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工業文明的發展歷程經過多少年

工業文明的發展歷程經過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5-03-27 03:49:38

❶ 初二上冊歷史第二單元總結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冊屬於該套教材中「我們傳承的文明」部分,在歷史教學中則屬於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近現代史。

《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冊的主題是工業文明的誕生和發展。

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又稱為現代化。

工業文明的發展進程又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6世紀初到18世紀工業革命前,即工業文明的早期階段。

在這一階段,工業文明首先在西歐興起。

第二階段是工業革命開始以後到19世紀末。

在這一階段,經過工業革命後,人類真正進入了工業社會,同時工業文明從西歐擴散到全球。

第三階段是20世紀上半期。

在這一階段,由於工業文明的全面到來,人類社會有許多不適應,出現了巨大的震盪,也進行了調整和探索。

第四階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20世紀70年代初。

在這一階段,人類吸取了上一階段的經驗教訓,工業文明得到順利推進。

第五階段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是工業文明深入發展的階段。

本冊教材規定的時間范圍是16世紀初至20世紀上半期,涵蓋工業文明歷程的前三個階段。

因此,教材設立了三個單元與之對應。

按照這一指導思想,教材對以往的歷史教學的知識結構進行了篩選、重新評價和重新編排。

二、中外歷史混編

以往的歷史教學體系把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分開,分別教授。

這種做法有利有弊。

本教材採取了中外混編的方式。

這是基於以下幾點考慮。

1.初中學生不需要那麼深入細致地分別了解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

2.中國歷史是世界歷史的一部分,尤其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人類文明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缺少了中國歷史,難以看清世界歷史的全貌。

3.單獨學習中國歷史,只從中國內部自身的發展考察歷史,不利於正確了解世界發展與中國發展的互動關系。

尤其是在工業社會來臨之後,世界逐漸連成一個整體,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受到整體世界的制約。

採取中外混編的方式,可以把中國的文明進程放在世界文明進程的大背景下進行考察,從而更深刻地了解中國歷史。

中外混編不是簡單的世界史和中國史的拼盤,而是要把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需要正確地在世界文明進程中給中華文明定位。

作為工業文明,它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產生途徑,因此各國的發展道路也有很大區別。

一般認為,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有兩種類型,即內發型和傳導型。

西歐是工業文明的發源地,是由內部因素逐漸積累自發地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的,稱為內發型現代化。

北美也屬於這一類型。

世界上其他大多數國家是在內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受到以歐美為代表的工業文明的沖擊,為了挽救民族危機,開始改革,向西方學習,從而走上現代化道路的,這稱為傳導型現代化。

中國屬於這一類型。

從社會制度來看,在進入20世紀以前,已經步入工業文明階段的國家無一例外的都確立的是資本主義制度,傳導型現代化國家也模仿的是資本主義現代化。

可以說,一直到19世紀末,工業文明表現為資本主義的一統天下。

進入20世紀以後,這種情況發生了根本改變。

俄國十月革命創立了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土耳其經過凱末爾革命和改革創立了落後民族的現代化模式。

中華民族在經歷了長期摸索之後,最終選擇了社會主義並取得了成功。

因此,本冊教材劃分的和工業文明進程相一致的三個單元中,分別有機地融入了中國歷史的部分。

第一單元描述了工業文明興起於西歐時,中國仍然在農業文明的軌道上運行,達到了相當高的農業文明的水平。

第二單元描述了歐美經過工業革命,中國明顯落後,在西方的沖擊下,一邊反抗侵略,一邊開始探索現代化道路。

第三單元描述了中國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並取得成功的過程。

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共同趨勢,但每一個民族在這一轉變中採取的具體類型不同,選擇的社會制度不同,則顯示出了文明的多樣性。

