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戰爭史上開創了火器與冷兵器並用的時代是什麼時候
我國戰爭史上開創了火器與冷兵器並用的時代宋代。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以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這是現代霰彈槍的真正起源。
(1)哪個年代末我國建成了兵器工業擴展閱讀:
發展史: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 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以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這是現代霰彈槍的真正起源。
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葯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製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製,稱之為鳥銃,直到公元1525年,義大利人芬奇發明了燧發槍,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才逐漸克服了氣候的影響,且簡化了射擊程序,提高了射擊精度。
後裝槍的發明是19世紀槍械的一次重大變革,它結束了步槍出世500年都是從膛口用探條把彈丸裝進槍膛內的歷史,被有些史書稱之為「開辟了輕武器和步兵戰術的新紀元」。
❷ 我國古代鐵制兵器逐步取代青銅兵器是在什麼時代急啊
春秋末期、戰國初期鐵器逐漸取代了青銅器,廣泛應用於兵器及生產用具則是在戰國時期。這里不得不提到戰國的「強韓」,戰國七強國中韓國疆域最小,兵少將寡,為什麼還一度被稱為「強韓」,是因為韓國擁有七國中其它六國所沒有的鐵礦山,從某種意義上看,誰佔有韓國的鐵礦,誰就擁有源源不斷的優良鐵兵器,誰就可能統一六國。秦也是在後期勢力足以不懼六國反撲的時候才佔有的韓國鐵礦。
❸ 什麼是國防科技工業體系
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即國防科技工業系統,是指由國家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軍工電子和配套等行業組合而成的工業體系。主管部門為工業與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國防科技工業已建構起覆蓋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軍工電子和配套等行業的現代化完整工業體系,成為國防現代化的重要物質技術基礎,成為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的骨幹力量,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和先進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
(3)哪個年代末我國建成了兵器工業擴展閱讀:
國防科技工業作為國家戰略性產業,是軍民融合發展的重點領域,是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對提升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水平、支撐國防軍隊建設、推動科學技術進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防科技工業作為國家戰略性高技術產業,涵蓋核、航天、航空、兵器、船舶、電子六大行業和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中國十一大軍工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