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石梯工業園區包括哪些地方

石梯工業園區包括哪些地方

發布時間:2022-05-07 19:54:35

『壹』 成都市的35個工業園區分別是什麼

1、成都青羊工業總部基地
2、錦江區工業園
3、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4、成華區工業園
5、成都武侯工業園
6、成都溫江海峽兩岸科技園
7、新都工業園區
8、成都傢具產業園區
9、新都物流產業園區
10、新都泡菜食品產業園區
11、四川現代農機產業園區
12、龍泉驛經濟技術開發區
13、高新區工業產業
14、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
15、成都航空物流園區
16、雙流現代商貿集中發展區
17、新津縣工業園
18、四川金堂工業園區
19、中國女鞋之都金堂製鞋工業園
20、蒲江壽安工業園區
21、成都市青白江區工業區
22、四川省邛崍市羊安工業園區
23、都江堰工業園
24、彭州工業開發區
25、龍潭都市工業集中發展區
26、石羊工業園
27、郫縣現代工業港
28、蛟龍工業港
29、成都浩旺產業園
30、成都華銀工業港區
31、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龍騰工業城)
32、崇州市工業集中發展區成都大洋創新製鞋產業孵化園
33、大邑工業集中發展區
34、大成工業園
35、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貳』 河南省省級產業集聚區有多少分別是哪些許昌市有哪些省級產業集聚區我在哪裡可以查到這些內容

首批河南省產業集聚區共180個(其中許昌有8個),名單如下:

