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我國消費市場型工業有哪些

我國消費市場型工業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02 19:38:01

⑴ 我國有幾大產業

我國有三大產業:農業、工業、服務業。

產業劃分,世界各國不完全一致,但基本均劃分為三大類: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

第一產業主要指生產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產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等直接以自然物為生產對象的產業。

第二產業主要指加工製造產業,利用自然界和第一產業提供的基本材料進行加工處理。

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范圍比較廣泛,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業、通訊產業、商業、餐飲業、金融業、教育產業、公共服務等非物質生產部門。

(1)我國消費市場型工業有哪些擴展閱讀:

三產超二產,中國產業結構發生歷史性變化。

隨著中國工業化從中期向後期推進,近年來以製造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增速總體持續放緩,而第三產業節節加速,積累到2013年終於使得第三產業總量和GDP佔比超過了第二產業。

統計顯示,第三產業的壯大發展,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最鮮明的特徵。1979年至2012年,中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實際增長10.8%,高出同期GDP增速1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吸納就業能力強,單位GDP就業更多、更穩定,消耗能源資源更少,同時也有利於國內消費的擴大與升級。盡管發展勢頭迅猛,但中國第三產業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矛盾尚未根本解決,GDP佔比與發達經濟體平均水平,甚至與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新一輪改革應以服務業領域為著力點,加快金融、研發、航運、物流等服務業領域的開放力度,放開准入、健全市場。

盡管提高第三產業佔比是未來發展方向,但仍然無法替代製造業的轉型升級。製造業仍是國家工業化、現代化的根基,中國遠未到達後工業化階段,未來以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支撐製造業創新、升級仍至關重要。

⑵ 我國的三大產業是什麼

我國有三大產業:農業、工業、服務業。


一、農業


一般來說,第一產業指以利用自然力為主,生產不必經過深度加工就可消費的產品或工業原料的部門。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等。


農業系統的生產力不是單一指標,不同於一般的單位面積產量,而是一組指標體系。在門類上包括單位時間作物、蔬菜、果樹、林木等植物生產的初級生產力和家畜、家禽、魚類等動物生產的次級生產力,還應考慮土壤肥力的變化狀況。


二、工業


工業一直被稱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中國的工業主要以有基礎工業部門為主。包括能源工業,鋼鐵工業,機械工業等。


工業是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之一。工業生產主要是對自然資源以及原材料進行加工或裝配的過程。這是一個工資相對較高,但工作也比較艱苦的行業。對從事此行業的人要求有一定的體能和技能。


三、服務業


服務業包括: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倉儲和郵政業,租賃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環保,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交通運輸、社會保障。


還有社會組織,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采礦業中的開采輔助活動,製造業中的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國際組織等。




(2)我國消費市場型工業有哪些擴展閱讀:


通常的三大產業是聯合國使用的分類方法:第一產業包括農業、林業、牧業和漁業;第二產業包括製造業、採掘業、建築業和公共工程、水電油氣、醫葯製造;第三產業包括商業、金融、交通運輸、通訊、教育、服務業及其他非物質生產部門。


三大產業的關系——相互依賴,相互制約:


1、第一產業為第二三產業奠定基礎。


2、第二產業是三大產業的核心,對第一產業有帶動作用。


3、第一二產業為第三產業創造條件,第三產業發展促進第一二產業的進步。


⑶ 工業有哪些分類

重工業可以分為下列三類:

1、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包括石油開采、煤炭開采、金屬礦開采、非金屬礦開采和木材採伐等工業;

2、原材料工業,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包括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業;

3、加工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的工業。包括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金屬結構、水泥製品等工業,以及為農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葯等工業。

輕工業可分為兩大類:

1、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直接或間接以農產品為基本原料的輕工業。主要包括食品製造、飲料製造、煙草加工、紡織、縫紉、皮革和毛皮製作、造紙以及印刷等工業;

2、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以工業品為原料的輕工業。主要包括文教體育用品、化學葯品製造、合成纖維製造、日用化學製品、日用玻璃製品、日用金屬製品、手工工具製造、醫療器械製造、文化和辦公用機械製造等工業。

