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浙江巴陵恆逸己內醯胺這公司咋樣啊
還不錯,待遇還可以,住宿免費!
⑵ 己內醯胺,聚醯胺
中文名稱: 己內醯胺
英文名稱: epsilon-Caprolactam
中文別名: ;卡普隆;CPL;
CAS RN.: 105-60-2
分 子 式: C6H11NO
己內醯胺(CPL)是製造聚醯胺纖維和樹脂的主要原料。聚醯胺廣泛應用於紡織、電子和汽車及食品包裝薄膜等行業。世界上己內醯胺98%用於聚合、生產尼龍6;其次是工程塑料及薄膜。美國、俄羅斯、日本、荷蘭是己內醯胺主要生產國,佔世界總生產能力的三分之二。2001年世界己內醯胺生產能力為450萬噸/年,產量為416萬噸/年。在國內,己內醯胺的產能為18.45萬噸,2000產量為13萬噸,主要用於簾子布,民用絲、工程塑料三方面,所佔比例分別為70%、28%、2%。國內己內醯胺產量長期不能滿足需求,現在僅能滿足市場消費不足50%,2000年國內己內醯胺進口量約為24.5萬噸,2001年進口量達30萬噸。
聚醯胺共分為脂肪族、半芳香、芳香、聚亞醯胺、共聚醯胺五大類,用得最多的是脂肪族聚醯胺,特別是尼綸6(也叫錦綸6或PA6),占所有聚醯胺用量的60%左右(2004年地區性報告),尼綸66(也叫錦綸66或PA66)佔30%左右,其餘的尼龍46、尼綸1010/1212/10/12/610等等占總量的10%左右。
聚醯胺的分類是以大分子鏈重復結構中所含有的特殊基團來區分的,含醯胺基團—CONH—的是脂肪族聚醯胺;含醯亞胺基—CO—N—CO—的是聚亞醯胺;含芳香基或醯胺鍵連接芳香基的是芳香族;共聚醯胺則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聚醯胺共聚生成的聚醯胺產品。
聚醯胺的命名特點是以原料單分子(或大分子中重復單元)所含碳原子數目多少來定,如尼綸6的原料己內醯胺俯含6個碳原子,就叫尼綸6或PA6;尼龍66是由己二酸和己二胺兩種物質聚合而成,每種原料都含6個碳原子,所以就叫尼龍66;而芳香醯胺是因為原料含有苯環,一般會稱為聚對苯(聚間苯)二甲醯對二胺(間二胺);共聚醯則是將主成份的放前,次要成份放在後,如尼龍66/6。
下面我們重點談論各種脂肪族聚醯胺的用途,因為從通用性上來講,各種聚醯胺都有共同性,都適合做某一類或幾類產品,但從實際用量來考慮,則主要是指尼綸6和尼綸66。以下如未做特殊說明,則通指尼龍6切片。
聚醯胺切片從後續加工設備結構和加工的的特點來分,切片可分為以下四種;
1、紡絲
2、擠塑
3、注塑
4、澆注(特別注意:它不是切片,它是直接利用原料己內醯胺來成型)
實際上紡絲和拉膜也是擠壓出來的,可以算作是擠塑一類,但為了更清楚地理解和比較,下面將聚醯胺的用途分類更細化一點:1、紡絲(纖維絲和單絲);2、拉膜(雙向拉伸和多層復合);3、擠塑(板、管材等)、4、注塑、5、澆注。
參考資料:http://texnet.bokee.com/viewdiary.12903079.html
⑶ 浙江巴陵恆逸己內醯胺公司怎麼樣
不評論了,工資3500左右,今天這個摔骨折了,明天那個受傷了,後天又有人從灌頂彈飛了,沒發生人員受傷的事故更多了,晚上精神狀態差被發現了,扣錢,500起步,年終獎降一級別,上班時間手機要鎖起來,被發現要扣錢
⑷ 己內醯胺的危害
己內醯胺;ε-己內醯胺;Caprolactam
資料 國標編號 ----
CAS號 105-60-2
分子式 C6H11NO;NH(CH2)5CO
分子量 113.18
白色晶體;蒸汽壓0.67kPa/122℃;閃點110℃;熔點68~70℃;沸點270℃;溶解性: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數有機溶劑;密度:相對密度(水=1)1.05(70%水溶液);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主要用途:用以製取己內醯胺樹脂、己內醯胺纖維和人造革等,也用作醫葯原料