1、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含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鄭州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3、鄭州航空港區
4、鄭州國際物流中心園區
5、鄭州市白沙產業集聚區
6、鄭州市官渡產業集聚區
7、鄭州市金岱工業園區
8、鄭州上街裝備產業集聚區
9、鄭州馬寨產業集聚區
10、鞏義市產業集聚區
11、鞏義市豫聯產業集聚區
12、新鄭新港工業園區
13、新密市產業集聚區
14、登封市產業集聚區
15、滎陽市產業集聚區
16、開封汴西產業集聚區
17、開封黃龍產業集聚區
l8、開封邊村產業集聚區
19、尉氏縣產業集聚區
20、杞縣產業集聚區
21、開封市精細化工產業集聚區
22、通許縣產業集聚區
23、蘭考縣產業集聚區
24、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含洛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5、洛陽工業產業集聚區(含洛陽工業園區)
26、洛陽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洛陽經濟開發區)
27、洛陽市伊洛產業集聚區
28、洛陽市洛龍科技園區
29、洛陽市洛新產業集聚區
30、洛陽市石化產業集聚區
31、洛陽市先進製造業集聚區
32、洛寧縣產業集聚區
33、宜陽縣產業集聚區
34、新安縣產業集聚區
35、欒川縣產業集聚區
36、孟津縣產業集聚區
37、汝陽縣產業集聚區
38、嵩縣產業集聚區
39、伊川縣產業集聚區
40、偃師市產業集聚區
41、平頂山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含平頂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42、平頂山平新產業集聚區
43、平頂山化工產業集聚區
44、平頂山市石龍產業集聚區
45、郟縣產業集聚區
46、汝州市產業集聚區
47、葉縣產業集聚區
48、寶豐縣產業集聚區
49、舞鋼市產業集聚區
50、魯山縣產業集聚區
51、安陽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含安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52、安陽市產業集聚區
53、安陽市紡織產業集聚區
54、安陽市新東產業集聚區
55、安陽縣產業集聚區
56、滑縣產業集聚區
57、林州市產業集聚區
58、湯陰縣產業集聚區
59、內黃縣產業集聚區
60、鶴壁市鶴淇產業集聚區
61、鶴壁市寶山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
62、鶴壁市金山產業集聚區
63、浚縣產業集聚區
64、新鄉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含新鄉高新技術開發區)
65、新鄉工業產業集聚區(合新鄉工業園區)
66、新鄉經濟技術集聚區(含新鄉經濟開發區)
67、新鄉化學與物理電源產業園區
68、新鄉市新東產業集聚區
69、新鄉市橋北新區
70、長垣縣產業集聚區(含長垣起重工業園區)
71、原陽縣產業集聚區
72、獲嘉縣產業集聚區
73、封丘縣產業集聚區
74、衛輝市產業集聚區
75、延津縣產業集聚區
76、輝縣市產業集聚區
77、焦作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焦作經濟開發區)
78、焦作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
79、焦作工業產業集聚區
80、武陟縣產業集聚區
81、溫縣產業集聚區
82、孟州市產業集聚區
83、沁陽市沁北產業集聚區
84、修武縣產業集聚區
85、博愛縣產業集聚區
86、濮陽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濮陽經濟開發區)
87、濮陽市產業集聚區(含濮陽工業園區)
88、濮陽市濮東產業集聚區
89、南樂縣產業集聚區
90、清豐縣產業集聚區
91、台前縣產業集聚區
92、濮陽縣產業集聚區
93、范縣產業集聚區
94、許昌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許昌經濟開發區)
95、河南省(魏都)民營科技園
96、許昌尚集產業集聚區
97、中原電氣谷核心區
98、長葛市城南產業集聚區
99、鄢陵縣產業集聚區
100、襄城縣產業集聚區
101、禹州市產業集聚區
102、漯河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漯河經濟開發區)
103、漯河市沙澧產業集聚區
104、漯河市東城產業集聚區
105、漯河淞江產業集聚區
106、舞陽縣產業集聚區
107、臨穎縣產業集聚區
108、三門峽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三門峽經濟開發區)
109、三門峽產業集聚區
110、義馬市煤化工產業集聚區
111、盧氏縣產業集聚區
112、澠池縣產業集聚區
113、靈寶市產業集聚區
114、陝縣產業集聚區
115、商丘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商丘經濟開發區)
116、豫東綜合物流集聚區
117、商丘市梁園產業集聚區
118、商丘市睢陽產業集聚區
119、永城市產業集聚區
120、民權縣產業集聚區
121、夏邑縣產業集聚區
122、虞城縣產業集聚區
123、柘城縣產業集聚區
124、寧陵縣產業集聚區
125、睢縣產業集聚區
126、周口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周口經濟開發區)
127、周口市川匯產業集聚區
128、項城市產業集聚區
129、淮陽縣產業集聚區
130、扶溝縣產業集聚區
131、鹿邑縣產業集聚區
132、鄲城縣產業集聚區
133、西華縣產業集聚區
134、沈丘縣產業集聚區
135、太康縣產業集聚區
136、商水縣產業集聚區
137、駐馬店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駐馬店經濟開發區)
138、駐馬店裝備產業集聚區
139、駐馬店市產業集聚區
140、遂平縣產業集聚區
141、新蔡縣產業集聚區
142、正陽縣產業集聚區
143、汝南縣產業集聚區
144、西平縣產業集聚區
145、泌陽縣產業集聚區
146、平輿縣產業集聚區
147、確山縣產業集聚區
148. 上蔡縣產業集聚區
149、南陽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含南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150、南陽市新能源產業集聚區
151、南陽光電產業集聚區
152、鄧州市產業集聚區
153、新野縣產業集聚區
154、浙川縣產業集聚區
155、內鄉縣產業集聚區
156、唐河縣產業集聚區
157、桐柏縣產業集聚區
158、鎮平縣產業集聚區
159、西峽縣產業集聚區
160、社旗縣產業集聚區
161、南召縣產業集聚區
162、方城縣產業集聚區
163、信陽市產業集聚區
164、潢川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潢川經濟開發區)
165、信陽市平橋產業集聚區
166、信陽市上天梯產業集聚區
167、信陽金牛物流產業集聚區
168、信陽明港產業集聚區
169、固始縣史河灣產業集聚區
170、固始縣產業集聚區
171、光山縣官渡河產業集聚區
172、新縣產業集聚區
173、羅山縣產業集聚區
174、淮濱縣產業集聚區
175、商城縣產業集聚區
176、潢川縣產業集聚區
177、息縣產業集聚區
178、濟源市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
179、濟源市玉川產業集聚區
180、濟源市虎嶺產業集聚區

『叄』 蘇州工業園區包括哪些地方,具體的

蘇州工業園區地處蘇州城東金雞湖畔,行政區域面積288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5萬人。現轄4個街道:婁葑街道、斜塘街道、唯亭街道、勝浦街道。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的合作項目,開創了中外經濟技術互利合作的新形式。於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位於江蘇省東南部,蘇州市區東部,東接崑山市,南連吳中區,西靠姑蘇區,北隔陽澄湖與常熟相望;行政區劃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區80平方公里。作為中新兩國政府間重要的合作項目,中新雙方建立了由兩國副總理擔任主席的中新聯合協調理事會。