(3)我國消費市場型工業有哪些擴展閱讀:

電力工業主要包括5個生產環節。

1、發電,包括火力發電、水力發電、核能和其他能源發電;例如中國火電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國北方產煤區,以利用煤炭為主。水電主要集中分布於南方水能豐富的河源區。核電分布還不是很典型。

2、輸電,包括交流輸電和直流輸電:例如,中國最大的輸電工程有西電東送工程等。

3、變電;

4、配電;

5、用電,包括用電設備的安裝、使用和用電負荷的控制,以及將這5個環節所存在的設備連接起來的電力系統,此外,還包括規劃、勘測設計和施工等電力基本建設,電力科學技術研究和電力機械設備製造。

⑷ 中國的工業類型有多少如果分章節,除了重工業、輕工業還有什麼

網路---工業

工業
開放分類: 社會、經濟、工業、類型、第二產業

目錄
• 基本含義
• 工業的出現
• 工業部門
• 工業的區位選擇

基本含義
[編輯本段]
工業是社會分工發展的產物,經過手工業、機器大工業、現代工業幾個發展階段。在古代社會,手工業只是農業的副業,經過漫長的歷史過程,

工業的出現
[編輯本段]
直到18世紀英國出現工業革命,使原來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逐步轉變為機器大工業,工業才最終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物質生產部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進入了現代工業的發展階段。從20世紀40年代後期開始,以生產過程自動化為主要特徵,採用電子控制的自動化機器和生產線進行生產,改變了機器體系。從70年代後期開始,進入80年代後,以微電子技術為中心,包括生物工程、光導纖維、新能源、新材料和機器人等新興技術和新興工業蓬勃興起。這些新技術革命,正在改變著工業生產的基本面貌。

工業部門
[編輯本段]

工業是唯一生產現代化勞動手段的部門,它決定著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速度、規模和水平,在國民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工業還為自身和國民經濟其他各個部門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動力,為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提供工業消費品;它還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國家經濟自主、政治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除此以外,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工業的發展還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物質基礎,是逐步消除工農差別、城鄉差別、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差別,推動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前提條件。
與農業一樣,工業是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之一。工業生產主要是從自然資源,以及對材料進行加工的過程。

工業的區位選擇
[編輯本段]

1.工廠選址時考慮的主要因素
工業的生產,首先應考慮工廠的選址。工廠建在什麼地方最合理,需要政府或廠商做出合理的決策,假設我們作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決策者,以社會現實為例,分析工廠的區位選擇。我們知道,決定工廠的區位,應該全方位考慮問題,並以其主要因素為主,例如上述例子中,鞍鋼的主要因素是既接近原料、燃料產地,又接近消費市場,寶鋼的主要因素是既接近消費市場,又有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除此之外,還應考慮動力、勞動力等因素,從經濟利益看,廠址應當選擇花費生產成本最低、獲得利潤最高的地方。如果我們能把工廠建在原料和動力充足、勞動力質優價廉、市場前景廣闊的地方,那當然是最理想的。但現實生活中這樣理想的場所很少有,這就要求我們作為決策者,要切合實際,因地制宜,把工廠建在具有明顯的優勢條件的地方。
2.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
由上面的分析中可看出,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原料、動力(燃料)、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土地、水源、政府等。在諸多的區位因素中,某種工業的區位選擇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可能只有一個或少數幾個,那麼,這類工業的區位選擇則以其主導因素為指向,形成不同的指向型工業。主要有以下五類。
3.區位因素不同形成的工業分類
(1)原料指向型工業:這類工業主要指原料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較高,加工後體積與重量大大減少而價格又低廉的工業。使用這類原料的工業企業多把工廠選擇在原料的產地。節省運費,減少損失。這類工業即原料指向型工業。例如,甜菜製糖廠(制1噸糖一般需要8噸甜菜作原料)、甘蔗製糖廠、水產品加工廠、水果罐頭廠(水產品、水果等容易腐爛、不能久貯,如要制罐頭,更需就地及時加工)等。
(2)市場指向型工業:這類工業主要指產品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較高,或加工後成品體積增大又不便運輸的工業,此類工業企業,多以靠近其銷售地建廠。節省了運費,降低了成本。例如飲料廠,其成品體積比原料大,運輸中又易損耗,空瓶裝上液體物質後,重量又增加很多。故就地銷售較好。類似的工業還有:傢具廠、印刷廠、食品廠等。
(3)動力指向型工業:這類工業主要指在生產、加工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企業為降低成本,把工廠建在能源供應量大的地方。例如,有色金屬冶煉廠。一個年產10萬噸精鋁的煉鋁廠,就需要有20萬~40萬千瓦的發電廠相配合,所以這類工廠多建立在電力生產成本低的大小電站附近。
(4)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這類工業主要指需要勞動力的數量多,但技術要求不高,工人很快可以掌握生產要求,這類產業的勞動者工資低,對生產成本增加不多,而對利潤的比例提高有很大作用。這類工業應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例如,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等工業。
(5)技術指向型工業:這類工業主要指對生產技術要求高,必須經過嚴格訓練,具有一定水平,並適合操作機器的工人才能上崗生產的企業。這類企業要求工人素質較嚴,其內部生產分工很細,專業化很強,技術要求很高。這類工業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例如電子製造工業、衛星、飛機、精密儀表等工業。

