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塑料編織袋 的生產機器 一台大約多少錢,謝謝
塑料編織袋生產的機器並不是一台,它是由一個生產線組成的,總設備有13個之多,每一個設備的型號又分好幾種,所以它的價格也不是固定的。商家指導【國研塑料機械】
看樓主需要生產的產品檔次 設備好比汽車 低配的 一台1.8米拉絲機二手的15萬左右 圓織機二手的3千元左右 切割機新的才不到1萬 你需要一台拉絲機 20台圓織機 2台切割機 封底機更便宜 新的不到1千 買3台就夠了 一共大概23萬左右 前提是你得有廠房。
選擇專業的工程塑料機加工有很多相關方案,具體情況需要選擇專業廠家咨詢。如果想了解更多詳細信息,可以咨詢下上海坤長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上海坤長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是塑料精密零部件等產品專業生產加工的公司,擁有完整、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工廠佔地超2000平方米,加工設備為數控加工中心,數控車床等,工人有多年本行業加工經驗,加工精度高,能高效的完成客戶的訂單,確保了產品的質量和交貨的准時。在行業經營時間超過10年,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同時跟很多國際知名企業合作。能滿足不同客戶對於質量、交貨時間、價格等其他各方面不同的需求,讓客戶滿意。
(1)廣東工業化塑料製品多少錢擴展閱讀:
塑料成型加工設備是在橡膠機械和金屬壓鑄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自19世紀70年代出現聚合物注射成型工藝和簡單的成型設備以來,作為一個產業,直至20世紀30年代才獲得較快發展,塑料成型加工設備逐漸商品化,注射成型和擠出成型已成為工業化的加工方法。吹塑成型是僅次於注塑與擠出的第三大塑料成型方法,也是發展最快的一種塑料成型方法。
塑料成型機分類:
1、塑料注射成型機
塑料注射成型是一種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其設備稱塑料注射成型機,簡稱注塑機。塑料注射成型機是將熱塑性塑料和熱固性塑料製成各種塑料製品的主要成型設備。普通塑料注射成型機是指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加工熱塑性塑料的單螺桿或柱塞的卧式、立式或角式的單工位注塑機。
而其他類注射成型機如熱固性塑料、結構發泡、多組分、反應式、排氣式等注塑機,是指被加工物料和機器結構特徵都與普通塑料注射成型機有較大差別的一些注射成型機。全世界約有30%的塑料原料用於注塑成型,而注塑機約占塑料機械總產量的40%,並已成為塑料加工業和塑料機械行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塑料機械產品中增長最快、品種規格、生產數量最多的機種之一。
2、塑料擠出機
在塑料擠出成型設備中,塑料擠出機通常稱之為主機,而與其配套的後續設備塑料擠出成型機則稱為輔機。塑料擠出機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已由原來的單螺桿衍生出雙螺桿、多螺桿,甚至無螺桿等多種機型。塑料擠出機(主機)可以與管材、薄膜、捧材、單絲、扁絲、打包帶、擠網、板(片)材、異型材、造粒、電纜包覆等各種塑料成型輔機匹配,組成各種塑料擠出成型生產線,生產各種塑料製品。因此,塑料擠出成型機械,都是塑料加工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的機種之一。
3、塑料吹塑成型機
吹塑成型由兩個基本步驟構成:先成型型坯,後用壓縮空氣(與拉伸桿)來徑向吹脹(與軸向拉伸)型坯,使之貼緊(拉伸)吹塑模具型腔,把模腔的形狀與尺寸賦予製品,並冷卻之。
4、多層吹塑
成型有共擠出吹塑成型和共注射吹塑成型兩種;拉伸吹塑成型則有注射拉伸吹塑成型與擠出拉伸吹塑成型兩種。拉伸吹塑成型又可分為一步法和兩步法。
5、壓機和傳遞成型機
壓塑成型和傳遞成型是熱固性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用於壓塑成型的壓機和傳遞成型的傳遞成型機是熱固性塑料製成各種塑料製品的主要成型設備。壓機的作用在於通過塑料模對塑料施加壓力,如果採用固定模,還具有啟閉模具和頂出製品的作用。用於壓塑成型的壓機分為機動壓機和液壓機兩大類。由於機動壓機的製造、操作和修理均比液壓機復雜,又不適宜壓塑大型塑料製件,所以逐漸被淘汰。使用的壓機基本上都是液壓機。液壓機的施壓介質通常有油和水兩類,前者在中小型設備廣泛應用。傳遞成型設備可用與壓塑成型相同的液壓機,也可用專用的傳遞成型機。傳遞成型機實際上是具有兩個液壓缸的雙壓式液壓機。根據其結構可分為上下雙壓式和直角式兩種。
