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工業鑽井哪裡靠譜

工業鑽井哪裡靠譜

發布時間:2022-05-07 04:25:26

① 去石油鑽井隊當一名鑽井工人如何

問的好多,一條條答吧
1,關於鑽井高風險,曾經可能真的是這樣,不過現在因為各級部門的風險控制,已經基本沒什麼風險了。
2,待遇這要具體看哪個公司哪個小隊了,總的來說鑽井這行業哪個隊的待遇基本都一樣
3,現在鑽井一般分市區井和外圍井,市區井就是指在大慶市裡鑽井,一般是每個隊4個小班,按順序分別是12點班,中午12點到晚上。8點班,早八點到中午12點。0點班,晚12點到早8點,上完這三個班回家休息一下午第二天再上,上兩次回家休息3天,這就是一個循環。
4,工作性質是國有事業單位
5,崗位有 隊部,大班,小班這三個大項,隊部是隊長書記技術員副隊長,屬於管理崗,大班就是設備大班,泥漿大班,柴油機大班。這個每個公司或許會有少許出入,但總的來說基本一樣,小班就是各公司都一樣了,屬於最底層的崗位,從上到下排是,司鑽,副司鑽,井架工,內鉗工,外鉗工,場地工,發電工。
6,性格,樂觀開朗是必須的,還得能吃苦,不然。。。你可以想一下凌晨1點多,零下30多度的,你和同事在外面幹活的場景
7,這個還是和公司小隊有關系,小隊效益好的話獎金很高的不過現在最爛的每個月也基本能保證3000+,好的隊5000+沒什麼難度
8,等級觀念還可以,沒人特別強調等級觀念,下了班大家聚一起吃飯都嘻嘻哈哈的,不過上班的時候因為所在崗位不同,還是有差距的,各司其職吧
9,除了累我沒感覺到工作壓力。。。

② 世界海洋石油鑽井平台有哪些

一、海洋石油鑽井技術特點

1.作業范圍廣且質量要求高

移動式鑽井平台(船)不是在固定海域作業,應適應移位、不同海域、不同水深、不同方位的作業。移位、就位、生產作業、風暴雨雪等復雜作業工況對鑽井平台(船)提出很高的質量要求。如半潛式鑽井平台工作水深達1500~3500米,而且要適應高海況持續作業、13級風浪時不解脫等高標准要求。

2.使用壽命長,可靠性指標高

高可靠性主要體現在:(1)強度要求高,永久系泊在海上,除了要經受風、浪、流的作用外,還要考慮台風、冰、地震等災害性環境力的作用;(2)疲勞壽命要求高,一般要求25~40年不進塢維修,因此對結構防腐、高應力區結構形式以及焊接工藝等提出了更高要求;(3)建造工藝要求高,為了保證海洋工程的質量,採用了高強度或特殊鋼材(包括Z向鋼材、大厚度板材和管材);(4)生產管理要求高,海洋工程的建造、下水、海上運輸、海上安裝甚為復雜,生產管理明顯地高於常規船舶。

3.安全性要求高

由於海洋石油工程裝置所產生的海損事故十分嚴重,隨著海洋油氣開發向深海區域發展、海上安全與技術規范條款的變化、海上生產和生活水準的提高等因素變化,對海洋油氣開發裝備的安全性能要求大大提高,特別是對包括安全設計與要求、火災與消防及環保設計等HSE的貫徹執行更加嚴格。

4.學科交叉,技術復雜

海洋石油鑽井平台的結構設計與分析涉及了海洋環境、流體動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鋼結構、船舶技術等多門學科。因此,只有運用當代造船技術、衛星定位與電子計算機技術、現代機電與液壓技術、現代環保與防腐蝕技術等先進的綜合性科學技術,方能有效解決海洋石油開發在海洋中定位、建立海上固定平台或深海浮動式平台的泊位、浮動狀態的海上鑽井、完井、油氣水分離處理、廢水排放和海上油氣的儲存、輸送等一系列難題。

二、總體歷程

海洋石油鑽井的特點決定了它的難度,隨著技術的進步,鑽井平台也得到快速發展。

海洋石油的勘探開發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海洋鑽井平台作為海洋石油開採的必備裝備,從一開始就與海洋石油的勘探開發同步發展著。1897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Summerland灘的潮汐地帶上首先架起一座76.2米長的木架,把鑽機放在上面打井,這是世界上第一口海上鑽井。那是人類海洋石油開發的開端,也是海洋鑽井平台發展的伊始。圖34-12是海洋石油平台發展歷程簡圖。

