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工業革命首先在哪個國家,哪個行業發生
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最早發生在紡織行業
工業革命(The Instrial Revolution )開始於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通常認為它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是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
由於機器的發明及運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志,因此歷史學家稱這個時代為「機器時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向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大陸傳播,19世紀傳至北美。一般認為,蒸汽機、煤、鐵和鋼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因素。英國最早開始工業革命也是最早結束工業革命的國家。
B. 為什麼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
第一,英國較早地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經過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8世紀上半期英國議會制度的確立,《權利法案》和《王位繼承法案》的公布,都進一步鞏固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在英國的政治統治,掃除了封建主義的障礙。資產階級掌權後推行了一系列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政策,促進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和工業革命的到來。
第二,英國通過殖民擴張,奴隸貿易等手段,最先具備了必要的資本、市場等經濟條件。這一時期,英國不斷發動對外戰爭,進行奴隸貿易,從殖民地掠奪財富。對內政府還發行大量國債,搜刮國內人民。這些財富集中在資產階級的手中,並且轉化為工業革命必需的資本。
第三,18世紀以後,英國的手工工場已經發展到十分成熟的階段,它不僅生產規模大,技術先進,而且分工細致,勞動生產率也很高。這為機器大工業的誕生創造了必要的技術條件。同時,工業革命也是以自然科學的進步為基礎的。16世紀末到18世紀初英國出現了不少著名的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如培根、牛頓等,牛頓的力學三大定律為機器的出現解決了許多理論上的問題。
第四,由於圈地運動的開展,英國最先形成了土地所有者——農業資本家——農業工資勞動力者三層式社會結構。這種結構有利於作為工業革命先導的農業革命的發生;有利於社會財富向工業資本的轉化;有利於生產與科研、企業家與科學家的結合;有利於打破封閉型舊教育體制
並培養新型技術人才;有利於形成開放型的國內消費模式,促成消費競爭,從而給社會生產造成強大的需求刺激。
綜上所述,到18世紀中葉英國已經具備了工業革命所必須的全部政治、經濟和科學技術前提,所以,工業革命最早就在英國發生了。
C.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分別在什麼時候發生,將人們帶入什麼時代
第一次: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
第二次: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人類開始進入電氣時代,並在信息革命、資訊革命中達到頂峰)
第三次:20世紀後半期,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進入科技時代,生物克隆技術的出現,航天科技的出現,歐美有稱為21世紀系統與合成生物學將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即生物科技與產業革命)
(3)工業革命哪個是最早發生的擴展閱讀:
工業革命原因
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18世紀時英國的工場手工業的生產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這就對工場手工業提出了技術改革的要求。在這種趨勢下,工業革命就首先在英國發展起來了。
1、主要原因/政治前提: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日益加強;
2、英國通過圈地運動,產生並聚集了大量勞動力,同時也擴大了英國國內市場;
3、多年的海外貿易和殖民擴張,為英國積累了原始資本,提供了廣闊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場;
4、工廠手工勞動時積累的經驗和生產技術的進步;(這是後來的法國,德國等國都無法相比的)
5、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大,工場手工生產已無法滿足需求。
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工業革命是由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
1、資產階級革命廢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束縛,為工業革命創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2、消除農業中的封建制度和小農經濟,為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一定的國內市場;(英國圈地運動)
3、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過程,提供了資本主義大工業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勞動力和巨額的貨幣資本(殖民掠奪);
4、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長期的發展,為大機器生產的出現准備了技術條件。
工業革命——網路
D. 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爆發於哪個國家
英國,我們說的工業革命一般認為是18世紀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的工業革命。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也就是人類的第一次工業革命,1785年,一個使用瓦特蒸汽機的紡紗廠率先建成。很快,蒸汽機在棉紡織業、毛紡織業、采礦業、冶金業、造紙業、印刷業、陶瓷業等工業部門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840年前後,英國大機器生產已基本取代工場手工業,用機器製造機器的機器製造業也建立起來了,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工業革命造成的生產力大發展,使英國出現了空前的繁榮。
工業革命是促使工場手工業發展到大機器生產的一次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
E. 西方工業革命什麼時候發生首先在那個國家
西方工業革命開始於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通常認為它發源於英國。
工業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
英國首先發生工業革命的根本原因
傳統觀點認為,工業革命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18世紀時英國的工場手工業的生產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這就對工場手工業提出了技術改革的要求。但是,為何工業革命率先發生在了英國而非歐洲大陸國家或是亞洲國家?學者們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觀點,主要內容如下:
1、政治前提:英國較早地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日益加強;更加進步的政治制度為英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相對穩定的國內外環境,進入18世紀以後英國本土沒有出現過較大規模的戰亂。
2、農業進步:英國在17-18世紀基本完成了農業革命,具體表現為:輪作制的推廣、生產工具的進步、新作物的耕種以及肥料的使用等。通過圈地運動,地主獲得了大量成塊的土地,提高了生產效率。而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則向城鎮轉移,或是為資本主義農業服務,進而擴大了國內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的農奴制度早在中世紀晚期就已基本絕跡,英國農業社會的發展受到封建殘余的阻礙相比歐洲大陸一些國家和地區(西班牙、德意志)更小。英國農業產量提高,農產品價格下降,這也就意味著英國人可以通過較低的消費獲取較多的生活資料。
F. 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爆發於哪個國家
英國。工業革命一般認為是18世紀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的工業革命.
