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東北主要以什麼工業為主
重 煉鋼
煤炭 鐵路
鐵礦 惡化 技術 產品
科技 產業
Ⅱ 東北三省工業最好的是哪一座城市
最好的是沈陽市。因為它是中國十大城市之一,中國特大城市,東北地區最大的國際大都市。
Ⅲ 東北地區代表性工業有哪些
東北地區是我國傳統的老工業基地,最著名的就是煤炭,鋼鐵,汽車等
附分布圖:
Ⅳ 東北地區的老重工業基地有哪些
遼寧省:
1、沈陽市:沈陽第一機床廠、沈陽航空工業學院、沈陽風動工具廠
2、撫順市:撫順西露天礦、撫順鋁廠、撫順勝利礦
3、阜新市:阜新平安(五龍)立井、阜新海州露天煤礦、阜新電站
吉林省:
1、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
2、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3、吉林染料廠
黑龍江:
1、哈爾濱:哈爾濱電機廠、哈爾濱汽輪機廠、哈爾濱東安機械廠
2、其他:鶴崗東山1號立井、鶴崗興安台洗煤廠、雞西城子河洗煤廠
(4)東北工業都有哪些第一擴展閱讀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目標:
1、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經濟保持又好又快發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2002年翻一番。
2、經濟結構調整取得較大成效。服務業比重、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均有明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
3、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制,遼河、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取得顯著進展,海洋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4、社會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得到改善,教育、衛生、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貧困人口繼續減少。防災減災能力增強,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
5、改革開放取得突破性進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突破,國有企業改制基本完成。形成以沿海、沿邊和主要城市為重點的對外開放格局。進一步發展對外經濟合作,對外貿易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有較大提高。
Ⅳ 東北三省有哪些重工業
東北三省是指黑龍江,遼寧,吉林
1,礦場資源居多,煤,鐵,石油都很豐富。
2,工業部門: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學工業為主導,包括煤炭,電力,建材,森林等等。
3,大慶,以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為主。
伊春,以鋼鐵,木材及林產品加工和傢具製造為主。
鞍山,以鋼鐵,非金屬礦物加工和機械製造為主,佔比重較大。
東北三省是新中國成立後建成的第一個重工業基地,布局在東北三省的鋼鐵、能源、化工、重型機械、汽車、造船、飛機、軍工等重大工業項目,奠定了中國工業化的初步基礎,故被稱為「新中國工業的搖籃」
Ⅵ 舉出三個誕生在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新中國的第一~~~
1、大慶油田
2、第一汽車製造廠
3、長春電影製片廠
Ⅶ 東北三省工業最發達的城市
東北重工業和農業都發達。
1-東北地區在三十年代建成完整的工業體系,成為東北亞最先進的工業基地。
東北地區一度佔有中國98%的重工業基地。
東北地區主要有沈大工業帶、長吉工業帶、哈大齊工業帶三個工業帶。
形成了遼中南城市群、哈長城市群兩大城市群
。主要工業城市有沈陽市、大連市、鞍山市、本溪市、撫順市、吉林市、長春市、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大慶市。
2-東北肥沃的黑土地使得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皆為農業大省,其中黑龍江省糧食總產多年全國第一,吉林省糧食單產多年全國第一。
東北的盛產大米、玉米、大豆、馬鈴薯、甜菜、高粱以及溫帶瓜果蔬菜等。「寒暖農分異,干濕林牧全,麥菽遍北地,花果布南山」
即說明了當地的農作物分布現象。沿海地區還盛產海參、鮑魚、牡蠣、對蝦及各種魚類。
Ⅷ 東北三省五大工業基地是什麼
是遼中南工業基地
四大工業基地
一、遼中南工業基地(含沈陽、撫順、鞍山、本溪、大連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為主。
二、京津唐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頂點的三角地帶,唐山的「唐」,不是塘沽的「塘」),有鋼鐵、機械、化工、電子、紡織等工業,它是我國第二大綜合性工業基地;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三、滬寧杭工業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為頂點的三角地帶,還包括蘇州、無錫、常州、熹興、寧波等城市,也稱長江三角洲),它是我國第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輕重工業都很發達;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位於亞熱帶地區;瀕臨長江、東海,地理位置優越。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雨熱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工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強;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素質高;市場廣闊;經濟腹地寬廣;工業聯系好;政策扶持;浦東開發提供新的發展機遇;豐富的農副產品等。
不足:能源、資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緊張;污染嚴重。
發展:高、精、尖方向發展;結構輕型化。
四、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含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佛山、中山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服裝、電子、玩具、食品等輕工業為主。
Ⅸ 東北三省中的重型工業基地有哪些
一、遼中南工業基地(含沈陽、撫順、鞍山、本溪、大連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為主。
二、京津唐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頂點的三角地帶,唐山的「唐」,不是塘沽的「塘」),有鋼鐵、機械、化工、電子、紡織等工業,它是我國第二大綜合性工業基地;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Ⅹ 東北老工業基地形成於什麼時期產生了哪些著名的企業
東北老工業基地形成時期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時期,日本進駐東北地區並在此建立了世界上比較發達的交通運輸網。在日本統治東北期間,日本的大量資本流入東北,投資於煤炭、鋼鐵、石油等行業,使得東北地區的重工業在短期內的到較快的發展起來。當然,日本它不可能那麼無私的為東北的發展做貢獻,它在統治期間除了交通上的投資外,工礦業的投資比重是最大的,它在引進技術上自己掌握尖端技術,將低端的製造技術留在東北。同時在礦產資源上它不斷地將開采出來的礦產運往日本本土以緩解本土資源缺乏的狀況。而在中國的抗戰勝利後,日本對於東北的工業設施實施的是能帶走就帶走,不能帶走的進行毀滅的措施。也就是說,這一時期的東北的工業僅僅只是得到發展,是日本的一部分工業的『遺產』而不能成為東北工業形成的關鍵。
第二階段,日本投降後東北的工業幾乎處於癱瘓狀態,直至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人民的努力下,真正的東北工業基地形成。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東北的工業是國家的投資的重點建設,在全國156項重點工程中吉林省佔有11項,包括第一汽車製造廠、豐滿發電廠等。而黑龍江省則是佔了22項,其中10項是機械工業項目,機械工業投資佔全國機械工業的23.7%。「二五」和「三五」時期,由於國家政策的引導和呼籲,東北工業結構發生變化,強調發展重工業,並且偏向挖掘業,如遼源煤礦(吉林省)、鞍鋼(遼寧省)、撫順煤礦(遼寧省)、大慶油田(黑龍江省)等,都是在這一時期發展起來的。當然,由於東北這一時期發展戰略符合國家的倡導和當時的生產力的要求,可以說東北工業基地是一度興盛。
第三階段,改革開放至今。國家針對第二階段東北工業基地發展所存在的問題作出相應的措施。引進資金,建立開發區吸引外資進入;引進先進設備,並自主的進行設備的研發改進,保證設備的更新和產品的科技含量;在一定的程度上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加大高新技術產業的結構比重,本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指導方針,提高各種工業產品的科技含量,重視深加工等。隨著各項措施的實施,東北工業的到了復甦,但從本質上來說,它並沒有取得較大的發展,或者說東北工業要想取得像在第二階段時期那樣的興盛狀態,必須有一個戰略性的改變。
著名的企業如下:撫順發電廠,撫順東、西露天礦,撫順石油二廠,撫順鋁廠,鞍山鋼鐵公司,沈陽風動工具廠,沈陽電纜廠,一一二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