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凈利潤一般是收入的百分之多少算是正常,也就是說工業企業利潤率一般是多少
(一)從事承包工程作業、設計和咨詢勞務的,利潤率為15%-30%;
(二)從事管理服務的,利潤率為30%-50%;
(三)從事其他勞務或勞務以外經營活動的,利潤率不低於15%。
工業企業的凈利潤率,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地方,不時期凈利潤率都有所不同。一般是5%-20%,相對來說低於3%是企業或行業是低利潤率,大於10%算較高掙利潤率。2011年1至3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率約為6%,而房地產企業20%。
(1)工業公司利潤是多少擴展閱讀:
凈利潤增長率=(本年凈利潤-上年凈利潤)÷上年凈利潤×100%=(本年凈利潤÷上年凈利潤-1)×100%
對於企業的投資者來說,凈利潤是獲得投資回報大小的基本因素,對於企業管理者而言,凈利潤是進行經營管理決策的基礎。同時,凈利潤也是評價企業盈利能力、管理績效以至償債能力的一個基本工具,是一個反映和分析企業多方面情況的綜合指標。
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㈡ 小企業的毛利潤率一般是多少
小企業利潤的衡量標准一般為10%。
收入扣除所有的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即為利潤,利潤除以營業收入就是利潤率.稅務部門對企業利潤的衡量標准一般為10%.
一:一般情況下,毛利率是越高越好,因為毛利率越高就代表著公司利潤總額也就越大。但是我們也要注意一點,那就是毛利率越高,一般稅收也會越高,所以有些公司為了逃避增值稅也會主動去降低毛利率來達到相應的好處。因此,毛利率高好還是低好,這兩者的區別主要是針對於公司來說的,不過大部分公司都是毛利率高好,只有小部分才是毛利率低好。
二:一個公司的毛利率是一個公司經營獲利的重要基礎,公司要實現經營盈利,首先就要有足夠的毛利。因此在不受其他因素影響下,公司的毛利率越高就表示公司的利潤總額增加,公司的毛利率上升也表示公司商品在市場的競爭力在增強,業績效益處於上升狀態。我們在看到這類公司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相對應的投資,用於獲取它的增長潛力。
一:毛利即售價-成本,和凈利之間的差距在稅務和費用,費用又分營銷費和管理費。又因行業不同,如日化這行當,是個高費用行業,毛利都是奇高無比,但費用尤其是營銷費用,又是不得不花,幾乎視同成本。
二:毛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業的持續競爭優勢如何。如果企業具有持續的競爭優勢,其毛利率就處在較高的水平,企業就可以對其產品或服務自由定價,讓售價遠遠高於其產品或服務本身的成本。如果企業缺乏持續競爭優勢,其毛利率就處於較低的水平,企業就只能根據產品或服務的成本來定價,賺取微薄的利潤。
三:分類方式
按商品大類分:單項商品毛利率、大類商品毛利率、綜合商品毛利率
按行業分:工業企業的產品銷售毛利率、商業企業的商品銷售毛利率、建造施工企業毛利率、交通運輸業毛利率、旅遊飲食服務業毛利率
按區域劃分:區域銷售毛利率、按項目劃分的項目毛利率
㈢ 工業企業正常毛利率應該是多少
1.大宗批發稅後毛利率在15%-20%是合理的。
2.常規流通企業稅後毛利率在30%左右為合理。 零售企業稅後毛利率在45%左右是合理的如果稅後毛利率超過60%,那就屬於暴利行業了。
3.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從構成上看毛利率是收入與營業成本的差,但實際上這種理解將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實,毛利率反映的是一個商品經過生產轉換內部系統以後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說,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產品通過研發的差異性設計,對比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邊際價格的增加又為正值,這時毛利也就增加了。
拓展資料:
毛利率的定義很簡單,銷售收入扣除銷售成本,就是銷售毛利,毛利除以銷售收入就是毛利率。毛利率越高,表明公司產品或服務的盈利能力超強,一般而言,毛利率當然是越高越好。但是,毛利率並非越高越好,相反,毛利率越低越好。低毛利率的數字背後,隱藏著商業零售龍頭企業的成功模式:比對手更低的價格,比對手更多的數量。中國古人早已總結出來:薄利多銷。價越低,利越薄,銷量越多。銷量越多,采購成本更低,零售價格可以更低,盡管利更薄,但銷量更多。每件商品上的薄利,卻通過龐大銷量的累積,成就整個商場的高利。毛利率越高那麼就說明公司產品盈利能力越強,公司服務盈利能力越好,它是一種很直觀的通過銷售收入減去銷售成本而得到的結果。
㈣ 工業利潤如何計算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凈額、直接計人當期的利得和損失等。
(一)利潤的計算方法
企業利潤的計算方法如下:
公式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總稱為期間費用,其核算方法如下。1.銷售費用的核算銷售費用是指企業在銷售產品、自製半成品和工業性勞務等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以及專設銷售機構的各項經費。具體包括的項目內容為:包裝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展覽費、廣告費、租賃費(這里的租賃費不包括融資租賃費),以及企業為銷售本企業產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的費用,包括職工工資、福利費、差旅費、辦公費、折舊費、修理費、物料損耗和其他經費。銷售費用屬於間接費用,在發生的當期就計人當期的損益。企業發生的銷售費用在「銷售費用」賬戶中核算,並按項目設明細賬。發生的各項銷售費用借記該賬戶,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一等賬戶;月終,將借方歸集的銷售費用全部由本賬戶的貸方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借方,計入當期損益。「銷售費用」賬戶月末沒有餘額。【例8-1】甲工業企業2月28日發生的與產品銷售費用相關的業務有:計提當月銷售人員工資50000元;用銀行存款支付廣告費8000元。計提銷售人員工資時:
借;銷售費用50000貸:瘟付職工薪酬50000支付廣告費用時:借:銷售費用8000貸;銀行存款80002.管理費用的核算管理費用是指企業管理部門為管理和組織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具體包括的項目有: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業務招待費、稅金、技術轉讓費、咨詢費、訴訟費、公司經費、上交上級管理費、勞動保險費、待業保險費、董事會會費以及其他管理費用。其中公司經費包括總部管理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差旅費、辦公費、折舊費、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及其他公司經費;勞動保險費指離退休職工的退休金、價格補貼、醫葯費(包括離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的醫療保險基金)、異地安家費、職工退職金、職工死亡喪葬補助費、撫恤費、按規定支付給離休幹部的各項經費以及實行社會統籌辦法的企業按規定提取的退休統籌基金;待業保險費是指企業最高權力機構及其成員為執行職能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差旅費、會議費等。業務招待費是指企業為業務經營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交際應酬費用,管理費用屬於期間費用,在發生的當期就計入當期的損益。進行管理費用的核算,需設置「管理費用」總賬,並按費用項目設置明細賬。企業發生各項管理費用時,借記「管理費用」賬戶,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累計攤銷」、「累計折舊」、「應交稅費」、「應付職工薪酬」等賬戶。期末將「管理費用」賬戶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該賬戶無余額。【例8-2】甲工業企業2月28日發生的與管理費用相關的業務有:計提行政管理部門職工工資20000元;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費1500元;無形資產攤銷1400元;用庫存現金支付業務招待費800元;行政管理人員報銷差旅費600元,以現金支付。計提行政管理人員工資時:
借;管理費用20000貸:應付職工薪酬20000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費時借:管理費用1500貸:累計折舊1500攤銷無形資產時:借:管理費用1400貸:累計攤銷1400支付業務招待費時:借:管理費用800貸:銀行存款800行政人員報銷差旅費時借:管理費用600貸:庫存現金6003.財務費用的核算財務費用是指企業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利息凈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損失、銀行手續費、短期借款利息。為購建固定資產而籌集資金所發生的費用,在固定資產尚未完工交付使用前發生的,應計人有關固定資產價值,不包括在財務費用內。在會計核算中設置「財務費用」賬戶進行總分類核算。「財務費用」屬於損益類費用賬戶,借方登記支付各項費用,貸方登記結轉各項費用,期末結轉後無余額。(1)企業發生各項財務費用時:借:財務費用(有關明細賬戶)貸:應付利息(借款利息支出)銀行存款(手續費)長期借款(利息支出和匯兌損失)
(2)發生應沖減財務費用的利息收入和匯兌收益時借:應付利息(借款利息支出)銀行存款(手續費)長期借款(利息支出和匯兌損失)貸:財務費用(有關明細賬戶)(3)期末結轉財務費用時:借:本年利潤貸:財務費用如果是收益大於支出時借:財務費用貸:本年利潤【例8-3】甲工業企業一季度末轉付銀行借款利息支出5000元,其中已預提3500元。借:財務費用1500應付利息3500貸:銀行存款5000
(二)損益類賬戶的結轉
設置「本年利潤」賬戶,用來核算本年度內實現的利潤(或虧損),分別將銷售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入轉入其賬戶的貸方,將銷售成本、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其他業務成本、營業外支出、所得稅費用轉入其賬戶的借方。「本年利潤」賬戶借貸兩方相抵後的差額若在貸方,為本期凈利潤;若在借方,則為本期虧損。
㈤ 凈利潤一般是收入的百分之多少算是正常,也就是說工業企業利潤率一般是多少
摘要 你好,凈利潤一般是收入的百分之五十算可以的
㈥ 一般生產企業,利潤占銷售收入百分之多少
各個行業的銷售利潤率都不相等,也沒有統一的規定,所以無法確定。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的比例稅率。非居民企業為20%。
企業應納所得稅額=當期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即據以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法定比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規定,2008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規定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6)工業公司利潤是多少擴展閱讀:
銷售利潤的計算公式為:
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 營業收入×100%
銷售利潤率從口頭上來講,又可稱之為毛利率,實際上,銷售利潤率和毛利率指的是不同的銷售指標,銷售利潤率剔除了期間費用,而銷售毛利率則包含了期間費用,比如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
從計算公式來看:
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 營業收入×100%
銷售毛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100%
而利潤總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費用。
㈦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多少
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9689億元,同比增長16.1%。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918.1億元,同比增長29.6%;集體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6.9億元,增長2.8%;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829.5億元,增長2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259.6億元,增長2%;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830.8億元,增長10%。
