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疫情後諸多國家的產業政策調整主要是什麼
法律分析:1、歸回國內;2、多元化。
法律依據:《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
第一條 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引導社會投資,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
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一、二、三產業健康協調發展,逐步形成農業為基礎、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B. 參照03年的非典,疫情過後將會有哪些產業蓬勃發展
娛樂產業、餐飲行業、網路電影、健康醫療等行業都會迎來一個短暫的春天。這也是可以預想到的。畢竟因為這次疫情的發展,讓很多行業都已經開始面臨這一個倒退的形勢。我國的經濟也在面臨著下降。所以說這次疫情過後這幾個行業可以說會迎來一個春天。
娛樂產業應該是會迎來一個春天的。因為在這次疫情的爆發很多人都在別在家裡不能夠出門。鍾南山院士不讓出門,我們就不能夠出門。所以導致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憋壞了很多年輕人。他們很多人都想要出去遊玩,但是也沒有辦法去。所以說我覺著疫情過後很多人都會去娛樂場所進行遊玩。
最後就是健康醫療行業了。我相信通過這次的事件,讓很多人對健康意識也會有一個很大的提高。他們都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他們可能會辦理一些健康方面的保險去聽一些健康醫療方面的講座等等。他們的健康意識肯定都會有一部分的提高。
C. 疫情目前已經得到控制,疫情結束後,哪個行業會最先復甦
此次疫情可謂空前絕後,從2019.12.26武漢發現第一例疫情開始,到現在已經整整過去了50天?在這段漫長的抗擊疫情發展蔓延拯救疫情病患者的過程中,不僅醫務工作者不辭辛勞,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奮斗在一線戰場。更有國內廣大公民,自覺履行自己的義務,主動自我隔離保護,不聚餐,不聚會,不去人多的地方,阻隔了病毒傳播的途徑,最大限度的控制人口流動,讓病毒無處蔓延。
等到疫情結束據我推測會有四種行業最先復甦
1.理發店吃完燒烤喝完小酒不得再去搖搖唱唱? 那KTV麥克風全給你干報廢咯
D. 疫情過後諸多國家的產業鏈的政策調整主要為
法律分析:疫情過後諸多國家的產業鏈的政策調整主要為歸回國內,多元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三十九條 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時,應當及時採取下列措施:(一)對病人、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二)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三)對醫療機構內的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採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採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醫療機構發現乙類或者丙類傳染病病人,應當根據病情採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醫療機構對本單位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療廢物,必須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消毒和無害化處置。
E. 疫情改變不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趨勢,疫情過後將會有哪些產業迅速恢復經濟
疫情過後中國的經濟也會變得非常的不錯,所以說我們大家都面臨這種情況的時候,盡可能地讓自己找到合適的產業,因為我們在疫情期間大部分的員工都是在家裡遠程辦公,或者說通過網路視頻來開公司的會議,這也是非常不錯的。
疫情根本改變不了中國的經濟發展趨勢,因為中國在未來的過程當中肯定是越做越好,甚至是能夠超越其他國家的,我們要有這個信心,然後能夠為自己的夢想去實現,去努力奮斗吧。
F. 疫情後,諸多國家的產業鏈的政策調整主要為
疫情後,諸多國家的產業鏈的政策調整主要為歸回國內、多元化。
在控制好國內疫情的情況下開啟國內循環經濟,外貿轉內銷,通過進一步的刺激消費做政策性的調整使國民生產總值得到提升。國家也抓住世界防控疫情的這個關鍵期生產和提供世界上急需的醫療救護產品日用品工業用品,世界是一體的,為了更好的生存而努力共同擔當。