⑸ 我國第一、二、三產業分別指

一二三產業結構 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主導產業是不同的。產業結構在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階段,將明顯呈現出一產持續下降,二產穩中趨降,第三產業比重持續上升的趨勢,且第三產業的比重將超過50%。這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具有普遍性。按照我省「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的發展目標,我省到2010年一二三產業結構比例為8:55:37,二產仍大大領先於三產,在國民經濟中處於絕對的主導地位。對此,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分析:同是人均GDP3000美元,其內涵卻不同。通常情況下,構成GDP的大盤子里主要包括投資和消費兩大塊。同樣是3000美元的人均GDP,有可能是2000美元進行了投資,而消費只佔了1000美元;也可能是2000美元給了消費,而1000美元用於投資。這樣造成的結果完全不同:投資佔比例過大必然會造成消費的減少,從而抑制第三產業的發展。據了解,我省經濟中,投入大、周期長的採掘業、加工業等重工業比重一直過大,其對投資的依賴性很大,使投資性的加工業發展迅猛,而依賴於消費的第三產業因需求不足而導致發展乏力。還有一點不能忽視:我省資源性加工業比例較大,提供的都是中間產品,而不能直接變為消費品,無法發揮對消費的引導刺激作用。如果以輕工業為主,則會因為與生活的緊密結合而刺激消費。張衛國形象地打了個比方:如果一個地區服裝業極為發達,人們穿靚麗服裝的追求就強,而新衣在身,很自然想去歌廳唱唱歌跳跳舞,從而刺激三產的發展。對於這一問題,省委、省政府早就有清醒的認識,規劃綱要(草案)中特別提出了加快服務業發展的重大部署,強調「十一五」期間,將把消費需求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基本立足點和宏觀政策的著力點,促進投資型經濟向消費型經濟轉變。但產業結構的轉變需要一定的過程,必須遵循其自身的規律。張衛國指出,依照我省的現有條件,第二產業競爭力正處於進一步增強的態勢,「十五」期間第二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6%,高於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5%,這一勢頭在「十一五」仍將繼續。因此,綱要中制定三產比例目標是切合實際的選擇。一二三產業結構問題,需要遵循經濟規律在發展中逐步解決。我省一二三產業結構的問題,還通過另一個方面表現出來,即城市化的相對滯後。按照規劃綱要(草案)提出的目標,今後5年我省的城市化水平將每年增長一個百分點,「十一五」末達到50%。根據國際著名的「錢納里理論」,當人均GDP為500美元、800美元、1000美元和1000美元以上時,城市化水平分別為52.7%、60.1%、63.4%和65.8%。參考國外經驗,人均GDP3000美元階段,城市化水平通常高於60%。從這一數據看,在人均GDP3000美元的發展階段,我省城市化水平相對遲緩。形成這一局面,除了長期二元結構造成的慣性制約因素外,其實與經濟結構中二產相對過強、三產相對過弱是一致的。從經濟學角度來講,城市之所以產生,重要原因之一在於可以提供有效的服務,因此,服務業是現代城市最重要的產業內容,也是提供就業機會潛力最大的領域。張衛國舉例說,一個城市即使工廠林立,但商貿等服務業滯後,肯定無法安置更多的進城人口。依照我們當前的經濟結構,三產所佔比例較低,城市優勢無法得到充分發揮,無力提供更多的就業和生存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講,我省城市化的滯後,與我省的一二三產業結構,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城市化的更快發展,最終將取決於產業結構的及早升級換代。第三產業與城市化的相互促進關系工業化是城市化和第三產業發展的重要初始動力。到後工業化時期,隨著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增大,其作為城市化後續動力日益顯現。主要表現為:一、高度發達的社會化大生產要求城市提供更多更好的配套性服務行業,如金融、保險、科技、通訊業;商品流通要求有倉儲、運輸、批發、零售業的服務;市場營銷要求有廣告、咨詢、新聞、出版業的服務;專業化程度越高,對企業間的協作與交流,及發達的市場服務體系要求越高。二、隨著收入的提高和閑暇時間的增多,人們追求更豐富多彩的物質消費和精神享受,由此促進城市文化教育、體育娛樂、醫療保健、旅遊度假、法律服務等行業的發展。第三產業與城市化的相互促進關系在發達國家表現得非常明顯。首先,城市化為這些國家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需求基礎,推動第三產業新行業的形成和傳統行業的發展。在發達國家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第三產業的核心部門主要是外部效應較高的現代生產服務業和生活服務業,如金融保險業、信息咨詢服務業、房地產業、商業、旅遊業、旅館業等。其他第三產業葉門類齊全,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並占據了國民經濟中非常高的比重。例如,漢城、東京、香港、新加坡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在上世紀90年代已高達68%-84%,金融業佔GDP的26%-45%。其次,第三產業成為這些國家城市化的重要經濟源泉和後續動力。根據《世界發展報告》,1960年—1980年,發達國家在製造業就業比重徘徊,產值比重下降的同時,城市化水平在第三產業發展的拉動下卻從68%升到78%。這說明,在經濟發展的高級階段中,第三產業對城市化的貢獻已超過第二產業。此外,發達國家大城市的擴散效應形成市郊化發展,使大都市連綿區出現。

