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手工業在哪個時代

手工業在哪個時代

發布時間:2022-05-12 00:17:45

① 中國古代私營手工業興起和占據主導地位分別是在 A.春秋戰國、明中期以後 B.春秋戰國、隋唐

那當然是A。

手工業與農業分離是原始社會後期的事(於是有人脫離農業種植,專門給人做農具,廚具),夏商西周屬於奴隸制社會,手工業官營壟斷。春秋戰國時期,伴隨著井田制逐漸瓦解,出現了兩種新的手工業模式:家庭手工業(作為農業副業,可用於交納賦稅或者家庭內自我消費,譬如紡織業),民營手工業(私人經營,生產供民間消費。)

由於官營手工業是政府集中大作坊生產,並且動用國家權力,生產成本直接可以壓死私營,質量上乘。因此在封建社會長期過程中一直手工業以官營為主。

但是自宋開始,生產力大發展後,手工業生產部門日益增多,分工也更為細化,技術還向前進步,私營手工業也開始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模式的僱傭關系,開始有了一定規模的工場手工業,這就有了和官營競爭資本。

但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是到了明朝中期開始,官營手工業才終於因管理模式陳舊,勞動者生產積極性弱,逐步走向衰落,後期就連皇宮用度,也開始使用私營產品。、

② 官營手工業開始於哪個朝代

從西周開始,直到明朝前期為止,官營手工業一直占據著古代手工業的主導地位,代表著生產技藝的最高水平。

西周時期,手工業由官府統一管理,按行業設立車正、陶正等工官管理具有各種技藝的工匠。工匠集中在官府設立的作坊內,使用官府供給的原料,在工官的監督下,製作加工官府指定的產品。他們職業世襲,世代為官府勞作。 後來,由於商品經濟和私營手工業的發展,官營手工業內部的生產關系不得不加以調整,出現了雇募工匠。從征役制到雇募制,是生產關繫上的一大進步。 雇募制度:唐代開始出現「和雇匠」,官營作坊因人手不足,出資僱傭臨時工匠。雇者和受雇者兩相情願,受雇者付出勞動,領取報酬。

中唐以後,應役匠人因納資代役制度的實行而逐漸減少,「和雇匠」逐漸增多。宋代的工匠大多系雇募而來,控制相對放鬆,官府按當時通行標准付給工匠報酬,明中期以後,官府工匠可交納「班匠銀」代替服役,政府再出錢雇募工匠進行生產。

③ 康乾時期的手工業有哪些手工業經濟是怎樣的

眾所周知,在清朝前期的時候由於民營手工業得到不斷發展,使得官營手工業喪失了其在手工業中的主導地位,打破了官營壟斷的局面,使得民營的比重越來越大,從而使得手工業經濟得到快速提升。在康乾時期,手工業經濟非常發達,當時的發展規模比較大的手工業主要有絲織業、棉織業、陶瓷業、製糖業和礦產業。

最後,康乾時期的手工也可以說是發展得非常快,拉動了當時的國民經濟不斷上升,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④ 手工業最早出現於什麼世紀的什麼。什麼時期,中國也出現了手工工場

手工業自打有了工具之後就有了,我們一般稱之為家庭手工業。凡是用工具生產人造物品都是手工業。但手工業在封建時代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管理體制是不同的。手工工場的出現代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分工細化,專業的工場主用貨幣支付勞工的薪酬;勞工區別於封建時代的奴隸和佃農,是有人身自由的。中國大概是在15世紀明朝在紡織行業開始出現手工工場,是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

