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山東萊蕪在哪啊
萊蕪市位於山東省中部,總面積2246平方公里,人口124萬,轄萊城區、鋼城區、1個省級高新區和5個省級園區,19個鄉鎮(辦事處)。 萊蕪古稱贏、牟,是齊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有三千多年的冶煉史。境內汶陽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存完好的齊長城比秦長城還早400多年,春秋時期著名的長勺之戰就發生在萊蕪。萊蕪還是著名散文家吳伯簫的故鄉。
萊蕪資源豐富。鐵礦石6.5億噸,居華東地區之首,鐵精礦粉品位達到62-66%;煤儲量5億噸,是全國重點產煤市之一;花崗石儲量10億立方米以上,"萊蕪黑"花崗石板材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珍品"。�萊蕪是"山東鋼鐵生產和深加工基地"、"國家新材料產業化基地",全市鋼鐵生產能力700萬噸、深加工能力250萬噸,大H型鋼、中寬頻、軸承鋼、齒輪鋼和粉末冶金等主導產品深具加工潛力,全市形成了從鐵礦開採到生鐵冶煉到煉鋼軋鋼、從加工鑄造到機械製造到新材料生產完善配套的鋼鐵產業體系,進一步拉長了鋼結構加工、汽車配件加工、板帶加工、環保機械加工等鋼鐵產業鏈條。萊蕪是"中國生薑之鄉"、"中國花椒之鄉"、"中國黃金蜜桃之鄉"。"萊蕪三辣"(生薑、大蒜、雞腿蔥)、"萊蕪三黑"(黑豬、黑雞、黑山羊)深具開發潛力,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迅猛。同時,紡織、造紙、建材等產業也較發達。
萊蕪基礎設施功能完善,投資環境優良,先後獲得"國家級衛生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優秀城市"、"山東省園林城市"等稱號。境內擁有磁萊、辛泰兩條鐵路線和泰萊、博萊、萊新三條高速公路,第二條濟青高速公路正在規劃建設中。距濟南國際機場80公里,距青島港240公里。城市建成本地電話網、移動通訊網、光纜傳輸網、國際互聯網、數據通訊網等多功能全覆蓋的現代化通訊網路。萊蕪電廠和萊城電廠裝機總容量達200萬千瓦,萊蕪電網成為山東電網西電東送、南電北送的重要通道。城市集中供熱、供氣、供水及污水處理功能齊全。萊蕪風土人情淳厚質朴,人民誠實勤勞,熱情好客,重商親商,講求實干。
近年來,萊蕪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把招商引資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號工程",把"兩個基地"建設作為強市之基,把環境作為萊蕪發展的生命線,把市場化改革和機制創新作為加快發展的最根本動力,藉助外力、啟動民力、依靠大企業的力量、發揮市場的力量,最大程度地凝聚發展合力,加快建設"綠色鋼城"。� 2003年全市GDP完成170.0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6.67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3億美元,其中出口1.95億美元, 實際利用外資6156萬美元;地方財政收入完成7.5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8469元、3844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GDPl05.2億元,同比增長15.6%;財政總收入佔GDP比重、稅收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分別達到10.74%、93.8%,均位居全省前列。1-8月份,完成地方財政收入6.34億元,同比增長31.9%;國稅市級以下收人總額位居全省第14位,增幅居全省第3位;地稅總額增幅居全省第4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0.73億元,進出口總額38969萬美元,分別同比增長53.64%、104.4%;實際利用外資7515萬美元,同比增長91.5%。