⑹ 工業品種類有22個,都有哪些

工業的分類
1按部門分:

將工業劃分為許多工業部門是工業最基本的分類方法,我國一般將工業劃分為12個部門,即:冶金工業、電力工業、煤炭和煉焦工業、石油工業、化學工業、機械工業、建築材料工業、森林工業、食品工業、紡織、縫紉、製革工業及其他工業。

注意:工業部分的劃分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生產發展和科技進步,可能出現新的部門。例如隨著核能的利用出現核工業,隨著空間科學的發展,出現了航天工業。

2按性質分:

按照產品的性質我國一般將工業劃分為輕工業和重工業。

輕工業:主要提供生活消費品和製作手工工具的工業。

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為兩大類:

(1) 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如食品製造、煙草加工、紡織、皮革製作、造紙等工業。

(2) 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如文教體育用品、手工工具製造、醫療器械製造等工業。

重工業: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

重工業按其生產性質和產品用途,可以分為下列三類:

(1)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如:石油開采、煤炭開采、礦產開采和木材採伐等工業。

(2)原材料工業,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如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業;

(3)加工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的工業。如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金屬結構、水泥製品、化肥和農葯等工業。

由於在近代工業的發展中,化學工業居於十分突出的地位,往往把化學工業獨立出來,把重工業和化學工業放在一起,合稱重化工業。

3.按主導因素分

(1)原料導向型工業:原料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較高,加工後體積與重量大大減少而價格又低廉的工業。例如製糖工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罐頭加工業等。

