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業物聯網涉及哪些技術
1、智能數據採集技術:工業互聯網發展需具備低成本、精確、高效且智能的數據採集技術,數據採集技術是智能製造應用的基礎。
2、網路技術:網路技術為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技術之一,各種數據及信息在系統不同層面和區域間均通過網路進行傳輸。
3、信息處理技術:通過智能化工廠生產線所採集的數據量龐大,有效清洗、脫敏、分析、存儲數據並產生對企業及生產線具有建設性意義的回饋和應用,是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核心技術之一。
4、安全技術:利用工業互聯網技術,用戶可通過視頻及網路數據傳輸實時監控作業人員所處的作業環境中是否存在危險因素並分析周邊危險系數,來保障工作安全。
這一塊可以參考圖撲的IoTopo及HT for Web;
除了IoTopo,HT for Web 也非常適用於實時監控系統的界面呈現,廣泛應用於電信網路拓撲和設備管理,以及電力、燃氣等工業自動化 (HMI/SCADA) 領域。
HT for Web 提供了一套獨特的 WebGL 層抽象,將 Model–View–Presenter (MVP) 的設計模型延伸應用到了 3D 圖形領域。使用 HT for Web 您可更關注於業務邏輯功能,不必將精力投入復雜 3D 渲染和數學等非業務核心的技術細節。
Ⅱ 工業物聯網可以實現哪些功能
物聯網的基本特徵從通信對象和過程來看,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信息交互是物聯網的核心。物聯網的基本特徵可概括為整體感知、可靠傳輸和智能處理。
整體感知即可以利用射頻識別、二維碼、智能感測器等感知設備感知獲取物體的各類信息。可靠傳輸是通過對互聯網、無線網路的融合,將物體的信息實時、准確地傳送,以便信息交流、分享。
智能處理即使用各種智能技術,對感知和傳送到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實現監測與控制的智能化。根據物聯網的以上特徵,結合信息科學的觀點,圍繞信息的流動過程,可以歸納出物聯網處理信息的功能:
Ⅲ 能源物聯網的應用方面有哪些
物聯網應用有很多,我就往大概方面說吧例如:
智慧城市(智能井蓋、智能路燈、智慧消防、智能垃圾桶)等
智慧水利(智慧灌溉、自動泄洪預警)等
自助終端(自助快遞櫃、自助圖書、自助辦理)等
智能電網
智慧能源(水電站遠程監控、風力發電監控)等
環境監測(水源水質監測、自動天氣監測、空氣質量監測)等
工業控制(基站天線角度監測、工地粉塵監測、礦井自動控制)等
以上都是屬於 物 聯網應用 如有不解歡迎追問!
Ⅳ 什麼是工業物聯網
工業物聯網是工業領域的物聯網技術。
工業物聯網是將具有感知、監控能力的各類採集、控制感測器或控制器,以及移動通信、智能分析等技術不斷融入到工業生產過程各個環節,從而大幅提高製造效率,改善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和資源消耗,最終實現將傳統工業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階段。從應用形式上,工業物聯網的應用具有實時性、自動化、嵌入式(軟體)、安全性、和信息互通互聯性等特點。
(4)冶煉廠工業能源物聯網有哪些功能擴展閱讀:
物聯網的基本特徵從通信對象和過程來看,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信息交互是物聯網的核心。物聯網的基本特徵可概括為整體感知、可靠傳輸和智能處理。
1、整體感知—可以利用射頻識別、二維碼、智能感測器等感知設備感知獲取物體的各類信息。
2、可靠傳輸—通過對互聯網、無線網路的融合,將物體的信息實時、准確地傳送,以便信息交流、分享。
3、智能處理—使用各種智能技術,對感知和傳送到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實現監測與控制的智能化。根據物聯網的以上特徵,結合信息科學的觀點,圍繞信息的流動過程,可以歸納出物聯網處理信息的功能:
Ⅳ 工業物聯網都包括哪些方面
工業物聯網起源:
工業領域的生產設備在以往是沒有主動聯網功能的,導致生產數據、物料消耗、產品跟蹤全部由人工來完成,效率低、錯漏多,而且隨著產品迭代速度越來越快,需要製造企業擁有極強的敏捷性(例如商家插單生產,可以隨時調整生產計劃)
物聯網的作用就在於能通過硬體技術將設備的生產數據實時獲取(這在之前是不可能的),最後經過大數據分析呈現在用戶的手機端(例如物料消耗了多少,庫存還有多少,每條生產線的生產進度是多少),一旦客戶調整需求/插單,就可以通過實時獲得的數據合理調整生產計劃,達到柔性生產。
工業物聯網由大量相連的工業系統所組成,這些系統會相互通訊,並協調數據分析與行動,有助於提升工業效能、有利於整個社會。透過感測器與致動器銜接數字世界與實體世界的工業級系統,可解決更為復雜的控制問題。目前各種系統,正在結合巨量模擬數據,解決方案,希望能透過資料與分析取得更深入的知識。
Ⅵ 物聯網有哪些用途
1 物聯網主要應用領域
