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工業攝影,工業攝影怎麼進行拍攝
工業攝影是攝影當中比較專業的一種拍攝表達方式,而且也需要過硬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作為支撐。他所拍攝的內容是工業當中的一些產品設計和文化內涵,將它們用相機拍攝出來展示給受眾。很多的工業攝影都能夠帶給人們一種視覺上的沖擊力,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的沖突。在進行拍攝的時候,首先要進行專業的策劃,這樣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
❷ 相機快門速度一般多少合適
這個要看你拍什麼 如果拍運動的最少要兩百分之一秒 如果你拍得東西很快 比如動物 那開門還要更加高 如果你拍的是靜物 那安全開門一般是你用的焦段的2倍 也就是比如你用24焦段拍 快門就是50/1秒 不過現在相機都有防抖 快門可以很低 但是對拍動的還是沒用
❸ 工業相機與攝像機的區別
攝像機一般指的是:家用或專用dv影像設備,常見的有dv機及廣播電視應用中的專業錄影設備,主要是清晰或高清晰的影像錄制場所。
工業相機如下:
工業相機類型簡介
一、工業相機類型簡介
CCD是60年代末期由貝爾試驗室發明。開始作為一種新型的PC存儲電路,很快CCD具有許多其他潛在的應用,包括信號和圖像(硅的光敏性)處理。
CCD是在薄的硅晶片上處理一系列不同的功能,在每一個硅晶片上分布幾個相同的IC等可產生功能的元件,被選擇的IC從硅晶片上切下包裝在載體里用在系統上。總結下來,CCD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面陣CCD工業相機:
允許拍攝者在任何快門速度下一次曝光拍攝移動物體。
2、線陣CCD工業相機:
用一排像素掃描過圖片,做三次曝光——分別對應於紅、綠、藍三色濾鏡,正如名稱所表示的,線性感測器是捕捉一維圖像。初期應用於廣告界拍攝靜態圖像,線性陣列,處理高解析度的圖像時,受局限於非移動的連續光照的物體。
3、三線感測器CCD工業相機:
在三線感測器中,三排並行的像素分別覆蓋RGB濾鏡,當捕捉彩色圖片時,完整的彩色圖片由多排的像素來組合成。三線CCD感測器多用於高端數碼相機,以產生高的解析度和光譜色階。
4、交織傳輸CCD工業相機:
這種感測器利用單獨的陣列攝取圖像和電量轉化,允許在拍攝下一圖像時在讀取當前圖像。交織傳輸CCD通常用於低端數碼相機、攝像機和拍攝動畫的廣播拍攝機。
5、全幅面CCD工業相機:
此種CCD具有更多電量處理能力,更好動態范圍,低噪音和傳輸光學解析度,全幅面CCD允許即時拍攝全彩圖片。全幅面CCD由並行浮點寄存器、串列浮點寄存器和信號輸出放大器組成。全幅面CCD曝光是由機械快門或閘門控制去保存圖像,並行寄存器用於測光和讀取測光值。圖像投攝到作投影幕的並行陣列上。此元件接收圖像信息並把它分成離散的由數目決定量化的元素。這些信息流就會由並行寄存器流向串列寄存器。此過程反復執行,直到所有的信息傳輸完畢。接著,系統進行精確的圖像重組。
二、工業相機參數簡介
工業相機是機器視覺系統中的一個關鍵組件,其最本質的功能就是將光信號轉變成為有序的電信號。選擇合適的相機也是機器視覺系統設計中的重要環節,相機的不僅是直接決定所採集到的圖像解析度、圖像質量等,同時也與整個系統的運行模式直接相關。
主要參數
1.解析度(Resolution):相機每次採集圖像的像素點數(Pixels),對於數字工業相機機一般是直接與光電感測器的像元數對應的,對於模擬相機機則是取決於視頻制式,PAL制為768*576,NTSC制為640*480。
2.像素深度(PixelDepth):即每像素數據的位數,一般常用的是8Bit,對於數字工業相機機一般還會有10Bit、12Bit等。
3.最大幀率(FrameRate)/行頻(LineRate):相機機採集傳輸圖像的速率,對於面陣相機機一般為每秒採集的幀數(Frames/Sec.),對於線陣相機機為每秒採集的行數(Hz)。
4.曝光方式(Exposure)和快門速度(Shutter):對於線陣相機機都是逐行曝光的方式,可以選擇固定行頻和外觸發同步的採集方式,曝光時間可以與行周期一致,也可以設定一個固定的時間;面陣工業相機有幀曝光、場曝光和滾動行曝光等幾種常見方式,數字工業相機機一般都提供外觸發采圖的功能。快門速度一般可到10微秒,高速工業相機還可以更快。
5.像元尺寸(PixelSize):像元大小和像元數(解析度)共同決定了相機機靶面的大小。目前數字工業相機像元尺寸一般為3μm-10μm,一般像元尺寸越小,製造難度越大,圖像質量也越不容易提高。
6.光譜響應特性(SpectralRange):是指該像元感測器對不同光波的敏感特性,一般響應范圍是350nm-1000nm,一些相機機在靶面前加了一個濾鏡,濾除紅外光線,如果系統需要對紅外感光時可去掉該濾鏡。
可參考:http://www.microvision.cn/service/xj.html
❹ 相機的光圈和快門一般是多少
光圈是鏡頭的參數,與機身無關……一般鏡頭的光圈在F3.5-5.6之間。高檔鏡頭的光圈更大,變焦鏡頭能達到F2.8,定焦鏡頭至少F1.8
快門是機身的參數。低檔相機的快門最高速度比較慢,而單反或者微單的快門速度就很快了。至少能達到1/4000s的。
❺ 快門應該調成多少
看來你在攝影方面還沒有多少實踐經驗。
快門速度的選用沒有定規,要視當時拍攝情況而定。
如果用手動模式(M),常用的快門有1/60、1/125、1/250。如果用程序檔(P)、速度優先(S)或光圈優先(A)檔拍攝時,要注意機子自動給定的快門值,如低於1/60,則建議通過調整感光度等辦法使快門值提高。因為一般沒經驗的人選用1/60以下的快門速度,會因持機不穩而造成畫面發虛。
❻ 快門速度,一般多少以內就可以滿足一般的拍攝
數碼相機的價格一直都在降價!