(2)市場導向型工業:指產品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較高,或加工後成品體積增大又不便運輸的工業。例如啤酒、傢具製造業等。

(3)動力導向型工業:工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企業為降低成本,把工廠建在能源供應量大的地方。例如電解鋁工業。

(4)勞動力導向型工業:需要勞動力的數量多,但技術要求不高的工業。例如服裝工業、電子裝配工業。

(5)技術導向型工業:對生產技術要求高,必須經過嚴格訓練,具有一定水平,並適合操作機器的工人才能上崗生產的企業。例如電子製造工業、衛星、飛機、精密儀表等工業。

⑺ 中國十大支柱產業是什麼

以下是中國十大支柱產業:1.有色金屬產業、2.汽車產業、3.鋼鐵產業、4.裝備製造業、5.公司電子信息產業、6.紡織業、7.船舶製造業、8.石油化工業、9.房地產業、10.輕工業。

為貫徹落實國家經濟增長「保八」目標,十大產業振興規劃臨危受命,相繼出爐。短期來看,這些規劃將有利於解決上述產業目前遇到的實際問題,緩沖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長遠來看,將對中國產業技術升級改造以及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產生深遠影響。

拓展:目前我國著重發展這十大產業,從短期來看,這將有助於解決上述行業面臨的實際問題,緩解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從長遠來看,這將對中國工業技術的升級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產生深遠的影響。看一看十大產業振興計劃,有許多要點:促進投資、退稅、金融支持等產業支持方案頻頻出現,而這些振興方式的選擇更有可能幫助工業企業改善自己的「造血」功能。減輕企業負擔、增加企業收入的效果也更值得期待。

⑻ 中國產業分布

1、電子信息產業

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灣地區和以四川、陝西為主的西部地區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最為發達的地區,也是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主要聚集地。

2、傳媒影視音像

北京、上海、廣州,這三座城市是中國經濟文化發展的前沿城市

3、紡織服裝及毛皮製造產業

我國的紡織服裝及毛皮製造產業集群絕大部分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主要是浙江、江蘇、福建、廣東、山東五省,其他零星分布在中部和東北部。皮革羽毛絨製品行業屬於產業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其集群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中部的河北、河南,西部的重慶、寧夏

4、非金屬礦物製品產業

東部沿海地區非金屬礦物製品產業集群集中度最高,特別是山東、浙江、福建和廣東。中部地區集中在河北、山西、內蒙古、河南、湖南、湖北和四川境內。從城市分布構成來看,也集中靠近材料消費需求較大的城市。由於建材、陶瓷、玻璃產業集群對資源的依賴較強,因此有從東部轉向中西部的趨勢

5、機械製造業

我國機械製造業分布廣泛,主要集中在東北、山西、湖南、湖北這類重工業基礎雄厚的地區,由於沿海城市重工業基礎普遍薄弱,加之競爭激烈,勞動力成本也不再具優勢,因此我國機械製造產業集群正有向中部和東北地區轉移的趨勢。

6、家電產業

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膠東半島,其中以廣東、浙江、山東幾省最為明顯。

7、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

我國的汽車產業集群分布在五大區域:長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區、東北地區、津京地區和華中地區。長江三角洲區以上海為龍頭。

8、金屬製品業

我國的金屬製品產業集群集中於沿海地區的浙江、廣東、江蘇、山東,在河北、湖南也有零星分布。

9、木材加工及傢具製造業

我國的竹木加工產業集群集中於浙江、福建、廣東三省,其他分散於中部的河北、湖北等。傢具製造產業集群集中在廣東、福建,其他分散在中部的河北、遼寧、浙江。

10、軟體及計算機服務業

我國的軟體和計算機產業集群多依託於城市,主要分布在各省會城市和各省內的一些大型城市,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成都、濟南等地的集群規模較大,發展較快。

11、石化產業

我國石油加工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分布廣泛,東北地區依託本地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國家重點扶持的國有大中型企業,發展了以重化工業為基礎的產業集群 東部沿海的山東、江蘇、浙江、廣東地區開采海洋原油西部的內蒙古、甘肅、寧夏、新疆,由於工業基礎、科技能力薄弱,以單一、初級的石油天然氣加工形成產業集群,下游產品較少。