疫情對全球經濟和產業鏈的影響不可避免,全球經貿增長面臨一定壓力,國家外貿企業的復工復產和新訂單的獲取也將受到一定影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到一定干擾。繼續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和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加強分析研判,落實合規幫扶政策,支持企業抓緊復產達產。同時加強全球范圍抗疫合作,努力將疫情對中國外貿和世界貿易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六條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傳染病防治及其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傳染病防治及其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傳染病防治工作。
軍隊的傳染病防治工作,依照本法和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衛生主管部門實施監督管理。第七條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承擔傳染病監測、預測、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以及其他預防、控制工作。
醫療機構承擔與醫療救治有關的傳染病防治工作和責任區域內的傳染病預防工作。城市社區和農村基層醫療機構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承擔城市社區、農村基層相應的傳染病防治工作。第八條 國家發展現代醫學和中醫葯等傳統醫學,支持和鼓勵開展傳染病防治的科學研究,提高傳染病防治的科學技術水平。
國家支持和鼓勵開展傳染病防治的國際合作。
G. 悉尼公布疫情後重振發展計劃,主要從哪些方面著手
最主要的方面,還是重新恢復社會的經濟秩序。在本月份的時候,悉尼的政府就公布了有關悉尼重新發展的計劃,針對這次疫情,專門調整了相對應的應對方針。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繼續政府的經營管理。因為這次疫情影響,很多國家疫情得不到控制,甚至像美國這種超級大國的總統特朗普還說出一些非常離譜的話,讓人民對於政府非常不信任。所以稍微好一些的悉尼,更有必要重新獲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為後續的工作打好基礎和鋪墊。
H. 疫情後,諸多國家的產業鏈的政策主要為
法律分析:疫情後,諸多國家的產業鏈的政策主要為歸回國內、多元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十四條 國家通過提高勞動者的積極性和技術水平,推廣先進的科學技術,完善經濟管理體制和企業經營管理制度,實行各種形式的社會主義責任制,改進勞動組織,以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發展社會生產力。
國家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國家合理安排積累和消費,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
國家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
第十五條 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國家加強經濟立法,完善宏觀調控。
國家依法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I. 疫情結束過後,哪些產業會受到影響
我知道大家對這次疫情事件非常關注,但我首先必須得闡明一個事實,它對我國經濟影響是短期的,從長遠目標來看,我國的經濟發展依然是向發達國家看齊的。
但我們也不必驚慌,要始終堅信堅守一線,為百姓而戰斗的白衣天使們,人民子弟兵們還有為了病人們在爭分奪秒的建築工人們,中國加油!
J. 疫情後,諸多國家的產業鏈的政策調整主要為
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情況看,旅行、運輸、建築等傳統的依託空間、物理方式提供服務的行業受到較大沖擊;以線上化服務為主的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金融保險服務受影響相對有限。2018年,我國服務貿易出口主要為其他商業服務,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運輸服務,旅行服務,四類服務合計佔比超過70%;旅行服務占我國服務貿易進口的一半以上;運輸服務,其他商業服務,知識產權使用費,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進口佔比分別為20.63%、9.01%、6.78%、4.53%;金融保險服務、建築服務進出口佔比均相對較小。疫情對服務貿易的影響主要來自各國出台的防控、管控措施對人員、交通跨境活動構成的階段性限制,後續將視各國疫情控制情況逐步恢復。
