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噪音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噪音(聲)是指那些音強在70分貝以上,聽之令人煩躁不安,甚至會影響人體生理或心理健康的聲音,多見的是工業和交通的噪音。
短暫性的噪音刺激,可使人心煩意亂,煩惱易怒。長期接受噪音,可直接造成聽覺器官的損害,如內耳退行性改變或重聽、耳聾。噪音會通過神經系統危害視覺功能,發生視野障礙,影響辨色力,損害眼球運動平衡。另外,噪音是一種惡性刺激,長期作用於中樞大腦皮質,可引起興奮與抑制過程失衡,並可累及植物神經系統,產生頭痛、眩暈、耳鳴、心悸、失眠、全身無力等症狀,嚴重者可引起精神障礙、血壓升高、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等症,還可引起潰瘍病。噪音還可影響人體新陳代謝,特別是增加水溶性維生素B1、B2、B6和維生素C的消耗量。
因此,在噪音區,除採用必要措施,減少或消除工業和交通的噪音污染外,並應對噪音環境中的工作人員增配防護用具,補給維生素B、C片劑以及吃些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
除了工業和交通噪音外,家庭噪音也不可忽視。
當前,隨著各種家用電器進入千家萬戶,所帶來各種危害,包括噪音,絕不可等閑視之。電視機和收錄機的噪音有的可達60~80分貝;洗衣機為40~70分貝;電冰箱為30~50分貝。居民區環境噪音白天應不超出50分貝,夜間應低於45分貝,不然會影響居民的聽力和視力以及智力發育和身心健康,也會影響人們的睡眠。
② 噪音對人有哪些危害
生活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雜訊,雜訊會給人帶來極大的影響,影響人的聽力、交談以及思考。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雜訊還可以影響人的視力,也就是說,眼睛也是怕「吵」的。眼睛是用來看東西的,受光線的影響比較大,聲屬於聲音,聲音為什麼會給眼晴帶來影響呢?這主要是由於眼睛和耳朵之間存在微妙的內在「聯系」。
從音量來講,人在不同的分貝下對於聲音的感受是不同的:低於15分貝的聲音,我們很難聽得到;超過40分貝就很難入睡;60分貝的環境容易讓我們焦慮不安;100分貝已經接近可以忍受的極限了;音量超過130分貝就和噴氣式飛機的引擎聲相當,即使是很短的時間也會讓耳朵疼痛。警方在營救人質時所使用的閃光震撼彈就是通過這個原理發明出來的,震撼彈爆炸時會產生170分貝的雜訊,即使歹徒沒有直視震撼彈,也會被強大的雜訊震暈。有趣的是,目前世界上嗓門最大的人能喊到129分貝,剛好達到能夠讓人忍受的邊緣。
③ 關於工廠噪音對人體傷害的問題
噪音污染的過程其實是一種慢性中毒過程,一般認為40分貝是人類正常的環境聲音,高於這個值就有可能會產生一些危害.當噪音強度超過100分貝時,即能造成聽覺損傷。輕度聽覺損傷主要表現為輕度耳鳴,若進一步發展,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語言聽力,致使工作、學習、生活中感到聽覺困難。有時一次強烈的噪音可致暫時性的兩耳全聾,同時感到劇烈耳鳴並有眩暈。長期處於噪音環境中會對人的神經系統,心腦血管系統,消化及內分泌系統帶來嚴重的影響.
1.神經系統。對聽覺細胞的損傷,輕度耳鳴,進一步發展,導致聽力受損,使工作,學習生活受到影響。
2.血壓不穩。可誘發高血壓,尤其是高血壓的患者,可使血壓進一步升高。腦血管意外的幾率大大增加
3.消化系統。長期處於雜訊環境中,會誘發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
4.心臟。可誘發冠心病,竇性心律不齊,心梗等。
5.癌症。美國醫學家通過醫學實驗證明,受噪音干擾的小白鼠3個月後,和無噪音干擾的小鼠比較,癌變率提高60%/
6.內分泌系統。長期干擾會使人體內分泌紊亂,導致男子精子異常,可引起男性不育,女性會導致流產和胎兒畸形。此外,噪音會使人的情緒煩躁,頭暈,以及疲勞,失眠,健忘,肌肉緊張,從而降低學習和工作效率,導致工作意外的增加。
針對馬路邊的噪音處理
1、對付噪音的最好辦法就是窗戶要嚴封,不管你是單層窗還是雙層窗,密封是最主要的。木桶的承載量是由最短的木片決定的,而隔音效果是由最弱的一環決定的。從現在的技術水平來說,用塑鋼窗來做為密封的手段是最有效的裝修方案。對於已經採用鋁合金的用戶,應該確保鋁合金的邊框的密封條的完好。相對而言,鋁合金窗的密封性要比塑鋼窗差。
2、窗戶密封解決了,下一步就是要使其更密封,畢竟隔音不是說密封了就行的,還得看密封性能。在塑鋼窗中採用中空玻璃就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因為最噪人的往往是高音部分,而高音是直線傳播的,用玻璃可以使其大部分反射,中空玻璃則可以使其沒有反射的部分消耗殞盡。但是要注意奸商把沒經過處理的雙層玻璃當中空玻璃賣給你。
3、通過使用厚質窗簾來可消耗部分聲音的能量,也是一種較簡單的辦法,當然並不是一件非常有效的辦法。
4、 對於振動摩擦這些中低音,我們可以採用地毯,織物甚至吸(隔)音棉等來減弱他們對室內的影響。在床腳加裝膠墊也可以減輕一定的振動感。同時床墊採用棕櫚墊也要比採用彈簧的席夢思好,當然,硬床板就更不用說了。
5、 現在有一些房子採用輕質磚(空心磚)做外牆,這些材料密封性較差,如果你所處公路邊對你影響很大的話,還可以在靠馬路的牆上做一道木方(輕鋼)加紙面石膏板內充吸(隔)音棉的夾層,然後再用牆紙之類的裝飾表面(當然也可以採用普通的牆漆處理表面)。
6、 當然,無論怎麼做隔音,也不要忘了適當的通風,太封閉的環境對睡眠一樣不健康。在面向噪音的一邊要防噪,對於背對的一邊也要適當地保持通風條件
減輕噪音的幾個方面措施
1、密閉聲源,在聲源處建造隔聲牆,防止雜訊直接向外傳播。
2、加強綠化,在繁雜的公路兩旁植樹造林,形成屏障。
3、給添置隔音設施。
4。給機器上足潤滑油,即防止產生噪音,又能保護機器。
5、在耳朵處加塞隔音裝置,如好的耳塞。
如何睡得好,可採取以下幾個方面措施。
1,閉目入靜法。上床之後,先合上雙眼,然後把眼睛微微張開一條縫,保持與外界有些接觸,雖然,精神活動仍在運作,然而,交感神經活動的張力已大大下降,誘導人體漸漸進入睡意蒙朧狀態。
2,鳴天鼓法。上床後,仰卧閉目,左掌掩左耳,右掌掩右耳,用指頭彈擊後腦勺,使之聽到呼呼的響聲。彈擊的次數到自覺微累為止。停止彈擊後,頭慢慢靠近睡枕,兩後自然安放於身之兩側,便會很快入睡了。