縱觀世界海洋鑽井平台的發展歷史,自1887年世界上最早的海上石油勘探開發工作起源以來,直到50多年以後,也就是20世紀40年代末期,海上石油工程才開始有了起色,並發生了較大變化。當時世界范圍內共有3個國家能夠從事海上石油開發工作,所用的平台都是固定式平台,且結構和鑽井方式均比較簡單,平台適應水深的能力只有幾十米。但隨著裝備技術的不斷進步及石油的戰略意義和石油本身帶給人們巨額利潤的誘惑,致使海洋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60年來,尤其是近20年來,以美國、挪威等西方發達國家為代表的海洋勘探開發水平已上升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無論從鑽井平台本身而言,還是從鑽井裝備能力、控制技術及適應性而言,均為海洋油氣勘探開發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一方面鑽井平台的數量劇增,品種多樣;另一方面,適應水深和鑽深的能力越來越強。據統計,目前世界上僅移動式鑽井平台數量已接近700台,最大適應水深能力已超過3000米,鑽井深度已超過12000米。不僅如此,世界范圍內具備從事海洋勘探開發能力的國家和海洋油氣開采量也同樣發生了巨大變化,目前全球范圍內能夠從事海洋勘探開發的國家和地區已達到100多個,所開發的油氣產量已佔全球總油氣產量的35%左右,其發展速度非常迅猛。

圖34-13隨水深增大的鑽井平台的發展

三、詳細歷程

世界現代石油工業最早誕生於美國賓西法尼亞州的泰特斯維爾村。一個名為喬治·比爾斯的人於1855年請美國耶魯大學西利曼教授對石油進行了化學分析,石油通過加熱蒸餾分離成幾部分,每部分都含有碳和氫的成分,其中一種就是高質量的用以發光照明的油。1858年比爾斯請德雷克上校帶人打井,1859年8月27日在鑽至69英尺時,終於獲得了石油。從此,利用鑽井獲取石油、利用蒸餾法煉制煤油的技術真正實現了工業化,現代石油工業誕生了。

隨著人類對石油研究的不斷深入,到了20世紀,石油不僅成為現代社會最重要的能源材料,而且其五花八門的產品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被人們稱為「黑色的金子」,「現代工業的血液」,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現代文明的進程。高額的石油利潤極大推動了石油勘探開采活動,除了陸地石油勘探外,對於海洋石油資源的開發也日益深入。

1897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Summerland灘的潮汐地帶上首先架起一座76.2米長的木架,把鑽機放在上面打井,這是世界上第一口海上鑽井。

1897年,在世界上第一口海上鑽井的旁邊,美國人威廉姆斯在同一個地方造了一座與海岸垂直的棧橋,鑽機、井架等放在上面鑽井。由於棧橋與陸地相連,物資供應就方便多了。另外,鑽機在棧橋上可以隨意浮動,從而在一個棧橋上可打許多口井。在海邊搭架子,造棧橋基本上是陸地的延伸,與陸地鑽井沒有差別。

1920年,委內瑞拉搭制了木製平台進行鑽井。

1932年,美國得克薩斯公司造了一條鑽井駁船「Mcbride」,上面放了幾只錨,到路易斯安那Plaquemines地區「Garden」島灣中打井。這是人類第一次「浮船鑽井」,即這個駁船在平靜的海面上漂浮著,用錨固定進行鑽井。但是由於船上裝了許多設備物資器材,在鑽井的時候,該駁船就坐到海底了。從此以後,就一直用這樣的方式進行鑽探。這就是第一艘坐底式鑽井平台。同年,該公司按設計意圖建造了一條坐底式鑽井駁船「Gilliasso」。1933年這艘駁船在路易斯安那州Pelto湖打了「10號井」,鑽井進尺5700英尺。以後的許多年,設計和製造了不同型號的許多坐底式鑽井駁船,如1947年,Johnhayward設計的一條「布勒道20號」,平台支撐件高出駁船20多米,平台上備有動力設備、泵等。它的使用標志著現代海上鑽井業的誕生。

1936年美國為了開發墨西哥灣陸上油田的延續部分,鑽成功第一口海上油井並建造了木製結構生產平台,於1938年成功地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海洋油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木製結構平台改為鋼管架平台。

