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製造業強國有哪些
世界上製造業強國,美國第一,全世界最高精尖的科技幾乎都在這兒了。有人說日本德國怎麼厲害,那是民用的,你看看軍品吧。美國和其他國家有代差。
如果從量來說,中國製造業世界第一,呵呵。
世界上工業體系基本完備的除了中美以外,就只有日德了。(以前還有蘇聯)
按照製造業產值排名:中美日德
2. 世界上擁有最完整的工業體系是哪個國家
你要是說完整的核工業體系,哪么只有美國 俄羅斯 中國 法國 英國 日本。印度 和巴基斯坦還不具備這種能力,充其量只是有核武器而已,以色列就更不用說了,他在中東搞核武器已經是全球公開的秘密了。
3. 當今世界有多少個真正的工業化國家各國完成工業化所用的大致時間是多少
與國家的人口,管理方法都有關系,比如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5年就實現了工業化,基本各國都是都是10年左右。
真正的工業化國家是中日韓德國,英美雖然產業空心化了,但能力尚在。如果英美動員出舉國體制,到今天肯定還有救,所以英美還是算工業化國家,這些都是。
真正的工業化國家,評判的標准還是自主工業能力,注意,是自主!像越南孟加拉這樣只能代工,雖然能紡織,但縫紉機都沒法自主研發的國家,顯然不是工業化國家。
但紐西蘭這種放羊的,以及那些中東產油國,和一些賣資源的,礦山機械都要從外面進口,沒有一整套自主工業技術的,靠著資源,旅遊業或農業躺著吃飯的,人均gdp再高,也不是工業化國家。
工業化本質上並不難,唯一的問題是,你怎麼找到實現工業化的錢。
前幾年,我曾經參加過一個國內最先進某類型電機企業的收購談判,當時我跟著老闆去了他的廠房,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乃是一台台進口的極為昂貴生產設備。
我當時問老闆,這些設備國內可以不可以做?他說先進工業設備技術門檻很高,目前做不了,這類設備只能從少數幾個國家進口,不僅僅要掏培訓費,而且維護機器的費用也非常高。
更重要的是,西方出口的這些工業設備,乃是高利潤的商品,相比之下,中國做出的電機,則利潤相對有限——更壞的是,諸多中國廠商都購買了西方高價設備,相互惡性競爭,追逐稀薄的收益,以至於西方大賺特賺的同時,開工廠的中國老闆和工人們卻都活得非常非常辛苦。
這些親身經歷,讓我理解了很多東西。那就是工業化是非常非常昂貴的,而且先進工業化的發展離不開對英美西方的依賴,以及為什麼西方和中國企業roe差距這么大。
即:
後發國家的工業化,本質上都是大量購買西方工業設備,建立先進生產線,當然有的可能實現仿製,但產品無法與對手競爭——如蘇俄。
從滿清的洋務運動,到埃及阿里,再到明治維新,再到斯大林,以及當代中國,都是這樣實現工業化的。
而實現這種工業化最重要的基礎,就是離不開大量外匯的積累,只有能夠通過比較優勢賺取外匯,才能買入工業化時代更為剛需的西方工業設備和技術——而這就是西方貨幣為什麼更加硬通貨的另一個原因。
成功的後發國家工業化,最重要的基礎就是外匯賺取能力。
4. 當今世界,具備完備工業體系的國家是哪幾個
只有美國和中國有完全在民用,軍事,航天有完全自主的工業體系。
5. 當今世界有哪幾個國傢具備完備的工業體系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具備完善工業體系的國家
6. 世界上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有那些
我所知道的美國、中國。俄羅斯偏於重工業,英法德日這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是不是也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印度、巴西幾個少數發展中國家好像也有完整的工業體系。
7. 哪些國家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
中國最完整,全都有。美國相對很完整,歐盟看做整體的話排第三。嚴格來說,只有中國完全完整。(歐盟國家單獨拉出來都不行)
8. 二戰哪些國家有完整的工業體系,這樣的體系有什麼好處
二戰時期能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的國家一共只有八個左右,分別是美國、英國、蘇聯、法國、德國、日本、義大利以及捷克,工業化體系較為完整的國家在二戰中能過擁有較大的話語權,而且往往二戰的走勢都是由這些擁有相對完整工業體系國家所決定的。這些點也可以從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中推測一二,當然捷克在當時確實算是個例外但也情有可原,捷克在二戰前期就被德國佔領,畢竟捷克國土面積小,而且德國的閃電戰確實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綜上而言,擁有較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在二戰時期能夠擁有較大的話語權與主動權,並且在二戰中往往能夠更好的保存自身的實力。因此完整的工業體系對於一個國家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特殊時候往往可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9. 世界上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
美國,俄羅斯
10. 數據來說話,為什麼中國和美國是世界僅有兩個完整工業體系國家
如果要說完整的工業體系,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一個國家可以做到。按照聯合國對全球工業產業劃分,世界產業可以分為39個大類,19個中類,525個小類。目前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不僅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而且產值規模高居世界第一。
「我國已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工業增加值從1952年的120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0多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增長約971倍,年均增長11%。」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2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說,70年來,我國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
經過70年的不懈努力,我國躍升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和世界網路大國。苗圩用5個關鍵詞來概括70年工業發展的成就和亮點。
一、第一製造大國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0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超過美國成為製造業第一大國。2018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世界的份額達到28%以上,成為驅動全球工業增長的重要引擎。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當中,中國有220多種工業產品的產量居全球第一。
二、完整的工業體系
目前,我國已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形成了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三、創新驅動發展
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有效發明專利數達到了93.4萬件,比2004年增長了29.8倍。一些技術已經從過去的「跟跑」到「並跑」甚至向「領跑」邁進,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軌道交通設備、通信設備等產業已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四、兩化深度融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進一步加快,智能製造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的規模達到了31.3萬億元,居全球第二位。
五、中小企業蓬勃發展
70年來,我國的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蓬勃發展,在增加就業、穩定增長、促進創新方面發揮了獨特的重要作用,作為國民經濟生力軍的作用也日益凸顯。
截至2018年底,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超過3000萬家,個體工商戶數量超過7000萬戶,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中國已成為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