3,睡眠誘導。聆聽平淡而有節律的音響,例如:火車運行聲、蟋蟀叫、滴水聲以及春雨淅瀝淅瀝聲音的磁帶,或音樂催眠音帶,有助睡眠,還可以此建立誘導睡眠的條件反射。
4,飲熱牛奶法。睡前飲一杯加糖的熱牛奶,據研究表明,能增加人體胰島素的分泌,增加氨酸進入腦細胞,促使人腦分泌睡眠的血清素;同時牛奶中含有微量嗎啡樣式物質,具有鎮定安神作用,從而促使人體安穩入睡。
5,合適的睡姿。睡眠姿勢當然以舒適為宜,且可因人而異。但睡眠以側卧為佳,養生家曹慈山在《睡訣》中指出:「左側卧屈左足,屈左臂,以手上承頭,伸右足,以右手置於右股間。右側卧位反是。」這種睡眠姿勢有利於全身放鬆,睡得安穩。
6,若疲勞而難以入睡者,不妨食用蘋果、香蕉、橘、橙、梨等一類水果。因為,這類水果的芳香味,對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水果中的糖分,能使大腦皮質抑制而易進入睡眠狀態
專家們建議,長期在噪音嚴重環境中工作、生活的人應及時而適量地補充一些蛋白質和富含維生素B類的食物。
④ 「雜訊污染」的危害都有哪些
雜訊污染是繼水污染,空氣污染後的另一個污染。它也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污染,雜訊種類也是非常多的,最常見的雜訊有機動車輛、船舶、地鐵、火車、飛機等發出的聲音,除此之外例如工業中的機器設備,建築工地發出聲音,社會公共場合的吵雜聲音都是屬於雜訊,如果我們長期生活雜訊中對我們健康危害非常大的。因此我們應該要學會防護雜訊,那麼雜訊污染到底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說說。
有哪些雜訊污染
(1)交通雜訊包括機動車輛、船舶、地鐵、火車、飛機等的雜訊。由於機動車輛數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雜訊成為城市的主要雜訊源。
(2)工業雜訊工廠的各種設備產生的雜訊。工業雜訊的聲級一般較高,對工人及周圍居民帶來較大的影響。
(3)建築雜訊主要來源於建築機械發出的雜訊。建築雜訊的特點是強度較大,且多發生在人口密集地區,因此嚴重影響居民的休息與生活。
(4)社會雜訊包括人們的社會活動和家用電器、音響設備發出的雜訊。這些設備的雜訊級雖然不高,但由於和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密切,使人們在休息時得不到安靜,尤為讓人煩惱,極易引起鄰里糾紛。
雜訊污染危害有哪些
⑴雜訊對聽力的損傷
雜訊對人體最直接的危害是聽力損傷。人們在進入強雜訊環境時,暴露一段時間,會感到雙耳難受,甚至會出現頭痛等感覺。離開雜訊環境到安靜的場所休息一段時間,聽力就會逐漸恢復正常。這種現象叫做暫時性聽閾偏移,又稱聽覺疲勞。但是,如果人們長期在強雜訊環境下工作,聽覺疲勞不能得到及時恢復,且內耳器官會發生器質性病變,即形成永久性聽閾偏移,又稱雜訊性耳聾。若人突然暴露於極其強烈的雜訊環境中,聽覺器官會發生急劇外傷,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從基底膜急性剝離,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聽力,即出現暴震性耳聾。
⑵雜訊能誘發多種疾病
因為雜訊通過聽覺器官作用於大腦中樞神經系統,以致影響到全身各個器官,故雜訊除對人的聽力造成損傷外,還會給人體其它系統帶來危害。由於雜訊的作用,會產生頭痛、腦脹、耳鳴、失眠、全身疲乏無力以及記憶力減退等神經衰弱症狀。長期在高雜訊環境下工作的人與低雜訊環境下的情況相比,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病率要高2~3倍。可見雜訊會導致心血管系統疾病。雜訊也可導致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引起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惡心嘔吐,使腸胃病和潰瘍病發病率升高。此外,雜訊對視覺器官、內分泌機能及胎兒的正常發育等方面也會產生一定影響。在高雜訊中工作和生活的人們,一般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對疾病的抵抗力減弱,誘發一些疾病,但也和個人的體質因素有關,不可一概而論。
⑶雜訊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干擾
雜訊對人的睡眠影響極大,人即使在睡眠中,聽覺也要承受雜訊的刺激。雜訊會導致多夢、易驚醒、睡眠質量下降等,突然的雜訊對睡眠的影響更為突出。雜訊會干擾人的談話、工作和學習。實驗表明,當人受到突然而至的雜訊一次干擾,就要喪失4秒鍾的思想集中。據統計,雜訊會使勞動生產率降低10~50%,隨著雜訊的增加,差錯率上升。由此可見,雜訊會分散人的注意力,導致反應遲鈍,容易疲勞,工作效率下降,差錯率上升。雜訊還會掩蔽安全信號,如報警信號和車輛行駛信號等,以致造成事故。
⑷雜訊對動物的影響
雜訊能對動物的聽覺器官、視覺器官、內臟器官及中樞神經系統造成病理性變化。雜訊對動物的行為有一定的影響,可使動物失去行為控制能力,出現煩躁不安、失去常態等現象,強雜訊會引起動物死亡。鳥類在雜訊中會出現羽毛脫落,影響產卵率等。
⑸特強雜訊對儀器設備和建築結構的危害
實驗研究表明,特強雜訊會損傷儀器設備,甚至使儀器設備失效。雜訊對儀器設備的影響與雜訊強度、頻率以及儀器設備本身的結構與安裝方式等因素有關。當雜訊級超過150dB時,會嚴重損壞電阻、電容、晶體管等元件。當特強雜訊作用於火箭、宇航器等機械結構時,由於受聲頻交變負載的反復作用,會使材料產生疲勞現象而斷裂,這種現象叫做聲疲勞。
城市化給我們也帶來了很多不便,其中最大的危害就是雜訊危害。雜訊污染是指聲源發出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並且這個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生,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質(如固體、液體、氣體)中進行傳播。這種頻率的聲音對我們生活、工作、學習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雜訊會讓人經常失眠,從而導致睡眠不足,精神萎靡不振等等。所以大家在平時生活應該多預防和處理雜訊。
