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江的經濟發展
2006年,全縣地方生產總值達15.91億元,比2002年增加5.65億元,年均增長11.4%;財政總收入達9000萬元,比2002年增加3522萬元,年均增長13.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達6648萬元,比2002年增加2409萬元,年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22億元,比2002年增加1.53億元,年均增長17.5%;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7.53億元,比2002年增加4.33億元,年均增長23.8%,貸款余額達5.43億元,比2002年增加1.02億元,年均增長5.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500元,比2002年增加1820元,年均增長8.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590元,比2002年增加312元,年均增長5.6%。
2006年,三次產業結構由2002年的66.2∶8.7∶25.1調整為53.7∶14.8∶31.5,其中二次產業比重提高了6.1個百分點。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和支農措施,農業基礎更加鞏固。2006年農業總產值達12.34億元,年均增長5.8%;糧食總產量在遭受嚴重自然災害情況下仍達14.98萬噸;100頭豬場、50隻羊場、20頭牛場分別發展到216家、52家、128家;烤煙產量、產值、稅收、均價連續四年居全區前列,2006年收購煙葉13.2萬擔,實現稅收1615萬元;成功舉辦兩屆「12·8」特色農產品展銷會;認真落實扶貧到村到戶政策,溫飽線以下人口減少3.8萬人。工業經濟速度、質量和效益同步增長,2006年工業增加值達1.38億元,比2002年增長0.78億元,年均增長23.1%,財政總收入中13%來自工業生產。交通旅遊、酒店餐飲、休閑娛樂等傳統服務業全面提升,房地產業、社區和中介服務業成為新的增長點,第三產業增加值達5.01億元,年均增長18%。
先後完成企業改制25家,國有集體企業改制面達90%,盤活固定資產1.06億元,一些企業重新煥發了生機和活力。認真實施農村稅費改革、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鄉鎮機構改革,取消了「三提五統」、農村教育集資和除煙葉外的農業特產稅,實現了農民合同內「零」負擔,直接向農民發放種糧直補資金和綜合補貼514.12萬元,退耕還林補助資金1.21億元。先後成立了城管局、招商局、安監局、政務服務中心以及會計核算中心,先後引進項目43個,引資6.63億元,是2002年的12.6倍。出台了鼓勵全民創業優惠政策,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納稅額達2385萬元,占財政總收入的26.5%,年均增長15%。
四年來,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9億元,2006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將達6.45億元,比2002年增長176.7%,年均增長29%。申報大小項目972個,實施大小項目726個。
⑵ 德江縣屬於哪個市
德江縣,隸屬於貴州省銅仁市。
德江縣,隸屬於貴州省銅仁市,位於貴州省東北部、銅仁市西部,東鄰印江縣,西接遵義市鳳岡縣,南與思南縣接壤,北部插入沿河縣、務川縣之間,總面積2065.57平方千米。
2019年,德江縣下轄3個街道,11個鎮、8個鄉,常住人口35.79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7.4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9.4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5.98億元,一、二、三產結構比為23.3:21.4:55.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7887元。
地形地貌:
德江縣地處雲貴高原東北部階梯狀斜緩坡面上的婁山山系與武陵山系交界處,地勢西北部高,中部較緩,東部稍低。最高為西北部與務川縣交界處的羊角腦山峰,海拔1534米。最低為東部的望牌烏江渡口,海拔320米,相對高差1214米,屬鄂西北中低山地貌區。境內喀斯特地貌與常態侵蝕地貌相間出現。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德江縣
⑶ 請問貴陽有幾個工業區
貴州省2005年轄:4個地級市、2個地區、3個自治州;10個市轄區、9個縣級市、56個縣、11個自治縣、2個特區。
貴陽市 轄6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南明區 雲岩區 花溪區 烏當區 白雲區
