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兩次工業革命哪個最好

兩次工業革命哪個最好

發布時間:2025-04-26 20:02:38

㈠ 兩次工業革命比較,急急急!!!!!!!!!

開始時間
18世紀60年代
19世紀70年代
20世紀四五十年代
完成時間
19世紀上半期
19世紀末20初
正在進行
主要標志
蒸汽機的發明、改進及廣泛使用
電力的廣泛應用
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工程,生物技術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理論基礎
牛頓的力學
法拉第的電磁學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領先國家
英國
美、德
美國
對生產方式的影響
實現了生產方式的機械化
實現了生產方式的電氣化
實現了生產方式的自動化,並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進入的時代
蒸汽時代
電氣時代
網路信息時代
交通工具
汽船、火車
汽車、飛機
宇宙飛船
新興的部門

石油化工、汽車製造、電力工業
信息技術產業、核工業、航空航天工業、電子工業
主要發明(成果)

(最重要發明:蒸汽機)
瓦特改良蒸汽機
富爾頓發明汽船
斯蒂芬孫發明火車
(最重要發明:電機、內燃機)
愛迪生發明電燈、電報等,
卡爾·本茨發明內燃機、汽車
萊特兄弟發明飛機

(最重要發明:電子計算機)
1945年美國製成電子計算機
1957年10月蘇聯成功地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上太空
20世紀70年代現代化生物工程技術形成

動力能源
煤炭
電力、石油
核能
思考、啟示

1.科學技術已成為第一生產力,也是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4.我們要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不斷發展生產力,從根本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
5.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還不完善,必須實行改革,以適應和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
三次科技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政治上,英國工業革命後,為了掠奪原材料和市場,把侵略矛頭指向了中國,發動鴉片戰爭打開中國的大門,破壞中國的主權,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濟上,一方面使中國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另一方面是中國逐漸陷入資本主義市場。思想上,萌發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如林則徐、魏源、洋務派。
第二次科技革命後,資本主義進入到壟斷階段,加緊侵略和瓜分世界,落後的中國再次成為被掠奪的重要目標。列強通過一系列侵略活動,如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危機空前加重。民族資產階級發起了維新變法運動;由向西方學習軍事技術轉為學習制度,如嚴復、資產階級維新派。
帶來了經濟全球化,為我國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同時,全球經濟發展迅猛,而我國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科技、教育水平低,這就增加了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的難度。這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我國的對策
搶抓機遇,迎接挑戰,趨利避害;大力發展教育、科技事業,努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吸收人類一切優秀的科技成果,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青少年要樹立遠大理想,勤奮學習,立志成為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

㈡ 兩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是什麼

兩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①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後,歐美列強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工業產生,先進中國人開始向西方學習科學技術。

②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後,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狂潮,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人救亡圖存運動高漲。

兩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1、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時代。這場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

2、發名者多為一線工人,科技投入少。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1、自然科學、技術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成為社會發展進步的直接動力。

2、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在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展開,其影響迅速波及世界各地在一些後起的國家兩次工業革命同時進行。

3、它使資本主義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自由資本主義演變為壟斷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最終確立。

4、以電力、電機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電能成為佔主導地位的能源,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㈢ 兩次工業革命各有什麼特點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生產關系的變化導致社會矛盾激化,但這種矛盾並非完全是負面的,它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和進步。這一時期,封建社會中種植土地和擁有土地者之間的關系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使用機器和擁有機器者之間的生產關系。

相比之下,第二次工業革命則更加強調科學與技術的結合。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許多技術發明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而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融合。然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自然科學的新發展開始與工業生產緊密結合,科學在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扮演了更為重要的角色。

科學與技術的結合使得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這一時期的許多重要發明,如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的發明等,都離不開科學的支撐。可以說,科學的進步直接推動了生產力的飛躍。

進入20世紀後半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社會迎來了科技時代的到來。生物克隆技術和航天科技的出現,標志著科技的進步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有觀點認為,美國引發的金融危機雖然帶來了挑戰,但也為全球產業模式或產業結構轉型提供了機遇。

產業模式或產業結構的轉型往往成為新經濟、新產業時代的特徵,而技術革命往往伴隨著產業革命。自英國中西部啟動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歐美幾乎同期發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社會產業結構的形成與經濟的增長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

20世紀科技方法論從實證分析向系統綜合轉型,人工智慧和微電子技術的發展促進了電腦、電訊等信息產業革命(即信息革命、資訊革命),這不僅帶來了基因組計劃、生物信息學的發展,還推動了生物科技與產業革命的興起。