6、熱成型機
熱成型機塑料熱成型方法只有3種即陰模成型、陽模成型和對模成型。熱成型機械應能依照一定的程序重復熱成型生產循環,製造完全相同的產品。熱成型機的類型很多,有手動、半自動和自動化熱成型機。熱成型產品的體積大而數量少,適宜選用半自動或手動熱成型機。反之,產品的體積小而數量多,則選用自動化熱成型機比較合適。
『貳』 塑料鉚釘廠家及使用方法
在現今工業日益發展的新時期,新材料的應用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必然趨勢,造紙廠,印刷廠,紡織廠等各種廠家伴隨著生產規模擴大,產業升級,都離不開對於新的釘裝材料的更新。塑料鉚釘作為一種新型工業用材料,在生產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其作為一種塑料製品,在質量,價格,生產工藝方面也是各有差別,不同的塑料鉚釘倒到底該如何選擇呢,下面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塑料鉚釘的具體內容。
塑料鉚釘價格
塑料鉚釘安裝時無須使用安裝工具,手指按壓入安裝孔後,鉚釘利用自身彈性脹開,緊緊扣牢需要緊固的面板,用於連接塑料殼體、輕質板材、絕緣材料、電路板、或其他任何輕薄、質量輕的材料。
品牌:hkwasi廠家直銷塑料鉚釘/尼龍鉚釘/塑膠鉚釘 符合ROHS:¥0.01
品牌:elehk半圓頭鉚釘 塑料鉚釘 塑料柳釘白色黑色鉚釘廠家訂制發貨快:¥0.01
品牌:-JM塑料緊固件,螺絲、鉚釘,塑料汽車卡扣,傢具等裝配用膨脹螺絲:¥0.18
品牌:eyoo尼龍鉚釘 固定扣 塑料卡扣 塑料固定扣R型鉚釘 子母鉚釘:¥0.05
塑料鉚釘廠家
1.深圳市建達手袋配件有限公司是一家台資公司,生產各種塑膠產品為主的大規模生產商,產品廣泛用於各種膠袋,手袋,文具,服裝輔料,主要為:、塑膠四合扣,塑鋼扣,塑膠雞眼,塑料雞眼,塑膠拉頭,PVC氣嘴、水塞、手把、繩扣、PVC雞眼、塑料四合扣、PP塑料掛鉤
2.廣州市嘉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和工程技術服務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主要產品為高科技電子產業所用的原材料、燈飾配件、鋰電池配件、工業膠帶、塑料螺絲、塑料製品、尼龍扎帶、五金電子。公司通過ISO9000認證,6S管理,產品遠銷東南亞及國內要求ROHS產品的廠家。
3.深圳市亦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自有品牌EYOO,是集模具開發,注塑成型,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為一體的生產廠家,是LED燈座、PCB間隔柱、尼龍螺絲、PVC帽套、束線帶、電線固定座、測試點、端子台、橡膠墊、矽膠套管等產品專業生產加工的公司,擁有完整、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深圳市亦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誠信、實力和產品質量最優,信譽良好。
塑料鉚釘簡介
故名思意,塑料鉚釘是鉚釘的一個分支。其作用是對兩個分離的物件起到鉚合作用。大致原理與金屬鉚釘類似。而塑料鉚釘多半是利用尼龍材料本身的彈性和記憶性能,從而實現其功能。它一般是採用一定比例的NYLON66和NYLON6混合而達到相應的彈性以及拉拔力。
塑料鉚釘分類及各自特點
塑料鉚釘一般按照形制可分為單體式塑料鉚釘和分體式塑料鉚釘兩個大類。單體式塑料鉚釘只有一個部件,而分體式塑料鉚釘一般由兩個部件組成。在使用上分體式塑料鉚釘更加便於拆卸,可以重復使用。其鉚合原理一般是公件撐大母件起到鉚合的作用。一般有推式和螺紋式兩種結構。而單體式塑料鉚釘更依賴於尼龍材料本身的彈性而起到鉚合作用。
塑料鉚釘用途及使用方法
一般用於PC板及機板之固定,或者散熱器或者風扇固定,取代螺絲,不需工具即可完成裝配.特點是容易固定,提高生產效率。其具體使用方法是先將機板及被固定板鑽孔,再將尼龍鉚釘塞入,即可使兩板相結合。
塑料鉚釘性能指標
物理:
1.主要鉚合直徑和開孔徑的配合程度。2.標稱拉拔力。
化學:
1.耐酸性能2.耐鹼性能3.防火等級4.絕緣性能
塑料鉚釘優缺點
相對於普通金屬鉚釘,塑料鉚釘在化學性能和物理性能上有特殊性。在絕緣性,耐腐蝕酸鹼,等等優於常規鉚釘。且本身質量比較輕。相對於螺絲來說,塑料鉚釘在裝配速度上更加便捷,無需任何工具即可完成裝配。