12、食品飲料製造業

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的遼寧、山東、江蘇、廣東、福建和中西部的內蒙古、河北、河南、兩湖地區都有集群出現。從分布圖上可以看出,食品行業的產業集群主要集中在重要的農業糧食產區或人口密集的大中型城市。

13、文教體育用品及工藝品製造業

我國的文教體育用品製造產業集群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傳統手工藝較發達的浙江、福建、廣東和湖北。

14、現代服務業

我國的現代金融業集群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我國的商務會展集群京津地區依靠北京政治中心的優勢,上海、杭州依託長江三角洲地區雄厚的工業基礎,廣州、深圳毗鄰港澳,經濟開放程度較高,成都依靠中西部豐富的資源和文化淵源構成了我國商務會展的四大集群區。我國目前的物流業集群還集中在東部的沿海城市。

15、冶金製造業

長江三角洲地區擁有完整的產業鏈,中南地區、西南地區都是以政府牽頭建立的大型國有冶金企業為中心的產業集群區。

16、醫葯製造業

以天津、西安為代表,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以中成葯為主,東北地區中西醫葯結合,沿海東部地區的海洋葯品。

17、造紙印刷業

我國造紙印刷工業形成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三大產業集群,並已成為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福建的支柱產業。其他零星分布於中部的河北和西部的重慶。

18、工業品綜合市場、農副食品市場、小商品市場

主要集中分布在環渤海灣、長江三角洲區域內,其他分散在東北、中部省會城市。

*補充:中國電子商務年鑒2009

浙江:在全國3000餘家行業網站中,浙江就佔到21%,其次為北京、廣東、分別佔20%和18%。浙江行業網站主要集聚杭州、金華、溫州三大地區;行業分布在化工、紡織皮革、包裝印刷、機械、服裝服飾、醫葯健康、環保紙業、家居、工藝飾品等領域。中國化工網、中塑在線、金蠶網、中國服裝網等已成為國內行業網站的領軍者。

杭州電子商務應用覆蓋了工業、旅遊業、商貿業、農業、對外經貿等重點行業。

河南省:中華糧網已成為全國糧食行業最大的門戶網站。吉林、寧夏、甘肅、山西、寧夏、天津、福州等省市糧食成交額達11.3億余元。

廣州:是中國鋼鐵的大型生產地和集散地之一,年消費量達4000萬噸以上,網上鋼鐵交易額佔全年鋼鐵交易總額的40%。此外製造業、批發零售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的網上交易迅猛發展,阿里巴巴也在廣州落了戶。

東莞的製造業具有種類多、配套齊的特點,許多產品在世界上佔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多數的輕工產品,如服裝、鞋類、玩具等都可以在東莞企業群體的"工業,「東莞製造」已成為中國IT製造的代名詞生物鏈"中找到其相配套的行業和產品。特別是東莞的電腦資訊產業,為全市經濟的支柱產業.另外還有南派服裝之城、東方傢具之都、中國毛織名鎮之稱。

陝西省:農產品連續5年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長速度,其中陝西的濃縮蘋果汁出口已超過全球的三分之一,佔全國的50%以上。

