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贛州十八個縣都有哪些
贛州市位於中國江西省南部,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截至2024年11月15日,贛州市轄3個市轄區、13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下面將詳細介紹贛州市下轄的18個區縣:
1. **章貢區**:作為贛州市的中心城區之一,章貢區是贛州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區內有眾多歷史遺跡和現代化建築,如古城牆、八景文化公園等。
2. **南康區**:南康區以傢具製造業聞名全國,被譽為「中國傢具之都」。同時,該區還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美麗的風景。
3. **贛縣區**:贛縣區是贛州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區內有多處古跡和名勝古跡,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4. **信豐縣**:信豐縣位於贛州市南部,是一個農業大縣。該縣盛產臍橙、蜜柚等水果,以及茶葉、油茶等農產品,享有「中國臍橙之鄉」的美譽。
5. **大余縣**:大余縣位於贛州市西北部,是一個資源豐富的縣份。該縣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以及美麗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
6. **上猶縣**:上猶縣位於贛州市西部,是一個生態優美的縣份。該縣擁有眾多的湖泊、河流和山巒,以及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是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7. **崇義縣**:崇義縣位於贛州市西南部,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縣份。該縣擁有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和獨特的客家文化,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參觀學習。
8. **安遠縣**:安遠縣位於贛州市東南部,是一個農業發達的縣份。該縣盛產水稻、蔬菜等農產品,以及蜂蜜、茶葉等特色產品,享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9. **定南縣**:定南縣位於贛州市南部,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縣份。該縣擁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和獨特的民俗風情,以及美麗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
10. **全南縣**:全南縣位於贛州市東南部,是一個生態環境優美的縣份。該縣擁有眾多的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以及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是生態旅遊的理想之地。
11. **寧都縣**:寧都縣位於贛州市北部,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縣份。該縣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革命歷史遺址,以及美麗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
12. **於都縣**:於都縣位於贛州市中部,是一個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縣份。該縣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之一,擁有眾多紅色旅遊景點和紀念設施。
13. **興國縣**:興國縣位於贛州市東北部,是一個著名的將軍縣。該縣孕育了許多傑出的軍事將領和革命先烈,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和革命歷史遺產。
14. **會昌縣**:會昌縣位於贛州市東南部,是一個風景秀麗的縣份。該縣擁有眾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以及豐富的礦產資源和農業資源。
15. **尋烏縣**:尋烏縣位於贛州市東部,是一個具有獨特地理位置的縣份。該縣地處江西、福建、廣東三省交界處,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客家文化。
16. **石城縣**:石城縣位於贛州市東南部,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縣份。該縣擁有眾多的古跡和名勝古跡,以及美麗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
17. **瑞金市**:瑞金市是贛州市代管的一個縣級市,位於贛州市東部。該市是中國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擁有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和革命歷史遺址。
18. **龍南市**:龍南市也是贛州市代管的一個縣級市,位於贛州市南部。該市經濟發展迅速,擁有多個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是贛州市重要的經濟增長極之一。
總的來說,這18個區縣各具特色,共同構成了贛州市豐富多彩的地理和文化畫卷。無論是想要探尋歷史文化、欣賞自然風光還是體驗民俗風情,都能在贛州找到滿意的目的地。
『貳』 定南縣經濟發展
在「十一五」期間,定南縣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發展成就,榮獲多項省級榮譽,包括財政收入翻番、工業發展貢獻獎、新農村建設先進等。2010年,生產總值達到293.3億元,其中一產51.1億元,二產126.6億元,三產115.6億元。工業增加值增長19.1%,財政總收入增長10.5%,稅收收入佔比高達8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居民收入均有顯著提升。
2011年,經濟發展勢頭強勁,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38.6%,利稅總額增長127.3%。創新園區建設,引入第三方企業,園區建設規模擴大,基礎設施不斷完善。2011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383.6億元,一產、二產和三產分別增長3.9%、14.2%和13.8%。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財政收入和稅收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多個重點工程項目順利推進,進一步推動了經濟多元化發展。
2012年,定南縣在贛南蘇區振興背景下,實施多項發展戰略,預計生產總值達41.45億元,財政總收入增長24.1%。工業發展尤為突出,產值和稅收增長迅速,工業對財政貢獻率提升。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區面積擴大,綠化和基礎設施建設同步進行。全年引進大量項目資金和外資,民營企業和現代服務業得到發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現代化水平提高。
工業園區建設成績顯著,如定南工業園,已有132家企業入駐,產值和稅收顯著增加。各工業小區如良富、城北、富田和太湖等,分別吸引不同類型的企業,解決就業問題,推動了區域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農業方面,落實多項補貼政策,推進退耕還林,生豬養殖業成為主導產業,同時發展果業、竹木和茶葉等特色產業。城鎮建設上,實施「小縣大縣城」戰略,完善交通網路,建設文化體育設施,提升城市形象和生活質量。
定南縣位於江西省最南端,東鄰安遠、尋烏,南接廣東龍川、和平,西連龍南,北靠信豐,自古就是贛粵兩省交通的咽喉要地、商賈要道,素有江西「南大門」之稱。全縣總面積1318.72平方公里,轄6鎮7鄉,人口19.2萬。古代定南屬揚州域,春秋戰國後屬楚,秦代屬九江郡。明隆慶3年(公元1569年)析龍南、信豐、安遠地始建縣,屬贛州府,縣治充蓮塘鎮(今老城鎮)。清乾隆38年(公元1773年),裁縣改廳,將贛州府同知移駐定南,為贛州分防府定南廳。民國2年(公元1913年)冬,縣府由蓮塘遷至下歷司(今歷市鎮),治襲至今。全縣通行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