當然它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拉拔力一般不如普通鉚釘和螺絲。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關於塑料鉚釘的相關內容,不同的塑料鉚釘的價格各不相等,質量工藝也各有不同。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需要在不同的廠家之間進行選擇,,以達到最好的使用效果。當然,塑料鉚釘在現今各種環境和各個廠家的的大規模使用也是市場工業化和科技進步的重要體現,只有不斷的追求創新,不斷的發展,我們的現代化水平才會不斷提升,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以上就是我們的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叄』 塑料的發展歷史
中國塑料工業經過長期的奮斗和面向全球的開放,已形成門類較齊全的工業體系,成為與鋼材、水泥、木材並駕齊驅的基礎材料產業,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其使用領域已遠遠超越上述三種材料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塑料工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
作為輕工行業支柱產業之一的塑料行業,近幾年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在保持較快發展速度的同時,經濟效益也有新的提高。塑料製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產值總額在輕工19個主要行業中位居第三,實現產品銷售率97.8%,高於輕工行業平均水平。
從合成樹脂、塑料機械和塑料製品生產來看,都顯示了中國塑料工業強勁的發展勢頭。 2007年1-12月,中國塑料製品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801815657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06%;2008年1-10月,中國塑料製品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788006448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16%。
從第一個塑料產品賽璐珞誕生算起,塑料工業迄今已有120年的歷史。
其發展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天然高分子加工階段這個時期以天然高分子,主要是纖維素的改性和加工為特徵。
1869年美國人 J.W.海厄特發現在硝酸纖維素中加入樟腦和少量酒精可製成一種可塑性物質,熱壓下可成型為塑料製品,命名為賽璐珞。1872年在美國紐瓦克建廠生產。
當時除用作象牙代用品外,還加工成馬車和汽車的風擋和電影膠片等,從此開創了塑料工業,相應地也發展了模壓成型技術。1903年德國人 A.艾興格林發明了不易燃燒的醋酸纖維素和注射成型方法。
1905年德國拜耳股份公司進行工業生產。在此期間,一些化學家在實驗室里合成了多種聚合物,如線型酚醛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等,為後來塑料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04年世界塑料產量僅有10kt,還沒有形成獨立的工業部門。合成樹脂階段這個時期是以合成樹脂為基礎原料生產塑料為特徵。
1909年美國人 L.H.貝克蘭在用苯酚和甲醛來合成樹脂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進展,取得第一個熱固性樹脂──酚醛樹脂的專利權。在酚醛樹脂中,加入填料後,熱壓製成模壓製品、層壓板、塗料和膠粘劑等。
這是第一個完全合成的塑料。1910年在柏林呂格斯工廠建立通用酚醛樹脂公司進行生產。
在40年代以前,酚醛塑料是最主要的塑料品種,約占塑料產量的2/3。主要用於電器、儀表、機械和汽車工業。
1920年以後塑料工業獲得了迅速發展。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德國化學家Н.施陶丁格提出高分子鏈是由結構相同的重復單元以共價鍵連接而成的理論和不熔不溶性熱固性樹脂的交聯網狀結構理論,1929年美國化學家 W.H.卡羅瑟斯提出了縮聚理論,均為高分子化學和塑料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同時,由於當時化學工業總的發展十分迅速,為塑料工業提供了多種聚合單體和其他原料。當時化學工業最發達的德國迫切希望擺脫大量依賴天然產品的局面,以滿足多方面的需求。
