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含山有多少個鄉鎮
截止2020年8月。含山縣下轄8個鎮,另設有3個園區,分別為:
環峰鎮、運漕鎮、銅閘鎮、陶廠鎮、林頭鎮、清溪鎮、仙蹤鎮、昭關鎮,安徽含山工業園區、安徽含山經濟開發區、含山縣褒禪山經濟園區。
含山縣:
安徽省馬鞍山市下轄縣,地處長江下游北岸,東與馬鞍山市和縣接壤,西與巢湖市相連,南與蕪湖市無為縣以裕溪河相隔,北接滁州市全椒縣。介於東經117°53′—118°13′,北緯31°24′—3l°53′之間,總面積1032.8平方千米。
歷史沿革
1949年1月21日含城解放,含山屬江淮解放區第五專區。同年6月,改屬皖北行署巢湖專區。
1952年1月30日改屬安徽省蕪湖專區。1958年12月15日,含山縣、和縣合並為和含縣,屬馬鞍山市,縣治設歷陽鎮。1959年4月和含縣屬蕪湖專區。1959年6月1日,含山、和縣分開,各還原建制。1965年7月28日含山改屬巢湖專區(後專區改為地區、行署),1999年8月5日撤銷巢湖地區設地級巢湖市,屬地級巢湖市,2011年8月,原地級巢湖市區域調整,含山縣劃歸馬鞍山市。
(1)工業園區直屬鎮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區劃沿革:
1980年,含城人民公社改為環峰鎮,直屬縣。
1983年4月,恢復鄉鎮政權,改人民公社為鄉、鎮人民政府。全縣設5區、22鄉(鎮)、運漕、環峰兩個直屬鎮。
1984年3月,東關鎮上升為縣直屬鎮,其餘鄉鎮不變。
1985年,黃墩、海口兩鄉劃歸運漕鎮管轄。
1988年,環峰鎮成立3個相當於鄉級管委會,即城郊、攀桂、鼓樓管委會。是年全縣轄5個區,3個直屬鎮,21個鄉(鎮),16個居民社區(其中有3個相當鄉級),221個行政村,2749個村民小組。
⑵ 任丘有多少個鄉鎮和村呀
截止2019年8月30日,有9個鎮、6個鄉,413個行政村。
任丘市是河北省滄州市管轄的縣級市,位於河北省中部,白洋淀以西,是神醫扁鵲的故鄉,華北油田的總部。全市總面積1012平方公里。有七條街道、九個鎮、六個鄉、兩個開發區(工業園區)和413個行政村。
7個鎮:出岸鎮、石門橋鎮、呂公堡鎮、長豐鎮、梁召鎮、辛中驛鎮、麻家塢鎮
5個鄉:議論堡鄉、青塔鄉、北辛庄鄉、北漢鄉、於村鄉
413個行政村因為數量比較多,所以無法逐一列舉。任丘市地處東經115°56′—116°26′,北緯38°33′—38°57′,位於河北省中部,白洋淀東岸。東與文安縣、大城縣相連,南與河間市毗鄰,西與安新縣、高陽縣交界,北與雄縣接壤。
(2)工業園區直屬鎮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任丘位於華北平原的中北部,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地下油氣資源豐富,是華北地區重要的產油區和石油化工基地。
任丘是國務院確定的圍繞京津的對外開放和經濟圈內的主要市、縣之一。「九五」以來,任丘綜合實力一直位居河北省「十強」縣市前列,並連續多年入圍全國「百強」縣市。
⑶ 蘇州市工業園區屬於蘇州的哪個區
蘇州市工業園區屬於蘇州的吳中區。
1、蘇州工業園是地處蘇州城東金雞湖畔的高科技工業園區和現代化、園林化、國際化的新城區。
2、蘇州工業園區於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行政區劃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區80平方公里,下轄三個鎮,戶籍人口32.7萬(常住人口72.3萬)。
(3)工業園區直屬鎮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1、蘇州工業園區規劃總面積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區80平方公里。作為蘇州東部新城,園區將建設成為蘇州市現代化新城區和蘇州中央商務區。
2、園區已建成8個國家級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中國軟體歐美出口工程試點基地、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園、火炬計劃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國家服務外包示範基地、納米技術國際創新園。