歷史沿革:萊蕪,春秋為牟國及齊嬴邑、平州邑地。牟國屬於魯國的附庸國,故址在今城東10公里的辛庄鎮趙家泉村;嬴邑屬於齊國,故址在今城西北羊里鎮城子縣村;平州邑在萊蕪西部。秦置嬴縣(治所在今城子縣村),屬濟北郡。西漢增置牟縣(治所在今趙家泉村),又於牟縣東北置萊蕪縣,因治所設在淄水流域的萊蕪谷,故名萊蕪,故址在今淄川東南21、5公里的口頭鄉城子庄。嬴、牟、萊蕪三縣同屬於泰山郡。東漢、三國魏、晉沿襲未變。北魏時嬴縣治所向東遷移至今南文字村。同時撤消設在淄川的萊蕪縣,其區域北部劃入設在淄川的貝丘縣,南部分別劃入嬴縣與牟縣。北齊天寶七年,撤消牟縣,並入博平縣。隋代開皇十六年,復置牟城縣,大業初年又並入嬴縣,從此牟縣再未出現。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撤消嬴縣,並入博平縣,從此嬴縣再未出現。唐長安四年(公元704年),於北魏嬴縣故城(今南文字村)復置萊蕪縣。從此,萊蕪縣治所開始設在今萊蕪市境內。元和十五年又將萊蕪縣並入乾封縣,太和元年復置萊蕪縣,治所仍在南文字村,屬兗州魯郡。宋初屬兗州魯郡,繼屬襲慶府魯郡。金代,廢除設在今萊城的主管冶煉的萊蕪監,於大定十二年將設在南文字村的萊蕪縣南遷至萊蕪監舊址,屬泰安州。元代、明代沿襲未變。清代屬泰安州。1915年屬濟南道。1925年屬泰安道。1928年直屬山東省。 1941年,抗日民主政權將萊蕪與博山、沂源、新泰的少部分地區合並劃為萊蕪、萊東、萊南三縣,抗戰勝利後恢復原貌。1983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消萊蕪縣,改設省轄縣級市,由泰安市代管。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萊蕪市由縣級市升為地級市,轄萊城、鋼城兩個區,30個鄉鎮、辦事處。2000年12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萊蕪市將所轄30個鄉鎮、辦事處,合並調整為4個辦事處、14個鎮、1個鄉。
萊蕪是革命老區,是沂蒙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放戰爭時期,因陳毅元帥、粟裕將軍指揮的"萊蕪戰役"而名載史冊。萊蕪的解放揭開了萊蕪發展新的歷史篇章。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萊蕪人民經過50年的艱苦奮斗,使萊蕪的經濟和社會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萊蕪地處濟南、泰安、曲阜、淄博和膠東之間,受孔孟文化影響較深,重禮儀,講誠信。萊蕪風土人情淳厚質朴,人民誠實勤勞,熱情好客,重商親商,講求實干。長勺文化再現了殷商時期當地人民的生產、生活風貌;春秋戰國時期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來此觀禮;管鮑曾在這里分金。這里有春秋戰國時期的珍貴文物"龍鳳梳"和漢代三銖錢范;有民間奇物"寶葫蘆"和扁豆秧拐杖;有聞名於世的"齊長城"遺址。這里還是著名的奴隸起義領袖柳下跖的故鄉;春秋戰國時期,曾發生過著名的"長勺之戰";四十多年前,又以震驚中外的"萊蕪戰役"名載史冊
『貳』 山東 萊蕪
萊蕪市位於山東省中部,總面積2246平方公里,人口124萬,轄萊城區、鋼城區、1個省級高新區和5個省級園區,19個鄉鎮(辦事處)。 萊蕪古稱贏、牟,是齊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有三千多年的冶煉史。境內汶陽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存完好的齊長城比秦長城還早400多年,春秋時期著名的長勺之戰就發生在萊蕪。萊蕪還是著名散文家吳伯簫的故鄉。
萊蕪資源豐富。鐵礦石6.5億噸,居華東地區之首,鐵精礦粉品位達到62-66%;煤儲量5億噸,是全國重點產煤市之一;花崗石儲量10億立方米以上,"萊蕪黑"花崗石板材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珍品"。萊蕪是"山東鋼鐵生產和深加工基地"、"國家新材料產業化基地",全市鋼鐵生產能力700萬噸、深加工能力250萬噸,大H型鋼、中寬頻、軸承鋼、齒輪鋼和粉末冶金等主導產品深具加工潛力,全市形成了從鐵礦開採到生鐵冶煉到煉鋼軋鋼、從加工鑄造到機械製造到新材料生產完善配套的鋼鐵產業體系,進一步拉長了鋼結構加工、汽車配件加工、板帶加工、環保機械加工等鋼鐵產業鏈條。萊蕪是"中國生薑之鄉"、"中國花椒之鄉"、"中國黃金蜜桃之鄉"。"萊蕪三辣"(生薑、大蒜、雞腿蔥)、"萊蕪三黑"(黑豬、黑雞、黑山羊)深具開發潛力,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迅猛。同時,紡織、造紙、建材等產業也較發達。
萊蕪基礎設施功能完善,投資環境優良,先後獲得"國家級衛生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優秀城市"、"山東省園林城市"等稱號。境內擁有磁萊、辛泰兩條鐵路線和泰萊、博萊、萊新三條高速公路,第二條濟青高速公路正在規劃建設中。距濟南國際機場80公里,距青島港240公里。城市建成本地電話網、移動通訊網、光纜傳輸網、國際互聯網、數據通訊網等多功能全覆蓋的現代化通訊網路。萊蕪電廠和萊城電廠裝機總容量達200萬千瓦,萊蕪電網成為山東電網西電東送、南電北送的重要通道。城市集中供熱、供氣、供水及污水處理功能齊全。萊蕪風土人情淳厚質朴,人民誠實勤勞,熱情好客,重商親商,講求實干。