這些因素有力地推動了合成樹脂制備技術和加工工業的發展。第一個無色的樹脂是脲醛樹脂。
1928年,由英國氰氨公司投入工業生產。1911年,英國 F.E.馬修斯製成了聚苯乙烯,但存在工藝復雜、樹脂老化等問題。
1930年,德國法本公司解決了上述問題,在路德維希港用本體聚合法進行工業生產。在對聚苯乙烯改性的研究和生產過程中,已逐漸形成以苯乙烯為基礎,與其他單體共聚的苯乙烯系樹脂,擴展了它的應用范圍。
1931年,美國羅姆-哈斯公司以本體法生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製造出有機玻璃。1926年,美國 W.L.西蒙把尚未找到用途的聚氯乙烯粉料在加熱下溶於高沸點溶劑中,在冷卻後,意外地得到柔軟、易於加工、且富於彈性的增塑聚氯乙烯。
這一偶然發現打開了聚氯乙烯得以工業生產的大門。1931年德國法本公司在比特費爾德用乳液法生產聚氯乙烯。
1941年,美國又開發了懸浮法生產聚氯乙烯的技術。從此,聚氯乙烯一直是重要的塑料品種,它又是主要的耗氯產品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氯鹼工業的生產。
1939年,美國氰氨公司開始生產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的模塑粉、層壓製品和塗料。1933年英國卜內門化學工業公司在進行乙烯與苯甲醛高壓下反應的試驗時,發現聚合釜壁上有蠟質固體存在,從而發明了聚乙烯。
1939年該公司用高壓氣相本體法生產低密度聚乙烯。1953年聯邦德國 K.齊格勒用烷基鋁和四氯化鈦作催化劑,使乙烯在低壓下製成為高密度聚乙烯,1955年聯邦德國赫斯特公司首先工業化。
不久,義大利人 G.納塔發明了聚丙烯,1957年義大利蒙特卡蒂尼公司首先工業生產。從40年代中期以來,還有聚酯、有機硅樹脂、氟樹脂、環氧樹脂、聚氨酯等陸續投入了工業生產。
塑料的世界總產量從1904年的10kt,猛增至1944年的600kt,1956年達到3.4Mt。隨著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等通用塑料的發展,原料也從煤轉向了以石油為主,這不僅保證了高分子化工原料的充分供應,也促進了石油化工的發展,使原料得以多層次利用,創造了更高的經濟價值。
大發展階段在這一時期通用塑料的產量迅速增大,聚烯烴塑料在70年代又有聚1-丁烯和聚 4-甲基-1-戊烯投入生產。形成了世界上產量最大的聚烯烴塑料系列。
同時出現了多品種高性能的工程塑料。1958~1973年的16年中,塑料工業處於飛速發展時期,1970年產量為30Mt。
除產量迅速猛增外,其特點是:①由單一的大品種通過共聚或共混改性,發展成系列品種。如聚氯乙烯除生產多種牌號外,還發展了氯化聚氯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共混或接枝共聚改性的抗沖擊聚氯乙烯等。
②開發了一系列高性能的工程塑料新品種。如聚甲醛、聚碳酸酯、ABS 樹酯、聚苯醚、聚醯亞胺等。
③廣泛採用增強、復合與共混等新技術,賦予塑料以更優異的綜合性能,擴大了應用范圍。1973年後的10年間,能源危機影響了塑料工業的發展速度。
70年代末,各主要塑料品種的世界年總產量分別為:聚烯烴19Mt,聚氯乙烯超過100kt,聚苯乙烯接近80kt,塑料總產量為63.6Mt。1982年開始復甦。
1983年起塑料工業超過歷史最高水平,產量達72Mt。目前,以塑料為。
從第一個塑料產品賽璐珞誕生算起,塑料工業迄今已有120年的歷史。
其發展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天然高分子加工階段這個時期以天然高分子,主要是纖維素的改性和加工為特徵。
1869年美國人 J.W.海厄特發現在硝酸纖維素中加入樟腦和少量酒精可製成一種可塑性物質,熱壓下可成型為塑料製品,命名為賽璐珞。1872年在美國紐瓦克建廠生產。
當時除用作象牙代用品外,還加工成馬車和汽車的風擋和電影膠片等,從此開創了塑料工業,相應地也發展了模壓成型技術。1903年德國人 A.艾興格林發明了不易燃燒的醋酸纖維素和注射成型方法。
1905年德國拜耳股份公司進行工業生產。在此期間,一些化學家在實驗室里合成了多種聚合物,如線型酚醛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等,為後來塑料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04年世界塑料產量僅有10kt,還沒有形成獨立的工業部門。合成樹脂階段這個時期是以合成樹脂為基礎原料生產塑料為特徵。