G. 工業革命是從多少世紀哪個國家開始的
19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 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和英國特有的心理文化因素有著緊密的聯系,心理的動力對英國經濟增長產生了強烈的作用力.市民等級追求財富自由的慾望、清教的宗教意識以及從17世紀就開始的為個人追求私有財產正名的思想運動,這些都促使了英國工業民族精神特別是"合理謀利"精神的產生.
採納哦
H. 為什麼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
1、政治:17世紀英國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革命廢除了
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束縛,形成了君主立憲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為工業革命創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2、國際條件:地理大發現,開辟了新航路
3、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大西洋中的一個島國,條件優
越,海上運輸便利,為商品運輸提供了便利條件 4、軍事:18世紀中葉,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控制了主航
道,確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5、思想:政府推行重商主義
6、經濟中心:新航路的開辟,商業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7、資本:○1通過海外貿易,建立了東印度公司,
○
2進行殖民掠奪,黑奴貿易,將財富迅速轉化為資本,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
3掠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貨物 8、勞動力:○1推行圈地運動消除農業中的封建制度和小農經濟,為
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勞動力和國內市場; ○
2殖民擴張為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過程,提供了資本主義大工業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勞動力
9、資源:○1國內煤鐵資源豐富,○2海外殖民地的原料產地供給 10、技術市場: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長期的發展,發達的工場手工
業時期的積累,為大機器生產的出現准備了技術條件 11、市場:18世紀英國已為最大殖民國家,開辟了廣闊的市場,手
工生產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促使英國發生工業革命
I. 最先完成工業革命的是哪個國家
英國。
英國(United Kingdom),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英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極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
作為英聯邦元首國、七國集團成員國、北約創始會員國、英國同時也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除本土之外,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
1688年的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 ,國力迅速壯大。
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111倍, 號稱日不落帝國。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取得了勝利,但國力嚴重受損。到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解體,資本主義世界霸權的地位被美國取代。
(9)工業革命哪個是最早發生的擴展閱讀:
英國工業革命始於18世紀60年代,以棉紡織業的技術革新為始,以瓦特蒸汽機的改良和廣泛使用為樞紐,以19世紀30、40年代機器製造業機械化的實現為基本完成的標志。
17世紀時,英國資產階級政權的建立促進了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英國的殖民擴張為資本主義的發展積累了大量的資本,圈地運動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生產所必需的勞動力。
18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本主義殖民國家,國內外市場的擴大對工場手工業提出了技術改革的要求,因此以技術革新為目標的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
英國工業革命的主要表現是大機器工業代替手工業,機器工廠代替手工工場,革命的發生並非偶然,它是英國社會政治、經濟、生產技術以及科學研究發展的必然結果。
它使英國社會結構和生產關系發生重大改變,生產力迅速提高,這次革命從開始到完成,大致經歷了一百年的時間,影響范圍不僅擴展到西歐和北美。
推動了法、美、德等國的技術革新,而且還擴展到到東歐和亞洲,俄國和日本也出現了工業革命的高潮,它標志著世界整體化新高潮的到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工業革命
J. 工業革命開始於哪個國家
工業革命開始於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
工業革命開始於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通常認為它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是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
由於機器的發明及運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志,因此歷史學家稱這個時代為「機器時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
工業革命的影響:
1、英國因為工業革命更加強大,法國因為工業革命也在歐洲保持地位,普魯士更加強盛,奧地利、俄羅斯、西班牙則日益衰落。
2、工業革命引起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使用機器為主的工廠製取代了手工工場。
3、工業化和城市化也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污染等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