2.對環境的影響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經常接觸本品可致神衰綜合征。此外,尚可引起鼻出血、鼻干、上呼吸道炎症及胃灼熱感等。本品能引起皮膚損害,接觸者出現皮膚乾燥、角質層增奪取、皮膚皸裂、脫屑等,可發生全身性皮炎,易經皮膚吸收。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低毒類。致痙攣性毒物和細胞原生質毒。主要用途於中樞神經,特別是腦干,可引起裨臟器的損害。
急性毒性:LD501155mg/kg(大鼠經口);70g(人經口致死量)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經口500mg/kg×6月體重、血相有變化,大腦有病理損害;人吸入61mg/m3以下,上呼吸道炎症和胃有灼熱感等;人吸入17.5mg/m3神衰癥候群和皮膚損害;人吸入10mg/m3以下×3~10年,有神衰癥候群發生。
危險特性:遇高熱、明火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的危險。受高熱分解,產生有毒的氮氧化物。粉體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當達到一定的濃度時,遇火星發生爆炸。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3.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4.實驗室監測方法
空氣中已內醯胺含量測定:如果本品在空氣中呈塵埃狀,則以過濾器收集,若呈氣化狀則用撞擊式取樣管收集,然後用氣液色譜法分析。
5.環境標准
中國(TJ36-79) 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10mg/m3
前蘇聯(1977) 居民區大氣中有害物最大允許濃度 0.06mg/m3(最大值,晝夜均值)
中國(待頒布) 飲用水源水中在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3.0mg/L(以BOD計)
前蘇聯(1978)生活飲用水和娛樂用水水體中有害物質的最大允許濃度 1.0mg/L
嗅覺閾濃度 0.3mg/m3
6.應急處理處置方法
一、泄漏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周圍設警告標志,切斷火源。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用清潔的鏟子收集於乾燥凈潔有蓋的容器中,運至廢物處理場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無害處理後廢棄。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戴面具式呼吸器。緊急事態搶救或逃生時,應該佩帶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工作服。
手防護:戴橡皮膠手套。
其它:工作後,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
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就醫。
食入:誤服者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滅火方法: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乾粉、砂土。
[編輯本段]己內醯胺生產工藝
1943年,德國法本公司通過環己酮-羥胺合成(現在簡稱為肟法),首先實現了己內醯胺工業生產。隨著合成纖維工業發展,對己內醯胺需要量增加,又有不少新生產方法問世。先後出現了甲苯法(又稱斯尼亞法);光亞硝化法(又稱PNC法);己內酯法(又稱 UCC法);環己烷硝化法和環己酮硝化法。新近正在開發的環己酮氨化氧化法,由於生產過程中無需採用羥胺進行環己酮肟化,且流程簡單,已引起人們的關注。