⑤ 雜訊有哪些危害
雜訊對人體健康最顯著的影響和危害是使人聽力減退和發生雜訊性耳聾。美國前總統里根,年輕時是電影演員。有一次道具手槍在他耳邊打響,造成一耳失聰。雜訊會使人體緊張,引起心律不齊,血壓升高,誘發心臟病。雜訊還影響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引發疾病。在雜訊的刺激下,人們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反應遲鈍,容易疲乏。在1982年的第9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上,實力雄厚的美國隊和東道主秘魯隊相遇。啦啦隊的喊叫聲不絕於耳,最終美國隊出人意料地輸給了秘魯隊。賽後美國隊教練員什林格懊悔不已,認為要不是啦啦隊幫倒忙,不會出現這樣的結局。
雜訊不僅對人體有害,還會危及建築物。1962年,美國三架軍用飛機超音速低空飛行繞過日本藤澤市,強烈的雜訊使該市許多建築物玻璃震碎、瓦震落、牆震裂、煙囪倒塌、日光燈落地,連商店貨架上的商品也震落滿地,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我國有關部門曾經對一個機械廠的車間進行過測試調查,從中發現在平均雜訊達到100分貝的環境中長期工作的工人,有4.5%的人耳聾,有38%的人耳鳴。這是因為人們在一段時間內暴露在雜訊環境之中,聽力就會下降,嚴重者會出現什麼聲音也聽不到的現象。後來讓這些工人脫離這種環境,到安靜的地方去休息一段時間後,他們全部恢復了正常的聽力,這種現象被稱為雜訊所致的暫時性耳聾。如果長時間或者長期在強雜訊環境中工作,不但會發生暫時性耳聾,而且會出現周期性暫時性耳聾,久而久之,暫時性耳聾就會變成永久性耳聾。研究結果表明,人們在80分貝以下的雜訊環境中長期工作和生活,一般不會造成永久性耳聾,但超過80分貝的雜訊環境則會對人們的聽力造成暫時性的或者永久性的破壞。
雜訊對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也是極其有害的。長期處在高強雜訊的環境中工作或生活,人們的情緒會發生明顯的變化,常常會無緣無故地煩躁、激動或者動輒發火。更有甚者,有人因為忍受不了雜訊的污染,最後得了精神分裂症。雜訊對人們的生理造成的危害也很多,它可以引發人的一些疾病,如刺激腎上腺素分泌,引起人的心律失常、血壓升高、消化不良、胎兒大腦發育殘缺、孕婦流產,甚至能夠誘發癌變的發生。
40分貝的連續雜訊可以使10%的人睡眠受到影響,對於神經衰弱症患者,40分貝的雜訊足以使他無法安睡了;70分貝的連續雜訊可以使50%的人睡眠受到影響;如果連續雜訊達到90分貝時,可能幾乎所有的人都無法入睡了。雜訊影響學習,這種危害是再明顯不過了,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不但正處在長身體的階段,同時也是學習任務重、考試壓力大的階段,如果居住在城市繁華地段或施工現場附近,雜訊給青少年朋友帶來的痛苦往往是無法忍受的。連續的強大雜訊使他們無法完成作業、復習功課、迎接考試,從而產生心情煩躁,情緒波動起伏不定,夜間無法睡眠,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和學習成績。近幾年來,雜訊,尤其是施工雜訊擾民的問題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公害,由此也引發了不少官司,居民把這種問題起訴到法院的例子也屢見不鮮。
伴隨著人類社會現代化建設的日新月異,人為的雜訊已成為世界上僅次於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1979年聯合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已把雜訊列為「人類不可容忍的災害之一」。實驗證明,不斷重復的燥聲,不僅對人體大約18000個不能再生的聽覺細胞造成損傷,而且危害人的整個肌體。長期處於雜訊環境中生活的人群。要比在正常環境中生活的人群壽命要縮短8~12年。高強度雜訊還能直接神速地殺害人畜,對建築物、金屬、機器造成破壞。
由此看來,雜訊卻實是一個殺人不見血的兇手。
在近10年中,美國城市雜訊的響度增強了一倍,約有8000萬人深受雜訊的危害(其中4000萬面臨失去聽力的威脅),受害人數佔全國總人口的1/3。美國居民所患的神經性疾病中有52%歸咎於雜訊,尤其是整天不斷重復的雜訊;有35%的自殺事件是雜訊造成的;有30%的犯罪狂是雜訊引起的。在大城市裡,因雜訊造成的死亡人數每年達1200人。
失眠,最後竟因無法忍受而自殺。在他的遺書中控訴了雜訊對他的危害。廣島一青年,因受鄰居一制箱廠雜訊的襲擾,使他無法安寧地生活、學習和工作,竟持刀將該廠廠主殺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某些國家曾採用高音喇叭對異國間諜進行「審訊」。當雜訊達100分貝時,受刑者產生痛苦感,心情煩燥,接著是思索困難,情緒低落的反應,於是審訊者便從中套出其真實情報。如果繼續加大音響,受刑者開始汗流如雨,全身痙孿。當聲響超過130分貝時,受刑者便大聲呼叫,眼結膜充血,並竭力掙脫束縛以求撞牆自殺。在如此高強度的雜訊的折磨下,許多受刑者在耳膜破裂後兩小時就昏死過去。
1959年,美國空軍曾做過這樣一次試驗,目的在於弄清人對超音速噴氣飛機發出的雜訊能有多大的忍受力。試驗時飛機在自願作試驗的10個人頭頂上僅10~12米高處掠過,結果受試人統統死亡,無一倖存。60年代初期,美國空軍F104噴氣式戰斗機在俄克拉馬市上空作超音速飛行試驗,每天飛行8次,高度1萬米,飛行6個月後,1個農場的1萬只雞,被轟鳴聲殺死6000隻,其餘的或者羽毛脫落,或者不生蛋,奶牛則不產奶。
中國全國首次工業污染調查所統計的53萬個工業雜訊源中,超標和嚴重擾民的就有23萬個。據1995我國47個城市的調查統計,其中有34個城市都超標擾民,平均等效聲級超過70分貝。2/3交通干線雜訊超過70分貝。居民文教區雜訊超標的達97.6%。隨著鄉鎮企業的迅猛發展,雜訊污染正向廣大農村擴散,看來雜訊已開始在中國形成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高強度雜訊除直接殺害人畜外,還對建築物、金屬、機器、造成破壞,超過140分貝的雜訊,使房屋門窗損壞,瓦片震落,牆壁震裂,甚至使古老的建築物倒塌;達到180分貝時,能引起金屬疲軟,使精密儀器、自控儀表發生誤差或失靈;達到180分貝時,能把機器鉚釘震落。
