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業設計包括哪些分類_工業設計的分類
工業設計分為產品設計、環境設計、傳播設計、設計管理4類:包括造型設計、機械設計、電路設計、服裝設計、環境規劃、室內設計、建築設計、UI設計、平面設計、包裝設計、廣告設計、動畫設計、展示設計、網站設計等。
工業設計又稱工業產品設計學,工業設計涉及到心理學,社會學,美學,人機工程學,機械構造,攝影,色彩學等。工業發展和勞動分工所帶來的工業設計,與其它藝術、生產活動、工藝製作等都有明顯不同,它是各種學科、技術和審美觀念的交叉產物。
機械設計是屬於工業設計里的。
(1)工業設計原理和實物會有哪些差距擴展閱讀:工業設計的社會分工:
1、人—產品—環境的中介
工業設計中的一個基本思想就是協調與統一,它不僅尋求產品內部的統一(美與有用性的統一),而且更尋求產品與人、產品與環境之協調一致。自然界銷寬有著其自己的規律,生物圈也是一樣,不容人們去破壞。然而現代工業文明的發展,有著使得人與環境的協調產生偏離正軌的趨向,而工業設計也就是人們為了處理這——問題時才產生的。所以工業設計從一開始,就必須考慮將要設計的產品會給環境和人帶來什麼結果,是否會給人帶來一種和諧的享受。
2、以機械化生產為手段
工業設計是以為他人服務為目的的,從這一點上講,它與藝術表現有著根本的區別。藝術創作不僅只是美學原理的運用過程,而且主要以自我表現為特徵。而設計反映的往往是社會的意志、用戶的需求。進一步講,它不是為少數人服務的.而是為絕大多數人服務的。這是大工業生產方式所決定的。
3、使用者
在企業的生產活動中,應該把為乎棚用戶提供優良的產品放在首位。但實際中往往不那麼令人如意。企業的目的是利潤,利潤的大小是企業成敗的標志。那麼怎樣協調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矛盾呢?那就是通過設計,合理的設計不僅繪用戶帶來滿意的產品,而且可以虧頃亮降低產品成本,增強企業利潤。工業設計決不犧牲使用者的利益,因為滿足他們的需求是工業設計的最高目的。
⑵ 機械類的工業設計與藝術類的工業設計有什麼區別
1,機械類工業設計和藝術類工業設計的課程核心是一樣的,都是instry design。需要培養的思維方向也是基本上一樣的,都是為了培養設計師的工作技能。
2,生源方面:
機械類工業設計,就是理工類工業設計。是從理工類高考考生中錄取的,少數學校需要美術加試,絕大部分錄取時不需要美術加試
藝術類工業設計,就是藝術類高考,(提前錄取批次)中錄取的,需要通過美術類藝術高考,高考總分中包含美術類的考分,錄取時高校會有藝術類加試。
3,教學方面:
理工類工業設計會有機械原理,機械製造基礎,力學等課程設置,在數學,機械制圖,工程材料等課程上,要求相對藝術類工業設計高
藝術類工業設計相對課程少一些,機械類課程大多數學校不對藝術類有要求,在數學、機械制圖等課程上的要求也會降低,有的學校會使用低難度的教材。但是藝術類課程的課時會比理工類的要多,要求也相應更高
4,學位:
如果是本科,理工類工業設計獲得的是工業學位,藝術類獲得的是文學學位。
PS:學位性質和專業所在的學院無關,藝術與設計學院、設計系,一樣可以頒發工學學位,機械學院、建築與設計學院,也可以頒發文學學位
5.就業:
理工類工業設計和藝術類工業設計的培養的都是設計師,不是工程師,也不是建築師,專業知識結構都是產品設計方向的。
兩種類型的學生畢業後都可以從事產品設計、工業設計相關的工作。
不同的是理工類工業設計,因為知識背景的原因,除了做產品外觀設計,還比較容易進入產品結構設計領域(這里的產品結構設計,和傳統的機械設計是不同的。學機械的學生無法直接應對產品設計中的結構設計工作)
藝術類工業設計,會有相當的比例轉到其他藝術設計領域,平面設計,環境設計,裝飾裝潢的等
理工類的學生中也有部分會因為接觸結構設計,逐漸演變成機械設計的同行。
總體來說,兩種工業設計只是在生源和教育背景上有所不同,實際的社會要求是很接近的,因為中國的工業設計體系很稚嫩,發展階段很初級,受傳統行業的影響很大,新思想和新概念在社會上的接受度還很差,所以國內對這兩種工業設計差異化認識會很明顯,這在國外是一種不同的情況,舉個例子:了解工業設計的人應該都知道apple的喬納森伊夫還有dyson的戴森,他們現在都是首屈一指的產品設計師,不同的學習背景不會造成什麼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