在已工業化的己內醯胺各生產方法中,肟法仍是80年代工業應用最廣的方法,其產量占己內醯胺產量中的絕大部分。甲苯法由於甲苯資源豐富,生產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發展前途。其他各種生產方法,鑒於種種原因,至今仍未能推廣。如以環己烷為原料的方法中,PNC法具有流程短、原料價廉等優點;但耗電多、設備腐蝕嚴重。
在己內醯胺的生產過程中,往往副產硫酸銨,但由於硫酸銨滯銷,因此,減少或消除副產硫酸銨,成為評價當今己內醯胺工業生產經濟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肟法:各種肟法的主要生產步驟如下:
拉西羥胺合成法(由法本公司開發)是用二氧化硫還原亞硝酸銨生成羥胺二磺酸鹽(簡稱二鹽),二鹽水解生成硫酸羥胺。硫酸羥胺與環己酮在80~110℃下反應生成環己酮肟(簡稱肟)和硫酸,然後用25%氨水中和至pH約7,肟和硫酸銨溶液即分層析出。
HPO法(由荷蘭國家礦業公司開發)80年代發展很快。HPO法是在磷酸鹽緩沖溶液中,採用以木炭或氧化鋁為載體的鈀催化劑,使硝酸根離子加氫生成羥胺鹽,並在甲苯溶劑中與環己酮肟化。
HPO法使羥胺合成與肟化工藝結合起來,肟化無副產硫酸銨。在反應廢液中,加入硝酸後便可返回硝酸根離子加氫工序重新使用。
一氧化氮還原法(瑞士尹文達研究和專利公司和聯邦德國巴斯夫公司開發)是在稀硫酸中用鉑催化劑(見金屬催化劑)使一氧化氮加氫,此法副產硫酸銨少,但要求原料純度高,並要增設催化劑回收工序,目前應用較少。
貝克曼重排(簡稱轉位)肟在發煙硫酸中轉位,反應溫度80~110℃,收率97%~99%。產物再用13%氨水中和。
中和生成粗己內醯胺溶液(又稱粗油)和硫酸銨。為消除轉位副產硫酸銨,荷蘭國家礦業公司開發了硫酸循環法。它是將轉位產物中的硫酸中和生成為硫酸氫銨,然後用溶劑萃取出己內醯胺。硫酸氫銨再熱解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轉化為發煙硫酸循環使用。無副產硫酸銨的轉位方法還有氣相轉位法、離子交換樹脂法、電滲析分離法等。
[編輯本段]己內醯胺精製
各種己內醯胺生產方法中,均需對己內醯胺進行精製。一般精製方法有:化學精製(高錳酸鉀氧化、催化加氫等)法、萃取法、重結晶法、離子交換樹脂法、真空蒸餾法等,為獲得高純度產品,工業上一般是組合幾種方法進行聯合精製。
甲苯法
甲苯在鈷鹽催化劑作用下氧化生成苯甲酸;反應溫度160~170℃,壓力0.8~1.0MPa,轉化率約30%,收率為理論值的92%。苯甲酸用活性炭載體上的鈀催化劑進行液相加氫生成六氫苯甲酸;反應溫度170℃,壓力1.0~1.7MPa,轉化率99%,收率幾乎達100%。在發煙硫酸中,六氫苯甲酸與亞硝醯硫酸反應生成己內醯胺,並用氨水中和;轉化率50%,選擇性90%。為減少或消除副產硫酸銨,開發了改良的副產硫酸銨減半法和無副產硫酸銨法。
⑸ 魯西化肥多少錢一袋
魯西鳥元素總養分45%.100斤袋裝130元
⑹ 在生產己內醯胺的化工廠工作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己內醯胺;ε-己內醯胺;Caprolactam資料國標編號----CAS號105-60-2分子式C6H11NO;NH(CH2)5CO分子量113.18白色晶體;蒸汽壓0.67kPa/122℃;閃點110℃;熔點68~70℃;沸點270℃;溶解性: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數有機溶劑;密度:相對密度(水=1)1.05(70%水溶液);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主要用途:用以製取己內醯胺樹脂、己內醯胺纖維和人造革等,也用作醫葯原料2.對環境的影響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健康危害:經常接觸本品可致神衰綜合征。