1994年2月11日,國務院下達《關於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有關問題的批復》;2月26日,中新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了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同年5月12日,蘇州工業園區破土啟動。同年,將蘇州市郊區的婁葑鄉,吳縣的跨塘、斜塘、唯亭、勝浦四個鎮劃歸蘇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由蘇州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行使行政管理職能。

2002年2月23日,經報請省政府批准,蘇州市政府同意撤銷蘇州工業園區斜塘鎮,將其原轄區域並入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實行鎮管村體制,鎮政府駐婁葑。區劃調整後,婁葑鎮行政區域面積90.84平方千米,總人口8.04萬,轄10個居委會、28個村委會。

2002年7月,將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東環路以西3個居委會劃歸平江區,東環路以西2個居委會劃歸滄浪區。2003年,將跨塘鎮臨湖村劃歸婁葑鎮管轄。

2003年,跨塘鎮轄橋北、新鎮2個居委會和蠡塘、婁江、婁東、婁中、湖濱、劍湖、古婁、上樓8個行政村。唯亭鎮轄唯亭、亭南、涇巷、東亭家園4個居委會和浦田、夷陵山、施家濱、懸珠、陽澄湖5個行政村。勝浦鎮轄勝浦鎮街道、金苑新村、吳淞新村、園東新村4個居委會和金港、金東、吳巷、勝巷、旺坊、南盛6個行政村。婁葑鎮轄新蘇、葑誼、葑塘、團結、星灣、獨墅湖、斜塘7個居委會,蘇安南、蘇安北、官瀆、東港家怡、東港家樂、金益、蓮香7個社區和板陽、洋涇、倪庄、金厙、群力、東旺港、華蓮、周葑、宅前、墩頭、斜浜、金田、東巷、盛墩、建國、聯合、南旺、南夏涇、姚東、西馬、田巷、南沙里、臨湖23個行政村。(村居名錄根據江蘇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碼整理)

2004年9月30日,江蘇省政府(蘇政復[2004]89號)批准同意將吳中區甪直鎮車坊居委會和朝前、橫港、李家、大倉、金園、鄂田、旺浜、華雲、車漁9個村劃歸蘇州市婁葑鎮管轄。調整後,婁葑鎮面積120.08平方千米,人口14.35萬人,轄20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

2004年末,婁葑鎮面積72.56平方千米,人口228728人。跨塘鎮面積33.59平方千米,人口39751人。唯亭鎮面積82.15平方千米,人口32171人。勝浦鎮面積16.20平方千米,人口49266人。(數據來源於《江蘇省統計年鑒》)

2005年,根據江蘇省政府《關於同意調整蘇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蘇政復[2005]33號),蘇州工業園區唯亭鎮和跨塘鎮實施合並設立唯亭鎮。調整後,唯亭鎮面積115.86平方千米,人口5.8萬人,轄11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鎮政府駐蠡塘路。

2009年末,婁葑鎮面積72.56平方千米、人口323310人,唯亭鎮面積115.74平方千米、人口202857人,勝浦鎮面積18平方千米、人口72910人。(數據來源於《江蘇省統計年鑒》)

2012年末,撤銷婁葑鎮,以星灣等36個居委會區域設立婁葑街道,以斜塘等38個居委會區域設立斜塘街道;撤銷唯亭鎮,設立唯亭街道;撤銷勝浦鎮,設立勝浦街道。

『肆』 重慶新橋有幾個工業園區

重慶新橋朝陽山工業園區(沙坪壩區新橋石梯溝47號)、重慶新橋工業園、重慶沙坪壩新橋工業園區、重慶沙坪壩區新橋石楊溝工業園區、廣安新橋工業園區

『伍』 天津市津南區一共有多少個工業園區

津南有1津南開發區東區(雙橋)2津南開發區西區(雙港),3津南微電子園區(八里台)3雙橋工業園區,4鑫達工業園區(鹹水沽),5辛庄工業園區6白唐口工業園區7雙鑫工業園區(雙港)8北閘口工業園區9正營工業園區10雙閘工業園區11小站工業園區12葛沽工業園區13八里台工業園區共有2個天津級開發區,1個國家級電子園區10個工業園區, 滿意請點採納

