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本經濟的主要產業
1、農業
只有12%日本土地是可耕地.為了彌補此一缺點日本使用系統化耕作零碎地.使得日本有世界最高的精密農業成果也就是單位土地產量世界第一,達到糧食自給率50%只用了56,000km²(1400萬英畝)農地。
農業在日本是高補助與保護產業,鼓勵小規模耕作,而不是美國的大規模耕作.尤其稻米是高保護產業,訂定了超高490%關稅阻擋外國米1988年之前還限制進口配額7.2%總消耗量以下。新規則公布後關稅更提高到778%。但是小麥、黃豆之類還是向外國購買,
日本也是歐盟最大的糧食出口對象。
2、漁業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漁業國於1989年還曾創下1190萬噸漁獲,從1973年能源危機後,深海魚在日本不受歡迎。淺海魚佔50%總量養殖魚則佔33%以上,最受歡迎的有沙丁魚,金槍魚,螃蟹,牡蠣,秋刀魚,鮪魚和日本鰤魚。日本至今依然有世界最大漁船船隊和全球15%的漁獲量佔有率。
但是也有論戰說日本漁業太大規模而耗盡漁獲量.遠洋捕鯨業也被動物保育人士抗議。日本漁業顯見的未來有縮減的風險存在。
3、礦業
因為日本屬於火山活動多發地域,所以埋藏的礦物資源種類豐富。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礦業比較發達。但到了戰後,對礦業危害的環境對策,以及從業人員的安全對策造成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導致了行業衰退。
仍在出產的有:成本較低的可以露天挖掘的石英、石灰石,以及純度高,有國際競爭力的金、銀、石油、天然氣等。
4、工業
日本礦業資源缺乏,工業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賴進口,製成品大量銷往海外市場。故日本的工業區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
5、服務業
日本服務業產值極為重要佔了全國3/4的經濟產值.銀行,保險,房產仲介,零售(百貨),客運,通訊都算是服務業。像是三菱UFJ,Mizuho,NTT,TEPCO,Nomura,三菱地產,新東京海上產物,JR鐵路,全日空等公司都是全球中該領域的龍頭地位。
將來日本郵政改革後將在2014成為全國最大保險公司.日本有326家企業名列全球福布斯2000大排名佔16.3%(2006)。在可見的未來服務業將是日本最大規模產業也是工作機會提供者。
6、製造業
日本工業集中於幾個工業區的方式發展,例如關東地方和東海地方,東京和福岡之間還有一個狹長型的工業地帶擁有亞洲最悠久的工業史。許多產業在日本是高度發展,包含消費性電子,汽車,半導體,光纖,光電,多媒體,影印機,高級食品。
但是也有一些產業日本並不重視或是沒有發展條件例如衛星,火箭,大型飛機,因為這些需要大量礦產基礎也具有軍事敏感性,所以JAXA也許會採用和別國合作方式完成載人登月行動,因為這些行業的配套行業例如電腦補助生產(CAD/CAM),軟體資料庫,日本都已經具備。
總體而言「日本製造」的高品質深植人心,但是這些消費性科技品也有大量外移的現象,因為日本生產成本太高無法競爭,而日本亦不打算發展高價的大型航太業,製造業前景令人擔憂也是大量失業的成因。
7、動漫產業
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動漫強國,其動畫發展的模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佔有不小的份額。2011年動畫產值達2000億日元 ACG相關產業達1萬億日元。
2012年日本國內GDP為5.96萬億美元 摺合596萬億日元。動漫產業占日本GDP的比重超過0.2%, GDP佔有量略低於中國。同時,日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動漫產業創作輸出國。
東京國際動漫節,並對秋葉原動漫銷售聚集區、吉普力動漫園區、迪斯尼兒童樂園和迪斯尼海上公園等東京、大阪兩地的動漫園區開展了考察活動,切身感受了日本動漫產業的發展,體會頗多。
8、其他產業
資訊產業、媒體(娛樂)產業、超細微技術產業・納米產業、醫葯產業、遺傳基因·生物產業。
『貳』 日本向中國大量進口什麼
1. 能源和礦產:日本由於資源貧乏,自給自足的生產能力有限,因此大量進口能源和礦產資源,如煤炭、天然氣、鈾等。
2. 原材料:日本需要依賴進口的原材料包括棉花、煤礦、鈾等,以支持其工業生產。
3. 食品:日本大量進口食品,尤其是大米、麵粉等,以滿足國內的食物需求。
4. 工業初成品:盡管日本工業發達,但其需要的工業初成品極度匱乏,因此必須依賴大量進口。
5. 自然資源:日本的自然資源有限,除了煤炭、天然氣、硫磺等少數礦產資源外,大多數工業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料和燃料都需要從海外進口。
6. 森林和漁業資源:日本在森林和漁業資源方面相對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69%,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北海道和日本海是世界著名的大漁場,盛產700多種魚類。
7. 經濟狀況:日本經濟高度發達,國民擁有很高的生活水平。2019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9,731美元,位居世界第17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國內生產總值位居世界第3位(僅次於美國和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世界第23位。
8. 海外資產:截至2004年末,日本在海外的純資產達到1.8萬億美元。
9. 服務業:日本的服務業,尤其是銀行業、金融業、航運業、保險業以及商業服務業,在GDP中佔有最大比重,並處於世界領導地位。東京不僅是日本的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還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
『叄』 日本人為什麼要捕殺鯨魚
一是作為工業原料,二是為了食用。
鯨魚可以說是一種能夠全面地綜合利用的動物,無論是骨、皮、肉、須,還是油、奶等都是重要的食品、化工原料,即使利用後的渣滓,也可用來作肥料。
所以,捕鯨行為不僅僅涉及到漁業的發展,還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在公元前3000年的三內丸山遺址中,就出土了鯨魚的骨骼,表明至少在那個時代日本已經開始以鯨魚作為食物。
戰後的一段時期,鯨魚作為解救戰後貧困的一個手段,為當時的日本社會提供了珍貴的蛋白質來源。
至現代社會,捕鯨行為後面的利益鏈越發粗大。
鯨的價值
鯨須可以製成很多物品,如刷子、婦女的胸衣,還有傘骨。吃鯨肉是日本飲食的重要部分,有日本人說:「日本人攝取的動物蛋白多數來自鯨肉而不是牛肉。」
鯨油在工業上可以用於製革工業,也用於回火浴(煉鋼用)和用作潤滑劑等。氫化後可作食用和製造肥皂、蠟燭等的原料。
國際上規定的鯨油產量為,1藍鯨=2.5長須鯨=6大須鯨。
由於國際社會禁止商業捕鯨,日本國內的鯨肉供應量大幅減少,鯨肉價格不斷飛漲。一公斤鯨肉在日本可以賣到90~1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