此外,尚可引起鼻出血、鼻干、上呼吸道炎症及胃灼熱感等。本品能引起皮膚損害,接觸者出現皮膚乾燥、角質層增奪取、皮膚皸裂、脫屑等,可發生全身性皮炎,易經皮膚吸收。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毒性:低毒類。致痙攣性毒物和細胞原生質毒。主要用途於中樞神經,特別是腦干,可引起裨臟器的損害。急性毒性:LD501155mg/kg(大鼠經口);70g(人經口致死量)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經口500mg/kg×6月體重、血相有變化,大腦有病理損害;人吸入61mg/m3以下,上呼吸道炎症和胃有灼熱感等;人吸入17.5mg/m3神衰癥候群和皮膚損害;人吸入10mg/m3以下×3~10年,有神衰癥候群發生。危險特性:遇高熱、明火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的危險。受高熱分解,產生有毒的氮氧化物。粉體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當達到一定的濃度時,遇火星發生爆炸。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3.現場應急監測方法4.實驗室監測方法空氣中已內醯胺含量測定:如果本品在空氣中呈塵埃狀,則以過濾器收集,若呈氣化狀則用撞擊式取樣管收集,然後用氣液色譜法分析。5.環境標准中國(TJ36-79)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10mg/m3前蘇聯(1977)居民區大氣中有害物最大允許濃度0.06mg/m3(最大值,晝夜均值)中國(待頒布)飲用水源水中在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3.0mg/L(以BOD計)前蘇聯(1978)生活飲用水和娛樂用水水體中有害物質的最大允許濃度1.0mg/L嗅覺閾濃度0.3mg/m36.應急處理處置方法一、泄漏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周圍設警告標志,切斷火源。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用清潔的鏟子收集於乾燥凈潔有蓋的容器中,運至廢物處理場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無害處理後廢棄。二、防護措施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戴面具式呼吸器。緊急事態搶救或逃生時,應該佩帶自給式呼吸器。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防護服:穿工作服。手防護:戴橡皮膠手套。其它:工作後,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三、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就醫。食入:誤服者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滅火方法: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乾粉、砂土。[編輯本段]己內醯胺生產工藝1943年,德國法本公司通過環己酮-羥胺合成(現在簡稱為肟法),首先實現了己內醯胺工業生產。隨著合成纖維工業發展,對己內醯胺需要量增加,又有不少新生產方法問世。先後出現了甲苯法(又稱斯尼亞法);光亞硝化法(又稱PNC法);己內酯法(又稱UCC法);環己烷硝化法和環己酮硝化法。新近正在開發的環己酮氨化氧化法,由於生產過程中無需採用羥胺進行環己酮肟化,且流程簡單,已引起人們的關注。