3、蘇州工業園區是江蘇省第一個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園區設立知識產權專項資金,對企業和個人申請專利給予資助,對年度專利申請大戶、獲得江蘇省名牌產品、江蘇省著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給予重獎。
⑷ 泉州台商投資區具體包括哪些鄉鎮
泉州台商投資區包括洛陽鎮、東園鎮、張坂鎮、百崎鄉和省級惠南工業園區等。
一、泉州台商投資區
泉州台商投資區成立於2010年,為國家級台商投資區,也是泉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主園區,位於泉州市區東部,距離泉州市人民政府直線距離僅3公里,被定位為泉州城市副中心,現直屬泉州市人民政府管轄。區域面積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33.8萬人(2020年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坐擁"泉州之眼"百崎湖,建有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和海上絲綢之路生態公園。
設立國家級台商投資區對於泉州的意義是重大的。它不僅是福建建設兩岸經貿合作緊密區域,構築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的重要內容,而且也有助於泉州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通過台商投資區引進優質台資企業,可以提升自己,加快成長,進而促進泉州產業、港口、城市發展,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實現泉州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中走前列的目標。
二、泉州台商投資區覆蓋的鄉鎮
泉州台商投資區為國家級開發區,包括洛陽鎮、東園鎮、張坂鎮、百崎鄉和省級惠南工業園區等。
泉州台商投資區:泉州台商投資區成立於二零一零年,為國家級台商投資區,也是泉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主園區,區域面積二百平方公里。與泉州市新行政中心隔海相望,投資區依山、面海、環湖、沿江,區位優勢明顯,屬泉州中心城區一灣兩翼三帶城市空間布局中的環泉州灣區域,功能定位為生態型濱水城市新區和現代化港口保稅物流園區,玖龍紙業、中國北車、華銳風電等行業巨頭落戶區內,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鋪開,新區品牌效應持續升溫,產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逐步朝著經濟繁榮、社會和諧、文化多元、環境優美的生態型濱水新城區方向邁進。
⑸ 義烏市有哪些鎮,哪個鎮最大,
截至2019年8月,義烏市有6個鎮。
6個鎮分別為:佛堂鎮、蘇溪鎮、上溪鎮、大陳鎮、義亭鎮、赤岸鎮。
1、佛堂鎮隸屬於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位於浙江中部,義烏市南部,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25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和浙江省27個「小城市培育」試點之一。
全鎮區域面積13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8平方公里),轄6個工作片,106個行政村,1個社區,戶籍人口8.2萬,常住人口20萬,是義西南經濟、文化、旅遊發展中心,義西南產業帶的重要產業組團。
佛堂距離義烏國際商貿城約15公里,東與東陽市交界,南與赤岸鎮相連,西與義亭鎮、金東區接壤,北與江東、稠江街道相鄰。六大交通干線縱橫成網(杭金衢、金麗溫、03省道、涌金、金義東快速通道,浙贛線),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2、蘇溪鎮是浙江省義烏市下轄的一個鎮。位於義烏市東北部。東鄰諸暨市、東陽市,南界廿三里街道、稠城街道,西連後宅街道,北接大陳鎮。地處東經120º06′,北緯29º05′。