1953年,Cuss財團建造的「Submarex」鑽井船是世界第一條鑽井浮船,它由海軍的一艘巡邏艦改裝建成,在加利福尼亞州近海3000英尺水深處打了一口取心井。1957年,「卡斯一號」鑽井船改裝完畢,長78米,寬12.5米,型深4.5米,吃水3米,總噸位3000噸,用6台錨機和6根鋼纜把船系於浮筒上。用浮船鑽井會帶來一系列問題,由於波浪、潮汐至少給船帶來三種運動,即漂移、搖晃、上下升沉,鑽頭隨時可能離開井底,鑽井液返回漏失,鑽遇高壓油氣大直徑的導管伸縮運動而不能耐高壓等。這樣就把防噴器放到海底。該船首先使用簡易的水下設備,從而把浮船鑽井技術向前推進了一步。浮船鑽井的特點是比較靈活,移位快,能在深水中鑽探,比較經濟。但它的缺點是受風浪海況影響大,穩定性相對較差,給鑽井帶來困難。

1954年,第一條自升式鑽井船「迪龍一號」問世,12個圓柱形樁腿。隨後幾條自升式鑽井平台,皆為多腿式。1956年造的「斯考皮號」平台是第一條三腿式的自升式平台,用電動機驅動小齒輪沿樁腿上的齒條升降船體。1957年製造的「卡斯二號」是帶有沉墊和4條圓柱形樁腿的平台。由於經濟原因,自升式鑽井平台開始興起,濱海鑽井承包商們認識到在40英尺或更深的水中工作,升降系統的造價比坐底式船要低得多。自升式鑽井平台的腿是可以升降的,不鑽井時,把腿升高,平台坐到水面,拖船把平台拖到工區,然後使腿下降伸到海底,再加壓,平台升到一定高度,脫離潮、浪、涌的影響,得以鑽井。

1954年提出張力腿式鑽井平台(TLP)設想,英國北海Hutton油田首次於生產中使用此平台,1983年安裝,1984年投產。

隨著鑽井技術的提高,在一個鑽井平台上可以打許多口井而鑽井平台不必移動,特別是近海的開發井。這樣,固定式平台也有發展。固定式平台就是建立永久性鑽井平台,大都是鋼結構,打樁,然後升出海面;也有些是水泥結構件。

1962年,殼牌石油公司用世界上第一艘「碧水一號」半潛式鑽井船鑽井成功。「碧水一號」原來是一條坐底式平台,工作水深23米。當時為了減少移位時間,該公司在吃水12米的半潛狀態下拖航。在拖航過程中,發現此時平台穩定,可以鑽井,這樣就得到了啟示,後把該平台改裝成半潛式鑽井平台。1964年7月,一條專門設計的半潛式平台「碧水二號」在加利福尼亞州開鑽了。第一條三角形的半潛式平台是1963年完工的「海洋鑽工號」,第二條是1965年完工的「賽德柯135」。

隨著海上鑽井的不斷發展,人類把目光移向更深的海域。半潛式鑽井平台就充分顯示出它的優越性,在海況惡劣的北海,更是稱雄,與之配套的水下鑽井設備也隨之發展,從原來簡單型逐漸趨於完善。半潛式鑽井平台一般都是用錨系定位的,而深海必須使用動力定位。第一條動力定位船是「Cussl」,能在12000英尺水深處工作,獲取600英尺的岩心。以後出現了動力定位船「格洛瑪·挑戰者號」,它於1968年投入工作,一直用於大洋取心鑽井。世界上真正用於海上石油勘探的第一條動力定位船是1971年建成的「賽柯船445」鑽井船,工作水深在動力定位時可達600米以上。

1950—1970年,由於石油鑽采技術的迅速發展,陸地和近海勘探發現大量油氣儲,石油產量劇增,工業發達國家紛紛棄煤用油,加上汽車工業特別是家用汽車迅猛發展,大量耗油促使產油和煉油大增。

1971—1980年,由於中東戰爭等因素,油價攀升至每桶約32美元,促使海洋石油工業大發展,海洋石油鑽井平台的設計建造數量從1975年的304艘增至1985年的772艘。由於油價從1981年開始下跌的延後效應(最低下跌至每桶不足16美元)。

1981—1996年,海洋石油鑽井採油陷入不景氣的低谷,投入海上勘探開發鑽井逐年減少,1996年海洋鑽井平台減至567艘,各石油設備製造廠商也大幅度萎縮或合並,海上新平台建造也較少,多數將舊平台更新改造,用以適應鑽井水深和鑽井深度向深部推進的需求。