近年來,萊蕪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把招商引資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號工程",把"兩個基地"建設作為強市之基,把環境作為萊蕪發展的生命線,把市場化改革和機制創新作為加快發展的最根本動力,藉助外力、啟動民力、依靠大企業的力量、發揮市場的力量,最大程度地凝聚發展合力,加快建設"綠色鋼城"。 2003年全市GDP完成170.0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6.67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3億美元,其中出口1.95億美元, 實際利用外資6156萬美元;地方財政收入完成7.5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8469元、3844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GDPl05.2億元,同比增長15.6%;財政總收入佔GDP比重、稅收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分別達到10.74%、93.8%,均位居全省前列。1-8月份,完成地方財政收入6.34億元,同比增長31.9%;國稅市級以下收人總額位居全省第14位,增幅居全省第3位;地稅總額增幅居全省第4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0.73億元,進出口總額38969萬美元,分別同比增長53.64%、104.4%;實際利用外資7515萬美元,同比增長91.5%。
歷史沿革:萊蕪,春秋為牟國及齊嬴邑、平州邑地。牟國屬於魯國的附庸國,故址在今城東10公里的辛庄鎮趙家泉村;嬴邑屬於齊國,故址在今城西北羊里鎮城子縣村;平州邑在萊蕪西部。秦置嬴縣(治所在今城子縣村),屬濟北郡。西漢增置牟縣(治所在今趙家泉村),又於牟縣東北置萊蕪縣,因治所設在淄水流域的萊蕪谷,故名萊蕪,故址在今淄川東南21、5公里的口頭鄉城子庄。嬴、牟、萊蕪三縣同屬於泰山郡。東漢、三國魏、晉沿襲未變。北魏時嬴縣治所向東遷移至今南文字村。同時撤消設在淄川的萊蕪縣,其區域北部劃入設在淄川的貝丘縣,南部分別劃入嬴縣與牟縣。北齊天寶七年,撤消牟縣,並入博平縣。隋代開皇十六年,復置牟城縣,大業初年又並入嬴縣,從此牟縣再未出現。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撤消嬴縣,並入博平縣,從此嬴縣再未出現。唐長安四年(公元704年),於北魏嬴縣故城(今南文字村)復置萊蕪縣。從此,萊蕪縣治所開始設在今萊蕪市境內。元和十五年又將萊蕪縣並入乾封縣,太和元年復置萊蕪縣,治所仍在南文字村,屬兗州魯郡。宋初屬兗州魯郡,繼屬襲慶府魯郡。金代,廢除設在今萊城的主管冶煉的萊蕪監,於大定十二年將設在南文字村的萊蕪縣南遷至萊蕪監舊址,屬泰安州。元代、明代沿襲未變。清代屬泰安州。1915年屬濟南道。1925年屬泰安道。1928年直屬山東省。 1941年,抗日民主政權將萊蕪與博山、沂源、新泰的少部分地區合並劃為萊蕪、萊東、萊南三縣,抗戰勝利後恢復原貌。1983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消萊蕪縣,改設省轄縣級市,由泰安市代管。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萊蕪市由縣級市升為地級市,轄萊城、鋼城兩個區,30個鄉鎮、辦事處。2000年12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萊蕪市將所轄30個鄉鎮、辦事處,合並調整為4個辦事處、14個鎮、1個鄉。
萊蕪是革命老區,是沂蒙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放戰爭時期,因陳毅元帥、粟裕將軍指揮的"萊蕪戰役"而名載史冊。萊蕪的解放揭開了萊蕪發展新的歷史篇章。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萊蕪人民經過50年的艱苦奮斗,使萊蕪的經濟和社會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萊蕪地處濟南、泰安、曲阜、淄博和膠東之間,受孔孟文化影響較深,重禮儀,講誠信。萊蕪風土人情淳厚質朴,人民誠實勤勞,熱情好客,重商親商,講求實干。長勺文化再現了殷商時期當地人民的生產、生活風貌;春秋戰國時期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來此觀禮;管鮑曾在這里分金。這里有春秋戰國時期的珍貴文物"龍鳳梳"和漢代三銖錢范;有民間奇物"寶葫蘆"和扁豆秧拐杖;有聞名於世的"齊長城"遺址。這里還是著名的奴隸起義領袖柳下跖的故鄉;春秋戰國時期,曾發生過著名的"長勺之戰";四十多年前,又以震驚中外的"萊蕪戰役"名載史冊。(山東台辦)