綜上所述,兩次工業革命各有其特點和發展方向,它們共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

㈣ 兩次工業革命的比較

兩次工業革命的比較:
1、特點:
①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而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自然科學新發展,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科學在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了更為重要作用,它與技術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成果。
②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重大發明也主要在英國,其他國家的進程相對緩慢,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資本主義國家,新技術的發明超出了一國范圍,其規模廣泛,發展也較為迅速。
③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日本等國尚未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兩次工業革命是交叉進行的,新的技術成果,便利了其經濟迅速發展。
2、影響:
①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代替了工場手工業,進入工業資本主義時期,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壟斷組織出現,資本主義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期。
②第一次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美國內戰,德、意統一,俄廢奴改革等,使資本主義制度在這些國家確立。同時向世界范圍擴展,廣大亞非拉地區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二次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世界殖民地被瓜分完畢,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
3、相同點:
a.它們都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又都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b.它們都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變化。第一次工業革命導致了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階級的出現,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
c.它們都促使資本主義國家對外侵略擴張。第一次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廣大亞非拉地區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二次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世界被瓜分完畢,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
4、不同點:
a.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發明來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與技術尚未真正的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自然科學的新發展,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科學與技術結合取得了巨大成果。
b.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於英國,其他國家工業革命的發展進程相對緩慢;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規模更加廣泛,發展比較迅速。
c.對尚未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國家來說,兩次工業革命是交叉進行的,既可吸收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成果,又可直接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其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

㈤ 兩次工業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的國家分別是什麼

一、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的是英國;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的是德國美國和日本 。
二、第一次工業革命和英國:
1、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18世紀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2、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英國的發明:
1765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織機」的出現首先在棉紡織業引發了發明機器,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1785年,瓦特製成的改良型蒸汽機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得到迅速推廣,大大推動了機器的普及和發展。人類社會由此進入了「蒸汽時代」。
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了「蒸汽機車」。
1825年,史蒂芬孫親自駕駛著一列托有34節小車廂的火車試車成功。從此人類的交通運輸頁進入一個以蒸汽為動力的時代。
1840年前後,英國的大機器生產基本上取代了傳統的工廠手工業,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18世紀末,工業革命逐漸從英國向西歐大陸和北美傳播。後來,有擴展到世界其他地區。
3、對英國的影響:
①工廠制度代替手工工場,大大發展了英國生產力。
②使英國資產階級力量壯大。
③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④使英國進入大機器生產時代,交通工具更加便利。
⑤英國成為最大的殖民國家和世界最強的國家。
三、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美、德、日:
1、第二次工業革命是指19世紀中期,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9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2、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英國固守第一次革命的成果,逐步落後,被美德超過。
①美國:第二次工業革命時美國採用最新技術和設備,經濟高速發展,19世紀末,工業生產躍居世界第一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逐漸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
②德國: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發明了內燃機、汽車,無軌電車等。經濟迅速崛起,德國後來居上超過英法。
③日本:日本沒有趕上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日本已經完成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日本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靠政府扶持建立一些近現代工業企業,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發展成為當時亞洲唯一的一個近代化的國家,成為世界強國。

閱讀全文

與兩次工業革命哪個最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如何改裝低趴 瀏覽:134
河池至百色汽車要多久 瀏覽:586
本科生在賓士4s店做銷售怎麼樣 瀏覽:910
汽車多久充滿電 瀏覽:918
工業風牆體如何處理 瀏覽:449
賓士e級與s級婚車價格差多少 瀏覽:54
兩座寶馬超跑多少錢 瀏覽:945
浙江汽車線束電話多少 瀏覽:85
常州汽車過戶需要多久 瀏覽:363
保定汽車年檢多少錢 瀏覽:42
汽車發動機cs35多少錢 瀏覽:287
奧迪q7有哨聲怎麼辦 瀏覽:767
奧迪a7攝像機怎麼拆 瀏覽:424
海景汽車屬於哪個品牌 瀏覽:673
奧迪q8報價多少 瀏覽:80
汽車油漆重新噴漆保質多久 瀏覽:85
工業鍋爐鏈帶怎麼換 瀏覽:850
黃閣工業園有哪些企業 瀏覽:99
奧迪s3和a4怎麼分 瀏覽:540
江門白沙工業區哪個廠好 瀏覽: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