在已工業化的己內醯胺各生產方法中,肟法仍是80年代工業應用最廣的方法,其產量占己內醯胺產量中的絕大部分。甲苯法由於甲苯資源豐富,生產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發展前途。其他各種生產方法,鑒於種種原因,至今仍未能推廣。如以環己烷為原料的方法中,PNC法具有流程短、原料價廉等優點;但耗電多、設備腐蝕嚴重。在己內醯胺的生產過程中,往往副產硫酸銨,但由於硫酸銨滯銷,因此,減少或消除副產硫酸銨,成為評價當今己內醯胺工業生產經濟性的一個重要因素。肟法:各種肟法的主要生產步驟如下:拉西羥胺合成法(由法本公司開發)是用二氧化硫還原亞硝酸銨生成羥胺二磺酸鹽(簡稱二鹽),二鹽水解生成硫酸羥胺。硫酸羥胺與環己酮在80~110℃下反應生成環己酮肟(簡稱肟)和硫酸,然後用25%氨水中和至pH約7,肟和硫酸銨溶液即分層析出。HPO法(由荷蘭國家礦業公司開發)80年代發展很快。HPO法是在磷酸鹽緩沖溶液中,採用以木炭或氧化鋁為載體的鈀催化劑,使硝酸根離子加氫生成羥胺鹽,並在甲苯溶劑中與環己酮肟化。HPO法使羥胺合成與肟化工藝結合起來,肟化無副產硫酸銨。在反應廢液中,加入硝酸後便可返回硝酸根離子加氫工序重新使用。一氧化氮還原法(瑞士尹文達研究和專利公司和聯邦德國巴斯夫公司開發)是在稀硫酸中用鉑催化劑(見金屬催化劑)使一氧化氮加氫,此法副產硫酸銨少,但要求原料純度高,並要增設催化劑回收工序,目前應用較少。貝克曼重排(簡稱轉位)肟在發煙硫酸中轉位,反應溫度80~110℃,收率97%~99%。產物再用13%氨水中和。中和生成粗己內醯胺溶液(又稱粗油)和硫酸銨。為消除轉位副產硫酸銨,荷蘭國家礦業公司開發了硫酸循環法。它是將轉位產物中的硫酸中和生成為硫酸氫銨,然後用溶劑萃取出己內醯胺。硫酸氫銨再熱解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轉化為發煙硫酸循環使用。無副產硫酸銨的轉位方法還有氣相轉位法、離子交換樹脂法、電滲析分離法等。[編輯本段]己內醯胺精製各種己內醯胺生產方法中,均需對己內醯胺進行精製。一般精製方法有:化學精製(高錳酸鉀氧化、催化加氫等)法、萃取法、重結晶法、離子交換樹脂法、真空蒸餾法等,為獲得高純度產品,工業上一般是組合幾種方法進行聯合精製。甲苯法甲苯在鈷鹽催化劑作用下氧化生成苯甲酸;反應溫度160~170℃,壓力0.8~1.0MPa,轉化率約30%,收率為理論值的92%。苯甲酸用活性炭載體上的鈀催化劑進行液相加氫生成六氫苯甲酸;反應溫度170℃,壓力1.0~1.7MPa,轉化率99%,收率幾乎達100%。在發煙硫酸中,六氫苯甲酸與亞硝醯硫酸反應生成己內醯胺,並用氨水中和;轉化率50%,選擇性90%。為減少或消除副產硫酸銨,開發了改良的副產硫酸銨減半法和無副產硫酸銨法。
⑺ 聚己內醯胺(尼龍6)怎麼合成
根據催化引發體系的不同,己內醯胺聚合可分為三種類型:
水解聚合 目前工業上多採用這種方法。純己內醯胺不能聚合,必須加入少量的水、酸、氨或6-氨基己酸、耐綸單體鹽等物質才能聚合。
水是主要的引發劑。反應首先是己內醯胺在高溫(約260℃)下水解開環,生成6-氨基己酸〔式(1)〕。水量的多少影響反應的快慢和最終平衡時低分子化合物的含量。添加羧酸可以加速水解開環和聚合反應。占優勢的聚合反應是己內醯胺逐步加成於線型分子的末端氨基,形成高分子鏈〔式 (2)〕和線型分子間氨基與羧基的縮聚反應〔式 (3)〕。反應後期還有醯胺交換反應及酸解、胺解等平衡反應發生。
工業上己內醯胺水解聚合方法一般採用間歇的高壓釜法和連續聚合法,而以後者居多。樹脂切片通常要經過水洗,以萃取單體和低聚物,再經真空干噪後供紡絲加工或注射成型用。
負離子聚合 又稱單體澆鑄聚合,即無水的己內醯胺在鹼金屬、鹼土金屬的存在下,於220℃以上加熱,幾分鍾後即能聚合成粘度極高的聚合物。此法曾稱為快速聚合或催化聚合。
正離子聚合 單體在無水的條件下和氯化氫、胺鹽、金屬鹵化物等存在下聚合。此法由於聚合轉化率和產物的聚合度不高,還僅限於實驗室研究。
⑻ dbu是什麼試劑
DBU是一個有位阻的脒類,具鹼性。