1909年美國人 L.H.貝克蘭在用苯酚和甲醛來合成樹脂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進展,取得第一個熱固性樹脂──酚醛樹脂的專利權。在酚醛樹脂中,加入填料後,熱壓製成模壓製品、層壓板、塗料和膠粘劑等。
這是第一個完全合成的塑料。1910年在柏林呂格斯工廠建立通用酚醛樹脂公司進行生產。
在40年代以前,酚醛塑料是最主要的塑料品種,約占塑料產量的2/3。主要用於電器、儀表、機械和汽車工業。
1920年以後塑料工業獲得了迅速發展。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德國化學家Н.施陶丁格提出高分子鏈是由結構相同的重復單元以共價鍵連接而成的理論和不熔不溶性熱固性樹脂的交聯網狀結構理論,1929年美國化學家 W.H.卡羅瑟斯提出了縮聚理論,均為高分子化學和塑料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同時,由於當時化學工業總的發展十分迅速,為塑料工業提供了多種聚合單體和其他原料。當時化學工業最發達的德國迫切希望擺脫大量依賴天然產品的局面,以滿足多方面的需求。
這些因素有力地推動了合成樹脂制備技術和加工工業的發展。第一個無色的樹脂是脲醛樹脂。
1928年,由英國氰氨公司投入工業生產。1911年,英國 F.E.馬修斯製成了聚苯乙烯,但存在工藝復雜、樹脂老化等問題。
1930年,德國法本公司解決了上述問題,在路德維希港用本體聚合法進行工業生產。在對聚苯乙烯改性的研究和生產過程中,已逐漸形成以苯乙烯為基礎,與其他單體共聚的苯乙烯系樹脂,擴展了它的應用范圍。
1931年,美國羅姆-哈斯公司以本體法生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製造出有機玻璃。1926年,美國 W.L.西蒙把尚未找到用途的聚氯乙烯粉料在加熱下溶於高沸點溶劑中,在冷卻後,意外地得到柔軟、易於加工、且富於彈性的增塑聚氯乙烯。
這一偶然發現打開了聚氯乙烯得以工業生產的大門。1931年德國法本公司在比特費爾德用乳液法生產聚氯乙烯。
1941年,美國又開發了懸浮法生產聚氯乙烯的技術。從此,聚氯乙烯一直是重要的塑料品種,它又是主要的耗氯產品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氯鹼工業的生產。
1939年,美國氰氨公司開始生產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的模塑粉、層壓製品和塗料。1933年英國卜內門化學工業公司在進行乙烯與苯甲醛高壓下反應的試驗時,發現聚合釜壁上有蠟質固體存在,從而發明了聚乙烯。
1939年該公司用高壓氣相本體法生產低密度聚乙烯。1953年聯邦德國 K.齊格勒用烷基鋁和四氯化鈦作催化劑,使乙烯在低壓下製成為高密度聚乙烯,1955年聯邦德國赫斯特公司首先工業化。
不久,義大利人 G.納塔發明了聚丙烯,1957年義大利蒙特卡蒂尼公司首先工業生產。從40年代中期以來,還有聚酯、有機硅樹脂、氟樹脂、環氧樹脂、聚氨酯等陸續投入了工業生產。
塑料的世界總產量從1904年的10kt,猛增至1944年的600kt,1956年達到3.4Mt。隨著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等通用塑料的發展,原料也從煤轉向了以石油為主,這不僅保證了高分子化工原料的充分供應,也促進了石油化工的發展,使原料得以多層次利用,創造了更高的經濟價值。
大發展階段在這一時期通用塑料的產量迅速增大,聚烯烴塑料在70年代又有聚1-丁烯和聚 4-甲基-1-戊烯投入生產。形成了世界上產量最大的聚烯烴塑料系列。
同時出現了多品種高性能的工程塑料。1958~1973年的16年中,塑料工業處於飛速發展時期,1970年產量為30Mt。
除產量迅速猛增外,其特點是:①由單一的大品種通過共聚或共混改性,發展成系列品種。如聚氯乙烯除生產多種牌號外,還發展了氯化聚氯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共混或接枝共聚改性的抗沖擊聚氯乙烯等。
②開發了一系列高性能的工程塑料新品種。如聚甲醛、聚碳酸酯、ABS 樹酯、聚苯醚、聚醯亞胺等。
③廣泛採用增強、復合與共混等新技術,賦予塑料以更優異的綜合性能,擴大了應用范圍。1973年後的10年間,能源危機影響了塑料工業的發展速度。
70年代末,各主要塑料品種的世界年總產量分別為:聚烯烴19Mt,聚氯乙烯超過100kt,聚苯乙烯接近80kt,塑料總產量為63.6Mt。1982年開始復甦。