⑤ 古代手工業的發展歷程

一、金屬冶煉術的進步
1、青銅冶煉(二里頭文化—春秋末)
——商周成熟:數量多、種類齊、工藝精、使用廣
2、鋼鐵冶煉技術
——春秋:發明冶煉生鐵和塊煉鋼的技術
——南北朝:發明灌鋼法
3、冶煉燃料的進步
——漢代:開始用煤冶鐵
——北宋:用煤冶鐵普遍
——南宋末:開始用焦碳冶鐵
——明朝:焦碳冶鐵流行
青銅器時代,指主要以青銅為材料製造工具、
用具、武器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處於新石
器時代和鐵器時代之間。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
中國進入青銅器時代,經夏、商、西周、春秋、
大約發展了15個世紀。
二、衣被天下——紡織技術
遠 古 發明絲織業
西 周 工藝突飛猛進
漢 絲綢遠銷歐洲,號稱「絲國」
唐 出現緙絲技藝
宋末元初 棉花種植從邊疆傳到內地
元 黃道婆革新工具(捍、彈、紡、織)
元明時期 松江成為棉紡織中心;棉紡織為新部門
明後期 棉布成為民眾主要衣料
絲綢之路:
中國古代經由中亞通往南亞、西亞以及歐洲、北非的陸
上貿易交往的通道,因為大量的中國絲和絲織品經由此
路西傳,故此稱作「絲綢之路」,簡稱「絲路」。絲綢之路
的基本走向形成於公元前後的兩漢時期。今天,人們把
絲綢之路看作是連結東西方文明的紐帶。可見,絲綢在
古代的東西方交往中充當了重要的媒介。
新石器時代 發明陶器
東漢末 燒製成熟的青瓷
南北朝 制白瓷——重大突破
隋唐 工藝成熟,制瓷業成為獨立生產部門
宋 景德鎮成為「瓷都」,出現地方特色瓷窯
元 進入彩瓷生產期,燒成青花和釉里紅
明 創造了鬥彩和五彩瓷
清 技術精良,出現了粉彩和琺琅彩

⑥ 私菅手工業興起於那個朝代

原始社會就有了手工業(從各個遺址中已證實)
古代手工業分為——官營手工業、私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
私營手工業出現的時間:春秋戰國時期(夏商周時期都被官方壟斷)
發展:唐代以後
佔主導地位:明清時期(取代官營手工業)
出現的原因:1.鐵犁農耕技術的出現與使用、生產力的進步促進農業的發展為手工業提供了 物質基礎
2.井田制瓦解提供了大量勞動力

特點:1.管理方式:民間私人自主經營
2.產品流向:民間消費、市場流通

⑦ 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情況(朝代、概況)