(二)疫情對全球重點產業鏈和我國相關進出口行業的影響分析
1. 疫情影響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的國際需求,油價下行有利於產業鏈下游降成本
(1)在疫情蔓延以及沙特、俄羅斯石油價格戰共同影響下,國際油價下行,產業鏈下游企業成本下降
近期,石油市場供需雙向利空,國際油價大幅下行。上游供給端,俄羅斯拒絕歐佩克再度深化減產建議,沙特宣布石油增產降價,全球石油供給預期大幅增加;下游需求端,在世界經濟增長緩慢石油需求本就低迷的基礎上,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加深世界經濟下行預期,石油需求持續承壓。3月9日國際油價暴跌,16日跌至每桶30美元以下。中游運輸環節,原油運費隨著油價大跌連續上漲,截至13日,中東—寧波運價指數三日內大漲90點。同時,作為重要大宗商品,石油價格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全球股市震盪,多國股市觸發熔斷機制。
從對我國企業影響看,石油是是經濟發展的重要能源之一,進口成本下降,有利於降低企業成本,有利於經濟恢復。一是利好煉化企業,受益於我國成品油「40美元下地板價」的定價機制,產品價格跌幅小於原料價格跌幅;二是利好交通運輸物流企業,原油價格下跌使燃料價格下降,給受疫情沖擊較大的交通運輸物流業帶來直接利好;三是利好油氣運輸企業,油氣運輸船東企業將從業務量增加和燃料成本降低中雙向受益。另外,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油氣進口國,我國未來一段時間預計將加大原油進口、提升油氣儲備。
(2)疫情影響天然氣消費,油價下跌考驗天然氣經濟性
從已有影響看,疫情前全球天然氣市場已出現供給過剩,疫情的出現則進一步加劇了天然氣消費弱勢。天然氣消費與石油價格高度相關,競爭領域為交通燃料、工業燃料等,低油價將使天然氣的經濟性遭遇考驗。
從未來影響看,新冠疫情同樣主要影響天然氣市場需求端,如果全球疫情在二季度得到有效控制,則對全球經濟短期產生一定負面影響,需求有所下降;如果疫情持續發展甚至跨年傳播,則在全球經濟衰退甚至經濟危機背景下,天然氣需求將大幅下降。一是企業停工停產將導致工業銷氣量大幅下降;二是限制人員聚集將導致餐飲、酒店、洗浴商業用戶用氣量下降;三是公交車、計程車停運、減運以及物流企業延期開工將導致車用氣需求大幅下降。
從對中國企業影響看,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疊加石油降價對天然氣的替代效應,下游工業、發電、化工和商業用戶天然氣消費增速將出現下降。在疫情未爆發前,中石油等多家研究機構預測2020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增速將會進一步放緩至7.6%,疊加疫情和油價影響,預計2020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增速或將降至6%左右。天然氣生產、進口和城市燃氣企業都將受到影響。
2. 鋼鐵行業內外部需求受疫情沖擊較大,有色、鐵礦石呈現小幅波動
(1)疫情蔓延沖擊部分國家鋼鐵供需
根據世界鋼協數據,2019年日本粗鋼產量位居世界第3(99.3百萬噸)、韓國位居第6(71.4百萬噸),東南亞地區為全球鋼產量新興市場。截止目前,歐洲、韓國、日本、印度、東南亞等國家因疫情對鋼鐵行業造成的影響較小,但若疫情沒有得到較好控制,恐對未來生產產生影響。分區域來看:歐盟是鋼材凈進口國,近年鋼錠、板材、長材的凈進口呈上升趨勢,區域內產品競爭力下降,一旦下游需求減少,當地鋼企產品很難與外來鋼材競爭,很難通過替代進口緩解內部需求下降的壓力;日本鋼企出口佔比較高,國內鋼材需求減少將推動供給的小幅收縮,疫情對日本國內經濟及消費帶來更大壓力;韓國鋼企產品競爭力強,近年來國內鋼材出口佔比持續攀升,部分產品進口持續下降,韓國國內需求的下降將驅動鋼企加大出口、替代進口;印度及東南亞區域整體受疫情影響較小。
截至3月9日,全國35個主要市場樣本倉庫鋼材總庫存量為2536.98萬噸,周增幅為6.54%。對比歷史數據,本輪庫存增長周期並未結束,預計庫存拐點不會迅速出現。如果境外疫情擴散超出預期,全球經濟增長將受到很大拖累。我國鋼材出口壓力將主要表現在鋼材的間接出口方面,諸如船舶、集裝箱、汽車、家電等耗鋼較多的機電產品出口將遭遇沖擊。2019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佔全部出口總值的58.4%。機電產品出口受限對我國鋼材的總量消費構成較大壓力。
而對於我國鋼材的直接出口,減弱的空間則不是很大。原因在於受到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影響,近年來我國鋼材出口已有較大幅度減少。據海關統計,2019年全國出口鋼材6429.3萬噸,同比下降7.3%。即便遭遇疫情沖擊,對鋼材供求總量平衡影響有限。但需要注意的是,從出口地區來看,2019年中國的前兩大貿易夥伴分別是歐盟和東盟,對其出口額比上年分別增長8%和14.1%;作為第四大貿易夥伴的日本,對其進出口額也增長0.4%。目前疫情擴散點主要在上述地區,未來鋼材出口的壓力猶在。此外,下游需求減少,鋼材庫存增加將造成鋼材價格下跌。現階段鋼鐵行業經營風險或將持續走高,鋼貿、中小鋼企經營狀況需要引起關注。