『叄』 最好工業鏈條是什麼品牌,鏈條廠家排名,有哪
FINISHLINE(終點線)有的還不錯,這個牌子的除了傳統的油性鏈條油外,還有乾性和蠟性的。乾性和蠟性的不必擔心擔心鏈條會沾染灰塵和臟東西,特別是蠟性的裡面並不含任何油脂。此外這個牌子還有陶瓷的,我用過,鏈條會嚴重變色還會沾染塵土,建議敬而遠之吧。捷安特,美利達等大點的車店都會有賣的。價格比較貴60毫升要4~50多元,但有的品種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肆』 中國最好的工業鏈條是哪個廠家的
我們一直用東華盾牌鏈條,質量很好很穩定,之前用過5、6個牌子,感覺東華盾牌穩定些,後來就一直在用
『伍』 工業鏈條鍋爐爐渣可燃物含量一般多少
按《工業鍋爐經濟運行》(GB/T17954-2007)的要求,出力1~2t/h(0.7~1.4MW)的鍋爐,灰渣可燃物含量宜小於18%;出力2~8t/h(1.5~5.6MW)的鍋爐,灰渣可燃物含量宜小於15%;出力≥8t/h(≥5.7MW)的鍋爐,灰渣可燃物含量宜小於12%。
鍋爐爐渣:又稱溶渣。火法冶金過程中生成的浮在金屬等液態物質表面的熔體,其組成以氧化物(二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鈣,氧化鎂)為主,還常含有硫化物並夾帶少量金屬。
爐渣的組分靠加入適量的熔劑(石灰、石英石、螢石等)進行調整。在冶煉過程中通過對爐渣組分和性質的控制,能使脈石和氧化雜質的產物與熔融金屬或硫順利分離,脫除金屬中的害雜質,吸收液態金屬中的非金屬夾雜物不直接受爐氣污染,富集有用的金屬氧化物;在電爐冶煉中還是電阻發熱體。爐渣在保證冶煉操作順利進行、冶煉產品質量、金屬回收率等各方面起著決定性作用,例如煉鋼作業中有「煉好渣,才能煉好鋼」的說法。
根據冶金過程的不同,爐渣可分為熔煉渣、精煉渣、合成渣;根據爐渣性質,有鹼性渣、酸性渣和中性渣之分。許多爐渣有重要用處。例如高爐渣可作水泥原料;高磷渣可作肥料;含釩、鈦渣分別可作為提煉釩、鈦的原料等。 有些爐渣可用來制爐渣水泥、爐渣磚、爐渣玻璃等。
『陸』 請問這種工業傳動鏈條,是什麼材質的
材質 45#鋼
『柒』 挖掘機換一下鏈條多少錢
那不是算咯,鏈骨一對國產的要1萬2左右,支重輪一個要一千左右(要多少個呢?),鏈齒一般補焊我們是用不銹鋼焊條來補焊的,引導輪也1800一個左右。鏈板螺絲大概要一箱多吧,那也要1千多啊。幾萬肯定要的
最貴的還是鏈骨。你到廣州黃埔那裡看看啊,那裡有重型機械的配件市場。比較便宜。我們在貴州,廣西和湖南的工地都是從黃埔那裡發配件的。內地貴,也不全。其實無論CAT何小松以及大宇等的底盤件都是中國產的。包括日本本地的挖機的底盤件都是通過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發給大陸加工的
『捌』 濟南鏈條廠怎麼樣
濟南鏈條廠是1993-11-05在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注冊成立的集體所有制,注冊地址位於濟南市歷下區工業南路109號。
濟南鏈條廠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70102MA3D26MX11,企業法人劉曰平,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濟南鏈條廠的經營范圍是:製造、加工、自銷:工業鏈條,鏈輪,冷軋帶鋼,煤氣用具。(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山東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498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1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7家。
濟南鏈條廠對外投資0家公司,具有1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濟南鏈條廠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