『陸』 貴州十二五期間發展工業的總體思路是什麼

"十二五",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我省大力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和城鎮化帶動戰略,既為全省產業園區建設和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和條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全球經濟結構加速調整,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環保、生命科學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領域發展迅速。二是國家組織實施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計劃,鼓勵民間投資和中小企業發展,加快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不斷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三是中央企業加速擴張,東部產業加快轉移,區域經濟加快發展和區域間合作不斷加強,新一輪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推進,區域間產業梯次轉移步伐加快。四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全省以"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為主基調,制定了一系列促進產業園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二、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總體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機遇,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集聚發展、高端發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可持續發展,按照"擴區升位一批、綠色發展一批,開工建設一批"的思路,著力推進大企業、大項目向園區集聚發展,著力推進中小企業、非公經濟企業在園區形成產業集群,著力推進產業園區規范化、集約化、特色化發展,著力提高產業園區的產業集聚能力和承載能力,把產業園區建成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載體和主導力量,為我省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1、堅持集聚發展。充分發揮各地區位、資源、產業等優勢,採取積極有效措施,推動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勢資源和要素向產業園區集中,擴大產業集群規模,提高產業聚集度,形成以主導產業為主、上下游產業配套、集群式發展的格局。
2、堅持特色發展。從各地資源條件、產業基礎出發,合理確定園區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突出主導產業特色,加強綜合統籌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
3、堅持創新發展。加強省內區域經濟合作,建立利益共享機制。推進工業園區的管理體制、發展模式和管理機制創新,探索建立政府主導、業主開發、政企共建、項目先行等有效的運行模式。支持工業園區建立區域技術創新中心和高新技術孵化器,形成技術創新強勢集聚區。
4、堅持融合發展。加快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加強園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政府服務和公共服務的信息化應用程度,把工業化和城鎮化緊密結合起來,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以城鎮化促進工業化。
5、堅持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工業園區產業集聚、集約發展功能,嚴格執行工業建設項目投資強度、建築密度、容積率等控制性指標,推進土地、能源、資本等資源的集約節約使用,切實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發展循環經濟,強化污染防治,推進節能減排,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努力構建工業園區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三)主要目標
全省建成100個具有一定規模、產業優勢突出、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的各具特色的產業園區,力爭建成8至10個年工業產值超過200億元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20個年工業產值超過100億元的省重點產業園區,建成一批體現地方特色的產業園區;完成園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投資800億元以上。到2015年,全省產業園區實現工業產值5000億元以上,佔全省工業產值的比重超過50%。
三、主要任務
(一)發展壯大經濟規模
圍繞把我省建成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國家優質輕工產品基地的發展目標,按照資源共享、產業聚集、集約發展的要求,充分發揮各地區位、資源、產業等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發揮比較優勢,突出區域特色,全力推進大企業、大項目聚集發展、集約發展,做大產業園區規模,形成布局優化、產業集聚、用地集約、特色明顯的產業園區體系。同時,有序推進產業園區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園區擴區調位升級。