1983年起塑料工業超過歷史最高水平,產量達72Mt。目前,以塑料為主體的合。
一個攝影師在暗房裡的實驗導致了最初的塑料的產生。亞歷山大·帕克斯有許多愛好,攝影是其中之一。19世紀時,人們還不能夠像今天這樣購買現成的照相膠片和化學葯品,必須經常自己製作需要的東西。所以每個攝影師同時也必須是一個化學家。
攝影中使用的材料之一是「膠棉」,它是一種「硝棉」溶液,亦即在酒精和醚中的硝酸鹽纖維素溶液。當時它被用於把光敏的化學葯品粘在玻璃上,來製作類似於今天照相膠片的同等物。
在19世紀50年代,帕克斯查看了處理膠棉的不同方法。一天,他試著把膠棉與樟腦混合。使他驚奇的是,混合後產生了一種可彎曲的硬材料。帕克斯稱該物質為「帕克辛」,那便是最早的塑料。
帕克斯用「帕克辛」製作出了各類物品:梳子、筆、紐扣和珠寶印飾品。然而,帕克斯不大有商業意識,並且還在自己的商業冒險上賠了錢。20世紀時,人們開始挖掘塑料的新用途。幾乎家庭里的所有用品都可以由某種塑料製造出來。
繼續發展帕克斯的成果並從中獲利就留給其他發明家去做了。約翰·韋斯利·海亞特這個來自紐約的印刷工在1868年看到了這個機會,當時一家製造檯球的公司抱怨象牙短缺。海亞特改進了製造工序,並且給了「帕克辛」一個新名稱—「賽璐珞」(假象牙—譯注)。他從檯球製造商那裡得到了一個現成的市場,並且不久後就用塑料製作出各種各樣的產品。
早期的塑料容易著火,這就限制了用它製造產品的范圍。第一個能成功地耐高溫的塑料是「貝克萊特」(即酚酣塑料—譯注)。利奧 ·貝克蘭德在1909年獲得了該項專利。
1909年,美國的貝克蘭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20世紀30年代,尼龍又問世了,被稱為是「由煤炭、空氣和水合成,比蜘蛛絲細,比鋼鐵堅硬,優於絲綢的纖維」。它們的出現為此後各種塑料的發明和生產奠定了基礎。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塑料的原料以石油取代了煤炭,塑料製造業也得到飛速的發展。
塑料是一種很輕的物質,用很低的溫度加熱就能使它變軟,隨心所欲地做成各種形狀的東西。塑料製品色彩鮮艷,重量輕,不怕摔,經濟耐用,它的問世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方便,也極大地推動了工業的發展。
然而,塑料的發明還不到100年,如果說當時人們為它們的誕生欣喜若狂,現在卻不得不為處理這些充斥在生活中,給人類生存環境帶來極大威脅的東西而煞費苦心了。
塑料是從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學石油產品,一旦生產出來很難自然降解。塑料理在地下200年也不會腐爛降解,大量的塑料廢棄物填埋在地下,會破壞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板結,影響植物的生長。如果家畜誤食了混入飼料或殘留在野外的塑料,也會造成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
目前,中國塑料年產量為3O0萬噸,消費量在600萬噸以上。全世界塑料年產量為1億噸,如果按每年15%的塑料廢棄量計算,全世界年塑料廢棄量就是 1500萬噸,中國的年塑料廢棄量在100萬噸以上,廢棄塑料在垃圾中的比例佔到40%,這樣大量的廢棄塑料作為垃圾被埋在地下,無疑給本來就缺乏的可耕種土地帶來更大的壓力。
塑料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難以收拾的後患,人們把塑料給環境帶來的災難稱為『油色污染」。
目前,很多國家都採取焚燒(熱能源再生)或再加工製造(製品再生)的辦法處理廢棄塑料。這兩種辦法使廢棄塑料得到再生利用,達到了節約資源的目的。但由於廢棄塑料在焚燒或再加工時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氣體,污染環境,所以可以說廢棄塑料的處理至今仍是環保工作中令人頭疼的一大難題。
塑料工業發展史(卷名:化工) history of plastics instry 從第一個塑料產品賽璐珞誕生算起,塑料工業迄今已有120年的歷史。
其發展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 天然高分子加工階段 這個時期以天然高分子,主要是纖維素的改性和加工為特徵。
1869年美國人J。W。
海厄特發現在硝酸纖維素中加入樟腦和少量酒精可製成一種可塑性物質,熱壓下可成型為塑料製品,命名為賽璐珞。1872年在美國紐瓦克建廠生產。
當時除用作象牙代用品外,還加工成馬車和汽車的風擋和電影膠片等,從此開創了塑料工業,相應地也發展了模壓成型技術。 1903年德國人A。