三、工業文明中的全球化進程

工業文明與農業文明的一個重大區別就是工業文明打破了各民族各地區封閉孤立發展的狀態,使世界連成一個整體,世界各個國家相互聯系,相互依賴,即全球化。

當前,全球化迅猛發展。

從人類文明的角度追溯全球化的歷史進程,對於深刻理解現實是十分必要的,也構成本冊教材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本冊教材涉及的歷史時期內,與工業文明的三個發展階段相對應,全球化也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單元敘述了新航路開辟後,整體世界即全球化的開始。

第二單元敘述了工業革命後,在尋求市場力量的推動下,整體世界最終形成。

第三單元敘述了整體世界形成後,西方列強爭奪殖民地引起的災難性後果——世界大戰。

全球化具有兩面性。

一方面,全球化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趨勢,反映了歷史的進步。

人員的流動,物種的傳播,商品的交換,文化的交流,有力地促進了世界各民族各地區的發展,尤其是全球化把首先在西歐興起的工業文明傳播到世界,使亞非拉民族走上現代化道路。

另一方面,全球化是以西方殖民擴張為載體的,伴隨著侵略與掠奪。

全球化過程,特別是早期全球化過程,又是亞非拉地區殖民化的過程。

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殖民體系瓦解,發達國家依然居於全球化進程的中心主導位置,建立了對發展中國家不利的不平等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

本教材力圖全面把握全球化的這兩重性,在第一和第二單元中分別做了敘述,既揭露全球化進程中西方殖民擴張的血腥,也肯定全球化的進步和積極作用。

四、若干具體問題的處理

1.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關系。

在工業文明的歷程中,物質文明起到決定性作用,物質文明的變遷帶動了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建設。

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分別敘述了工場手工業階段和大機器生產階段的物質文明及其帶來的全面社會變遷。

2.工業革命。

以往歷史教學中把工業革命分為兩次,包括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

從工業文明的宏觀歷史進程來看,第一次工業革命僅僅是工業文明全面到來的開始,直到第二次工業革命後才完成。

因此,本教材把兩次工業革命作為整個工業革命來處理。

3.社會變遷問題。

與農業文明相比,工業文明意味著全面的社會變遷,而不僅僅是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變遷。

與以往歷史教學體系不同,本教材增加了工業文明全面到來後,全球范圍和中國的工廠制、社會結構、都市化、社會生活等內容,以便全面反映工業文明的面貌,同時也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

4.俄國十月革命的性質問題。

以往的教學體系中,給俄國十月革命的定位是開辟了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新紀元。

按照本教材的主題,從工業文明的角度來看,俄國十月革命還有另一個偉大的歷史意義,那就是在此前資本主義工業文明一統天下局面下,十月革命開辟了新型的發展道路,即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從而也證明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歷史必然性。

❷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們在工業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伴隨著快速的工業化進程和工業化階段的飛躍,中國的基本經濟國情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大國轉變為世界工業大國,當代人見證了一個千年文明古國是如何發展成為世界性工業大國的。

1、1949年—1978年是新中國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時期,這個時期工業化戰略的特徵是政府作為投資主體、國家指令性計劃作為配置資源的手段、封閉型的重工業優先發展。

2、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工業化進程進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時期,積極探索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工業化道路,工業化的戰略重心逐步轉向在配置資源中發揮市場作用、低成本出口導向、建設開放型經濟、基於產業演進規律不斷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2)工業文明的發展歷程經過多少年擴展閱讀:

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70年工業化進程積累了寶貴經驗。新中國70年的工業化進程,集曲折的過程和輝煌的成就於一身,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經驗。

從哲學層面看,新中國成功推進工業化進程的基本經驗在於遵循了共性和個性相統一的基本原理,具體來講,就是遵循了一個大國工業化進程的基本共性規律,同時又尊重了自己的獨特國情,找到了適合自身的工業化道路,最終探索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