1、打造8-10個工業產值超200億元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圍繞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產業特色,以大企業、大項目入駐為抓手,促進一批已具備一定基礎和較好發展條件的產業園區率先發展,力爭創建8-10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即創建工業產值超200億元、達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標準的產業園區(見附表1:200億元以上產業園區名單)。
2、打造20個工業產值100億元以上的省級重點產業園區。圍繞產業基礎、重點行業和重點產品,以"龍頭"企業帶動,推進延長產業鏈和拓寬產業面為抓手,促進一批體現相對比較優勢的產業園區加快發展,力爭建成20個以上工業產值達100億元以上的產業園區(見附表2:100億元以上產業園區名單)。
3、創建一批體現地方特色的產業園區。圍繞增加就業、發展縣域經濟,根據資源、區位、環境等條件,以推進中小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入駐集聚發展為抓手,"十二五"期間,布局建設和培育一批符合市場需求、基礎設施配套齊全、能夠帶動促進相關產業及經濟優勢發揮發展的特色產業園區,力爭每個園區工業產值達到30億元以上(見附表3:各市(州、地)特色產業園區表)。 (二)優化空間布局
綜合考慮資源分布、產業基礎和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圍繞十大產業的振興和發展,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優化產業園區空間布局。
1、貴陽市。規劃建設以裝備製造、高新技術、化工、特色食品和民族醫葯等為主導產業的12個產業園區,其中重點建設貴陽麥架-沙文高新技術產業園、貴陽市小河-孟關裝備製造業生態工業園區等2個產值200億元以上的產業園區,息烽磷煤化工生態工業基地、開陽磷煤化工生態工業基地、清鎮市鋁煤生態工業園區等3個產值100億元以上的產業園區。
2、遵義市。規劃建設以高新技術、有色金屬、裝備製造、名優白酒、特色食品等為主導產業的17個產業園區,其中重點建設桐梓煤電化工業園區、仁懷名酒工業園區等2個產值200億元以上的產業園區,遵義匯川機電製造工業園區、遵義市和平工業園區、遵義市湘江工業園區、遵義苟江冶金工業園區等4個產值100億元以上的產業園區。
3、六盤水市。規劃建設以冶金、煤化工、裝備製造為主導產業的10個產業園區,其中重點建設產值200億元以上的六盤水市紅橋產業新區,建設鍾山區水月園區、盤縣柏果(雞場坪)工業園區等2個產值100億元以上產業園區。
4、安順市。規劃建設以裝備製造、高新技術、民族制葯、特色食品等為主導產業的15個產業園區,其中重點建設產值200億元以上的安順民用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產值100億元以上的安順市西秀工業園區。
5、黔南州。規劃建設以化工、冶金、特色食品、民族制葯為主導產業的12個產業園區,其中重點建設產值200億元以上的福泉市磷化工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建設惠水長田中小企業示範基地、甕安磷煤化工工業聚集、長順威遠(鼠場)工業聚集區等3個產值100億元以上的產業園區。
6、黔東南州。規劃建設以有色、特色食品、民族制葯為主導產業的9個產業園區,其中重點建設產值200億元以上的黔東工業園區,建設產值100億元以上的凱里市爐山工業園區(凱里爐山、麻江碧波)。
7、黔西南州。規劃建設以建材、化工、特色食品為主導產業的12個產業園區,其中重點建設興義市清水河產業聚集區、興仁縣工業園區等2個產值100億元以上的產業園區。
8、畢節地區。規劃建設以裝備製造、建材、化工、特色食品為主導產業的12個產業園區,其中重點建設織金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畢節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等2個產值200億元以上的產業園區,畢節試驗區葯品食品工業園、黔西縣煤電化工工業園等2個產值100億元以上的產業園區。
9、銅仁地區。規劃建設以化工、建材、民族制葯、冶金為主導產業的12個產業園區,其中重點建設大龍經濟開發區(工業聚集區)、松桃工業園區等2個產值100億元以上的產業園區。
(三)推動產業聚集、集約發展和特色發展
1、加強規劃編制。按照資源共享、產業集群、集約發展的要求,除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水源保護區等禁止開發區域之外,原則上有條件的市(州、地)和縣(市、區)都要規劃建設產業園區。要將產業園區規劃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保護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設"的原則,加快編制產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2011年以前要完成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和控制性詳規的編制工作,規劃覆蓋率要達100%。
2、推動產業集聚。推動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勢資源和要素保障向產業園區集中,今後除需獨立選址的能源、礦產等項目外,新上工業項目要求進入產業園區;已在產業園區外取得土地審批,尚未徵用土地和動工建設的工業項目,應將其用地調整到產業園區內進行建設。發揮產業園區內重點產業、骨幹企業的帶動作用,促進專業化分工和社會化協作,建立相互配套、分工協作關系,形成相互關聯、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對於依託政府支援形成的礦業經濟區(帶),切實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和深加工。
3、強化集約發展。重點產業園區工業建築容積率應大於0.6,單位土地平均投資強度應達到100萬元/畝以上、平均產值應達到100萬元/畝以上,主導產業突出,全員勞動生產率居省內同行業前列。縣(市、區)特色產業園區的單位土地平均投資強度應達到80萬元/畝以上、平均產值應達到80萬元/畝以上。