你這個問題先從快門的用途回答吧
1、實現效果
為了實現效果而調整快門速度。舉例一下,比如你要拍攝動感流水效果,速度起碼要在1/15秒,甚至更慢(比如1/5秒) 比如你要拍水滴下落,速度起碼要在1/2000秒,甚至更快(比如1/4000秒),比如拍攝夜景,主要根據當時的光線情況來決定,速度一般在1/5或者更慢。
2、防抖
在傳統照相里,為了保證在手持拍攝時照片不是模糊的,就需要高速的快門配合,一般說來是焦距倒數,比如你拍攝的焦距是80,那為了保證照片不模糊起碼要使用1/80秒的快門。這個焦距倒數對應速度被稱為'安全快門',在有些情況下,比如光線很差的時候(夜間、黃昏、房間內),很難達到安全快門,因此需要使用三腳架穩定或者防抖技術輔助。
下面回答你的問題,我覺得一般情況下3-1/2000的速度就足夠正常的使用了,(單反的速度一般是30-1/8000 外加B門)
我查了一下資料,富士J10的快門速度:8-1/2000秒,這個范圍很正常啊,快門速度也不算慢嘛。另外索尼W220的快門速度:自動(1/4-1/1,600)/程序自動(1"-1/1,600) 快門速度還可以,但是還不如富士J10的范圍合理。
根據你上面的描述和題目對比,我認為:
你說的索尼W220,快門速度0.3秒是錯誤的!
快門速度沒有所謂的0.3秒這一說,你說的這個0.3秒可能是指的快門時滯,就是按下一次快門到下一次能夠拍攝之間的時間。這個跟快門速度沒有任何關系,跟相機的處理系統有關系,不過快門時滯很影響拍攝心情 :)
下面亂說一下個人意見,我對索尼的消費級相機沒有好感,認為他就是樣子好看,其實性能上不怎麼樣(是普通消費機,高端還不錯,比如F717 F828 R1 都是經典),你可以考慮考慮佳能的消費級相機(比如佳能IXUS系列中的IXUS95 IS、IXUS85 IS),可能會找到你想要的。
❼ 影棚內拍片,光圈,快門多少為佳
影棚內拍片,如果使用的是閃光燈的話,肯定是要用M檔的。快門使用60或125,否則快門與閃光不同步,拍出的片要麼就是全黑,要麼就是黑一半。光圈跟你的閃光燈指數和拍攝目的不同來設置,要通過閃光燈指數,根據拍攝的目的選擇測光點,用測光表計算出來的,保證正確曝光。我看有人說在8附近選,這是大多數非專業攝影師常用的辦法,這樣比較快,但要有比較豐富經驗的攝影師才能准確掌握。方法是,先根據閃光燈的功率及指數、燈的數量距離等情況,估計光圈數,拍一張,然後檢查照片的曝光情況,再根據經驗,決定加大或減少光圈數,直到准確曝光為止。至於說8光圈,估計是看了網上某教學視頻的誤導。對於新手,老實的用測光表更妥當。
如果使用的是連續光源,用什麼都沒所謂,跟室外一樣,自己喜歡用什麼樣的,就用什麼樣的,不影響。
❽ 一般攝像機的快門速度設置為多少
現在都是數字式的,不必糾結於此,單幀的曝光按設定快門曝光,幀率還是自動為一秒25格。
❾ 工業攝影
通常都是大場面,需要廣角變焦頭,如果你沒有指數很高的閃光燈,就盡量用自然光線。
如果光線太慢,就降低快門速度,或者是多次曝光,手工按閃光燈,多閃幾次。
如果有指數45以上的閃光燈,加上廣角變焦頭,基本上都搞得定了。
❿ 請棚拍有經驗的高手指點,一般快門,光圈,感光設置多少 燈怎麼擺放光比是多少距離拍攝體大概多少
考慮到你用的是定焦,所以離拍攝體的距離沒有固定,完全可以根據拍攝需要而走動。
相機設備:一般光圈都會設在F8以後,快門你可以鎖定在125/秒——160秒左右,其它的可根據你的光源而定,光足的,ISO當然越低越好。如果這樣的設置拍出來太暗,可以適當增回ISO(但不要超過400)或加一兩檔曝光補償。或增加一檔光圈(即F7.1)
燈光擺設:很合情理,一般是左右各一個,考慮到你有三個光源,你可以用一個作背景燈,那樣就是會有陰影了,或用來做地燈也好。
其它的就得現場而定了,不知道你的燈是那種常亮的呢,還是引閃,按常理說,引閃的遠要比那種常亮的好得多。如果還有什麼不明白的,繼續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