1997—2004年,由於世界各國政治經濟的諸多因素、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中東伊拉克對科威特戰爭和相隨而至的兩次美伊戰事等原因,油價又逐漸上升,海上移動式鑽井平台從1996年的56艘增至2002年的670艘。2003—2007年,各年依次為677艘、678艘、673艘、641艘和654艘(參見《世界石油》,2007年10月號),其中超水深的平台驟增,如2006年,世界工作水深不小於1524米(5000英尺)的超深水鑽井平台(船)已111艘(包括83艘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和28艘超深水鑽井船)。

2001年,墨西哥灣鑽井水深達2964米。

2002年,雪佛龍公司鑽井垂深達9210米。

2003年,雪佛龍德士古公司在美國墨西哥灣鑽井工作水深突破3000米。

四、發展趨勢

在海上石油開採的最初階段,由於向海上進軍難度很大,在海上建造平台與在海上鑽井的難度很大,所以最初的海上平台只是靠近海岸、在淺海處、用木頭建造的近海結構物,而進行的也不過是在水深很淺的海域進行簡單的鑽井活動,還未能開始進行油氣的規模開采。

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對建築材料的掌握更加深入,因此構建海洋鑽井平台的材料由木材變成了鋼材,離海岸的距離也逐漸變遠,從由海岸建築向海洋延伸逐漸轉變為出現在海面上的鑽井平台。

當鑽井平台由近海位置向海洋方向進發時,海洋平台下方海水的深度會發生變化,逐漸增大,特別是達到大陸架的范圍之後。此時海洋鑽井平台就出現了各種類型,如適於較淺深度的穩性較高的重力式平台、便於移動的半浮式平台、在風浪中能夠保持穩定的張力腿式平台。

(1)海洋鑽井平台被少數國家長期壟斷的局面將逐漸被打破。

在海洋鑽井平台技術發展過程中,美國、挪威等西方發達國家由於起步早已積累了一定經驗,尤其是在海洋深水技術開發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和壟斷地位,但隨著近幾年世界多個國家涉足海洋勘探開發領域,尤其是中國、巴西、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崛起,今後海洋裝備技術將呈現出多渠道、多國化、百花齊放的發展局面。

(2)海洋鑽井平台將向高可靠性、自動化方向發展。

面對風、浪、流等各種復雜的海洋作業環境及海上安全與技術規范條款的要求等,石油裝備的高可靠性是保證海洋油氣能否順利開發的先決條件。同時,為了提高平台作業效率,降低勞動強度及減小手工操作的誤差率,海洋裝備的自動化、智能化控制技術已得到較好的應用。但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尚需對DP3定位系統、自動化管子處理系統以及海洋水下設備下入工具等做進一步研究。

(3)海洋鑽井平台向多功能化方向發展趨勢明顯。

20世紀90年代後期,部分鑽井平台開始向多功能化方向發展。新型的多功能海洋平台不僅具有鑽井功能,同時還具備修井、採油、生活和動力等多種功能。如具有動力定位裝置的FPSO,不僅完全具備上述功能,而且還可以作為穿梭油輪,實現一條船開發一個海上大型油田的目標。多功能半潛式鑽井平台不僅可用作鑽井平台,也可用作生產平台、起重平台、鋪管平台、生活平台以及海上科研基地,甚至可用作導彈發射平台等,適用范圍越來越廣。

(4)海洋鑽井平台向深水領域發展必將成為新的發展方向。

世界主要海洋裝備製造強國均已開始研究並製造大型化的海洋油氣開發裝備,作業水深已由早先的10~25米發展到當今的3000米以上,海洋油氣開發裝備的最大鑽井深度可達12000米。目前,第5代、第6代超深水半潛式平台已成為發展潮流。根據美國權威機構統計分析,2001—2007年全世界投入的海洋油氣開發項目為434個,其中水深大於500米的深水項目佔48%,水深大於1200米的超深水項目達到22%,各大石油公司在深海領域的投資有不斷增加的趨勢,海洋鑽井平台正不斷向深水領域發展。

③ 石油行業的石化,油田,銷售,鑽探公司都是干什麼的哪個單位好

石化是石油工業的下游,是對原油進行加工的,分為燃料型和化工型(簡單的分);油田是石油的上游,是生產原油的(將石油從地下采出來);銷售公司是銷售成品油的,煉廠出來的產品是經過銷售公司進行銷售的;鑽探部分主要是鑽,勘探在最上游,勘探出那裡有油後,委託鑽探公司進行鑽井。