現在,地球上已無一塊靜地讓人們安靜地生活,特別是生活在城鎮、工礦和交通樞紐地區的居民,已處在雜訊包圍之中,遭到雜訊的不斷圍剿。
消除雜訊的危害,將是21世紀人類持續生存發展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環境問題。
⑥ 雜訊對人的主要危害
雜訊污染
(一)雜訊
雜訊是聲音的一種。從物理角度看,是由聲源作無規則和非周期性振動產生的聲音。從環境保護角度看,是指那些人們不需要的、令人厭惡的或對人類生活和工作有防礙的聲音。雜訊不僅有其客觀的物理特性,還依賴主觀感覺的評定。如在聽音樂時,悅耳的歌聲不是雜訊,而在老師講課的課堂上,高音播放的音樂只能算是雜訊。
(二)雜訊的特點
我們生活的空間,充滿各類聲音,有些聲音弱如蟲鳴;有些則強如炮轟;有些聲音尖如汽笛;有些又沉如悶雷;有些聲音悅耳動聽;有些卻吵鬧難忍。聲音的性質是如何確定的呢?原來聲音的大或小,與「聲壓」有關;聲音的尖或沉,與「音頻」高低有關;聲音是悅耳還是吵雜,與「音調」是否和諧有關。
(1)音頻 音頻就是聲音的頻率。一個振動盪物體,每秒鍾振動的次數為該物體的振動頻率,頻率的單位為赫茲。一般地說,振動頻率在20赫茲到20000赫茲之間的的波動人類是可以聽到的,因此稱為聲波,聲波的振源叫作聲源。20赫茲以下和20000赫茲以上分別屬於次聲和超聲的范圍,人耳不能聽到。在聲波范圍內,隨著頻率的增加音調由低變高,但是在不同頻段,人耳的感受力並不一致。一般情況下,音頻在1000赫茲以下,隨頻率降低,聽覺會逐漸遲鈍,因此,人耳對低頻雜訊較容易忍受,而對高頻雜訊則感覺較敏銳,耐受力差。若長期生活在偏高頻率的巨響環境中,會引起耳朵部分或嚴重失聰。
(2)聲壓 聲音在空氣中能夠傳播出去,是由於振動物體通過振動造成周圍空氣的局部壓強變化,這個壓強變化使周圍空氣產生局部的密度變化,局部密度變化又造成較遠部分空氣壓強的變化,如此下去,就把這個壓強變化向更遠的部分傳遞出去,這樣就造成了聲音的傳播。在聲音傳播過程中,空氣壓強相對於大氣壓強的壓強變化,稱為聲壓,其單位為帕(Pa)。人類的聽覺領域相當廣闊,平均大約是從2×10-5-20帕左右。也就是說,我們能聽到一個最強盛源的音量,有可能是一個最弱聲源的20萬倍。為了方便表達起見,科學工作者一般以聲壓倒對數式作為表達單位,即用聲壓級來表達聲量的大小。聲壓級的單位為分貝。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聽到底聲音,其聲壓級在0-140分貝左右。雜訊的強度也是用聲壓級來表示的。正常人的聽覺所能感到的最小聲級為1分貝。輕聲耳語約為30分貝。相距1米左右的會話語言約為60分貝。公共汽車中約為80分貝。重型載重車、織布車間、地鐵內雜訊約為100分貝。使人耳痛的聲壓級界限叫人耳閥,數值為120分貝。大炮轟鳴、噴氣機起飛約為130分貝。
雜訊的來源
雜訊的來源主要有三種,它們是交通雜訊、工業雜訊和生活雜訊。
交通雜訊
交通雜訊主要是由交通工具在運行時發出來的。如汽車、飛機、火車等都是交通雜訊源。調查表明,機動車輛雜訊占城市交通噪音的85%。車輛雜訊的傳播與道路的多少及交通量度大小有密切關系。在通路狹窄、兩旁高層建築物櫛比的城市中,噪音來回反射,顯得更加吵鬧。同樣的雜訊源在街道上較空曠地上,聽起來要大5-10分貝。在機動車輛中,載重汽車、公共汽車等重型車輛的雜訊在89-92分貝,而轎車、吉普車等輕型車輛噪音約有82-85分貝,以上聲級均為距車7.5米處測量。汽車速度與雜訊大小也有較大關系,車速越快,噪音越大,車速提高1倍,噪音增加6-10分貝。
汽車雜訊主要來自汽車排氣雜訊。若不加消聲器,噪音可達100分貝以上。其次為引擎雜訊和輪胎雜訊,引擎噪音在汽車正常運轉時,可達90分貝以上,而輪胎噪音在車速為90公里/時以上時,可達95分貝左右。因此,在排氣系統中加上消聲器,可使汽車排氣雜訊降低20-30分貝。在引擎方面,以汽油引擎代替柴油引擎,可以降低引擎噪音6-8分貝。
此外,接近城市中心的鐵路客貨運站,由於來往列車都要在市區內穿行,因而影響較大,尤其是在客流量大時,其影響是不容忽視。地下鐵路的雜訊來源與火車相似。因車輛在地道內行駛,雜訊不易散失,對車廂內的人干擾較大。據英國實測,車廂內開窗時雜訊高達102分貝。
水陸交通運輸雜訊,雖然影響面廣,但從直接造成顯著的危害來說,還是空運的噪音。飛機處在內燃機時期,空運雜訊並不突出。但在噴氣機出現後,空運雜訊才漸漸地產生較大的影響。這一方面是噴氣機雜訊聲級較大,另一方面也是空運日趨繁忙的結果。事實上,機場不僅是飛機升降時產生雜訊,而且機場地勤保養和飛機試運轉時也會產生強烈的雜訊,對附近居民的影響非常大。當大型噴氣客機起飛時,跑道兩側1千米內語言通訊都受到干擾,4千米范圍內人民不能休息和睡眠。
工業雜訊
工業雜訊主要來自生產和各種工作過程中機械振動、摩擦、撞擊以及氣流擾動而產生的聲音。城市中各種工廠的生產運轉以及市政和建築施工所造成的雜訊振動,其影響雖然不及交通運輸廣,但局部地區的污染卻比交通運輸嚴重得多。因此,這些雜訊振動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也應予重視。
生活雜訊
生活雜訊主要指街道和建築物內部各種生活設施、人群活動等產生的聲音。如在居室中,兒童哭鬧,大聲播放收音機、電視和音響設備;戶外或街道人聲喧嘩,宣傳或做廣告用高音喇叭等。這些雜訊又可以分為居室噪音和公共場所噪音兩類,它們一般在80分貝以下,對人沒有直接生理危害,但都能幹擾人們交談、工作、學習和休息。
雜訊的危害與防治
雜訊的危害
科學家們已經全面研究了雜訊對生物和人類的影響。如小白鼠在160分貝的環境中,幾分鍾就會死亡。人在噴氣發動機5米處,幾分鍾就變成聾子。一般認為40分貝是正常的環境聲音,在此以上就是有害的雜訊。
雜訊的危害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雜訊對睡眠的干擾 人類有近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是人類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維持健康的一個重要條件。但環境雜訊會使人不能安眠或被驚醒,在這方面,老人和病人對噪音干擾更為敏感。當睡眠被干擾後,工作效率和健康都會受到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連續雜訊可以加快熟睡到輕睡的回轉,使人多夢,並使熟睡的時間縮短;突然的雜訊可以使人驚醒。一般來說,40分貝大連續雜訊可使10%的人受到影響;70分貝可影響50%;而突發動雜訊在40分貝時,可使10%的人驚醒,到60分貝時,可使70的人驚醒。長期干擾睡眠會造成失眠、疲勞無力、記憶力衰退,以至產生神經衰弱癥候群等。在高噪音環境里,這種病的發病率可達50^-60%以上。