小河區
清鎮市(紅楓湖鎮)
開陽縣(城關鎮) 修文縣(龍場鎮) 息烽縣(永靖鎮)
六盤水市 轄1個市轄區、2個縣、1個特區
鍾山區
水城縣(濫壩鎮) 盤 縣(紅果鎮)
六枝特區(平寨鎮)
遵義市 轄2個市轄區、8個縣、2個自治縣,代管2個縣級市
紅花崗區 匯川區
赤水市 仁懷市(中樞鎮)
遵義縣(南白鎮) 綏陽縣(洋川鎮) 桐梓縣(婁山關鎮) 習水縣(東皇鎮) 鳳岡縣(龍泉鎮)
正安縣(鳳儀鎮) 余慶縣(白泥鎮) 湄潭縣(湄江鎮)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玉溪鎮) 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都濡鎮)
安順市 轄1個市轄區、2個縣、3個自治縣
西秀區
普定縣(城關鎮) 平壩縣(城關鎮)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關鎮) 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松山鎮)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關索鎮)
銅仁地區 轄1個縣級市、4個縣、4個自治縣、1個特區,地區行政公署駐銅仁市
銅仁市
德江縣(青龍鎮) 江口縣(雙江鎮) 思南縣(思唐鎮) 石阡縣(湯山鎮)
玉屏侗族自治縣(平溪鎮) 松桃苗族自治縣(蓼皋鎮)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峨嶺鎮)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和平鎮)
萬山特區(萬山鎮)
畢節地區 轄1個縣級市、6個縣、1個自治縣,地區行政公署駐畢節市
畢節市
黔西縣(城關鎮) 大方縣(大方鎮) 織金縣(城關鎮) 金沙縣(城關鎮) 赫章縣(城關鎮)
納雍縣(雍熙鎮)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草海鎮)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轄1個縣級市、7個縣,自治州人民政府駐興義市
興義市(黃草壩街道)
望謨縣(復興鎮) 興仁縣(城關鎮) 普安縣(盤水鎮) 冊亨縣(者樓鎮) 晴隆縣(蓮城鎮)
貞豐縣(珉谷鎮) 安龍縣(新安鎮)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轄1個縣級市、15個縣,自治州人民政府駐凱里市
凱里市
施秉縣(城關鎮) 從江縣(丙妹鎮) 錦屏縣(三江鎮) 鎮遠縣(**陽鎮) 麻江縣(杏山鎮)
台江縣(台拱鎮) 天柱縣(鳳城鎮) 黃平縣(新州鎮) 榕江縣(古州鎮) 劍河縣(革東鎮)
三穗縣(八弓鎮) 雷山縣(丹江鎮) 黎平縣(德鳳鎮) 岑鞏縣(思暘鎮) 丹寨縣(龍泉鎮)
注 ** 該字為「舞」字左邊加三點水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轄2個縣級市、9個縣、1個自治縣,自治州人民政府駐都勻市
都勻市 福泉市
貴定縣(城關鎮) 惠水縣(和平鎮) 羅甸縣(龍坪鎮) 甕安縣(雍陽鎮) 荔波縣(玉屏鎮)
龍里縣(龍山鎮) 平塘縣(平湖鎮) 長順縣(長寨鎮) 獨山縣(城關鎮)
三都水族自治縣(三合鎮)
⑷ 貴州銅仁德江縣有洗潔精廠嗎
洗潔精最新配方
1、鹼性配方:超級洗潔精母料+超級皂化乳化劑+拉絲粉+香精+防腐劑+鹽+水
2、中性配方:超級洗潔精母料+超級納米乳化劑+拉絲粉+香精+防腐劑+鹽+水
*超級洗潔精母料與常規洗潔精原料相比有六大不同:
1、集超級除油去污、高發泡、高稠、透明為一體,是純活性成份,沒有無效成本成份。
2、最大優勢就是除食用油能力超級強。內含大量超級乳化劑是其他原料無法比擬的。
3、能除常規洗潔精不能除的工業油、礦物油和無機油。
4、與所有的配方相比,同樣的成本,性價比最高。
5、增稠效果非常好,能生產0.2元一斤極低成本的洗潔精。
6、能抗金屬離子對活性物的影響。
超級洗潔精母料,是成都恆豐宏業洗滌劑廠最新研發的專門生產洗潔精的一種超級母料,有下列特點:
一、特別功能
1,超級除食用油能力,對花生油、菜子油、色拉油、玉米油、牛油、羊油、豬油、茶子油、棕櫚油、植物油、混合油等各種食用油有超強乳化和清洗能力。
2、很強的去污能力,對污垢、污泥、污漬、污跡有超強的乳化、分散、瓦解、脫離能力。
3、很強的乳化能力,對工業油、礦物油、無機油、有機油、食用油、動物油、植物油等混合的復合油脂,有很強的乳化能力。
4、很好的增稠能力,用鹽就能增稠,不需要添加其他增稠劑。
5、非常好的發泡能力,瞬間發泡、二次發泡和增泡穩泡效果都非常好。
6、超級洗潔精母料為活性物成份,沒有無效成本的成份。
7、非常透明,中性,耐硬水,抗金屬離子對活性物的影響。
8、超級皂化乳化劑除油比超級納米乳化劑強,超級納米乳化劑發泡比超級皂化乳化劑高。
9、常規做低成本0.5元一斤以下的建議用鹼性配方,做中高成本的建議用中性配方。
二、生產配方比例參考(50公斤配比)
1、0.2元一斤成本:超級洗潔精母料2.5公斤+拉絲粉20克+香精、防腐劑、鹽適量+水48公斤=洗潔精,稠度能起堆.