艾興格林發明了不易燃燒的醋酸纖維素和注射成型方法。1905年德國拜耳股份公司進行工業生產。
在此期間,一些化學家在實驗室里合成了多種聚合物,如線型酚醛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等,為後來塑料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04年世界塑料產量僅有10kt,還沒有形成獨立的工業部門。
合成樹脂階段 這個時期是以合成樹脂為基礎原料生產塑料為特徵。1909年美國人L。
H。貝克蘭在用苯酚和甲醛來合成樹脂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進展,取得第一個熱固性樹脂──酚醛樹脂的專利權。
在酚醛樹脂中,加入填料後,熱壓製成模壓製品、層壓板、塗料和膠粘劑等。這是第一個完全合成的塑料。
1910年在柏林呂格斯工廠建立通用酚醛樹脂公司進行生產。在40年代以前,酚醛塑料是最主要的塑料品種,約占塑料產量的2/3。
主要用於電器、儀表、機械和汽車工業。 1920年以後塑料工業獲得了迅速發展。
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德國化學家Н。施陶丁格提出高分子鏈是由結構相同的重復單元以共價鍵連接而成的理論和不熔不溶性熱固性樹脂的交聯網狀結構理論,1929年美國化學家W。
H。卡羅瑟斯提出了縮聚理論,均為高分子化學和塑料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同時,由於當時化學工業總的發展十分迅速,為塑料工業提供了多種聚合單體和其他原料。當時化學工業最發達的德國迫切希望擺脫大量依賴天然產品的局面,以滿足多方面的需求。
這些因素有力地推動了合成樹脂制備技術和加工工業的發展。 第一個無色的樹脂是脲醛樹脂。
1928年,由英國氰氨公司投入工業生產。1911年,英國F。
E。馬修斯製成了聚苯乙烯,但存在工藝復雜、樹脂老化等問題。
1930年,德國法本公司解決了上述問題,在路德維希港用本體聚合法進行工業生產。在對聚苯乙烯改性的研究和生產過程中,已逐漸形成以苯乙烯為基礎,與其他單體共聚的苯乙烯系樹脂,擴展了它的應用范圍。
1931年,美國羅姆-哈斯公司以本體法生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製造出有機玻璃。 1926年,美國W。
L。西蒙把尚未找到用途的聚氯乙烯粉料在加熱下溶於高沸點溶劑中,在冷卻後,意外地得到柔軟、易於加工、且富於彈性的增塑聚氯乙烯。
這一偶然發現打開了聚氯乙烯得以工業生產的大門。 1931年德國法本公司在比特費爾德用乳液法生產聚氯乙烯。
1941年,美國又開發了懸浮法生產聚氯乙烯的技術。從此,聚氯乙烯一直是重要的塑料品種,它又是主要的耗氯產品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氯鹼工業的生產。
1939年,美國氰氨公司開始生產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的模塑粉、層壓製品和塗料。 1933年英國卜內門化學工業公司在進行乙烯與苯甲醛高壓下反應的試驗時,發現聚合釜壁上有蠟質固體存在,從而發明了聚乙烯。
1939年該公司用高壓氣相本體法生產低密度聚乙烯。1953年聯邦德國K。
齊格勒用烷基鋁和四氯化鈦作催化劑,使乙烯在低壓下製成為高密度聚乙烯,1955年聯邦德國赫斯特公司首先工業化。 不久,義大利人G。
納塔發明了聚丙烯,1957年義大利蒙特卡蒂尼公司首先工業生產。從40年代中期以來,還有聚酯、有機硅樹脂、氟樹脂、環氧樹脂、聚氨酯等陸續投入了工業生產。
塑料的世界總產量從1904年的10kt,猛增至1944年的600kt,1956年達到3。 4Mt。
隨著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等通用塑料的發展,原料也從煤轉向了以石油為主,這不僅保證了高分子化工原料的充分供應,也促進了石油化工的發展,使原料得以多層次利用,創造了更高的經濟價值。 大發展階段 在這一時期通用塑料的產量迅速增大,聚烯烴塑料在70年代又有聚1-丁烯和聚 4-甲基-1-戊烯投入生產。
形成了世界上產量最大的聚烯烴塑料系列。同時出現了多品種高性能的工程塑料。
1958~1973年的16年中,塑料工業處於飛速發展時期,1970年產量為30Mt。除產量迅速猛增外,其特點是:①由單一的大品種通過共聚或共混改性,發展成系列品種。
如聚氯乙烯除生產多種牌號外,還發展了氯化聚氯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共混或接枝共聚改性的抗沖擊聚氯乙烯等。 ②開發了一系列高性能的工程塑料新品種。