在有機合成中用作催化劑、配體及非親核性鹼。DBU的催化活性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明顯加強。合成DBU 的一般方法是己內醯胺與丙烯腈親核加成生成N -( 2-氰基乙基) 己內醯胺, 經催化加氫得N-( 3-氨基丙基)己內醯胺, 脫水環合得到DBU。
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反應物化學反應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變化學平衡,且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都沒有發生改變的物質叫催化劑(固體催化劑也叫觸媒)。據統計,約有90%以上的工業過程中使用催化劑,如化工、石化、生化、環保等。
催化劑種類繁多,按狀態可分為液體催化劑和固體催化劑;按反應體系的相態分為均相催化劑和多相催化劑,均相催化劑有酸、鹼、可溶性過渡金屬化合物和過氧化物催化劑。
催化劑在現代化學工業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例如,合成氨生產採用鐵催化劑,硫酸生產採用釩催化劑,乙烯的聚合以及用丁二烯制橡膠等三大合成材料的生產中,都採用不同的催化劑。
⑼ pa66是什麼材料聚醯胺66或尼龍66多少錢一公斤
尼龍PA6和PA66的性能區別和價格
首先我們先了解他們的成分組成:尼龍PA6由一組6個碳原子組成,尼龍PA66則是由兩組6個碳原子組成。由於組成的其結構不同,兩者的性能也有區別,他們在應用方面也有所不同。下面我們先從他們的性能、工藝對比入手,逐步分析其應用方面的不同。
(1)PA6和PA66性能對比
尼龍PA6和PA66的性能區別,其化學、物理特性相似,但PA6的熔點較低,而且工藝溫度范圍廣泛,抗沖擊性和抗溶解性更強。
由此表可以看出,PA6的化學物理特性和PA66有各自的優缺點,PA6熔點較低,而且工藝溫度范圍廣泛,抗沖擊性和抗溶解性比PA66要好,吸濕性也更強。因為塑件的許多品質特性都要受到吸濕性的影響,因此使用PA6,在設計產品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為了提高PA6的耐高溫,耐老化,機械特性,可加入各種改性劑。例如最常見的玻纖、尼龍耐熱穩定劑(銅鹽母粒),有時為了提高抗沖擊性還加入合成橡膠,如EPDM和SBR等,為了提高PA的耐熱性能,比力橡塑通過近10年的努力,研發生產的尼龍耐熱穩定劑,解決客戶尼龍耐熱、耐高溫、耐老化、耐磨性的問題。在常規尼龍,添加我公司尼龍耐熱穩定劑2.5%~5%,可有效提升耐熱20%以上。例如:尼龍PA6,添加2%-5%尼龍耐熱穩定劑,可達到PA66的耐熱性能,可替代尼龍PA66,如果PA66添加銅鹽耐熱穩定劑,可以達到HTN材料耐熱溫度,有效的節約原材料成本50%以上,產品廣泛應用在各個行業:3C產品配件、汽車配件、三層絕緣線、齒輪、燈具燈飾等尼龍產品。
在生產過程中,採用PA6材料, 可以達到半透明效果, 但耐溫不理想,添加比力公司尼龍耐熱穩定劑,可提高30度的耐熱性,可達到PA66的耐熱性能常規採用PA66, 則達不到半透明效果,常規PA66比PA6的耐熱性能要好,PA66的剛性好,PA6的韌性好,PA66的價格也比PA6貴2倍左右。手感上,PA6的相對比較柔軟,可做超細纖維,高檔服裝面料,現在市場上質量好比較好羽絨面料都用PA6,手感滑膩,輕薄柔軟,穿著舒服。不過這都是從細微的方面來區別的,實際上兩者在服裝用紡織品上的差別是不大的,主要用途差異在工業應用上,特別是在簾子線的用途上,尼龍66更加優秀。如果PA6想要提高耐熱性,耐老化,可添加比力公司的尼龍耐高溫穩定劑,可達到PA66的耐熱性能,大大的降低了生產成本。
PA6是一種韌度比較好,常用在攀手、汽車結構件等。PA66是一種有韌度又有硬度,用於工業齒輪上如船用螺旋槳等,PA66如果添加尼龍耐熱穩定劑,耐熱性能更高,更加提高耐老化,耐腐性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