4、突出特色發展。每個產業園區原則上確定1至3個主導產業,其主導產業的產值占產業園區總產值的比重應達到70%以上。加強對各類產業園區的分類指導,進一步強化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在我省工業集聚發展中的先導、龍頭作用,不斷提升在國內同類產業園區中的綜合競爭力。推進省重點產業園區、縣級特色工業集中發展區優化結構,提高產業集聚水平。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進入縣級特色工業集中發展區集聚發展。
(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省重點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要達到"七通一平"(給水、排水、電力、道路、通信、供氣、雨污管網、場地平整),縣(市、區)特色產業園區要達到"五通一平"(給水、排水、電力、道路、通信、場地平整)的要求。鼓勵有實力的大企業投資產業園區基礎設施,或自主建設"區中園"、"園中園"。按照國家通用標准及行業要求,在產業園區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集中建設標准廠房,建成後用於出租或出讓給企業從事工業生產經營。
(五)強化產業園區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推進園區信息化建設,省重點產業園區內規模以上企業寬頻接入率達到100%。鼓勵和支持企業參與產業園區的公共信息、公共試驗、公共檢測、技術創新、物流、原材料市場、金融服務、人才培養等公共服務平台建設。規范發展技術評估、檢測認證、產權交易、成果轉化、生產力促進中心等中介機構。鼓勵和支持產業園區加強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聯系和合作,建立區域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器,建立健全關鍵、共性技術的創新服務體系。有條件的市(州、地)、縣(市、區)加快建設園區職業培訓學校,為園區內的企業定向培訓技術工人。引入或創建第三方物流,有條件的市(州、地)、縣(市、區)還可以設立面向全國或區域性的專業市場,建立交易平台和信息平台。鼓勵和支持吸引社會資本投資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鼓勵產業園區管委會、各類大中型企業在產業園區中以"園中園"形式設立小企業創業基地,為園區儲備發展企業,形成園區大、中、小企業協作、協調發展的格局,促進產業園區成為工業新增就業崗位的主要承載體。
(六)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1、加強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監管。把資源承載能力、生態環境容量作為產業園區規劃建設的重要依據,全面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產業園區選址必須符合環保要求,積極開展規劃環評工作。要認真落實各項環境保護措施,加大對現有產業園區的改造,不斷完善環保基礎設施。產業園區要認真履行節能環保責任,落實國家節能環保政策,建立能耗、環境准入門檻,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確保園區項目和園區總排口各項污染物排放滿足當地環境功能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的要求。重點產業園區的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要低於全省平均值,單位產品能耗要達到國家或行業標准。
2、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產業園區要切實推進節能降耗、污染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和污水集中處理率、污染物排放、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指標要達到國家或行業標准,規模以上企業全部通過清潔生產審核,並達到國家公布的相關行業清潔生產標准。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余熱(廢氣)余壓利用、廢水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實現資源共享高效利用,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區。
(七)建立統計調度體系
各級產業園區管理部門要建立包括產業園區企業數、固定資產投資、銷售收入、增加值、利稅、招商引資、就業人數、投資強度、產出效益和主導產品產量等主要指標的統計調度體系,切實加強產業園區建設和經濟運行的動態監測和分析研究,及時了解產業園區建設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和建議。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在省產業園區加快發展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負責聯系全省產業園區的指導協調及管理日常工作,牽頭組織實施產業園區建設行動計劃,會同省有關部門協調解決產業園區建設發展中的產業布局、土地審批、項目服務等問題。省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加強對產業園區的業務指導。凡涉及產業園區的審批審核事項,應簡化手續、減少環節。進一步優化園區管理體制,推行產業園區政務公開制、首問責任制和責任追究等制度。依法行政,廉潔執法,推進綜合執法試點,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改善投資和服務環境。
(二)加大財政資金支持
全面貫徹落實《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產業園區發展的意見 》(黔府發﹝2010﹞17號),省級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等財政專項資金要積極支持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對產業園區的基礎設施、節能減排、環境保護以及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等重點項目,安排項目補助或貸款貼息。按照扶優扶強的原則,對一些發展快、帶動性和示範性強的園區,"以獎代補"方式給予獎勵扶持。