(2)雜訊對語言交流的干擾 雜訊對語言交流的影響,來自雜訊對聽力的影響。這種影響,輕則降低交流效率,重則損傷人們的語言聽力。研究表明,30分貝以下屬於非常安靜的環境,如播音室、醫院等應該滿足這個條件。40分貝是正常的環境,如一般辦公室應保持這種水平。50-60分貝則屬於較吵的環境,此時腦力勞動受到影響,談話也受到干擾。當打電話時,周圍噪音達65分貝則對話有困難;在80分貝時,則聽不清除。在噪音達80-90分貝時,距離約0.15米也得提高嗓門才能進行對話。如果雜訊分貝數再高,實際上不可能進行對話。
(3)雜訊損傷聽覺 人短期處於雜訊環境時,即使離開雜訊環境,耳朵也會造成短期的聽力下降,但當回到安靜環境時,經過較短的時間即可以恢復。這種現象叫聽覺適應。如果長年無防護地在較強的雜訊環境中工作,在離開雜訊環境後聽覺敏感性的恢復就會延長,經數小時或十幾小時,聽力可以恢復。這種可以恢復聽力的損失稱為聽覺疲勞。隨著聽覺疲勞的加重會造成聽覺機能恢復不全。因此,預防雜訊性耳聾首先要防止疲勞的發生。一般情況下,85分貝以下的噪音不至於危害聽覺,而85分貝以上則可能發生危險。統計表明,長期工作在90分貝以上的雜訊環境中,耳聾發病率明顯增加。
(4)雜訊可引起多種疾病 雜訊除了損傷聽力以外,還會引起其他人身損害。噪音可以引起心緒不寧、心情緊張、心跳加快和血壓增高。噪音還會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減少,胃酸降低,從而易患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一些工業雜訊調查結果指出,勞動在高雜訊條件下的鋼鐵個人和機械車間個人比安靜條件下的個人循環系統發病率高。在強聲下,高血壓的人也多。不少人認為,20世紀生活中的噪音是造成心臟病的原因之一。長期在雜訊環境下工作,對神經功能也會造成障礙。實驗室條件下人體實驗證明,在雜訊影響下,人腦電波可發生變化。噪音可引起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的平衡,從而導致條件下反射的異常。有的患者會引起頑固性頭痛、神經衰弱和腦神經機能不全等。症狀表現與接觸的雜訊強度有很大關系。例如,當噪音在80-85分貝時,往往很易激動、感覺疲勞,頭痛多在顳額區;95-120分貝時,作業個人常前頭部鈍性痛,並伴有易激動、睡眠失調、頭暈、記憶力減退;噪音強到140-150分貝時不但引起耳病,而且發生恐懼和全身神經系統緊張性增高。
雜訊防治及管理措施
對雜訊污染的防治,一方面依靠雜訊控制技術的發展,另一方面還有賴於立法管理和政府的行政措施。特別是環境雜訊源的管理,對防治雜訊污染至關重要。
城市高樓家居降噪解決方案
降噪音三大步驟
1、控制噪音源-選用低噪音的設備,低噪音路面等
2、切斷噪音傳播路徑-門窗加隔音密封條,加一層真空隔音窗或中空通風隔音窗,加有源反波設備,路兩旁設置隔音屏障等
3、保護受噪音影響者-佩帶隔音耳塞等
1、對付噪音的最好辦法就是窗戶要嚴封,不管你是單層窗還是雙層窗,密封是最主要的。木桶的承載量是由最短的木片決定的,而隔音效果是由最弱的一環決定的。從現在的技術水平來說,用塑鋼窗來做為密封的手段是最有效的裝修方案。對於已經採用鋁合金的用戶,應該確保鋁合金的邊框的密封條的完好。相對而言,鋁合金窗的密封性要比塑鋼窗差。
2、窗戶密封解決了,下一步就是要使其更密封,畢竟隔音不是說密封了就行的,還得看密封性能。在塑鋼窗中採用中空玻璃就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因為最噪人的往往是高音部分,而高音是直線傳播的,用玻璃可以使其大部分反射,真空玻璃則可以使其沒有反射的部分消耗殞盡。但是要注意奸商把沒經過處理的雙層玻璃當真空玻璃賣給你。
3、通過使用厚質窗簾來可消耗部分聲音的能量,也是一種較簡單的辦法,當然並不是一件非常有效的辦法。
4、 對於振動摩擦這些中低音,我們可以採用地毯,織物甚至吸(隔)音棉等來減弱他們對室內的影響。在床腳加裝膠墊也可以減輕一定的振動感。同時床墊採用棕櫚墊也要比採用彈簧的席夢思好,當然,硬床板就更不用說了。
5、 現在有一些房子採用輕質磚(空心磚)做外牆,這些材料密封性較差,如果你所處公路邊對你影響很大的話,還可以在靠馬路的牆上做一道木方(輕鋼)加紙面石膏板內充吸(隔)音棉的夾層,然後再用牆紙之類的裝飾表面(當然也可以採用普通的牆漆處理表面)。
6、 當然,無論怎麼做隔音,也不要忘了適當的通風,太封閉的環境對睡眠一樣不健康。在面向噪音的一邊要防噪,對於背對的一邊也要適當地保持通風條件,當然適當地並不是要求你窗戶洞開,因為噪音的東西都有一定的回響的,它可能會影響你後面的樓宇又傳回來你所在的樓宇的。
以上的做法,是針對馬路邊的噪音而處理的,其實對於其他的噪音同樣有效。但一般來說,交通噪音是最主要的噪音種類,所以解決了交通噪音也就解決了其他的噪音。當然,對於打樁之類的噪音,有但不是長遠的,只能通過向環保局之類的機構投訴來解決,畢竟打樁聲音的強度太大,一般的隔音措施較難防範,事實上也沒必要為了防止短期的噪音而去做試音室的隔音裝修標准。
另一方面,在購買房子時,也應該把噪音這方面的因素考慮進去。多在不同的時間觀察所要購買房屋的噪音環境並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影響的程度。
⑦ 雜訊對人的危害有哪些
隨著工業生產、交通運輸、城市建築的發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家庭設施(音響、空調、電視機等)的增多,環境雜訊日益嚴重,它已成為污染人類社會環境的一大公害,幾乎每個城市居民每天都要遭受雜訊之苦。什麼是雜訊?通俗地說,凡是使人煩躁的,討厭的,不需要的聲音都叫雜訊。音樂、歌聲,本來是美妙之音,但對於正在睡眠的人來說,是吵鬧的、不需要的聲音,所以也是雜訊。人們過去只注意雜訊對聽力的影響,而忽略了它對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均有影響,所以稱它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葯」。雜訊對人的危害主要有:
1?干擾休息和睡眠。休息和睡眠是人們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和維持健康的必要條件。但雜訊使人不得安寧,難以休息和入睡。當人輾轉不能入睡時,便會心態緊張,呼吸急促,脈搏跳動加劇,大腦興奮不止,第二天就會感到疲倦,或四肢無力。從而影響到工作和學習,久而久之,就會得神經衰弱症,表現為失眠、耳鳴、疲勞。
2?損傷聽覺、視覺器官。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從飛機上下來或從轟鳴的車間里出來,耳朵總是嗡嗡作響,甚至聽不清說話聲音,過一會兒才會恢復,這種現象叫做聽覺疲勞。這是人體聽覺器官對外界環境的一種保護性反應。如果長時間遭受強烈雜訊作用,聽力就會減弱,進而導致聽覺器官的器質性損傷,可造成聽力下降。
3?對人體的生理影響。雜訊是一種惡性刺激物,長期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可使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抑制失調,條件反射異常,可出現頭暈、頭痛、耳鳴、多夢、失眠、心慌、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嚴重者,可產生精神錯亂。雜訊可引起植物自主系統功能紊亂,表現為血壓升高或降低,心率改變,心臟病加劇,雜訊會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減少,胃酸降低,胃蠕動減弱,食慾缺乏,可引起胃病和胃潰瘍。雜訊對人的內分泌機能也會產生影響,如導致女性性機能紊亂,月經失調,流產率增加等。雜訊對兒童的智力發育和心腦功能發育也有不利影響。
⑧ 雜訊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
什麼是雜訊:凡是使人感到厭煩、不需要或有損健康的聲音都稱為 雜訊(nose),即除了頻率和強度無規律的雜亂組合所形成的使人厭煩的聲音是噪音以外, 其他各種聲音,如談話的聲音或音樂,對於不需要的人來說,也屬於雜訊。
生產性雜訊的特性、種類及來源
在生產中,由於機器轉動、氣體排放、工件撞擊與摩擦所產生的雜訊,稱為生產性噪音或工業雜訊。它可歸納以下三類:機械性雜訊、流體動力性雜訊、電磁性雜訊。
雜訊的危害
1、雜訊對聽覺系統的影響主要表現為:聽力敏感度下降,聽閾提高,語言接受和信號辨別力變差,嚴重時可造成耳聾。
2、雜訊引起的聽閾位移分為暫時性和永久性兩種。一般是先出現聽覺適應,暫時性聽閾位移,屬於可恢復的生理改變。
3、繼續接觸高強度雜訊,就可能發生永久性聽閾位移,早期以影響高頻聽閾為主,時間延長會導致全頻受損,甚至雜訊性耳聾,屬於不可恢復的改變。
4、雜訊還會誘發多種其他疾病,如頭痛,頭暈,耳鳴,失眠,全身乏力等;對心血管等系統產生不良反應。
雜訊防護
1、 控制雜訊源:根據具體情況採取適當的措施,控制或消除雜訊源,採用無聲或低聲設備代替發出強雜訊的設備,這是從根本上解決雜訊危害的一種辦法。
2、控制雜訊的傳播:在雜訊傳播過程中,應用隔聲、吸聲、消聲和隔振與減振等技術,可以獲得較好效果。比如採用吸聲材料裝飾在車間的內表面,如牆壁或房頂,或在工作場所內懸掛吸聲體,吸收輻射和反射的聲能,使雜訊強度降低。具有較好的吸聲效果的材料有玻璃棉、礦渣棉、棉絮等。為了防止通過固體傳播的雜訊,必須在機器或振動體的基礎與地面、牆壁連聯接處設隔振或減震裝置。
3、個體防護:對於因各種原因,生產場所的雜訊強度暫時不能得到控制,或需要在特殊高雜訊條件下工作時,佩戴個人防護用品是保護聽覺器官的一項有效措施。
4、健康監護:定期對接觸雜訊的工人進行健康檢查,特別是聽力檢查,觀察聽力變化情況,以便早期發現聽力損傷,及時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雜訊作業工人應進行就業前體檢,取得聽力的基礎材料,凡是有聽覺器官疾患、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器質性疾患或自主神經功能失調者,不宜參加強雜訊作業。
5、管理措施:雜訊作業工人應適當安排工間休息,休息時應離開雜訊環境,以消除聽覺疲勞。應經常檢測車間雜訊,監督檢查預防措施執行情況及效果。
所以,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小瞧了雜訊,一定要保護好我們的耳朵和身體。工作過程中如果有雜訊存在,請務必正確配戴合格的耳塞或耳罩,不要長時間待在雜訊環境中,用人單位在安排生產時,應盡量減少勞動者在雜訊工作場所中的時間。除此之外,喜歡聽音樂的朋友,生活中請盡量減少佩戴耳機的時間哦。音樂雖然好聽,聲音過大,一樣會傷害你的耳朵。
⑨ 雜訊的危害有哪幾種
1.1 雜訊的危害
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現代工業、交通運輸的發展,雜訊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已成為世界范圍內公認的四大主要環境污染(雜訊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以及固體廢棄物污染)之一,嚴重威脅著人類的身心健康及生存環境。有資料顯示,長期暴露在高雜訊環境下,人們會出現聽覺疲勞(如臨床上報道的雜訊聾)、疲乏無力、焦慮煩躁等症狀。雜訊會使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加速心臟衰老,甚至直接導致某些疾病的發生(如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疾病等)。在工業領域,強烈的雜訊會導致機器、設備及某些工業結構的聲疲勞,長期作用將會縮短其使用壽命,甚至發生生產事故。另外,雜訊的影響在軍事領域也一直備受關注,雜訊問題將會影響某些技術兵器的作戰性能。例如,對於魚雷、水雷、潛艇、水面艦艇等武器,過大的自雜訊不僅影響自身神吶系統的工作,降低其有效作用距離,而且其輻射雜訊降低了自己的隱蔽性,是導致受到敵方攻擊的最主要因素。