長春市:汽車產業電子商務平台建設取得突破。

安徽:不少行業龍頭企業電子商務應用開始起步,寧國中鼎集團、鳳形集團。

廈門:港口外向型經濟主導城市,商貿物流業比較發達。

中國玩具業重點區域:廣東省、江蘇、青島、義烏、雲和。

重點企業:美國美泰玩具公司、丹麥國際樂高集團、日本任天堂游戲機公司、汕頭迪士嘉玩具有限公司、廣東奧迪玩具實業有限公司、江蘇好孩子集團公司

珠三角的服裝紡織行業主要集中在南海、西樵、虎門等。

⑼ 我國產業分為幾大類各產業主要部門包括哪些

中國有三大產業,分別是:農業(第一產業)、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
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
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不含開采輔助活動), 製造業(不含全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 熱力、 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建築業。
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 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第三產業包括: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 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 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國際組織,以及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采礦業中的開采輔助活動,製造業中的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部門包括:農業的農業部,工業有工業部,發改委,工信部,工商總局,國地稅。服務業有工商總局,國地稅。
拓展資料
產業部門指一切常駐的公營和私人企業的基層單位及類似的單位。它們為按正常地意在以收抵支、獲得盈利面生產貨物和提供服務,政府單位生產貨物和提供服務,雖然不是為了獲利,但產品和服務在性質上仍是商品。
政府附屬企業的活動以及自用住宅建築、自給自足的農業或公共建築工程,雖然不是為市場而生產,但其生產經營活動像產業部門一樣,使用類似的方法和資源,生產類似的貨物和服務,還有在市場上獲得金融資產和發生負債的常駐單位。
主要為企業服務並完全地或主要的受企業資助或控制的私人非營利性組織等等,在國民經濟核算中都屬於產業部門。與習慣上把物質生產部門 (一、二產業) 當作產業部門。

⑽ 原料指向型、市場指向型、動力指向型、技術指向型產業分別有哪些

(1) 原料指向。某些原料消耗量遠大於產品重量的行業(如煉鐵),或原料不易運輸且容易變質的行業(如水果、蔬菜、水產等加工工業),區位盡量靠近原料產地。如軋花廠、繅絲廠、榨油廠、製糖廠、洗煤廠、選礦廠都具有原料指向。

(2) 市場指向。某些產品不易運輸的行業(如硫酸),或隨時需根據市場需求變化調整產品的行業(如日用品工業),區位多靠近銷售市場。例如服裝、食品、花色品種款式變化頻繁、多樣化的銷售因素,和像玻璃、硫酸、傢具、產品加工過程原料失重程度小、成品不便運輸、運輸損耗大的運輸因素。

(3) 勞動力指向。需佔用大量勞動力並在產品成本中工資占較大份額的行業(如采礦、縫紉等),在其他條件相似的情況下,多選擇在勞動力資源充裕和工資水平不高的地區發展。 如普通服裝、電子裝配、製鞋業。

(4) 技術指向。有些高技術工業,要求靠近科技中心;對技術熟練程度要求較高的行業(如特種手工藝、陶瓷等),多在有生產歷史傳統和熟練工人較多的地區發展。 如集成電路、生物工程研究、精密儀表。

(10)我國消費市場型工業有哪些擴展閱讀:

其他指向性:

1、環境指向

有些企業要求有優質水源(如釀酒業),或清潔幽靜的環境(如電子工業);有些污染性企業,則往往尋求在環境自凈能力較強的地區建廠。

2、能源指向

某些在單位產品成本中能源費用占很大比重的行業(如電解鋁),區位盡量靠近廉價的能源產地。



閱讀全文

與我國消費市場型工業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福州工業鋁型材哪裡買 瀏覽:644
汽車里為什麼發潮 瀏覽:232
汽車如何讓視頻畫質超清 瀏覽:509
汽車為什麼綁定駕駛人 瀏覽:464
奧迪q3的sd卡用什麼格式的 瀏覽:363
汽車空調濾網怎麼換 瀏覽:778
汽車久放不開電瓶怎麼充電 瀏覽:277
汽車加熱絲斷了怎麼辦 瀏覽:213
賓士350怎麼拆門板 瀏覽:676
汽車可以加什麼葯水 瀏覽:767
奧迪a4l耳朵加熱在哪個地方 瀏覽:307
奧迪q7的門鑰匙在哪裡 瀏覽:872
汽車組合閥多少錢 瀏覽:587
江門新會什麼工業行業為主 瀏覽:725
汽車被盜高峰期多久 瀏覽:233
賓士s級車頭撞環了需要多少錢 瀏覽:182
工業軟體怎麼練 瀏覽:622
寶馬z4和賓士slk哪個舒適 瀏覽:70
賓士帶個鳥的是什麼車 瀏覽:247
有什麼手機游戲開奧迪a8轎車的嗎 瀏覽: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