(三)保障用地供給
在堅持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每年在國家下達給我省的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中,優先安排用地指標,保障重點產業園區及重大項目用地。對已達到審核面積的現有產業園區,可依法按程序爭取擴大園區面積。支持產業園區按一定比例匹配綜合用地,統一規劃、集中建設配套服務區,解決產業園區職工住房、醫療、教育、文化等生活配套設施。
五、規劃實施
(一)加強投融資體系建設
按照市場運作方式,推進組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產業園區建設投融資公司,要通過經營公司的資產,進行土地前期開發和轉讓,建設標准廠房出讓出租,投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為園區內的企業進行融資擔保,直接參股經營企業,推動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推進金融機構與產業園區企業建立協調溝通機制,建立產業園區擔保體系和機制。推進融資性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對園區支持。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在工業園區設立為園區內工業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融資性擔保、小額貸款和典當等融資服務機構,健全產業園區以"小額貸款、信用擔保、典當"為主體的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融資服務體系,以融資促發展。
(二)加強產業園區招商引資
優選出一批可以進行東西合作建設的產業園區,主動與發達地區對接,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全面提升我省產業園區發展水平。各級產業園區管理機構要積極推進和招商引資部門的工作聯動,完善產業園區招商引資信息共享平台。主動吸引和承接國際國內產業轉移,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大企業大集團到產業園區投資興業。各地可結合實際,從土地出讓金、土地使用稅、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等給予切實有力的優惠政策引進大項目。
(三)推進區域互動合作
創新園區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鼓勵打破行政區劃聯合建設產業園區,支持通過"飛地工業"等多種途徑有序推進省內區域間的產業轉移,實現資源整合、聯動發展。按照"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運作模式,妥善處理好產業轉出地和產業承接地的利益關系,對遷入企業所繳納稅收地方政府留成部分,從納稅年度起按兩地協商的比例分成。
除此之外,還要瞄準六大資源性產業,打造兩大重要基地
提高煤炭工業總體水平,鞏固壯大電力產業,大力發展化學工業,調整提升有色工業,做大做強冶金工業,加快發展新型建材。記者近日從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貴州代表團了解到,「十二五」期間,貴州省將大力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加快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基地和重要資源深加工基地,力爭電力、煤炭、冶金、有色、化工等五大產業產值分別超過1000億元。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貴州以建設全國重要的綜合能源基地為目標,推進煤炭產業規模化、節約化和集團化發展,加大煤礦資源的整合和大礦建設力度,提高煤炭行業集中度,建成1個年產量5000萬噸和2個年產量3000萬噸以上的大型煤炭集團。積極發展煤炭深加工及關聯產業,建設大型煤電基地,力爭「十二五」末煤炭產量達到2.5億噸,總產值1500億元。同時,發揮「水火互濟」優勢,深入實施「西電東送」和資源就地轉化,加快推進核電項目前期工程,力爭「十二五」末全省電力裝機達到4500萬千瓦,總產值1500億元。
「十二五」期間,貴州還將以煤化工、磷化工、鋁工業和冶金行業為重點,按照煤電化、煤電鋁、煤電磷、煤電冶一體化發展思路,加快建設國家重要資源深加工基地。大力發展煤化工、磷化工和錳、鋇等其他精細化工,力爭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調整提升鋁加工、鈦及鈦合金、黃金、釩等有色工業,力爭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形成年產氧化鋁460萬噸、電解鋁260萬噸、鋁加工150萬噸的生產能力;做大做強鋼鐵、鈦合金、錳等冶金工業,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大力發展以磷石膏、粉煤灰、煤矸石、冶金渣、尾礦沙等大宗工業廢棄物生產的新型建築材料,支持開發新型節能環保建材和綠色裝飾材料,積極發展玻璃深加工、天然石材和建築陶瓷,力爭建材產業總產值達到400億元。
為充分加快新型工業建設,擴大招商引資規模,將通過5年時間,以27個經濟強縣和快速通道沿線交通節點為重點,新建30個以上省級產業園區,申建4個國家級園區,建成1個綜合保稅區、2個出口加工區、2個加工貿易承接基地和2個"無水港"。
貴州省力爭到2015年,全省產業園區引進國際國內500強企業50家以上,貴陽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遵義和白雲經濟開發區工業總產值分別超過500億元,安順、凱里、都勻、頂效、鍾山、大龍經濟開發區分別超過100億元,其他5個現有省級經濟開發區分別超過50億元,新建省級產業園區分別超過20億元,同時積極培育一批工業總產值超過10億元的產業園區。