1-2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9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1個行業持平,11個行業減少。主要行業利潤情況如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9.6%,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1.4倍,紡織業增長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17.6%,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20.1%,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56.8%,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97.7%,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8.5%,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5.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8.3%,農副食品加工業同比下降0.1%,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11.9%,汽車製造業下降1.8%,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下降5.3%,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下降8.2%。
㈧ 工業企業怎麼利潤怎麼算
你用現金購買原材料投入生產,生產出、產成品,銷售出去,收回現金或者收回銀行存款。月末計算出這個月你賺了多少錢,利潤是多少,這是兩個問題。實際工作中,不可能是完成一批活,再接下一批活,還有一些是共用的費用,比如水電費。
㈨ 商業企業利潤率指標是多少
商業企業利潤率指標:工業企業項目利潤率一般為:30%。
商業企業項目利潤率一般為:20%。
拓展資料
一、在利潤表中,有三種利潤指標,分別是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
營業利潤:是指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中取得的利潤,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反映企業正常經營的稅前收益。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資產處置收益(-資產處置損失)+其他收益。
二、利潤總額:是企業一定時期內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最終財務成果,如果利潤總額為負,則叫虧損總額。利潤總額在營業利潤的基礎上增加了非日常經營活動性損益。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指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和各項支出。
三、凈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後的金額,即企業的稅後利潤。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四、企業盈利能力的五大指標:
1.毛利率:毛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該指標主要反映公司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
2.凈利率:凈利率=凈利潤÷營業收入(毛利率是第一步的盈利能力評估,而凈利率是第二步的盈利能力評估,凈利率的高低直接受毛利率高低的影響,同時又進一步受企業三項費和其它損失與收益的影響);
3.凈資產收益率:ROE=凈利潤÷凈資產(該指標有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報告期凈利潤÷期末凈資產強調年末狀況,是一個靜態指標。另一種是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報告期凈利潤÷平均凈資產,是一個動態的指標。另外,該指標還可分解為:ROE=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4.總資產收益率:ROA=凈利潤÷總資產(在考慮ROE時要查看一下ROA的情況,因為有些公司的高負債因素會使ROE虛高,結合ROA觀察則會看得更清楚);
5.凈利潤現金流比率:凈利潤現金流比率=凈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當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凈利潤的時候,或者與凈利潤相差不大的時候,才能認為凈利潤是可靠的,含金量高的。否則凈利潤有可能失真!)。
㈩ 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如何
據國家統計局消息,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3882.1億元,同比增長17.2%,增速比1-5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
1-6月份,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2853.9億元,同比增長47.9%;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28800.5億元,增長14.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2227.7億元,增長25.3%。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9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1個行業持平,11個行業減少。主要行業利潤情況如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8.4%,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3.1倍,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2.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34.3%,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29.4%,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44.1%,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1倍,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7.3%,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9.4%,汽車製造業增長4.9%,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2.3%,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7.4%,紡織業下降1.1%,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8.3%,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下降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