物聯網的應用領域廣泛,簡單介紹幾個應用場景:物流與倉儲、健康與醫療、智能環境、社交智能交通、智能建築、文物保護、古跡的實時監測、智能家居、定位導航、物流管理、視頻監控、數字醫療等產業都有廣泛的應用。
Ⅶ 工業物聯網有哪些價值
物聯網與工業物聯網、工業4.0的概念既有交集也有差異。物聯網強調的是將生活和生產中一切硬體設備的連接;工業物聯網是指在工業環境下,生產設備和產品的連接;工業4.0則涵蓋整個製造生態系統。
隨著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企業內部及企業間生產控制系統和生產管理系統互聯互通的需求漸增,通過接入網路進而達到提高產品質量和運營效率的需求更為強烈,工業物聯網應運而生。
工業物聯網將生產過程的每一個環節、設備變成數據終端,全方位採集底層基礎數據,並進行更深層面的數據分析與挖掘,從而提高效率、優化運營。
與物聯網在消費行業的應用不同,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基礎已經存在了幾十年。如過程式控制制和自動化系統、工業化乙太網連接和無線區域網(WALN)等系統已經在工廠運行多年,並接連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無線感測器和射頻識別技術標簽(RFID)。但是在傳統工業自動化環境下,一切都只是發生在工廠自己的系統里,從來沒有與外部世界連接。
數據收集范圍:工業物聯網利用RFID、感測器、二維碼等手段隨時獲取產品從生產到銷售到最終用戶使用各個階段的信息數據,而傳統工業自動化的數據採集往往局限於生產質檢階段。
互聯傳輸:工業物聯網利用專用網路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方式,實時准確地傳遞物體信息,對網路依賴性更高,更強調數據交互。
智能處理:工業物聯網綜合利用雲計算、雲存儲、模糊識別、神經網路等智能計算技術,對海量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並結合大數據技術,深入挖掘數據價值。
自組織與自維護:工業物聯網的每個節點為整個系統提供自己處理獲得的信息或決策數據,當某個節點失效或數據發生變化時,整個系統會自動根據邏輯關系做出相應調整。
Ⅷ 物聯網的主要作用
物聯網是一個非常先進的、綜合性的和復雜的系統。其最終目標是為單個產品建立全球的、開放的標識標准,並實現基於全球網路連接的信息共享。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理念指的是將無處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設備(Devices)和設施(Facilities),包括具有「內在智能」的設備如感測器、移動終端、工業系統、樓控系統、家庭智能設施、視頻監控系統等,以及具有「外在使能」(Enabled)的物品如貼上RFID的各種資產(Assets)、攜帶無線終端的個人或車輛等「智能化物件或動物」、通過各種無線和/或有線的長距離和/或短距離通信網路實現互聯互通(M2M)、應用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
物聯網功能在於,能基於雲計算的SPI等營運模式,在內網(Intranet)、專網(Extranet/VPN)或互聯網(Internet)環境下,採用適當的信息安全保障機制,提供安全可控(隱私保護)乃至個性化的實時在線監測、定位追溯、報警聯動、調度指揮、預案管理、進程式控制制、遠程維保、在線升級、統計報表、決策支持、領導桌面(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務功能,實現對「萬物」(Things)的「高效、節能、安全、環保」的「管、控、營」一體化服務。
具體的來說,物聯網的基本功能特徵是提供「無處不在的連接和在線服務」(Ubiquitous
Connectivity),
具備十大基本功能。
在線監測:這是物聯網最基本的功能,物聯網業務一般以集中監測為主、控制為輔。
定位追溯:一般基於GPS(或其他衛星定位,如北斗)和無線通信技術,或只依賴於無線通信技術的定位,如基於移動基站的定位、RTLS等。
報警聯動:主要提供事件報警和提示,有時還會提供基於工作流或規則引擎(Rule「s
Engine)的聯動功能。
指揮調度:基於時間排程和事件響應規則的指揮、調度和派遣功能。
預案管理:基於預先設定的規章或法規對事物產生的事件進行處置。(證據採集)
安全隱私:由於物聯網所有權屬性和隱私保護的重要性,物聯網系統必須提供相應的安全保障機制。
遠程維保:
這是物聯網技術能夠提供或提升的服務,主要適用於企業產品售後聯網服務。
在線升級:這是保證物聯網系統本身能夠正常運行的手段,也是企業產品售後自動服務的手段之一。
領導桌面:
主要指Dashboard或BI個性化門戶,經過多層過濾提煉的實時資訊,可供主管負責人實現對全局的」一目瞭然「。
統計決策:
指的是基於對聯網信息的數據挖掘和統計分析,提供決策支持和統計報表功能。
Ⅸ 工業物聯網網關功能有哪些
數據採集、協議轉換、數據傳輸、邊緣計算、上位機命令執行、PLC遠程式控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