『柒』 蘇州工業園區都包括哪些地方

蘇州工業園區是一個獨立的行政區.
本來並沒有這個區,是蘇州和新加坡聯合開發的一個項目.它和蘇州的平江,金閶一樣,屬於蘇州的一個新的開發區.

『捌』 東莞有那些工業園

1、平謙國際工業園

平謙國際工業園(東坑)位於東莞市東坑鎮中興大道東,成立於2003年1月。長安平謙國際工業園位於中國百強鎮之首的東莞市長安鎮霄邊第三工業區, 成立於2002年12月。

平謙國際工業園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物流交通便利,基礎建設、配套設施完善,收費簡單明確,並為企業投資生產提供多方面的免費服務。

2、東莞長安(陽春)產業轉移工業園

東莞長安(陽春)產業轉移工業園位於陽春市區南面3公里處,於2007年被認定為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園區總規劃面積10182畝,首期已開發土地面積5100多畝。

園區地理位置優越,省道277線、省道113線、325國道、廣湛高速、雲陽高速、西部沿海高速、三茂鐵路、陽陽鐵路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距陽春火車站8公里,距陽江港約4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已融入珠三角2小時經濟圈。周圍酒店、寫字樓、超市等城市配套設施齊全。

3、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

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以下簡稱松山湖)位於大朗、大嶺山、寮步三鎮之間,地處東莞市的幾何中心,控制面積72平方公里。坐擁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態綠地,是一個在國內具有示範意義、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科技新城。

夥伴工業地產指出,作為東莞「四位一體」主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松山湖要建設成為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的重要載體, 成為東莞科學發展示範區、產業升級引領區。

4、大嶺山科技工業園

大嶺山科技工業園位於石大路旁金桔路段,於1998年開發利用,是大嶺山鎮較具規模的外資企業工業園區,佔地面積800畝。工業園配套設施完備,環境優雅,

建有廠房、宿舍面積6萬平方米,先後落戶的有世界500強企業阿克蘇·諾貝爾塗料、富士施樂集團、雙葉機械,還有南韓唯進光電子、香港新洲印刷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科技工業園投入資金1.8億元,年租金及管理費收入近1 700萬元,年出口額8500萬美元,佔全鎮出口總額的14%。

5、厚街生態科技工業園

厚街生態科技工業園保威園區2003年12月30日舉行奠基儀式。這一頗具規模且規范化程度高的科技園區的開發,將對提升厚街鎮的經濟發展後勁發揮重要作用。省外經貿廳廳長梁耀文及厚街鎮領導等出席了奠基儀式。

『玖』 廣州都有那幾個工業園區

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金山大道樟邊村馬鞍崗工業區、廣州市番禺區魚窩頭鎮太石工業區、廣州市番禺區魚窩頭鎮細瀝村互通工業城、廣州市番禺區靈山鎮第二工業區、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江南工業區、廣州市番禺區東涌鎮石牌中心村工業區、廣州市番禺區東涌鎮小烏工業區 、廣州市白雲區人和鎮西成工業區、廣州市番禺區東涌鎮大同村第二工業區、廣州市番禺區東涌鎮耀東工業區、廣州市番禺區大石鎮東聯工業區、廣州市番禺區欖核鎮明生工業區 、廣州市番禺區大崗鎮放馬工業區、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沙坑第一工業區、廣州市番禺區欖核鎮合沙工業區、黃洲工業區、大崗工業區、十一社工業區、大創工業區、嘉和工業區、龍歸工業區、石井小坪、紅星、還有夏茂、新市。

『拾』 廣州都有哪些工業園區

廣州花都區獅嶺鎮的工業區有

嶺南工業園

振興工業區

歐洲工業園

廣州白雲區人和的工業區

南國工業區

東華工業區

鳳和工業區

廣州白雲區七星崗工業區

廣州白雲區望崗工業區

廣州白雲永泰集賢工業區

閱讀全文

與石梯工業園區包括哪些地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新款q3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510
平頂山到蘇州坐汽車要多久 瀏覽:919
汽車人聲多少赫茲 瀏覽:153
汽車長期不開電瓶能堅持多久 瀏覽:863
寶馬哈曼卡頓聽輕音樂怎麼調 瀏覽:550
河北工業氯化銨要多少錢 瀏覽:94
哪裡的工業廢水處理設備 瀏覽:169
汽車吊折價如何算 瀏覽:631
寶馬之悅怎麼樣值得購買嗎 瀏覽:189
文縣汽車站到全國哪裡發車 瀏覽:364
新型工業園區能享受什麼政策 瀏覽:972
吉利的汽車怎麼樣質量怎麼樣 瀏覽:615
張之洞主張什麼工業 瀏覽:520
寶馬528過戶多少錢 瀏覽:715
寶馬啟停電瓶電壓是多少 瀏覽:772
奧迪q7mini如何注冊 瀏覽:560
寶馬7什麼顏色最好看 瀏覽:612
日本德國汽車哪個好 瀏覽:450
歷下區董家鎮工業園都有哪些企業 瀏覽:473
下雨天汽車內飾如何清洗 瀏覽: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