸轉爐、兩座鐵水脫硫站、一台LF鋼包精煉爐、一台CAS-OB精煉爐 、五台方坯連鑄機和一台可變斷面板坯連鑄機等先進工藝技術裝備,年生產能力500萬噸,固定資產30多億元,是首鋼最大的全連鑄煉鋼廠。
第二煉鋼廠機構設置為4科(生產計劃科、技術科研科、設備科、人力資源科)2室(廠辦公室、黨群辦公室)8個車間(煉鋼車間、連鑄一車間、連鑄二車間、連鑄三車間、修砌車間、鋼坯車間、動力車間、供應車間)。有在冊職工2227人,其中在崗1975人、不在崗252人 ,在冊職工平均年齡36歲。現有職工文化結構為研究生9人,本科79人、專科168人、中專223人,其它1748人。中專以上文化程度共有479人,占總人數的21.5%。現有職工職稱結構為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55人、初級職稱184人,有職稱人員占總人數的11%。現有職工政治面目構成為黨員679人、團員485人,黨團員占職工總數的52.3%。
第二煉鋼廠主要產品規格有120x120—160x160mm方坯和可變斷面板坯,可生產供線、棒、板用優質鋼坯10餘個系列100多個品種。其中船板鋼的七個級別的品種通過CCS、GR、ABS等六國國際船板鋼工廠生產許可認證。「HRB400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鍋爐壓力容器板」、「低合金高強度板」被評為「首鋼十大名優產品」。現有產品已在三峽工程、緬甸公路橋、連雲港—徐州高速公路橋、北京四環、五環公路橋、美國GE公司上海電塔鋼結構、錢塘江四橋、天津海港工程等成功應用,用戶反映良好。
2004年,第二煉鋼廠圍繞公司戰略結構調整,以市場為導向,提出「四個擁有」的戰略目標,即:「擁有高檔次的全優品牌、擁有客戶認可的穩定質量,擁有國內最好的環境,擁有高素質作風硬朗的團隊」,加大全員創新力度,完善了以品種為核心的各項基礎工作。在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下,第二煉鋼廠榮獲了「北京市安康杯競賽先進單位」、「首鋼安康杯競賽先進單位」、「首鋼總公司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北京市治安防範先進單位」、「石景山區環保先進單位」、「首鋼總公司環保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 首鋼股份公司第一線材廠 】 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線材廠位於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鎮,佔地面積40萬平方米。該廠最早成立於1938年,名稱為淺香制鐵所,之後經數次變革 ,先後更名為建國制鐵總廠股份有限公司、建國軋鋼廠、北京第一軋鋼廠,1982年劃歸首都鋼鐵公司。先後更名為首鋼線材廠(1983)、首都鋼鐵公司第一線材廠(1985)、首鋼第一線材廠(1992)、首鋼總公司第一線材廠(1994)。1985年與首都鋼鐵公司鍍鋅鋼管廠合並 ,並於同年開始從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地區陸續搬遷至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鎮。1999年10月22 日作為首鋼的優良資產劃歸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並更名為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線材廠。2004年末全廠在冊職工1421人,在崗職工967。擁有高級職稱人員2人,中級職稱人員 37人,初級職稱人員52人,技術員32人;工人技師35人,高級工325人,中級工385人,初級工432人(含首源一線材工作站),分別佔全廠操作崗位的2.9%、27.6%、32.7%、36.8%。下設生產科、技術科研科、人力資源科、設備科、廠辦公室、黨群工作辦公室六個職能管理科室和供銷科、線一車間、線二車間、線三車間、原料車間、焊網車間六個科級機構。三個軋鋼車間的主體設備為半連續式線材軋機,全廠共擁有軋鋼、起重、鍛壓、機修、動力、電力、生產運輸、機械、傳導、儀器儀表、工業窯爐設備1108台,重量8217.17噸,原值21815.66萬元。該廠是國內建成最早的建築用鋼材生產企業,主要生產∮6.5-12mm規格的普通線材, ∮ 6.5規格的H08A、SO8A、08LS、∮6-10 mm熱軋帶肋鋼筋,∮5-12 mm冷軋帶肋鋼筋、鋼筋焊接網等,廣泛應用於建築、金屬製品、制釘等行業。產品質量和信譽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稱譽,多次獲得原冶金部優質產品稱號。1997年通過了ISO9002質量認證,2000年順利升級為ISO2000版。其中鋼筋焊接網是北京市同類產品中唯一一家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的產品。各類產品在國際國內的銷售渠道廣泛,深受用戶信賴。在重視產品與服務的同時,更注重社會綜合效益和企業可持續發展,曾連續16年蟬聯北京市「花園式工廠」、「綠化先進單位」稱號。該廠高度重視環保工作,27項環保指標達標率達到100%。2004年獲得了首鋼安全生產先進單位、首鋼安康杯優勝單位、首鋼青安杯優勝單位、北京市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 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高速線材廠(以下簡稱高速線材廠)成立於2001年7月, 隸屬於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優質線材生產基地之一,位於石景山區首鋼廠區內。該廠是由原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線材廠和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第三線材廠合並而成,兩廠分別於1987年2月和1993年2月建成投產。現設有生產計劃科、技術科研科、設備科、人力資源科、辦公室、黨群工作辦公室6個科室,以及兩個生產作業區域(原一車間、二車間),各生產作業區域分別下設4個作業區。現有職工1206 人,其中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42人,初級職稱241人。共有6條生產線,設備457台套,電器裝機總容量14萬千瓦,總佔地面積15.7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14.94億元。生產工裝設是1986年由比利時引進的具有八十年代工藝技術水平的摩根三代高速線材生產線。多年來,該廠以「打造精品、爭創一流」為目標,通過開展技術攻關,完善生產工藝,強化管理,使產品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已具備了生產直徑5.5-14毫米的18個規格、65個品種的生產能力。該廠按照GB/T19002-ISO9002-1994標准建立質量體系,2002年8月按GB/T19001-2000版標准進行了轉換,於2003年3月通過了審核認證。生產的高速熱軋盤條榮獲「北京市名牌產品」、「
北京市用戶滿意產品」、「全國用戶滿意產品」;低碳鋼熱軋圓盤條、制絲用低碳鋼熱軋盤條、優質碳素鋼熱軋盤條、焊接用鋼盤條、氣體保護電弧焊用碳鋼焊絲盤條、預應力(PC)鋼棒用熱軋盤條榮獲「冶金產品實物質量金杯獎」。產品被廣泛應用於國家大劇院、奧運場館等重點工程,並遠銷美國、巴西、義大利、日本、韓國等國家。2004年,該廠榮獲了首鋼總公司「模範單位」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