2、0.3元一斤成本:超級洗潔精母料3.8公斤+拉絲粉20克+香精、防腐劑、鹽適量+水47公斤=洗潔精,稠度起堆很好.
3、0.4元一斤成本:超級洗潔精母料4.5公斤+超級皂化乳化劑(超級納米乳化劑)0.5公斤+拉絲粉20克+香精、防腐劑、鹽適量+水45公斤=洗潔精,稠度接近瓶裝。
4、0.5元一斤成本:超級洗潔精母料5公斤+超級皂化乳化劑(超級納米乳化劑)1公斤+拉絲粉20克+香精、防腐劑、鹽適量+水44公斤=洗潔精,稠度與瓶裝差不多。
5、0.6元一斤成本:超級洗潔精母料5公斤+超級皂化乳化劑(超級納米乳化劑)1.7公斤+拉絲粉20克+香精、防腐劑、鹽適量+水43公斤=洗潔精,稠度與瓶裝差不多。
6、其他成本的比例參考上面數據自己調整。
三、生產流程
1、生產流程:將超級洗潔精母料、超級皂化乳化劑(超級納米乳化劑)、拉絲粉、香精、防腐劑加入水中,用攪拌機攪拌溶解後加鹽增稠就行了。
2、如何調鹽的比例
1)、初定鹽比例:先做一公斤產品小試,方法是:用手指捏(不要用勺子)一點點鹽,一點點的少少放,放一次攪拌溶解後再放第二次。當稠度產生後,連續放三次鹽都不能提高稠度就說明鹽比例夠了。使用的鹽要先計量,確定一公斤產品用鹽比例,然後放大到生產所需比例。
2)、確定鹽比例:從一公斤產品用鹽比例放大到生產所需比例,會存在一定的計量誤差,需要再次進行調整,調整方法:將生產的洗滌溶液打一公斤出來,加鹽比例調整到最稠狀態,就知道最終的鹽比例是多少。
3)、調整鹽比例:更換鹽品種(食用鹽、工業鹽、鹽水、粗鹽)、變化水重量、調整配方、調整成本、調整原料,涉及這幾種情況之一,都要重新調整鹽比例。注意事項:鹽過多會變成水,水溶液變白。
4)、新手做試驗,先做一公斤產品小試,全部原料溶解後分成十份來調鹽,先把方法找到。
⑸ 德江在貴陽哪個位置
德江縣位於貴州高原的東北部,地處武陵山、大婁山匯接處。東與印江相鄰,南與思南接壤,西與鳳岡交界,北插沿河、務川之間。德江氣候宜人。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滋潤著廣袤的高原土地。這里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氣溫在13℃~17℃之間,無霜期達295天。
德江地理優越。地處黔北和黔東接合部的縣轄重鎮煎茶,以其交通樞紐的重要位置,成為商品的集散地,東沿303省道出湖廣,北順326國道達巴蜀。被譽為「黃金水道」的烏江,自南而北,流經縣域五個鄉鎮67公里,200噸級的船舶可以直駛長江。
全縣行政區域總面積2071.9平方千米,耕地面積2.1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5.0%。轄5個鎮,15個民族鄉,355個村民委員會,14個居民委員會。年末總人口44.7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22萬人,少數民族人口27.82萬人,人口較多的少數 民族是土家族、苗族。人口出生率14.49‰,自然增長率9.22‰。主要礦產有鐵、煤、螢石 、大理石等
2002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9.80億元,比上年增長9.9%。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分別為6.82億元、1.14億元和1.84億元,增長5.48%、32.72%和15.37%。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86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農、林、牧、漁業產值分別為6.60億元、3474萬元、2.82億元和861萬元。鄉鎮企業持續發展 。全縣鄉鎮企業發展到9691個,實現產值5.57億元,營業收入5.18億元,實現利潤2802萬元。主要農牧產品產量:糧食15.47萬噸,比上年增長7.0%;油菜籽8532噸,增長3.6%;烤煙8215噸,增長2.8%;肉類2.21萬噸,增長4.5%。年末大牲畜存欄9.4萬頭,增長7.47%。工業穩步增長。工業總產值2.02億元,其中規模 以上工業企業產值7409萬元,比上年增長12.5%。銷售收入、實現利潤和上交稅金分別為635 5萬元、119萬元和313萬元。
固定資產投資1.8億元。全縣公路里程1157千米,其中當年新增改造公路里程61千米。年客 運 量494萬人,貨運量194.1萬噸。郵政業務總量186.6萬元,電信業務總量810.25萬元,移動 通信業務總量881.37萬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45萬戶,其中農村5303戶;行動電話用戶1.30萬戶。