總面積10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萬。鎮政府駐地胡宅村,處在鎮中西部,距義烏市政府13公里,離國際商貿城福田市場6公里。
義烏民航機場距蘇溪僅12公里。37省道公路、陽光大道、環城北路穿鎮而過。鎮轄69個行政村,142個自然村。502個村民小組,系浙江義烏工業園區所在地,是義烏的中心鎮和副城區。
3、上溪鎮為浙江省義烏市轄鎮,於2007年被列為首批「浙江省中心鎮」,是義烏市建設國際性商貿城市副中心城區,納入義烏10分鍾經濟圈。
上溪以駐地得名,位於市境最西端,距義烏城區約10公里,東鄰城西街道,西接金華市金東區,南連義亭鎮,北毗浦江縣、蘭溪市。總面積102平方千米。2010年末總戶籍人口51002人,外地人口超3萬,設上溪、吳店、黃山、溪華4個工作片,轄2個居民區、76個行政村。
上溪鎮歷史遺產豐富,名人輩出。鎮域內有國家級文保單位黃山八面廳、省級文保單位吳晗故居、義烏最大人工水庫岩口水庫、避暑勝地黃山草大坪。著名歷史學家,原北京市副市長吳晗,海軍中將、原海軍副司令員沈濱義就出生在此。
4、大陳鎮為一建制鎮地名,在我國浙江省(2個)以及河北省都有同名鄉鎮,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鄉鎮存在差別。2015年根據金華市市政府公布的擴容名單義烏市大新晉為金華市市級中心鎮。 以駐地在大陳得名。
5、義亭鎮位於義烏市西南部,是義烏西部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義亭鎮區轄義亭、王阡、畈田朱、杭疇四個工作片,2個居委會、65個行政村,總戶數2萬多戶,總人口5.23萬人,轄區面積54平方公里,是浙江省教育強鎮和衛生強鎮,金華市中心鎮和文明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
6、赤岸鎮位於義烏市南部,東與東陽市黃田畈鎮相鄰,南臨永康市中山鄉、八字牆鄉、象珠鎮,西南與武義縣茭道鄉接壤,西靠金東區孝順鎮、澧浦鎮,北同佛堂鎮毗鄰。
地處東經120°01′7,北緯29°06′7。鎮政府駐地赤岸報國東路16號,距義烏市中心18千米。鎮域東西最大距離14.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7.7千米,是義烏市南部通往東陽、永康、武義的交通要塞。
(5)工業園區直屬鎮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義烏市的區劃沿革:
春秋時屬越國。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縣名烏傷,屬會稽郡。傳說秦時有個顏烏,事親至孝,父死後負土築墳,一群烏鴉銜土相助,結果烏鴉嘴喙皆傷,故稱烏傷縣。
新莽時(公元9年)改縣名烏孝。
東漢建武初復稱烏傷,曾為會稽西部都尉治。
初平三年(192年)分割西部轄境,設置長山縣(即後之金華縣)。
三國吳赤烏八年(245年)分南境,置永康縣。
寶鼎元年(公元266年),分會稽郡西部設東陽郡(郡治長山),烏傷縣屬東陽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分割吳州置婺州。
唐武德四年(621)於烏傷縣置稠州,並分置烏孝、華川二縣。
武德七年(624年)廢稠州,合烏孝、華川為一縣,改名義烏縣。
稠州以稠山(德勝岩)而得名。華川又名綉川,以綉湖得名,義烏其義與烏傷、烏孝同。
唐垂拱二年(686年)析義烏縣東境設東陽縣。
天寶十三年(754年),又分縣境北部及蘭溪、富陽各一部分,設浦陽縣(今浦江縣)。
元代,義烏隸屬婺州路總管府。
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部攻取婺州,改婺州路為寧越府。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又改名金華府。
明清仍舊,義烏隸屬關系未變。
辛亥革命後,廢府制代以道制,義烏屬金華道。
1927年廢道制改為省縣兩級制,義烏直屬浙江省,後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義烏屬金華專區或浙江省第四專區。
1949年義烏解放。新中國成立後,義烏屬金華專區。
1959年浦江並入義烏,1967年浦江仍析出。
1988年撤銷義烏縣,設立義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