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本人戰敗後在東北留下來的那些工業基礎我們是利用了還是被前蘇聯給卷跑了呢
我們利用了一些,但是絕大部分都是日本那些畜牲給銷毀了。而且留下的大多數是當時中國可以自己做得出來的。
B. 偽滿洲國的經濟
偽滿洲國的經濟:
一、資源:中國東北地區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根據1936年偽滿洲國「國務院」的資源調查報告,煤炭儲量約為30億噸,鐵儲量約40億噸。其他礦物有黃金、菱鎂礦、鋁礬土、油頁岩、金剛石等。林業、漁業資源也非常豐富。
二、工業:中國東北地區的工業基礎在張作霖時期建設下就已經十分發達,日本為了侵略戰爭需要全力發展軍事工業。鋼鐵主要集中在鞍山和本溪。化學工業主要集中在遼陽。煤炭工業集中於撫順、本溪、阜新。
三、農業:根據1936年偽滿國務院的資源調查報告,偽滿可耕地面積為4000萬頃,其中已耕地2500萬頃。森林面積為1億7000萬頃。
C. 清末民初日本佔領東北後,從我國東北造船工業中獲得了多少利益
清末民初日本佔領東北後,從我國東北造船工業中獲得了多少利益,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部分數據給大家看一下
當時,日本佔領東北後,有許多造船廠,如營口造船廠、丹東造船廠、旅順造船廠、大連造船廠、哈爾濱造船廠、森崎造船廠、小林寺造船廠、金田造船廠、關東造船廠等。中國東北豐富的鋼鐵生產為日本提供了造船原材料,這是日本最重視的。沿海的造船廠修理了許多軍艦。其中,旅順、大連、營口等船廠不僅為日本建造軍艦,還承擔軍隊建設所需的一些維修工作和材料。建造這些船隻的大多數工人都是中國工人。他們被日本強迫在這里工作,必須每天接受嚴格檢查。
在旅順碼頭,日本關東軍在「七七事變」之前宣布其為軍港,並於1936年7月收回租給「滿洲鐵路」的碼頭和修理廠,以修理在侵華戰爭中丟失的船隻。此外,由於戰爭的需要,碼頭及其工廠還生產迫擊炮彈和子彈,並拆除和運輸了一些設備到日本。偽滿洲國後期,還對軍艦進行了改裝,將兩艘2000噸級的運輸船改裝為軍艦。營口造船有限公司在1944年生產了53艘木船。船舶修理費40596元,機械修理費57457元。根據其他數據,到1945年,工廠已經建造了一艘200噸和一艘500噸水泥船、一艘200噸鋼船和60-70艘200噸機動帆船。
綜上所述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今天的全部內容了,想要了解更多可以關注小編噢