工作性質:石化一般都需要24小時倒班;油田也是,不過看具體崗位;銷售就是到處跑,聯系客戶;鑽探一般是要在野外跑的。

收入按一般員工來說,鑽探要高一些(野外出差有補貼),油田次之,石化看廠子的效益,銷售這塊不好說,不過應該是收入很好的,但這些只能是個參考,具體要看單位,其它的說某一部分賺錢都是不確定的,反正這些地方當領導指定是有錢的。

④ 濟源中原特鋼鑽井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濟源中原特鋼鑽井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與生產為一體的石油鑽具生產企業,長期為中原油田和勝利油田提供質量可靠的產品。本公司所有產品均嚴格按照API標准生產。目前企業主要產品為:⑴普通鑽鋌,螺旋鑽鋌和無磁鑽鋌;⑵整體加重鑽桿,整體無磁加重鑽桿,整體螺旋加重鑽桿和短鑽桿;⑶四六方鑽桿;⑷普通穩定器,整體螺旋穩定器和無磁穩定器;⑸提升短節和轉換接頭。
法定代表人:韓愛輝
成立時間:2004-07-19
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1900100002714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濟源市科技工業園

⑤ 鑽井隊有什麼好的

福民鑽井工程隊組合於1997年,本隊專業致力於機械鑽井,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和先進的鑽井機械,多年來服務於東莞及周邊地區,得到廣大客戶的好評,業務聯系電話:一三七二四五二七八零六
業務范圍:機械鑽井,舊井清洗及維修,各種大小明井.地質鑽探
經營范圍:電機,深水泵,及深井系列配件.
兼:維修電機及水泵等配件.深水井不但可以節約貴公司水資源,有利長期發展.還可以避免自來水出現的斷水問題,是企業在用水方面不可缺少的'後備軍'
深水井優勢:
1.不用繳水費,為企業和個人節省開支
2.不但可以作為商業用水,因為來自深處地殼岩層水,所以還可以作為飲用水.
3.避免了自來水常斷水的缺點.比自來水更方便.
4.一般情況鑽入地下40--50米以內有水,井口小,不影響正常生活作業.
5.適用性廣,單位或個人家庭均可使用,深井應用廣泛 養殖業、農田灌溉 工業清洗 生產用水等,具體價格面議。

⑥ 石油鑽井設備及工具有哪些

為了勘探與開采蘊藏在地層深處的石油和天然氣,人們必須利用各種鑽井設備與工具,鑽穿堅硬而復雜的地層,這便是鑽井工作的主要任務。為了滿足我國石油工業飛速發展的需要,必須多打井、快打井、打好井,實現鑽井速度翻番。為此,在充分調動人的積極因素的同時,還必須為鑽井工作者提供先進的、性能良好的鑽井設備與工具,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為石油鑽井工作服務。

鑽井設備及工具包括地面鑽井設備(石油鑽機)以及鑽頭、鑽柱等。

一、石油鑽機1.鑽機的組成現代石油鑽機是一套大型聯合機組。圖5-2所示為旋轉鑽井的基本設備。根據鑽井工藝中鑽進,洗井,起、下鑽具等工序的需要,一套鑽機必須具備下列系統和設備:

圖5-6金剛石鑽頭

1—鋼體;2—胎體;3—金剛石;4—接頭接頭上部有用於連接鑽柱的絲扣。鋼體與接頭之間也用絲扣連接,然後焊死形成一體。鋼體下部與胎體燒結在一起。胎體是固定金剛石的母體,由帶粘結劑的碳化鎢粉製成,中間有水眼,底面有水槽,側面開有排屑槽。

聚晶金剛石切削塊鑽頭是20世紀70年代後期美國鑽井工業的一項重要成就。這種鑽頭的切削塊是用人造金剛石單晶在高溫高壓下聚合而成的聚晶體。鑽進時,聚晶體不斷剝落,新的鋒銳小晶體不斷出露,因而能使切削塊在磨損過程中不斷地「自銳」。其切削刃是鋒利、高耐磨、能夠「自銳」的金剛石切削塊,因此能在低鑽壓下取得高進尺(為牙輪鑽頭的4~6倍)和高鑽速(為牙輪鑽頭的2倍以上)。聚晶金剛石切削塊鑽頭有聚晶金剛石復合片鑽頭(簡稱PDC鑽頭)、熱穩定聚晶金剛石鑽頭(簡稱TSP鑽頭或BDC鑽頭,也稱巴拉斯鑽頭)、馬賽克鑽頭和大復合片PDC鑽頭。