城鄉居民生活穩步提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9億元,比上年增長1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79元,均有程度不同增長。
德江資源富饒,是一個開發前景良好,發展潛力巨大的「陽光地帶」。縣內礦產資源種類多、品位高、儲量大,主要有煤、鐵、硫鐵、螢石、大理石、高嶺土、土陶泥、石膏和特級石灰石等。已探明儲量的有:煤9724萬噸,鐵礦石4426萬噸,硫鐵礦19180萬噸,土陶泥540萬立方米,螢石礦770萬立方米。其中,德江仁發煤礦和沙溪煤廠是全區規模最大的產煤基地;優質石灰石、重晶石集中分布在烏江沿岸,為開發建材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大理石分布集中,品種繁多,品位上乘,極具開發價值。
全縣河網密布,水能資源豐富,除烏江外,尚有天然落差較大的大小河流78條,全長489.6公里,河網密度每100平方公里23.6公里,徑流量14.8億立方米,水力理論蘊藏量82450千瓦,土質優良,氣候環境好,具有典型農業發展優勢。全縣農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麥、洋芋和烤煙、油菜、柑桔、魔芋、梨、桃等,烤煙生產被列為全國優質煙商品生產基地,產品遠銷美國。1999年又被省列為商品糧基地縣,優質油菜和水稻、玉米制種基地。牧草地域廣闊,飼料資源充足,發展畜牧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草場植被和種類有20科70屬200多種,總面積近200萬畝,其中200畝以上的成片草場103片,面積達27.6萬畝,共可載畜13.5萬頭。現已建成波爾山羊及南江黃羊品種繁育場20個,為了進一步培植優勢產業,全縣實施了2萬畝人工種草和3萬畝天然草場保護項目工程,為壯大畜牧支柱產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滿山無閑草,遍地皆靈葯。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合適的氣候,德江境內大部分地區適宜於天麻的生長,且品質優於其它地區,1993年在曼谷舉辦的「中國優質農產品及科技成果設備展覽會」上德江天麻就曾以其天麻素含量高達0.23%獲得銀獎。德江的天麻栽培,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清朝時期,德江就以「明麻」馳名省內外。上世紀八十年代,縣科技局將天麻的人工栽培作為一項科研項目,於九十年代初攻克了「有性繁殖」這一難關,獲得了科技進步獎,更是將天麻的規模栽培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為此,德江被列為全省天麻基地縣,中央電視台《神州風采》欄目還專程來德江拍攝了「《天麻之鄉》專題片。新世紀初,德江縣委、縣政府將發展天麻生產作為一項支柱產業提到了新的高度,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發展天麻,決心做大做強「天麻」這一品牌文章。目前,全縣天麻生產已形成規模性生產的發展格局,常年栽種天麻10萬平方米,可實現產值1600萬元。與此同時,根據市場的需求,還加大了對天麻進行深加工的力度,已開發的系列產品如天麻乾片、天麻粉、天麻銀杏速溶茶、天麻玉米糊等,市場前景看好,產品供不應求。除天麻外,德江的野生葯材如金銀花、太子參、紅丹參、百合、玉竹等名貴中葯材有600餘種,已建成基地2000畝。
⑹ 德江的未來走向
德江立足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越的地理條件,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依託,准確定位,把建成「四大一物一強」縣,作為新世紀的戰略目標,即優質糧油生產大縣、畜牧大縣、優質烤煙生產大縣、林果葯大縣,建成民族特色文化之鄉,建成經濟強縣。全縣各行各業以最新的觀念,最誠的服務,最真的感情,營造更加寬松的環境,更加優惠的政策,更加優質的服務,努力為前來德江投資開發的客商創造一個名利雙收的發展空間,實現以資源換資金,以市場換項目,以存量換增量,使客商來了安心,幹得順心,住得舒心,發得放心。
德江縣正在打造城南新區、城北工業園區和煎茶工業園,隨著三高四鐵的貫通,德江全縣人民的努力,德江必定會發展成黔東北鐵路交通樞紐和區域性中心城市。
新世紀的德江生機勃勃,蓄勢待發,這里的人民純朴熱情,這里的資源富饒廣博,這里的環境寬松優雅,這里的發展大有希望。德江,這片希望的熱土正期待著您的光臨,德江的建設、發展正期待著您的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