古代手工業的發展
(1)紡織業的發展
戰國:長沙楚墓出土的麻布殘片,纖維相當細密。
三國兩晉南北朝:曹魏在紡織業中心襄邑、洛陽等地設有專門的織造機構。吳國培育出八輩之蠶,繅絲質量很高。蜀漢所產的蜀錦,行銷魏吳。後趙的鄴錦與蜀錦齊名,前秦的回紋錦深受人們喜愛。北魏在紡織業發達的河北地區集中了大批工匠,紡織品產量大增。
隋唐:①產地分布廣:絲麻織品遍布全國各地。②生產規模大,產量多:定州出產的高級絲織品,每年僅上貢朝廷的就達1500多匹。③分工細,品種多,有不少新產品;官營絲織業僅織染部門就有25種作坊,絲織品有綾、錦等十幾類,每類又分為許多品種,其中的綾就有20多個品種。④技藝水平高,且融入了外來的風格:從發掘出來的絲織品看,顏色多達20多種,至今色彩鮮麗,圖案也很新穎,有些還吸收了波斯的風格和手法。
明清:如江南「織造尚松江,織染尚蕪湖」。明中期以後,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紡織業逐漸興起,並在江南一些地區發展成為獨立的手工業工場。
(2)冶鑄業的發展
商周時期:青銅鑄造業的發展。
春秋戰國:鑄鐵柔化技術是世界冶鐵史上的一大成就;青銅鑄造工藝出現金銀錯和雕鑄技術。
三國兩晉南北朝:冶鐵業仍以官營為主。後趙、南燕等都設有冶鐵場,北魏相州以製造軍刀著稱。東晉南朝時,揚州成為冶鑄中心,謝平、黃文慶兩位匠師號稱中國絕手。魏晉時期,煉鋼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又發明了灌鋼法。
隋唐:鐵的產地在全國有一百多處。冶鑄業已普遍採用了切削、拋光、焊接等工藝。
明清:明朝中後期,廣東佛山冶鐵業每一爐場,一日可出鐵六七千斤。
(3)陶瓷業的發展
原始社會:半坡人有較高的制陶工藝水平。他們製造的陶器,稱為彩陶。如大汶口文化的白陶和黑陶。
商周:遺址里出現了原始瓷器;這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
秦朝:多次集中於鳳翔,鳳翔的畫磚最為出色。
三國兩晉南北朝:當時南方盛產青瓷,後來製作技術傳到北方。北方創制出白瓷,也有黑瓷。
隋唐:瓷窯分布於中原和江南許多地區陶瓷業的新產品有白瓷、唐三彩和青瓷的秘色瓷。
遼宋夏金:①北宋制瓷業大大超過前代,產地分布更加廣泛,定窯、汝窯、官窯、鈞窯等是當時著名的瓷窯。江西景德鎮以生產青白瓷著稱,產品行銷海內外。②南宋景德鎮稱為全國著名的陶瓷中心,產品有「饒玉」之稱。③遼代生產的瓷器雞冠壺、鳳首瓶等便於馬上攜帶反映出契丹人善於騎射的民族本色。④金代制瓷業相當進步。
元代:青花瓷,胎釉燒造和彩繪技術,都達到很高水平。
明清:江南景德鎮至此也就有舂土、澄泥、造坯、自畫等十幾道工序。
(4)制漆與造船
原始社會:河姆渡遺址中出土紅漆碗
制漆業 周朝:漆工藝大量用於車的製造
戰國:出現採用夾紵技術的精巧漆器
造船業:隋唐:能製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能製造使用推進器的戰艦。
(5)其他方面
造紙業:西漢前期已有紙張,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取代簡牘成為主要書寫工具。
春秋戰國:池鹽、井鹽和海鹽
兩漢時期:鹽鐵專賣

⑧ 民營手工業是什麼時期出現的

春秋戰國時期私營工商業興起,民營手工業在此時出現,唐宋時期繁榮發展,明中後期民營手工業逐漸超過官營手工業

⑨ 歷史上,工場手工業時代」是什麼時候

樓上的回答不對啊——————手工工場是資本主義生產最初的組織形式之一。是15、16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和封建制度的解體開始的。然後工場手工業的發達提供了技術條件,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提供了條件。所以應該是前資本主義時代

閱讀全文

與手工業在哪個時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新款q3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516
平頂山到蘇州坐汽車要多久 瀏覽:922
汽車人聲多少赫茲 瀏覽:154
汽車長期不開電瓶能堅持多久 瀏覽:865
寶馬哈曼卡頓聽輕音樂怎麼調 瀏覽:552
河北工業氯化銨要多少錢 瀏覽:96
哪裡的工業廢水處理設備 瀏覽:173
汽車吊折價如何算 瀏覽:633
寶馬之悅怎麼樣值得購買嗎 瀏覽:191
文縣汽車站到全國哪裡發車 瀏覽:365
新型工業園區能享受什麼政策 瀏覽:975
吉利的汽車怎麼樣質量怎麼樣 瀏覽:617
張之洞主張什麼工業 瀏覽:521
寶馬528過戶多少錢 瀏覽:718
寶馬啟停電瓶電壓是多少 瀏覽:774
奧迪q7mini如何注冊 瀏覽:562
寶馬7什麼顏色最好看 瀏覽:613
日本德國汽車哪個好 瀏覽:451
歷下區董家鎮工業園都有哪些企業 瀏覽:475
下雨天汽車內飾如何清洗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