❸ 中國近代史中中國開始引進西方的工業文明是什麼時候

中國開始引進西方的工業文明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葉,即清朝咸豐年間(1850-1861)後期和同治年間(1862-1874)早期。當時,由於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工業革命的興起,西方國家逐漸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中國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清政府開始積極推動「洋務運動」,即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制度,促進國內現代化改革和工業化進程。在此期間,一些著名的洋務派人物如李鴻章、左宗棠如橡等開始擔任重要職務,主持了一系列工藝、工程和軍事方面的現代化改革項目。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湖北武昌的江南製造局,該局由英國工程師館陶渣叢旁·伊頓創建,專門負責機器製造和船舶修建。此外,清政府還向外派遣留學生,赴日本、美國、歐洲等國家學習現代科學技術和制度,以便引進更多的先進經驗和知識。

總之,清朝晚期是中國開始引進西方工業文明的時期鄭大,雖然這一過程曲折復雜,但卻為中國後來的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基礎。

❹ 人類的發展經過了哪幾個時期

人類進化與「文明」發展進程
代表時期 階段 大致時間跨度 主要特徵
工具時代 250萬-0.6萬年前 250萬年 原始文化、工具製造
起步期 250萬-20萬年前 230萬年 舊石器時代早期
發展期 20萬-4萬年前 16萬年 舊石器時代中期
成熟期 4萬-1萬年前 3萬年 舊石器時代晚期
過渡期 1萬-0.6萬年前 4千年 新石器時代、農作物栽培
農業時代 公元前4000~公元1763年 5800年 農業文明、農業經濟
起步期 公元前4000-前500年 3500年 古代文明,青銅時代為主
發展期 公元前500-618年 1100年 古典文明,鐵器時代為主
成熟期 公元618-1500年 900年 東方文明繁榮、歐洲中世紀
過渡期 公元1500年-1763 260年 歐洲文明崛起、文藝復興傳播、商業和科學革命
工業時代 1763-1970年 210年 工業文明、工業經濟
起步期 1763-1870年 110年 第一次工業革命、機械化
發展期 1871~1913年 40年 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化,飛機、汽車出現
成熟期 1914-1945年 30年 歐洲北美汽車普及,家庭機械電器化
過渡期 1946-1970年 20年 第三次產業革命、計算機出現
知識時代 1971年~ - 知識文明、知識經濟
起步期 1971~1992年 20年 第一次信息革命、個人電腦開始普及
發展期 1993年— - 第二次信息革命、網路空間(賽博空間)
成熟期 - - 生物設計和克隆,新型運載工具

❺ 工業文明的發展歷程經歷了多少年

工業文明的發展歷程經歷了五百多年。工業文明是指工業社會文明亦即未來學家托夫勒所言的第二次浪潮文明,是以工業化為重要標志、機械化大生產佔主導地位的一種現代社會文明狀態。
工業文明是最富活力和創造性的文明。工業文明的優勢是規模化生產使人類商品迅速豐富,缺陷是對地球資源的消耗與污染也急劇加速。由創新所要求,工業社會中的知識增長也是無止境的。

閱讀全文

與工業文明的發展歷程經過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際汽車有什麼新聞 瀏覽:883
汽車防凍液熄火了為什麼會漲 瀏覽:835
汽車油門過快如何修 瀏覽:43
帝豪大豪汽車多少錢 瀏覽:207
寶馬x6怎麼關尾箱 瀏覽:512
賓士標志的水冷什麼牌子 瀏覽:503
宿松到合肥汽車多久 瀏覽:170
涇川的大巴在蘭州哪個汽車站 瀏覽:572
樓村工業園屬哪個省 瀏覽:274
寶馬app和賓士app哪個智能 瀏覽:32
聚丙烯汽車用料多少錢 瀏覽:748
奧迪a6氣壓燈怎麼清除 瀏覽:327
北京汽車新能源指標多久能拿到 瀏覽:136
寶馬x1胎壓怎麼看 瀏覽:716
5罐啤酒遇到汽車會怎麼樣 瀏覽:670
寶馬x3上市多久 瀏覽:216
國五汽車哪些地方需要年檢 瀏覽:401
寶馬賓士為什麼在中國買那麼貴 瀏覽:873
賓士車輛保養包括哪些內容 瀏覽:347
2009奧迪車重量多少 瀏覽: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