2010年5月5--7日在上海舉辦的全球華人科學家環境論壇上,方丹群、田靜、張斌、孫家麒等雜訊控制專家一致認為「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應當重視雜訊問題。經大家反復討論,起草了國內外雜訊控制專家對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中關於加強環境雜訊管理和控制的建議和呼籲。呼籲中指出:隨著現代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雜訊污染越來越嚴重,已經成為現代重要公害之一。紐約、倫敦、東京等城市都曾有過雜訊投訴量在每年各類環境污染方面的案件中占首位的報告,中國的雜訊污染也相當嚴重。根據《2008年中國環境統計年表》中2001-2008年環境信訪工作情況的統計數據表明,2001-2006年雜訊與振動信訪數量居首位,2007-2008年,雜訊與振動信訪稍低於大氣污染信訪排名第二位。因雜訊污染問題引發的糾紛和沖突、群體性抗議時有發生,甚至導致人員傷亡事件。據2009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告》中公布的「公眾對環境狀況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受訪公眾對城市和農村環境狀況滿意度最高的均是飲用水質量,最低的分別為環境雜訊和垃圾處理」。因此,雜訊問題不再單純是城市的環境問題,在農村地區同樣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雜訊問題已發展成為制約人們生活質量提高、影響和諧社會建設的社會問題。
2010年12月15日,國家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國務院11個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加強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鄉聲環境質量的指導意見》。文件指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國環境雜訊污染影響日益突出,環境雜訊污染糾紛頻發。解決環境雜訊污染問題是貫徹落實科技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是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的重要內容。文件第二十三條強調:應加強科技研究與開發,加大對聲環境質量改善技術研發的支持,通過科技計劃,依託行業主管部門,充分利用相關科研機構、高校、企業雜訊振動研究基礎,研究雜訊控制技術。
因此,無論在軍事領域還是民用領域,雜訊控制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研究方向,如何有效地減小控制環境雜訊,是我們所面臨的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2 雜訊的無源控制方法
所謂雜訊控制,就是針對控制對象的性質、工作環境和控制要求,運用各種雜訊控制原理來減小或消除有害雜訊效應。從策略上來講,雜訊控制可以從雜訊源、雜訊傳播途徑和雜訊接受者三個方面入手。傳統的雜訊控制採用無源控制方式,諸如吸收、隔離、阻尼以及結構消聲等方法,其降噪機理在於通過雜訊聲波與聲學材料或聲學結構的相互作用來實現聲能的衰減,稱為無源雜訊控制。
1.2.1 吸聲降噪
吸聲降噪主要用於室內降噪,是指採用吸聲材料或者吸收聲能,從而降低雜訊強度的方法。通常用吸聲材料或結構的吸聲性能,其定義為吸收的聲能與入射的總聲能之比,即a=E a/E i 式中 E i —入射聲能;Ea —被材料或結構吸收的聲能。
吸聲系數a始終是小於1的。A越大,吸收的聲能越多,表明材料或結構的戲聲性能越好。
常見的吸聲材料主要指多孔吸聲材料,如玻璃棉、岩棉、及泡沫塑膠等。其吸聲機理在於多孔材料具有大量的內外連通的微小孔隙和孔洞。當聲波入射到多孔材料上,聲波能順著孔隙進入材料內部,引起孔隙中空氣分子的振動。由於空氣的粘滯阻力、空氣分子與孔隙壁的摩擦,聲能轉化為摩擦熱能而吸聲。
對於吸聲結構來說,所用材料本身可以不具有明顯的吸聲特性,但材料經打孔、開縫等簡單的機械加工和表面處理後,製成某種結構兒具有吸聲性能。如穿孔石膏板、空間吸聲體及吸聲尖劈等。
在車間、廠房、機場大廳等場合,聲波在室內傳播時,被牆壁、天花板、地板等障礙物反射,形成混響聲場。通過在室內布置吸聲材料,可以使混響聲被吸掉,降低室內噪音。吸聲降噪最多可以獲得10~15dB的降噪量。
1.2.2 隔聲降噪
把產生雜訊的機器設備等雜訊源封閉在一個小的空間,使它與周圍環境隔開,以減少雜訊對環境的影響,這種做法叫做隔聲。隔聲屏障和隔聲罩是主要的兩種設計,其他隔聲結構還有:隔聲室、隔聲牆、隔聲幕、隔聲門等。
隔聲屏障主要用於阻擋直達聲的傳播。在聲源和接收者之間插入一個設施,使聲波傳播有一個顯著的附加衰減,從而減弱接收者所在的一定區域內的雜訊影響。隔聲屏障主要用於室外。隨著公路交通雜訊污染日益嚴重,有些國家大量採用各種形式的屏障來降低交通雜訊。鐵路旁的隔聲屏障設施,可減低列車通過的產生的雜訊對居民的影響。
隔聲罩是用來阻隔機器設備等雜訊源向外輻射雜訊的罩子,可以和機器的外殼結合在一起,也可以是和機器分開的單獨罩。隔聲罩通常是具有隔聲、吸聲、阻尼、隔振和通風、消聲等功能的綜合體。隔聲罩主要由罩板、阻尼塗料和吸聲層構成,其結構可以是完全封閉的,可以留有必要的開口、活門或觀察孔。小的隔聲罩只有幾厘米大小,而最大的可高達幾十米。工廠車間的隔聲罩設施將產生雜訊的機器封閉在特定的空間內,降低機器雜訊對車間內從事作業工人的聽力損傷。
1.2.3 消聲器降噪
消聲器是阻止聲音傳播而允許氣流通過的一種器件,是消除空氣動力性雜訊的重要措施。消聲器通常安裝在空氣動力設備(如鼓風機、空壓機、鍋爐排氣口、發電機、水泵等排氣口再說較大的設備)的氣流通道上或進、排氣系統中的降低雜訊的裝置。
根據消聲機理,無源消聲器可以分為阻性消聲器、抗性消聲器、阻抗復合式消聲器、微穿孔板消聲器、小孔消聲器等。
①阻性消聲器主要是利用多孔吸聲材料來降低雜訊。把吸聲材料固定在氣流通道的內壁上或按照一定方式在管道中排列,就構成了阻性消聲器。當聲波進入阻性消聲器時,一部分聲能在多孔材料的孔隙中摩擦而轉化成熱能耗散掉,是通過消聲器的聲波減弱。