如聚甲醛、聚碳酸酯、ABS樹酯、聚苯醚、聚醯亞胺等。③廣泛採用增強、復合與共混等新技術,賦予塑料以更優異的綜合性能,擴大了應用范圍。
1973年後的10年間,能源危機影響了塑料工業的發展速度。70年代末,各主要塑料品種的世界年總產量分別為:聚烯烴19Mt,聚氯乙烯超過100kt,聚苯乙烯接近80kt,塑料總產量為63。
6Mt。
中國塑料工業經過長期的奮斗和面向全球的開放,已形成門類較齊全的工業體系,成為與鋼材、水泥、木材並駕齊驅的基礎材料產業,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其使用領域已遠遠超越上述三種材料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塑料工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
作為輕工行業支柱產業之一的塑料行業,近幾年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在保持較快發展速度的同時,經濟效益也有新的提高。塑料製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產值總額在輕工19個主要行業中位居第三,實現產品銷售率97.8%,高於輕工行業平均水平。
從合成樹脂、塑料機械和塑料製品生產來看,都顯示了中國塑料工業強勁的發展勢頭。 2007年1-12月,中國塑料製品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801815657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06%;2008年1-10月,中國塑料製品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788006448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16%。
從第一個塑料產品賽璐珞誕生算起,塑料工業迄今已有120年的歷史。其發展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
天然高分子加工階段這個時期以天然高分子,主要是纖維素的改性和加工為特徵。1869年美國人J.W. 海厄特發現在硝酸纖維素中加入樟腦和少量酒精可製成一種可塑性物質,熱壓下可成型為 塑料製品,命名為賽璐珞。1872年在美國 紐瓦克建廠生產。當時除用作象牙代用品外,還加工成馬車和汽車的風擋和電影膠片等,從此開創了塑料工業,相應地也發展了模壓成型技術。
1903年德國人A.艾興格林發明了不易燃燒的 醋酸纖維素和注射成型方法。1905年德國拜耳股份公司進行工業生產。在此期間,一些化學家在實驗室里合成了多種聚合物,如線型 酚醛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等,為後來塑料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04年世界塑料產量僅有10kt,還沒有形成獨立的 工業部門。
合成樹脂階段這個時期是以合成樹脂為基礎原料生產塑料為特徵。1909年美國人L.H.貝克蘭在用苯酚和甲醛來合成樹脂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進展,取得第一個 熱固性樹脂──酚醛樹脂的專利權。在酚醛樹脂中,加入填料後,熱壓製成模壓製品
本世紀在管道領域發生了一場革命性的進步,即「以塑代鋼」。
隨著高分子材料科學技術的飛躍進步,塑料管材開發利用的深化,生產工藝的不斷改進,塑料管道淋漓盡致地展示其卓越性能。在今天,塑料管材已不再被人們誤認為是金屬管材的「廉價代用品」。
在這場革命中,聚乙烯管道倍受青睞,日益發出奪目的光輝,廣泛用於燃氣輸送、給水、排污、農業灌溉、礦山細顆粒固體輸送,以及油田、化工和郵電通訊等領域,特別在燃氣輸送上得到了普遍的應用。 HDPE是一種由乙烯共聚生成的熱塑性聚烯烴。
雖然HDPE在1956年就已推出,但這種塑料還沒達到成熟水平。這種通用材料還在不斷開發其新的用途和市場。
我國國內高密度聚乙烯(這里的高密度聚乙烯不包括全密度聚乙烯裝置生產的高密度聚乙烯)的生產商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企業,截至2006年年底,屬於中石油的高密度聚乙烯裝置有4套,即蘭州石化高密度聚乙烯裝置、大慶石化高密度聚乙烯裝置、遼陽石化高密度聚乙烯裝置、吉林石化高密度聚乙烯裝置。 高密度聚乙烯通常使用Ziegler-Natta聚合法製造,其特點是分子鏈上沒有支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