PDC鑽頭切削塊上的聚晶金剛石復合片極薄極硬,比碳化鎢底層的抗磨性高100倍以上。鑽頭工作時,由於碳化鎢比復合片磨損得快,使復合片隨時裸露出保持銳利的刃口。在較低的鑽壓下即可切入岩石,並在扭矩的作用下切削岩石。由於切削塊可以「自銳」,這就使整個鑽進過程中鑽頭以切削方式破碎岩石,從而能實現快速鑽進。PDC鑽頭適用於軟至中硬地層。

巴拉斯鑽頭的切削塊是耐溫1200℃的熱穩定聚晶人造金剛石。熱穩定聚晶金剛石切削塊可製成三角體形、立方體形、圓柱體形和針狀等多種幾何形態。巴拉斯鑽頭以剪切和研磨方式破碎岩石,適合在中硬到硬地層使用,曾經獲得過很好的鑽井指標。四川川東地區的試驗結果表明:用這種鑽頭在某些地層中鑽進,比XHP5型三牙輪鑽頭平均鑽頭進尺提高2~4倍、機械鑽速提高20%~40%、純鑽井成本下降10%~12%。

馬賽克鑽頭既有熱穩定聚晶塊的耐高溫性質,又兼有復合片的切削能力。

目前,天然金剛石鑽頭和大復合片PDC鑽頭在油田使用較多,能獲得滿意的經濟效益。

⑦ 中國鑽井網的簡介

中國鑽井網全國鑽井公司在這里,每一個市都有上百個鑽井公司期待著你,全國鑽井聯盟,打造鑽井行業第一門戶網站,鑽井網,全國都有。
我們敢說中國鑽井網是國內最大最專業的打井聯盟,是因為目前為止,我們基本上在每個地區都要誠招的合作夥伴,依託我們這個強大的網站作為後盾,目前發展比較迅速!爭取做到:讓每個需要打井的客戶,都來我們站上找到自己想要的打井隊。
中國鑽井網有專業專業提供地源熱泵鑽井、工業深井、降水井、飲用水井、溫泉井工程及其鑽機,專業的技術人員,來解答用井單位所遇到的深井故障問題。

⑧ 最深的鑽井在哪裡

從古至今,人們在地面上鑽了無數孔井,大部分是為了尋找資源——開礦、找水、探石油,也有的是為了收集地質資料,了解地殼構造的秘密。

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深的鑽井是蘇聯地質學家於1979年7月開始在蘇聯北部境內的科拉半島鑽挖的一口地質勘探井,深度為12公里,比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11034米)還要深。在此之前,蘇聯曾於1976年5月開始在亞塞拜然開始探井,原計劃鑽深16公里,後因故中止。

1986年,聯邦德國計劃在黑森或巴伐利亞東北的上巴拉丁涅地區鑽挖一口14公里深的地質探井。鑽挖工程計劃於1988年開始,1995年完成,估計費用為4.5億馬克。完成之後,它將是世界上最深、花費最多的鑽井。

世界上最深的工業鑽井則數美國俄克拉何馬州貝莎羅傑1號油田的32#天然氣井。該井由羅夫蘭兄弟鑽探公司於1974年4月3日鑽成,井深9.583公里,費時503天。

閱讀全文

與工業鑽井哪裡靠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新款q3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512
平頂山到蘇州坐汽車要多久 瀏覽:921
汽車人聲多少赫茲 瀏覽:153
汽車長期不開電瓶能堅持多久 瀏覽:863
寶馬哈曼卡頓聽輕音樂怎麼調 瀏覽:551
河北工業氯化銨要多少錢 瀏覽:94
哪裡的工業廢水處理設備 瀏覽:170
汽車吊折價如何算 瀏覽:631
寶馬之悅怎麼樣值得購買嗎 瀏覽:190
文縣汽車站到全國哪裡發車 瀏覽:364
新型工業園區能享受什麼政策 瀏覽:973
吉利的汽車怎麼樣質量怎麼樣 瀏覽:615
張之洞主張什麼工業 瀏覽:520
寶馬528過戶多少錢 瀏覽:716
寶馬啟停電瓶電壓是多少 瀏覽:773
奧迪q7mini如何注冊 瀏覽:561
寶馬7什麼顏色最好看 瀏覽:612
日本德國汽車哪個好 瀏覽:450
歷下區董家鎮工業園都有哪些企業 瀏覽:474
下雨天汽車內飾如何清洗 瀏覽: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