②抗性消聲器是由突變界面的管和室組合而成的,好像是一個聲學濾波器,每一個帶管的小室是濾波器的一個網孔,有自己的固有頻率。當包含有各種頻率成分的聲波進入第一個短管時,只有在第一個網孔固有頻率附近的某些頻率的聲波才能通過網孔到達第二個短管扣,而另外一些頻率的聲波則不可能通過網孔。只能在小室中來回反射,因此,我們稱這種對聲波有濾波功能的結構為聲學濾波器。選取適當的管和室進行組合,就可以濾掉某些頻率成分的雜訊,從而達到消聲的目的。
③阻抗復合式消聲器由阻性結構和抗性結構按照一定的方式組合構成。
④微穿孔板消聲器一般是用厚度小於1mm的純金屬板製作,在薄板商用孔徑小於1mm的鑽頭穿孔,穿孔率為1%~3%。選擇不同的穿孔率和板厚不同的腔深,就可以控制消聲器的頻譜性能,使其在需要的頻率范圍內獲得良好的消聲效果。
⑤小孔消聲器的結構是一根末端封閉的直管,管壁上鑽有很多小孔。小孔消聲器的原理是以噴氣雜訊的頻譜為依據的,如果保持噴口的總面積不變而用很多小噴口來代替,當氣流經過小孔時、噴氣雜訊的頻譜就會移向高頻或超高頻,使頻譜中的可聽聲成分明顯降低,從而減少對人的干擾和傷害。
1.3 雜訊的有緣控制方法
一般來說,上述的無源控制方法對中、高頻雜訊具有較好的控制效果,但對低頻雜訊效果不大,並且這些方法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安裝維護、設備笨重、體積龐大等缺點。為此,人們開始尋找新的控制方法以彌補無源控制方法的不足,於是有源雜訊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ANC)技術應運而生。從理論上說,有源雜訊控制(又稱主動雜訊控制)在低頻范圍內可以達到很高的降噪量。同時可以使整個系統體積很小,便於設計和控制,具有很大的優越感。
1.3.1 有源雜訊控制的基本原理
有源雜訊控制的基本原理是基於聲波的相消干涉原理,由德國物理學家Paul L e u g 在1933年率先提出的,並於1933年N、1936年分別在德國及美國獲得了專利。
L e u g專利中的管道雜訊有源控制,依據聲波的相消干涉原理,利用人為附加的次級聲源,使其發出的聲波與原有初級雜訊源發出的聲波形成相消干涉實現雜訊衰減。傳聲器,用於檢測雜訊並將其轉換為電信號,電信號由放大器放大,然後激勵揚聲器發生。揚聲器產生一個與初級聲波輻值相等、相位相反的次級聲波。二者相互抵消。這樣,在管道下游形成一個局部靜音區。
為了獲得良好的消噪效果,需准確確定聲波從傳聲器傳播至揚聲器所需要的時間,且放大器應具備良好的輻頻和相頻特性。一般認為,L e u g的系統是最早的前饋有源雜訊控制系統,為有源消聲的蓬勃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但是,在20世紀30年代,當時的電子技術水平難以滿足上述要求,因此L e u g的理想未能付諸實現,在此後近20年的時間里被束之高閣。
⑩ 噪音對人的危害有多大
雜訊的危害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雜訊對睡眠的干擾 人類有近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是人類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維持健康的一個重要條件。但環境雜訊會使人不能安眠或被驚醒,在這方面,老人和病人對噪音干擾更為敏感。當睡眠被干擾後,工作效率和健康都會受到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連續雜訊可以加快熟睡到輕睡的回轉,使人多夢,並使熟睡的時間縮短;突然的雜訊可以使人驚醒。一般來說,40分貝大連續雜訊可使10%的人受到影響;70分貝可影響50%;而突發動雜訊在40分貝時,可使10%的人驚醒,到60分貝時,可使70的人驚醒。長期干擾睡眠會造成失眠、疲勞無力、記憶力衰退,以至產生神經衰弱癥候群等。在高噪音環境里,這種病的發病率可達50^-60%以上。
(2)雜訊對語言交流的干擾 雜訊對語言交流的影響,來自雜訊對聽力的影響。這種影響,輕則降低交流效率,重則損傷人們的語言聽力。研究表明,30分貝以下屬於非常安靜的環境,如播音室、醫院等應該滿足這個條件。40分貝是正常的環境,如一般辦公室應保持這種水平。50-60分貝則屬於較吵的環境,此時腦力勞動受到影響,談話也受到干擾。當打電話時,周圍噪音達65分貝則對話有困難;在80分貝時,則聽不清除。在噪音達80-90分貝時,距離約0.15米也得提高嗓門才能進行對話。如果雜訊分貝數再高,實際上不可能進行對話。
(3)雜訊損傷聽覺 人短期處於雜訊環境時,即使離開雜訊環境,耳朵也會造成短期的聽力下降,但當回到安靜環境時,經過較短的時間即可以恢復。這種現象叫聽覺適應。如果長年無防護地在較強的雜訊環境中工作,在離開雜訊環境後聽覺敏感性的恢復就會延長,經數小時或十幾小時,聽力可以恢復。這種可以恢復聽力的損失稱為聽覺疲勞。隨著聽覺疲勞的加重會造成聽覺機能恢復不全。因此,預防雜訊性耳聾首先要防止疲勞的發生。一般情況下,85分貝以下的噪音不至於危害聽覺,而85分貝以上則可能發生危險。統計表明,長期工作在90分貝以上的雜訊環境中,耳聾發病率明顯增加。
(4)雜訊可引起多種疾病 雜訊除了損傷聽力以外,還會引起其他人身損害。噪音可以引起心緒不寧、心情緊張、心跳加快和血壓增高。噪音還會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減少,胃酸降低,從而易患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一些工業雜訊調查結果指出,勞動在高雜訊條件下的鋼鐵個人和機械車間個人比安靜條件下的個人循環系統發病率高。在強聲下,高血壓的人也多。不少人認為,20世紀生活中的噪音是造成心臟病的原因之一。長期在雜訊環境下工作,對神經功能也會造成障礙。實驗室條件下人體實驗證明,在雜訊影響下,人腦電波可發生變化。噪音可引起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的平衡,從而導致條件下反射的異常。有的患者會引起頑固性頭痛、神經衰弱和腦神經機能不全等。症狀表現與接觸的雜訊強度有很大關系。例如,當噪音在80-85分貝時,往往很易激動、感覺疲勞,頭痛多在顳額區;95-120分貝時,作業個人常前頭部鈍性痛,並伴有易激動、睡眠失調、頭暈、記憶力減退;噪音強到140-150分貝時不但引起耳病,而且發生恐懼和全身神經系統緊張性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