(2)有色金屬價格預期已部分兌現,國內庫存拐點尚未到來
自疫情爆發以來,受市場避險情緒影響以及對節後需求恢復的擔憂,國際國內市場有色金屬價格迅速下跌。以銅為例,春節期間倫銅自6200美元/噸跌至5500美元/噸,節後由於我國疫情防控有力,市場預期回暖,銅價小幅修復,但2月中旬海外疫情逐漸爆發,3月價格戰引發原油暴跌,對全球衰退的擔憂使得銅價迎來新一輪下挫。中長期看,各有色金屬市場供需和價格變化的主邏輯仍將回歸基本面和宏觀大背景。綜合判斷,全年來看,銅價在疫情期間向下調整後受供給端約束支撐將維持上行態勢,黃金價格短期震盪上行後料難以維持上漲趨勢。鋁、鉛、鋅行業供給存在一定過剩,疫情沖擊下預計價格重心下移趨勢或將更加明顯。
從現狀來看,有色金屬主要的礦產地,如南美、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尚未出現嚴重的疫情,礦山生產較平穩。日本、韓國、歐洲和美國冶煉與加工產能相對密集,目前雖然部分國家疫情嚴重,但正常的生產活動並未受到明顯干擾,供給相對平穩。但海外疫情的蔓延也有不確定性,部分區域性的交通限制將干擾行業貿易鏈。在有色金屬的全球產業鏈中,中國扮演重要的消費者角色,各品種佔全球金屬消費量的40%-60%左右。
我國礦產資源相對貧乏,但冶煉產能體量巨大,大部分金屬資源處於凈進口狀態。銅、鎳供需匹配情況相似,均屬於國內礦產資源貧乏,冶煉產能較大,但仍不能滿足消費需求,礦石、中間品和冶煉成品均呈現凈進口;鋁、鋅、錫礦山資源相對豐富,但仍不能自給自足,需進口原礦來滿足冶煉需要,冶煉產能體量較大,基本能夠滿足國內需求,因而冶煉成品進口需求少;鉛的礦產、冶煉產能與消費相對配套,國內供需偏向閉環。受疫情影響,有色金屬的季節性累庫時間延長,目前庫存峰值並未出現。以往年的累庫周期推斷,庫存可能在3月中下旬見頂。
(3)礦山供應和鋼廠補庫的時間差或影響鐵礦石價格
春節後開市以來,國內鋼鐵產量下降、鋼材價格明顯回落,但鐵礦石指數價格持續處於高位且波動較大。節後至今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價格迎來兩次上漲,漲幅約12%。此輪鐵礦石期貨上漲主要驅動因素是市場情緒,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市場復工的預期樂觀,導致鐵礦石價格在節後低開後迎來一輪上漲並觸及高點684元/噸,隨後受到國際疫情蔓延、原油價格大跌的影響,市場恐慌情緒又導致鐵礦石價格出現一輪低開。而近日市場傳出淡水河谷有停工的可能性,又引得價格出現上漲。
從長遠看,供應方面,一季度澳大利亞受熱帶氣旋影響,主要港口發運量下降,預計3月份仍有出現熱帶氣旋的可能,利多鐵礦石價格,但中長期來看,礦山發貨量將逐漸恢復正常,甚至可能出現增加。需求方面,節後港口鐵礦石庫存增加205萬噸,和往年節後同期相比,今年增量明顯下降。節後總庫存12557萬噸,庫存絕對量處於偏低水平。隨著交通運輸改善,預計長流程鋼廠高爐開工率將逐步提高,對鐵礦石的需求將增加,鋼廠可能會進行補庫。3月份礦山發貨正常和鋼廠補庫,可能會出現時間差,發貨正常先於鋼廠補庫,供大於求,利空鐵礦石,鋼廠補庫先於發貨正常,供不應求,利多鐵礦石。不過,疫情在全球多個國家蔓延,如果不能得到迅速有效控制,市場恐慌心理可能造成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鐵礦石作為鋼鐵產品的主要原料,對鋼鐵企業有著重要作用。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鐵礦石原料成本在鋼鐵總成本中的比重約在40%左右,而且由於我國的鐵礦多為貧礦,不宜開采,所以有70%的鐵礦石需求依賴於國外進口。進口鐵礦石的價格變動直接關繫到我國鋼鐵企業經營狀況。
3. 機械設備行業短期內受影響較大,中長期向好態勢不變
機械製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行業,作為國民經濟主導性和基礎性行業之一,機械製造業增加值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較大比重。在機械製造行業中,進出口佔比比較大的有儀器、儀錶行業及工程機械行業。目前,新冠疫情正在世界蔓延,我國機械製造企業采購的歐洲主要原材料及零部件包括車底盤、發動機等,一般提前半年下單備貨,短期供貨基本不受影響。但如果全球疫情影響持續時間長達數月,將導致德國等歐洲國家主要廠商陸續停工,則可能導致供應鏈受影響。
全球疫情仍在延續,全面恢復到正常的生產經營狀態還需要一定時間,加之前期停工停產已造成的損失,預計一季度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將出現較大程度的回落。面對部分中小企業短期經營困難,有關部門集中發布了多項扶持政策,預計2020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將呈現前低後高、逐步回升的走勢,如疫情能早日結束,龍頭企業的經營指標仍將保持小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